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陋室铭》教案范文

上传人:追*** 文档编号:265881131 上传时间:2022-03-14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陋室铭》教案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2022年《陋室铭》教案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2022年《陋室铭》教案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陋室铭》教案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陋室铭》教案范文(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陋室铭教案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陋室铭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陋室铭教案1学习目标:1、准确、流利地朗读、背诵、翻译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3、学习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4、认识作者所表达的洁身自好、安贫乐道的情趣。学习重点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学习难点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洁身自好、安贫乐道的情趣学习过程一、预习 自学1、你会读加点的字注音吗将字音写在括号内惟吾德馨( ) 谈笑有鸿儒( ) 无案牍之劳形( )2、你能准确解释下列

2、词语吗谈笑有鸿儒( ) 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 ) 阅金经( )二、研讨 学习:(一)介绍作者有关知识。(二)检查预习情况(三)(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2)结合注释,利用工具书,疏通文意。(四)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谁能找出能概括全文主旨的一句话。2本文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作者的“惟吾德馨”的。3铭文第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山不在高,水不在深类比什么有仙则名、有龙则灵暗喻什么4铭文最后一句引用孔子的话,有什么作用呢5.学生根据板书提示背诵课文6、探究思考在充分领略作者高洁伟岸、不随世俗的志趣和抱负后,请同学们思考,作者为什么会有如此情怀这种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在当今有什么意义呢三 小

3、结四 巩固练习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德馨: )无丝竹之乱耳(丝竹: )无案牍之劳形(劳: )2、文中提挈全篇的句子是( )。3、下列各句不属于骈句的一项是( )A、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B、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D、孔子云:何陋之有4、课文的前两句有什么作用5、“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中提及两个历史人物,一是三国著名政治家蜀国的 ,一是西汉时的文学家 。6、文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哪一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用原文回答下面各题:表现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 。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什么2、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3、译句: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4、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表现出对仙人生活的羡慕和追求。B、表达了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C、表现了身居陋室而怡然自得的

5、心情。D、表明了以古代名贤自比的态度。5、开头二十四字,实写的是 ,虚写的是 。虚写是为了引出实写中的 二字点题,这里写山写水,是为了与 进行类比,写仙写龙,是为了与 进行类比,以表现自己和陋室品位不凡。6、下列说法有误的项是( )A、句以山水作类比,“山”和“水”其实都是暗寓道德高尚的人。B、句渲染了恬静的气氛,也反映了室主人的淡泊心境。C、句虚写,反映了室主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弃。D、句以古庐、亭作类比说明陋室不陋,也表达了作者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意思。陋室铭教案2一、导入: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读过这样一本书叫古文观止,它是清朝康熙年间编纂的供学塾使用的文章读本。此处的“古文”指古代的散文,“观止”

6、表明作者的态度是:古文的精品都已选入了,你已经欣到最好的的了,不用再看其他的了。当然这有些夸张,这本书选了从先秦到明末的222篇古代散文作品,其中有一篇仅仅81个字的短文就占有古代散文的一席之地,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带着这种思考来学习刘禹锡的陋室铭。(展示课题、作者)二、学习新课1、 指名学生回答“铭”的特点。师补充:铭,就是记载,在器物上刻字,有勉励或警戒的意思,表示永记不忘。2、 师:那么题目的意思是什么? 生回答:写写他的陋室师:陋室有何可写之处呢?我们来读课文。三、一读课文,疏通文意。1、 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后齐读。(师提示:注意挺胸抬头,声音洪亮,精神饱满。)2、 师:读得整齐,也很

7、流畅。你们自己觉得读得怎么样?师:这是一篇文言文,大家注意文言文得读法与现代文有所不同,大家回忆一下电影和电视里看到古人是怎样读书得呢?生回答:跟唱歌一样,摇头晃脑等师:古人读书师很有韵味的,自得其乐地读,一般说语气都比较舒缓,老师试着读一下。(师配乐读)师:我们要读出韵味来,还是要充分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下面我们结合注释,同桌或前后桌讨论解决。(展示词语、句子的意思,学生有疑问自己上来查。)四、二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作者感情。师:我们理解了课文内容,再读就要带感情读,谁来读?指名学生读,互相点评。师:古人说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咱们读了文章,能不能说说你的收获。学生边说边讨论

