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第十三章章末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及知识点总结

上传人:武** 文档编号:266106625 上传时间:2022-03-14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282.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第十三章章末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及知识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最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第十三章章末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及知识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最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第十三章章末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及知识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最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第十三章章末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及知识点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最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第十三章章末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及知识点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第十三章章末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及知识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第十三章章末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及知识点总结(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三章内能(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机场安检过程中,防爆犬功不可没,即使隔着多层包装,防爆犬也能嗅出炸药的气味,这说明组成炸药的分子()A.一直处于静止状态 B.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中C.相互之间存在排斥力 D.相互之间存在吸引力2.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从弱到强的排列顺序是( )A.固体、液体、气体B.液体、气体、固体C.气体、固体、液体D.气体、液体、固体3.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引起了人们对饮食文化的关注.四川的腊肉、香肠受到人们的青睐,火锅更是以麻、辣、鲜、香吸引着众多食客,以下说

2、法正确的是( )A.在比较远的地方就能闻到火锅味,说明分子只在高温下运动B.在腌制腊肉时,要把盐涂抹均匀,是因为盐不会扩散C.灌制好香肠后,要晾在通风的地方,是为了防止水分蒸发D往火锅里加入食材,食材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加4.如图是某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4时刻物体内能为零 B.t2、t3时刻物体内能相等C.t2时刻物体内能比t3时刻小 D.t1时刻物体分子动能比t3时刻大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汽车开过乡间公路,路面扬起灰尘,这些灰尘是由分子运动引起的B.分别滴在热水和冷水中的墨水,它们的扩散速度相同C.10 mL酒精和10 mL水混合

3、后的总体积小于20 mL,这是由于分子间有空隙D.水、水蒸气、冰三种物态分子间的距离都是相同的6.下列现象中,属于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刚从蒸笼里拿出的馒头,放一阵子变凉了B.冬天天冷,通过搓手发热取暖C.用锤子敲打石头时,锤子发热D.给自行车车胎打气,打气筒壁变热了7.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多B.热量只能由内能多的物体转移到内能少的物体C.物体内所有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不能同时存在8.滇池是昆明的母亲湖,春城之所以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与滇池息息相关,所以保护滇池,人人有责.滇池对昆明气候的调节作

4、用,主要是因为( )A.水具有较大的比热容 B.水具有较大的密度C.水具有较大的内能 D.水具有较高的温度9.下表是一些物质的比热容 J/(kg):水4.2103铝0.88103煤油、冰2.1103干泥土0.84103沙石0.92103铜0.39103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无关B.100 g水的比热容是50 g水的比热容的两倍C.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同的热量,铜块温度变化较大D.寒冬季节,放在室外盛有水的水缸会破裂,主要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10.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质量相同的水和某种液体加热,每隔1 min记录一次数据,如表所示,则该液体的

5、比热容为已知c水=4.2103 J/(kg)()加热时间/min012水的温度/202632液体的温度/203448A.0.9103 J/(kg) B.1.8103 J/(kg)C.3.6103 J/(kg) D.1.2103 J/(kg)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空2分,共32分)11.(4分)“虎纠好味道”电视节目介绍了特色美食福州鱼丸.煮鱼丸时,通过 的方式改变了鱼丸的内能;我们能闻到阵阵鱼丸的香味,这是因为分子在永不停息地 .12.(8分)给电热壶通电,电热壶温度升高,这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电热壶的内能的;而手感觉到热,则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手的内能的;从实质上讲,前者是能的 ,后者是

6、能的 .13.(8分)在“研究水的沸腾”实验中:(1)实验所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 的性质制成的.为了完成本次实验,不能选用酒精温度计是因为酒精的沸点 (填“大于”或“小于”)100 .(2)将烧杯中质量为0.5 kg、初温为78 的热水加热至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水的沸点是 .该过程烧杯中的水吸收的热量至少是 J.c水=4.2103 J/(kg)14.(6分)汽车紧急刹车时,由于汽车具有 ,车轮在地面滑行一段距离后留下黑色印迹,路上的行人闻到刺鼻的橡胶味,这说明橡胶分子在 ;同时发现轮胎的温度升高,这是通过 方式使轮胎的内能增加.15.(6分)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一些物质的

7、比热容见下表.物质水煤油沙石干泥土比热容c/J(kg)-14.21032.11030.921030.841031 kg的水温度升高1 ,需吸收 的热量.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若吸收或放出同样多热量,温度变化较大的是 ,据此可解释沙漠地区的昼夜温差较沿海地区的要 (填“大”或“小”).三、简答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4分)16.(4分)请你利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两位同学的取暖方式有何不同.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3小题,17题5分,18题8分,19题4分,共17分)17.(5分)如图所示,在厚玻璃瓶中盛有少量的水,用塞子塞紧,通过塞子上的细管往瓶里打气,一会儿塞子会跳起.(1)当塞子跳起时,会看到

