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四平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 统编版高二

上传人:八戒 文档编号:266131911 上传时间:2022-03-1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四平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 统编版高二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吉林省四平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 统编版高二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吉林省四平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 统编版高二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吉林省四平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 统编版高二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吉林省四平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 统编版高二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四平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 统编版高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四平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 统编版高二(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吉林省四平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 统编版高二 四平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高二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8页。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

2、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制度史是我国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对于政治制度史,历代史学家都十分关注,并取得了许多重要研究成果。但也要看到,制度史研究长期以来存在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见物不见人”。许多历史研究工作者习惯于罗列各种典章制度,忽视了制度背后人的能动作用。作为对这种研究倾向的一种纠偏,一些研究者更为关注制度背后的人,但他们的一些研究又滑向另一个极端“见人不见物”,忽视了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对制度的制定与执行的强大制约作用. “见人”,要求在制度史研究中关注制度背后的人、制度与人的

3、关系。制度是用来规范社会关系的,而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历史发展中,正是具体的人主导着制度的建构与发展。中国历史上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包括朝廷制度、郡县制度、土地制度、税赋制度、科举制度、监察制度、军事制度等在内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其背后都有人的主观能动性在起作用,是人基于对各种社会关系的思考形成的制度选择。需要指出的是,制度史研究要见人,还必须牢牢坚持唯物史观,重视人民群众在制度构建与发展中的作用。一些制度史研究成果并非不关注人,而是其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制定制度、执行制度的少数统治者身上,广大人民群众在制度发展中的作用则常常被忽视。在有的研究者看来,人民群众只能消极被动地接受和适应制

4、度,而统治者在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中则是主动的、决定性的,这种观点显然是片面的。在唯物史观看来,仅仅从统治者的角度考察制度,忽视人民群众的作用,对历史.上制度的演化、发展就难以有深刻的认识。 “见物”,就要研究制度构建与发展的经济社会基础,研究制度超越于人的主观意愿所具有的客观性。制度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其构建与发展必定受经济基础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制度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性有机统一的结果。历史上的制度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总是处于不断的演化发展之中,制度内部是充满矛盾与张力的,这在许多时候体现的就是人的主观意愿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客观制约之间的矛盾与张力。因此,研究制度史需要看

5、到制度构建与发展背后的各种客观制约因素,不能将制度想象为人的任意创造。人们虽然在不断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人的活动是受客观条件制约的,制度的构建与发展也是如此。 既要见物,又要见人,这要求史学家研究制度史时必须拓宽视野,将制度放在更宏阔的历史背景下进行考察。制度史研究中的制度不是孤立的、封闭的,需要将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要素联系起来进行全面考察,与人的各个方面的历史实践结合起来进行考察。这样的全面考察必然要求进行跨学科交叉研究。只有拓宽视野,运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才能反映制度构建与发展的内在逻辑,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的

6、历史借鉴。 (摘编自周阳以宏阔视野研究制度史)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制度史研究因为对政治制度史的极度关注一度走入误区,所以存在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 B.研究制度史既要关注制度的制定者、执行者,也要关注制度的接受者,这是符合唯物史观的。 C.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对制度的构建和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D.在进行制度史研究时,运用跨学科的方法进行研究,就能发现制度构建与发展的内在逻辑。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在列举制度史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前,先肯定了史学家在制度史研究中取得了很多成果。 B.文章论述

7、“见人”时,先论述了人在制度中的作用,又论述了“见人”存在的误区。 C.文章第三段的论述体现了辩证思维,既强调了客观条件的重要性,又强调了人的活动的影响。 D.文章末段指出制度史研究的具体方法,并指出这种方法的现实意义,说服力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要把制度史研究放到更加宏阔的历史背景下进行,唯有如此才能使研究更加完整。 B.研究制度史必须坚持唯物史观,把握人民群众的作用,将关注的焦点主要放在人民群众身上。 C.当人的主观意愿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之间出现矛盾时,就有可能产生制度上的变化。 D.研究历史制度,不能只停留在对制度条文的分析上,还要深入研究当时的经济

8、活动。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在论语里,孔子被描写成只是一个教育家。从某种观点看来,也的确如此。他期望他的弟子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成人”(论语.宪问),所以教给他们以经典为基础的各门知识。作为教师,他觉得他的基本任务,是向弟子们解释古代文化遗产。论语记载,孔子说他自己“述而不作”(论语.述而),就是这个缘故。不过这只是孔子的一个方面,他还有另一方面。这就是,在传述传统的制度和观念时,孔子给予它们的解释,是由他自己的道德观推导出来的。例如在解释“三年之丧”这种古老的礼制时,孔子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

9、之通丧也。”(论语.阳货换句话说,儿子的一生,至少头三年完全依赖父母,因此父母死后他应当以同样长的时间服丧,表示感恩。还有在讲授经典时,孔子给它们以新的解释。例如讲到诗经时,他强调它的道德价值,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这样一来,孔子就不只是单纯地传述了,因为他在“述”里“作”出了一些新的东西。 这种以述为作的精神,被后世儒家的许多人传之永久,经书代代相传时,他们就写出了无数的注疏。后来的十三经注疏,就是用这种精神对经书原文进行注释而形成的。 (摘编自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第四章孔子:第一位教师) 材料二: “述”的内涵非常丰富。说文解字将“述”解释为“循”;在现代汉语中

