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春季学期专项文言文阅读理解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266081379 上传时间:2022-03-15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2.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春季学期专项文言文阅读理解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2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春季学期专项文言文阅读理解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2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春季学期专项文言文阅读理解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2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春季学期专项文言文阅读理解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2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春季学期专项文言文阅读理解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春季学期专项文言文阅读理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春季学期专项文言文阅读理解(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 6 2022 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春季学期专项文言文阅读理解班级: _ 姓名: _ 时间: _ 1. 文言文阅读。书戴嵩画牛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离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1为加点字注音。(1)所宝以百数( _)(2)一日曝书画( _ )2解释加点词的意思。(1)尾搐人两股间 _ (2)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_ 3本文的作者是苏轼,下面诗句中,也是苏轼作品的一项是()A.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B.黑云

2、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C.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D.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4下面对这篇文言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向我们揭示了绘画要尊重事实的道理。B.文中的牛指唐代画家戴嵩画的斗牛图。C.朗读文言文要注意节奏,“书戴嵩/ 画牛”停顿恰当。D.“锦囊玉轴,常以自随”写出了杜处士对斗牛图的偏爱。2.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园中有榆,其上有蝉。蝉方奋翼悲鸣,欲饮清露,不知螳螂之在后,曲其颈,欲攫而食之也。螳螂方欲食蝉,而不知黄雀在后,举其颈,欲啄而食之也。黄雀方欲食螳螂,不知童子挟弹丸在下,迎而欲弹之。童子方欲弹黄雀,不知前有深坑,后有掘株也。(注)攫:抓

3、。掘株:截断的树桩。1解释字义。园中有榆,其上有蝉。其:_ 曲其颈,欲攫而食之也。其:_ 举其颈,欲啄而食之也。举:_ 其:_ 2翻译下面的句子。童子方欲弹黄雀,不知前有深坑,后有掘株也。_ 3请你用一个成语概括上文的大意。2 / 6 _ 4你从这个故事中获得了哪些启示?_ 3.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拔树凿井伊犁城中无井,皆出汲于河。一佐领曰:“戈壁皆积沙无水,故草木不生。今城中多老树,苟其下无水,树安得活?”乃拔木就根下凿井,果皆得泉。1下列“故”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B.低头思故乡(静夜思)C.故草木不生 D.依然如故2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你

4、认为下面正确的一项是()A.伊犁城中无井是因为地下缺水,根本打不出水来。B.伊犁城的位置在沙漠当中。C.伊犁城中的人开始的时候,只知道到城外的河中打水。D.佐领聪明多端,领导人们在沙漠中探出了水井。3翻译句子。戈壁皆积沙无水,故草木不生。今城中多老树,苟其下无水,树安得活? _ 4请谈谈这篇文章给你的启示。_ 4. 阅读揠苗助长,完成下面各题。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谓其人曰:“!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1默写句子,并写出自己的理解。句子: _。意思: _。句子: _。意思: _。2发挥想象,完成下面的续写。看到“苗则槁矣”,农夫的儿子急匆匆地跑回家,他对父亲说:_。望着满

5、地已经枯死的禾苗,农夫不禁感叹道:_。3“揠”、“苗”、“助”、“长”这几个字在新华字典中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A.揠苗助长B.苗揠助长C.苗揠长助D.揠苗长助4小明才三岁,妈妈就每天逼着他练钢琴,这让小明很不开心。请你用上“揠苗助长”这个成语,劝说小明的妈妈。_ 两小儿辩日的写作特点。_ 5. 小古文阅读。伯牙鼓琴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钟子3 / 6 死,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1把原文补充完整。2伯牙鼓琴这篇古文,就是我们所熟悉的成语_ 的来历。现在用这个成语来比喻_ 。3根据文中第 2、3 两

6、句仿写句子(1)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 。”(2)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 。”6. 阅读课外诗文,完成练习。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注释 昔:以前,从前。君:对对方的尊称。抔:量词,把,捧。1诗文中最能表达伯牙痛失知音后心情的句子是“_ ”诗文中与“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意思一样的句子是“_ ”2写一写你读了本诗文后的感受。_ 7. 阅读古诗文,回答问题。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

