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检测教学设计

上传人:逸向 文档编号:266121460 上传时间:2022-03-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步检测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同步检测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同步检测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同步检测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同步检测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同步检测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步检测教学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地理人教版必修三同步课时作业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下图所示沙漠区是在全球同纬度降水较少、干旱程度较高的地带,结合图示信息完成1-2题。1.图示区域降水少、干旱程度高的主要原因是( )A.地势高,云量少B.人类活动干预强烈C.地形封闭D.距海遥远2.图中四大沙漠区相比,潜在威胁最大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下图是我国西北某地区农民构筑的草方格沙障景观图。读图完成3-4题。3.农民构筑草方格沙障的主要目的是( )A.削减风力,截留水分 B.增加旅游景观C.防治土地盐碱化D.提高粮食产量4.沙产业是指积极利用沙漠、戈壁的土地和景观资源,在科学技术的支撑下,变沙害为沙利,向沙

2、漠要效益的新兴产业。下列适合在该地区发展的沙产业有( )沙生中药材产业沙区生态经济林产业沙区粮食产业沙漠旅游休闲业A. B. C. D.读漫画如此汲水,完成5-6题。5.图示漫画主要说明( )A.井越深,水质越好B.水有多深,植被根系就能扎多深C.过度抽取地下水,会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D.干旱地区地下水资源也很丰富6.植被对自然地理环境具有明显的适应性特征,我国西北内陆荒漠化地区植被不具有的特征是( )A.发达的根系B.肥厚的肉质茎C.厚的角质层D.较大的叶面积读我国荒漠化土地类型比例图(其中为物理及化学作用;为工矿、交通等基本建设),完成7-8题。7.有关我国荒漠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3、我国荒漠化的成因主要是风蚀和水蚀B.江南丘陵地区的荒漠化主要是风蚀产生的C.山西省土地荒漠化发展与工矿、交通等基本建设有关D.松嫩平原西部的荒漠化主要是风蚀8.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荒漠化的共同原因有( )石灰岩广布、土层发育浅薄植被破坏土层疏松、直立性强降水集中于夏季,多暴雨A. B. C. D.在干旱与半干旱地区,植物生长会影响土壤水分。梭梭根区受树冠集流、蒸腾和遮阴作用影响,存在土壤水分相对富集区。下图示意新疆北部沙漠中不同树龄阶段梭梭根区全年土壤含水率差异。读图,回答9-10题。9.枯树根区含水率最高的原因是( )A.树冠集水作用强B.无蒸腾作用消耗C.树冠遮阴效果好D.土壤硬化下渗弱10

4、.导致梭梭根区土壤的湿岛效应夏季较春季更明显的主导因素是( )A.融雪B.风沙C.降水D.蒸发科尔沁草原,曾经水草丰美,但前些年却变成荒漠化严重的沙地。从1997年开始,科尔沁人因地制宜,防沙用沙,目前已初步扭转了“沙进人退”的局面, 开始走向“沙绿民富”的道路。读科尔沁沙地位置示意图,完成11-12题。11.科尔沁沙地曾经“沙进人退”、荒漠化严重的主要原因有( )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不合理灌溉导致的盐碱化A. B. C. D.12.科尔沁沙地“沙绿民富”的主要原因不可能是( )A.全球气候变暖,冰雪融水增加B.沙地边缘构建乔、灌、草防护林带C.配套排灌设施,合理引用水资源D.推广沙地植被

5、恢复配套技术陕西省安塞是一个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科学工作者对这一地区水土流失的研究发现,自然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量,占目前总水土流失量的9.6%,而人为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量占到90.4%。据此完成13-15题。13.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自然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水土流失B.风力强盛C.土质疏松D.高原地貌14.现代黄土高原植被遭破坏的人为因素有( )营造宫殿、建御花园修筑梯田、开石动土开荒弃荒,轮荒作业退耕还草植树护坡、打坝建库露天开矿,开挖原生地面A. B. C. D.15.人类与水土流失的关系是( )A.人类活动只能加速水土流失,不会引发水土流失B.人类活动可能造成水土流失,但不能

6、治理水土流失C.人为因素是现代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人类也可以防治水土流失D.人类只能减轻或者减缓水土流失,但不能根治水土流失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内蒙古自治区地域辽阔,全区大部处在干早、半干旱区,是我国历史上土地荒漠化和沙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也是当前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的重点区域。全国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结果显示,内蒙古荒漠化土地面积9.14亿亩、沙化土地面积6.12亿亩,与第四次监测相比,全区荒漠化土地减少625万亩、沙化土地减少515万亩,减少面积均居全国首位。下图示意内蒙古自治区荒漠化区的分布。(1)描述内蒙古自治区土地荒漠化空间分布特征。(2)简述内蒙古自治区土