8、,这一现象可以说明 时,内能 ,温度 .(2)该实验在瓶内盛少量水的目的是 .18.(8分)实验探究和推理都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由于推理性结论具有一定的事实和理论依据,所以在科学研究中,有时就运用它来初步解释相关问题同学们也来尝试一下:在图中,(a)杯中水量较少,(b)、(c)、(d)的水量相同,比较各杯中水的内能的大小:(1) 杯中水的内能最大,因为 .(2) 两杯中水的内能不好比较,因为 .19.(4分)如图,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1)加热相同时间后,分别测量两者的温度,发现沙子的温度明显高于水,这是因为 ;加热时搅拌沙子,目

9、的是 .(2)在两烧杯上方分别盖上玻璃片,过一会儿发现装水烧杯上方的玻璃片内侧有小水珠,用手摸两个玻璃片,发现装 (填“沙子”或“水”)烧杯上方的玻璃片温度比较高,原因是 .五、计算题(本题包括2小题,20题8分,21题9分,共17分)20.(8分)有一根烧红的铁钉,质量是2 g,放出920 J的热量后,温度降低到 20,求铁钉的初温.c铁=0.46103 J/(kg)21.(9分)一瀑布高70 m,水从瀑布顶上流下,假设水的重力做的功全部转化成内能,其中60%被水吸收,水温能升高多少摄氏度?c水=4.2103 J/(kg),取g=10 N/kg第十三章内能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

10、,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B 解析:分子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中,炸药分子能扩散到包装外,防爆犬可以将其识别出来.2.D 解析:固体分子间距离最小,作用力最大,液体次之,气体最小.故选D.3.D 解析:分子在任何温度下都在不停地运动着,A说法错误;在任何温度下盐分子都会进行扩散运动,B说法错误;香肠放在通风的地方,是增大表面的空气流速,使蒸发加快,C说法错误;火锅中加入食材,食材温度升高,内能增加,D说法正确.4.D 解析:内能指的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所以内能不可能为零,A项错误;从图像上可以看出,该图像是晶体的凝固过程,晶体在凝固过

11、程中,不断放出热量,内能减少,t3时刻的内能小于t2时刻的内能,B、C项错误;t1时刻的温度大于t3时刻的温度,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越大,D项正确.5.C 解析:选项A,路面扬起灰尘,是灰尘颗粒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运动,不符合题意;选项B,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剧烈,所以墨水在热水中扩散的快一些,不符合题意;选项C,10 mL酒精和10 mL水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20 mL,这说明分子间存在着空隙,符合题意;选项D,水、水蒸气、冰三种物态分子间的距离都是不同的,水蒸气的分子间距最大,不符合题意.本题答案为C.6.A 解析:馒头放一段时间变凉,其热量传递给周围空气,属于热传递改变内能,A

12、项正确;B、C、D项都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7.C 解析:物体的内能与温度、质量、状态有关,高温物体的内能不一定比低温物体的内能大,A项错;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多少的量度,它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并不取决于内能的多少,B项错;组成物体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C项正确,D项错.8.A 解析:水的比热容较大,一定质量的水吸收(或放出)较多的热量而自身的温度却改变不多,这一点有利于调节气候.夏天,阳光照在滇池水面上,水的温度在升高的同时吸收大量的热,使滇池附近的温度不会升得太高,所以人们住在滇池边上并不觉得特别热;冬天,

13、气温降低,水的温度在降低的同时放出大量的热,使滇池附近的温度不会降得太低,所以人们住在滇池边上并不觉得特别冷.9. C 解析:从表中看出水和冰的比热容不相等,说明了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有关,A说法错误;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性质与其质量无关,B说法错误;根据Q=cmt可知,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同的热量,由于铝的比热容大,其温度变化小,C说法正确;水缸破裂是因为水凝固为冰,其密度变小,体积变大造成的,D说法错误.10.B 解析:取两种液体都加热了1分钟为研究对象,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在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的热量是相等的.Q水=Q液c水mt水=c液mt液t水t液=c液c水26-2034-20=c液

14、4.2103 J/(kg),解得c液=1.8103 J/(kg).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空2分,共32分)11.(4分)热传递 运动 解析:煮鱼丸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的;闻到鱼丸的香味是因为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12.(8分)做功 热传递 转化 转移解析: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能量发生转化,如给电热壶通电,电能转化为内能;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实质是能量发生转移,如手感觉热、电热壶的内能转移到手上,使手温度升高.13.(8分)热胀冷缩 小于 98 4.2104解析:(1)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酒精的沸点是78 ,小于水的沸点,所以在水还没沸腾时,酒精就已经沸腾变成气体,不能再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测温度了;(2)图(乙)中温度计示数为98 ,即水的沸点;水吸收的热量为:Q吸=c水m(t-t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