7、贸贸而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余惟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1解释加横线词的含义:以至于斯也斯 _ 2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中心(不超过10 个字)。_ 8. 文言文阅读。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言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注 文不识:人名。偿:报酬。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衡乃穿壁引其光: _ 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_ 2用原文回答,为什么匡衡“与其佣作而不求偿”?_ 3因为这个故事,后来有一个成语传世,这

8、个成语是:(_)4用一个成语来概括一下这个文段的内容:(_)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悦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闵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5解释下列句中加红字。必三百人: _ 好一一听之: _ 4 / 6 6用自己的话回答“处士逃”的原因。_ 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北人吃菱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売入。或曰:“啖菱须去売。”其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日:“北方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注释)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1解释加点字。(1)席上啖菱( _)(2)欲以清热也( _)2翻译文

9、中画横线的句子。(1)北方亦有此物否?_ (2)前山后山,何地不有!_ 3北人在吃菱中犯了哪些错误?_ 4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_ 10. 阅读两小儿辩日,完成后面的题目。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下面两句话,一是直接引用句,二是间接引用句。请将第一句改为间接引用句,第二句改为直接引用句。(1)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

10、近,而日中时远也。”_ (2)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_ 2用自己的话说明两小儿的观点。_ 11. 阅读理解。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5 / 6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两小儿辩日选自_ 。你还知道出自这本书的一个故事: _ 。2解释文中带点字词的意思。去:_ 及:_ 汤:_ 孰:_ 决:_ 知:_ 3翻译下列句子(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11、而日中时远也。_ (2)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_ 4从文中哪一句话可见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复杂性?_ 5“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_ 12. 文言文阅读。掩耳盗铃吕不韦 撰原文: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锤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也!译文:范氏逃亡的时候,有老百姓得到一口钟,想把它背走。但是,这口钟太大了,不好背,他就打算用锤子砸碎以后再背。谁知,刚砸了一下,那口钟就“咣”地发出了很大的响声。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两只耳朵紧紧捂住继续敲

12、。害怕别人听到钟的响声,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捂住自己的耳朵就以为别人也听不到了,这就太荒谬了。1写出这些字的意思:亡:_ 钟:_ 则:_ 负:_ 锤(chu): _ 况(hu ng)然: _ 遽(j ): _ 悖(b i ):_ 2写出句子的意思:范氏之亡也, _ 恶人闻之,可也;: _ 悖也! _ 6 / 6 13. 拓展阅读。骂鸭邑()西白家庄居民某 1 ,盗邻鸭烹之。至夜,觉肤痒。天明视之,茸()生鸭毛 2 ,触之则痛。大惧,无术可医。夜梦一人告之曰:“汝()病乃天罚。须得失者骂,毛乃可落。”而邻翁素雅量3 ,生平失物,未尝征于声色 4。某诡告翁曰:“鸭乃某甲所盗。彼甚畏骂焉(),骂之亦可

13、警将来。”翁笑曰:“谁有闲气骂恶人。”卒()不骂。某益窘(),因实告邻翁。翁乃骂,其病良已5 。(注释)1 邑:县。振作者家乡淄川县。2 茸生:细毛丛生。3 雅量:度量宽宏。晋书李寿载记:“(寿)敏而好学,雅量豁然。”4 征:表露,表现。5 良已:完全痊愈。6 攘:窃取。1给加点的字注音。2解释加点的字。(1)生平失物,未尝征于声色。_ (2)民诡告翁曰_ 3在下面句子中需要停顿的地方用“”标出来。须得失者骂,毛乃可落。4读了这个故事,我们从“某”身上得到的启示:_ 从“翁”骂“某”这件事上得到的启示:_ 提示:只有适当的惩罚,才能让坏人醒悟、改恶从善。14. 阅读小古文鹬蚌相争,回答问题。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日:“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 ”蚌亦谓鹬日:“今日不出,明日不出, 即有死鹬 !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注释 箝:同“钳”,把东西夹住。1联系上下文 , 理解下面加点字的意思。(1) 蚌方出曝( _ )(2) 渔者得而并禽之( _ )2请试着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两者不肯相舍。 _ 3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