7、地荒漠化带来的危害。(3)说出内蒙古自治区荒漠化严重区治理的措施。答案以及解析答案:1.D;2.C解析:1.深居内陆是该区域降水稀少、干旱程度高的主要原因。2.四大沙漠区中,甲、乙、丁三大沙漠区距我国东部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区较远,同时地处盆地内部,受地形阻挡,沙漠的扩展受到限制。而丙沙漠区距离人口稠密区最近,且少有地形阻挡,潜在威胁最大。答案:3.A;4.B解析:3.构筑草方格沙障可以增加地表粗糙度,起到削减风力的作用,沙障由草扎制而成,所以能截留水分。4.沙漠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不足,不宜发展耗水量大的粮食生产,可以发展耐旱的沙生中药材产业,发展沙区生态经济林产业及沙漠旅游休闲业。答案:5.

8、C;6.D解析:5.漫画显示干旱地区地下水埋藏深,植物扎根深,寓意则是人类过度抽取地下水,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6.干旱地区植被一般根系发达,有角质(可减少蒸发),茎为肥厚的肉质茎(可储水和养分),叶退化(可减少水分蒸发)。答案:7.B;8.B解析:7.江南丘陵地处湿润地区,降水丰富且集中,地形崎岖,荒漠化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产生的土地退化。8.云贵高原以石灰岩为主,黄土高原被深厚的黄土覆盖。两地均为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夏季,多暴雨,再有人类活动破坏植被,从而造成土地退化。答案:9.B; 10.D解析:9.枯树根区梭梭树枝叶凋落,无生长需求,树冠集水作用弱,无蒸腾作用消耗,遮阴效果差;枯树根区土壤

9、疏松,下渗作用强。故选B。10.梭梭对融雪、风沙和降水影响较小;夏季梭梭生长茂盛,树冠能够遮蔽阳光,减少土壤蒸发,保持土壤水分。故选D。 答案:11.B;12.A解析:11.科尔沁沙地位于农牧过渡地带,导致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过度农垦和过度放牧。12.全球气候变暖,短时间内冰雪融水会增加,但蒸发愈加旺盛,会愈加干旱,加重荒漠化,故全球气候变暖不会使“沙绿民富”。答案:13.A;14.D;15.C解析:13.黄土高原地区植被覆盖率较小,夏季暴雨集中,地表缺乏植被的保护出现水土流失问题,导致地表沟壑纵横,故A项正确。14.营造宫殿、建御花园是古代植被遭破坏的人为因素,故项错误;退耕还草还林,有助于恢

10、复植被,减少水土流失,故错误。15.人为因素是现代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人类也可以防治水土流失,故C项正确。16.答案:(1)荒漠化空间分布不均匀;西部地区面积较大,中东部地区面积较小;南部地区面积较大,北部地区面积较小。(2)导致耕地减少,耕地质量下降粮食减产;导致草场退化,载畜量下降;加剧生态环境恶化;农牧民收入降低,贫困程度加剧。(3)退耕还草还牧;合理放牧,确定合理载畜量;建设人工草场;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固沙等。解析:(1)内蒙古自治区土地荒漠化空间分布特征根据图中信息进行归纳描述。图中显示,内蒙古自治区的荒漠化区在空间分布不均匀;图中显示,内蒙古自治区的西部地区荒漠化土地面积较大,

11、中东部地区荒漠化土地的面积较小;南部地区荒漠化土地的面积较大,北部地区荒漠化土地的面积较小。(2)内蒙古自治区土地荒漠化带来的危害应从土地生产力、经济和生态等方面进行叙述。土地荒漠化加剧,许多耕地被沙漠侵吞,导致耕地减少,耕地质量下降,土地生产力下降,粮食减产;随着土地荒漠化加剧,导致草场退化,草场生产力下降,载畜量下降,危害畜牧业发展;土地荒漠化加剧危害种植业和畜牧业,使得农牧民收入降低,导致贫困程度加剧;随着土地荒漠化加剧,当地生态平衡打破,生物多样性受损,加剧生态环境恶化。(3)内蒙古自治区荒漠化严重区治理的措施应从农业措施和工程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说明。不合理的农业导致荒漠化加剧,因此应退耕还草还牧;合理放牧,确定合理载畜量,划区轮牧,建设人工草场,减小对天然草场的压力;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固沙;控制人囗增长、适当进行生态移民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