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

lil****ar
实名认证
店铺
PPTX
32.89MB
约13页
文档ID:265910679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_第1页
1/13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 于老师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教育部“跨世纪名师工程”向全国推出的首位名师1962年以来一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1985年被评为江苏省特级教师,同年被徐州市人民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1995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教育部召开“于永正语文教学方法研讨会”,推广其“五重”(重情趣、重感情、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教学法2001年被评为“江苏省劳动模范”2002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3年,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徐州市成立于永正语文教学研究所第一辑语文教学,应该为学生留下什么;第二辑教语文,其实很简单;第三辑语文课堂教学的“亮点”在哪里;第四辑关于作文教学1、留下语言要让学生识字尽量多地识字,积累词语,让学生有好的语感所以我强调大量阅读,强调朗读、背诵,强调“抱着学习语言、学习表达的目的读课外书”语文教育应该给学生留下什么?012、留下能力书写的能力、阅读的能力、表达的能力我特别重视写字的能力,要学生遵循写字的规律描红、仿影、临帖;我特别强调“带着思考读书”,要读懂文字背后的意思;我特别重视作文教学不会表达,语文教育就失去了意义。

2、留下能力书写的能力、阅读的能力、表达的能力我特别重视写字的能力,要学生遵循写字的规律描红、仿影、临帖;我特别强调“带着思考读书”,要读懂文字背后的意思;我特别重视作文教学不会表达,语文教育就失去了意义3、留下情感语文是最“人文”的学科,是情感最丰富的学科,但被“应试教育”桎梏束缚了大量的练习取代了学生的读书,大量的讲解取代了学生的思考只有朗读才能走进作者和课文情感的深处!4、留下兴趣和习惯学生们如果爱语文,养成了读书、读报、写作的习惯,这是我最得意的知识缺失了还可以再补,如果兴趣没了,习惯没养成,语文教育就意味着失败02 有人用“教过了,教对了,教会了”来概括教学的三个境界,很有意思,很实际我们不能满足于“教过了、教对了”教会了”,才是我们的目的字要会写,书要会读,精彩诗文要会背,词语要会运用,作文要会写会运用”是我们的终极目标03“熏锅屋” 连学过的课文都读不流畅的学生,百分之百的语文水平低下,百分之百的写出的文章不通顺原因很简单:语感不好给语感不好的孩子的家长开出的“药方”:“这样吧,从今天开始,您的孩子必须完成这样一项家庭作业读课外书您要为孩子多买点好书,例如国内外著名童话,专为青少年改写的古典名著,等等。

总之要有一定情节的,这样能引起孩子的读书兴趣要出声读,不是默读每天坚持读半小时累了,声音可以轻一点什么时候发现您的孩子读书很流畅了特别是读从来没有读过的文章这就告诉您,他的语文水平上来了开始,在没有兴趣以前,可以强制他读,时间可以短一点,比如说十分钟、二十分钟04 语文教学的所谓“亮点”,首先应该在朗读上老师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并引导学生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是一种美妙的境界 我把读正确、读流利当作硬任务它是“保底工程”,要求人人做到为确保每个学生达到读正确、读流利,我是严字当头,“一字未宜忽”,就连标点符号也不放过,逗号和句号要读出区别来,叹号和问号要读出不同来第一节课我是逐段逐段地“过”的,必要时我做示范,甚至于领读 虽然于老师离开了我们,但他的书、他的思想还陪伴着我们、引导着我们我要跟着于永正老师的理念前行,学着像他那样去教语文,认认真真备课,扎扎实实教学,用心去“悟”,用力去“做”,真正为学生留下点什么。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