10、,“述”可以理解为“叙述”“陈述”“讲述”“论述”或“阐述”等等。 在中庸中,儒家德性“孝”的定义和“述”是相关的。中庸:“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如果我们将“孝”的这种解释和孔子在论语.述而第一章中的自我描述联系起来,“述”的深层含义便跃然纸上,也就是“述”表达了“孝”的德性。孔子践履“孝”这种德性的对象是天。论语.八佾讲到,“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孔子道德追寻的是天的使命。对于孔子而言,他的工作就是传天道,兴天道。在论语.阳货中,孔子说他不想再说话,但是他的弟子子贡说:“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孔子回答:“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从这段话中

11、可以得出两点:第一,孔子述的是天道,天是最终的创造者;第二,孔子认为自己是天道的述者,子贡则将自己看作是孔子思想的述者。孔子践履德性的活动表达了对天的“孝”,而子贡践履德性的活动则表达了对孔子的“孝”。 因此,孔子将他对经典的传承比作一个孝子做的事情。儿子对父亲最大的孝是对父亲志向、事业、梦想的继承、实现和发扬光大。同样孔子述的天道也是对天的孝。对于孔子而言,他的智力活动是恢复天道,这就是对天尽孝。在孔子那里,“孝”的含义涉及了延续文化传统和历史传承的义务。 孔子不是唯一把哲学活动与“孝”联结起来的人。孔子与柏拉图早期的作品游叙弗伦对“孝”的定义殊途同归。苏格拉底的诘问对象游叙弗伦得出“孝”是

12、公正的一部分,“孝”是人类对上帝的侍奉。苏格拉底认为自己的哲学活动就是对神灵的侍奉,自己的问答法就是对神灵的侍奉。基于苏格拉底对上帝侍奉的论证,苏格拉底提供的答案就是进行哲学活动是对上帝真正的“孝”。对哲学活动与孝的密切联系,亚里士多德也有所表述。他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说,“孝”要求更加尊重真理而不是尊重你的朋友。他认为“孝”的对象是真理,而不是上帝。践行“孝”这一德性活动是追求哲学的严肃义务,因为追寻哲学是为了探寻真理。 孔子、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把哲学活动和“孝”联结起来,尽管每一个人对“孝”的理解不同,这也反映了他们做哲学的方法不同。苏格拉底通过诘问的方式审查人的信念;亚里士多德

13、更多的是通过对前人理论的考察、批判发现真理;孔子则认为从事“孝”的活动就是对天道的传承。 (摘编自余纪元、金小燕、韩燕丽“述而不作”何以成就孔子?) 材料三: “述而不作”的信条影响深远,达两千年之久,成为风气。自孔子以后,儒家教育多遵从这一原则,以传授、注解经典为己任。要从事这一学问,必然熟记经文才能言而有据。因而,熟记经典成为学生的基本功。 孔子教育弟子是为了让他们从政,用子夏的话说是“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隋唐以后,科举盛行,官方明确规定了读书人的出路,只有为官一途。学校成为向科举输送考生的途径之一。科举使用八股文体,专以四书五经命题,以儒家经典考学生,答案阐释以经典为准,不允许有

14、超出范围的见解。 可以说,孔子“述而不作”的信条,使得他在教学中有偏重继承、轻视创新的倾向;伦理关系与师生关系的结合,造成学生对教师的依赖,这使人们从青少年时代起就减少或部分失去了探索未知的兴趣。这样使得传统教育以教师解释、学生背诵为基本方式,因循以往,缺乏创新精神。 (摘编自李杨“述而不作”与传统教育)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论语中虽然记录孔子说自己“述而不作”,其实孔子在传述文化遗产的同时,也“作”了一些新的东西,后孔子时代的儒学都长期传承并发展着这种精神。 B.“述而不作”中的“述”内涵非常丰富,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循”,但在现代汉语中这一含义被“

15、叙述”“陈述”“讲述”“论述”或“阐述”等含义所取代。 C.“述而不作”的信条,后来成为儒学教育的一条重要原则,熟记经典成为学生的基本功,这一传统影响到了后来的科举考试,试题命题均以四书五经为限。 D.儒家经典著作中庸一书认为,“孝”应包括“善述人之事者也”,也就是说,“述而不作”中的“述”与“孝”是统一的,这种理解恰好切合孔子的观点。 5.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为第一位教师,孔子期望把平生培齐成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作为伟大的思想家,他认为从事“孝”的活动是对天道的传承。 B.孔子、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都将哲学活动与“孝”联结起来,因做哲学的方法不同,对“孝”的理解也有差异。 C.“孝”在儒家思想学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孔子看来,“孝”不仅限于父母,也体现在对历史的传承和对文化传统的延续上。 D.孔子认为,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