8、。师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1、 文章的主旨,表明作者的安贫乐道的情趣和高洁傲岸的饿节操。2、 结合句子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说说环境是怎样的幽雅,那青苔是怎样应了作者的心意,慢慢地爬上那班驳的台阶?那草色又是如何受了青苔的感染,他们聚集在一起,绕过窗帘飘入室内?环境幽雅、恬静-陋室不陋。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请大家想象一下,室内谈笑的都有哪些人,他们在谈些什么?引导学生答:韩愈、柳宗元、王叔文等,他们个个学识渊博,心忧天下。王叔文煮酒论当今时代英雄;韩愈扼腕长叹,吟“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柳宗元在吟诗作画,感叹梦得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9、的无穷魅力。 交往之雅-陋室不陋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抚琴调弦,展卷读经,怡然自得,安贫乐道-陋室不 陋。3、类比: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学生结合自己的体会说说)3、 托物言志:“托何物”“言何志”(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这种写法的理解)师:以前学过的课文中有没有这样的例子?生:荔枝蜜、白杨礼赞,并背诵其中作者赞美白杨树的句子。师:积累的古诗词中有没有这样的例子?生:于谦的石灰吟、郑板桥的竹石,一块背诵。4、 引发学生思考:外界环境不重要,重要的是超越自我。五、三读,品味语言。1、 骈句:句式整齐,节奏

10、分明,读来朗朗上口,充满了音乐美。(学生找出文中的骈句,边读边体会)2、 散句:最后一句,体会文章骈散结合,错落有致,要读出抑扬顿挫。3、 押韵,找出韵脚,要读出延长音。4、 修辞,比兴等手法,很有艺术感染力。(依据学生上课的情况,灵活处理)5、 学生可以自己提出觉得写得好的句子,师生一块品味。6、 读:男女分读骈句的上句和下句,散句一块读。(配乐朗读)7、 背:师:学到这里,我想同学们一定都喜欢上了这篇文章,也感受到了它的 语言魅力,能被选入古文观止确实是文有所值。咱应该把它积累下来。 指名学生背。(在指导背诵上有些困惑,没想到好的方法。)师:很多好的句子咱可以制成卡片积累下来。六、拓展师:

11、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座右铭,大家一起来一下。陋室铭教案3教材分析:这篇铭文通过赞扬简陋的居室,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操。让学生在积累巩固古文言文的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得到品格上的教育。设计理念: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言文大意,掌握作者情感倾向,结合个人的认知体验阐发阅读体悟,汲取精神营养。研究主旨:“建构式”文言文阅读(指创设具体情境,引导学生自主研读,在体验活动的过程中,发现语言规律,归类建构并强化文言认知体系;在文本材料理解的基础上建构起文本的整体认识;在文化内涵的挖掘中建构起相关的人文

12、知识体系)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读懂课文,理解文言大意,深入了解文章内容。2、了解“铭”的特点和托物言志的特点,以及了解“兴”的特点。3、分析作者情操和志趣,发表自己的感悟。过程与方法:1、对照注释利用工具书了解文言大意。2、合作学习,疏通文意。3、探究讨论,拓展延伸,联系生活,发表意见。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情怀,学习并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教学重点1.加强朗读学习,在诵读课文的过程中正音、释词,理解全文内容。2.在理解文意、流利诵读的基础上,背诵并默写全文。3.明确本文借物喻理、托物抒情的写法,理解文章如何通过描绘景物和陋室的生活来表现作者的人生志趣的。教学难点学

13、习本文借物喻理、托物抒情的写法,理解文章如何通过描绘景物和陋室的生活来表现作者的人生志趣的。教学方法文言文“五读法”:诵读品读演读审读悟读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小黑板、写有物品名称的纸牌8张教学过程一、讲述,走近陋室给大家讲个有关刘禹锡的小故事吧:贞元九年(793),刘禹锡中进士后,官至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可谓官运亨通。后因他参加王叔文的永贞革新运动,得罪了当朝权贵宠臣,被德宗皇帝贬至安徽和州当通判。按当时地方官府的规定,他本应住衙门三间大厦的官邸。可是,和州的知县是个势利之徒,他见刘禹锡贬官而来,便多般刁难。先是安排他住在县城南门,不久,又要他搬至北门,由原先的三间屋缩小到一间半,不久

14、又要他搬居城中。半年之间,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狭小,一次比一次简陋,全家老小根本无法安身。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刘禹锡提笔写下了陋室铭这篇文章,并请他的好朋友,当时的大书法家柳公权书碑勒石,立于门前,以示“纪念”,一时轰动朝野。现在,一千多年过去了,没有人会记住那个势利的县官,但刘禹锡的这篇陋室铭,却光照历史,留传千古。(设计意图:讲述故事,营造情境,唤起学生对陋室了解的渴望,激起学生对陋室铭及其刘禹锡的探究欲望。)陋室铭教案4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文体特点。2、熟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能正确翻译全文并背诵。3、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4、体会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学习重点: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2、疏通文言词句,把握文章内容。学习难点:体会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教学工具:PPT教学过程:一、自主预习,初识陋室。1、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