乡村建设中养老建筑设施问题的简述

上传人:I*** 文档编号:266133601 上传时间:2022-03-1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89.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村建设中养老建筑设施问题的简述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乡村建设中养老建筑设施问题的简述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乡村建设中养老建筑设施问题的简述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乡村建设中养老建筑设施问题的简述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乡村建设中养老建筑设施问题的简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村建设中养老建筑设施问题的简述(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乡村建设中养老建筑设施问题的简述 摘要:乡村养老建筑设施建设是乡村规划建设之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乡村养老建筑设施的建设过程之中,不仅仅要能够满足老年人养老的实际需求,同时要能够体现乡村的人文特色和精神风貌,与乡村自然景观形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虽然目前我国老人对于养老方式的选择还存在着一定的单一性,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老人对于自身晚年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相信乡村养老会成为老年人养老方案之中的一个重要选择。关键词:乡村建设;养老建筑设施;问题引言:在进行乡村建设中养老建筑设施问题的研究之中,应该以乡村建设中养老情况的现状入手,明晰乡村建设中养老建筑的设计原则,并根据设计原则进行有效乡村养

2、老建筑的建筑设计,从而提升乡村养老建筑设施的设计质量,为乡村规划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一、乡村建设中养老情况的现状我国目前的乡村之中,只有很少的一部分老人会选择去养老院进行养老,大部分老人会选择与自己的子女进行居住。而这种情况直接导致了我国养老建筑的性质单一和功能性的缺失。然而随着我国时代的发展与进步,越来越多的老人开始对于自身晚年生活品质有着更高的追求。然而事实上而言,我国的养老模式较为单一,传统的居家养老模式占据着主要地位,然而这种养老模式虽然具有一定的天然优势,却无法满足所有老人的根本需求,同时我国的社会养老模式受到资金因素的影响和执行难度因素的影响仍然无法全面开展。尤其是

3、在近几年来,我国独生子女政策的不断深化,导致子女的生活压力不断增大,很多家庭面临着一对夫妇需要赡养四位老人的情况,导致子女没有更多精力去陪伴和照顾老人,使得越来越多的独居老人和空巢老人出现1。二、乡村建设中养老建筑的设计原则(一)确保养老建筑的功能需求的实现作为乡村建设之中的养老建筑,其主要的使用者就是乡村的老人。因此,在养老建筑的设计过程之中,必须深入调研当地老人的实际情况与生活条件,从而使养老建筑的功能能够满足老人的养老去求。在养老建筑的选址时,应该综合考虑到阳光环境,交通条件以及乡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从而能够在最大程度商方面老年人的养老生活。而在规划与布局之上,应该对于食材的选购、就医

4、的便利条件以及老年人活动举行的便利性进行综合考虑,从而使养老建筑的多种功能能够产生内在的练习,避免不同功能之间的相互影响。在养老建筑内在功能的实现上,应该根据当地的水文地质条件与老人的居住习惯进行设计,提升养老建筑实际的功能体量,使其能够满足老年人不同时期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同时,在养老建筑的色彩选择方面,应该尽量选择能够让老年人放松与身心愉悦的建筑色彩,同时色彩不能过于浓艳,减少过浓色彩对于老年人造成的视觉刺激。在养老建筑功能细节方面的设计上,要尽量减少台阶设计,并设计有效的照明体系,方便老年人的夜间活动。同时,对于养老建筑的保温性能,应当尽量采取自然的热处理与保温措施,从而使室内的温度和

5、湿度能够得到自然调节,提升老年人的居住舒适程度。最后,在室内通风上,要尽量采取自然通风的方式,使老年人能够在健康与舒适的环境之下安享晚年。这里要注意的是,功能性的实现是在养老建筑设计安全性能实现的基础之上进行的,也就是说,安全性建筑设计才是乡村建设中养老建筑设施设计的最主要问题,只有解决了养老建筑设施之中的安全性问题,才能进行其他功能的深入设计。(二)呈现乡村地区的精神风貌作为乡村规划的一部分,养老建筑的设计也应该能够体现乡村地区的精神风貌和地域性特征。在养老建筑的建筑风格设计时,应该对于建设地点的地质条件以及自然环境进行充分的调研与了解,并考察当地乡村的文化底蕴与精神文明建设情况。从而使养老

6、建筑的设计能够从乡村特色出发,与周围的建筑群落和自然环境形成一个和谐统一的个体。同时,养老建筑也应该进行特色化的建筑设计,彰显养老建筑本身的建筑特色和建设内涵,同时保留乡村景观之中独有的自然元素和农业景观,从而提升养老建筑的视觉效果,达到与乡村地区自然风光的和谐统一,彰显养老建筑建设地点的精神风貌2。三、乡村养老建筑的建筑设计(一)提升养老建筑的使用功能作为乡村养老建筑,首先能够满足乡村养老的主要功能,尤其是新建的养老建筑,不仅要能够具备居住功能,同时应该能够满足老年人的心理诉求,以服务老年人为主要原则,进而提升养老建筑使用性能与便利性能,为老年人创造一个更加舒适舒心的生活环境。同时,在进行养

7、老建筑谁家时,应该从建筑的结构形式,空间布局与建筑风格入手,找到建筑与老人之间的契合点,使建筑设计能够在满足老年人居住使用需求的基础之上能够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二)疏散距离的控制在进行疏散距离的控制设计时,应该从老年人的生理特征上出发,将老年人划分出各个活动区域,将需要护理的老年人和有行动障碍的老年人的活动区域设置在方便疏散的位置之上。同时,养老建筑的安全出口要进行有效的增设,从而防止紧急情况发生时出现拥堵的情况。在建筑设计时,要根据老年人的行为习惯和心理特征进行疏散路线的设计,使老年人能够明晰疏散路线的含义,同时减少袋形走道的设计。在建筑设计过程之中,要对于建筑本身的防火性能和排烟

8、性能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从而为养老建筑的人员疏散提供更加有效的保障3。(三)疏散通道宽度的设计疏散通道的宽度不能只凭借设计人员的凭空想象,而是要通过建筑的使用性质、人员密度以及相关指标进行科学测算而得来的。养老建筑设施的人员密度虽然不如大型的厅堂,但是由于老年人普遍行动缓慢,反应能力较差,所以应该对疏散通道的宽度进行合理设计,确保两股人流交汇不会出现障碍,能够进行同时疏散。人流的宽度应该按照老年人轮椅的通行宽度进行取值,同时设计过程之中严格按照我国现行的无障碍设计的相关规范与条款进行设计。(四)避难空间的设计养老建筑设施的避难空间应该以两个方面进行定义。第一个方面在于,避难空间一般要求能够有利

9、于突发情况的疏散和救援,要求在消防的登高面进行设计,同时避难空间的实际位置应该在疏散楼梯的附近。第二个方面在于,应该结合养老设施的主要功能和平面布局进行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之中,还要综合考虑老年人的行动能力。在这里可以将老年人同层的大型活动时或者露台设计为避难空间,而考虑到有些长期卧床的介护老人,也可以将老人的生活用房或者卫浴间设计为避难间。也就是说,避难间的设计不仅仅要安全可靠,同时应该考虑到老人行动不便等实际情况,提升避难空间设计的灵活性,进而提升乡村建设中养老建筑设施设计的实际质量4。四、结束语随着我国对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社会老龄化情况的不断加剧,对于乡村建设中养老建筑设施的设计与

10、建设也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本文以乡村建设中养老情况的现状作为切入点,深入而有详尽的分析了当前我国乡村之中养老问题产生的实际原因,同时提出了确保养老建筑的功能需求的实现、呈现乡村地区的精神风貌等乡村建设中养老建筑的设计原则,并提出了提升养老建筑的使用功能、疏散距离的控制、疏散通道宽度的设计、避难空间的设计等乡村养老建筑的建筑设计方案,进而提升乡村养老建筑设施的设计质量和建设效率,为农村技术设施的不断完善提出更加合理的建议。参考文献:1李天骄,张文.乡村休闲养老建筑设计比较探究J.北方建筑,2017,2(2):22-23,41.2李天骄,张文.乡村休闲养老设施规划与建筑设计要素探究J.城市建筑,2016,(30):42-43.3李天骄,张文.乡村休闲养老建筑发展概述J.绿色环保建材,2017,(5):168.4李佳毅,马唯为.养老建筑室外环境设计研究初探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1):1167-1168.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