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认识角》教学设计范文

上传人:追*** 文档编号:265881064 上传时间:2022-03-14 格式:DOC 页数:56 大小: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认识角》教学设计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2022年《认识角》教学设计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2022年《认识角》教学设计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亲,该文档总共5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认识角》教学设计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认识角》教学设计范文(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认识角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整理的认识角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认识角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6871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通过“找一找”、“折一折”直观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角。2、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知道角有大小,会用重叠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3、在学习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和形象思维,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的交往、合作的意识。教学重点:探索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教学准备:1、教具准

2、备:袋子(剪刀、闹钟、五角星、习字册)纸、扇子、大三角板、四个钟面图等。2、学具准备:三角板、纸、小棒、橡皮筋、活动角、扇子。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出示孙悟空图。引入: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天孙悟空也来到了我们的教室,喜欢他吗?认真听讲、踊跃发言的小朋友还能得到孙悟空图片。瞧,他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魔袋,里面有些什么呢?想不想知道?请4个小朋友来摸一摸2、指名摸东西并介绍(剪刀、闹钟、五角星、习字册)3、揭题:今天我们要认识的新朋友就藏在这里面,这个新朋友的名字是角。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板书课题:认识角)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喜欢的孙悟空导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再通过摸一摸更增

3、强了学生的好奇心,从而让孩子在轻松的氛围里进入新知的探究。二、联系生活,探究新知(一)初步认识角1、找一找:谁来找一找我们的新朋友藏在哪儿?(学生指师用尺画出角)2、移一移:看把这些东西移走,留下的图形就是角。3、戳一戳:拿出三角板像老师这样戳一戳自己的手背感觉怎么样?为什么疼?对,这个尖尖的点就是角的顶点。(板书:顶点)(师边说边演示)再看从顶点画出的两条线就是角的边(板书:边)4、摸一摸:用手摸一摸(三角板)这两条边怎样?5、指一指:谁能指出这个角的顶点和边?设计意图:把角的概念放到实践操作中感知,让学生摸摸角的各部分,说说触摸后的感觉,从而使学生体会到角有顶点和边。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手脑

4、并用的能力和对事物的感知能力。6、小结:你知道角有几个顶点和几条边吗?7、找生活中的角:请小朋友找一找在我们周围哪些地方有角?(同桌交流)8、判断:火眼金睛辨真假(1)实物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2)集体判断,并说明第二个图形为什么不是角?(3)出示用小棒摆的角(两根小棒分开):这是角吗?谁能把它变成角?(4)出示用毛线摆的角(弯弯曲曲):这个图形呢?谁来教教我把它变成角?9、数一数:(1)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2)学生独立做(3)集体评讲(第一个图形指一指角在哪儿)10、填一填:(1)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2)学生自己完成(3)集体评讲:大声的说出你的答案老师来填。问:接下去想?你发现了

5、什么?你知道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吗?设计意图:通过辨真假、摆小棒、拉毛线、数一数、填一填,多种练习形式,巩固前面建立起来的角的概念,使学生对角的特点,角的构成有了更深的认识。这样的设计,使学生通过眼、手等感官直接感觉到了顶点与边的特征,思维得到了升华,头脑中已深刻地留下了角的形象。(二)做角,感悟角有大小1、引入:孙悟空还想看一看小朋友会不会做角?老师给你们准备一些材料,四人小组想想办法,方法最多的小组会得到孙悟空送的合作星。2、四人小组交流做角3、汇报:请组长汇报你们小组做了几种?4、展示:请方法最多的小组到前面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可能出现以下方法:(1)用两根小棒做成的角;(2)用纸折出的角

6、;(3)在钉子板上拉出的角;(4)用塑料棒做成的活动角(学生介绍时师标出角);(5)用扇子做的角;(6)用两本数学书做成的角。5、表扬:很好,送你们小组一颗合作星。设计意图:做角的过程中,小朋友们合作学习,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在交流过程中,生生互补,集思广益,使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拓宽了知识,发展了数学思维。6、初步感受角有大小:请小朋友认真看,在拉开纸扇的过程中这个角的大小有什么变化?合拢扇子的过程中角的大小有什么变化?请大家拿出你的扇子做一做7、小结:随着角的两条边叉开的程度越大角越大,叉开得越小角越小。(边说边再演示)(三)比较角的大小1、引入:在生活中也有大小不同的

7、角,看,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分别可以看成是角的两条边,转动时针和分针两根针就形成了角,(再转)看一看这个角有什么变化?(转过180度的角)再看,这边的角有什么变化?2、出示四个钟面图:这有四个钟面你能一眼看出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3、指名说4、拿走第1个和第3个钟面:现在这两个钟面上的两个角你能一眼看出哪个角大哪个角小吗?你认为第1个角大就伸“1”,认为第二个角大就伸“2”,想好了,伸(可能有的说第一个钟面上的角大,有的说第二个钟面上的角大,有的说一样大)5、质疑:谁说得对呢?我们桌上有这两个钟面上的角,请小组里合作,想想怎样来比较?(两个钟面上的角事先用习题纸印好发给学生)6、小组讨论交流(

8、师了解情况)7、汇报:哪个角大?你是怎么知道的?8、比一比谁的手巧:(1)拿出一张纸折出一个角(2)同桌比一比角的大小(3)指名演示9、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请看最后一道抢答题(出示第5题)设计意图:比较角的大小开展多样化的活动,先从拉开扇子、合拢扇子引入,再看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构成的角,同桌折角比较,看图抢答比较,还有下面的游戏中比较,使学生学而不厌,乐此不彼,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了知识。三、拓展延伸,游戏猜猜猜:(1)引入:孙悟空会72变,老师也向他学了一招,看,(出示第一组,在信封里装有用纸折的两种颜色的角,一眼就能看出一个角大,一个角小,但边露出一样多)问,猜一猜哪种颜色的角大?我

9、们来比一下。(2)出示第二组:再看,(出示,两种颜色一样大小的角,一个角的边露出多点,一个角的边露出少点)哪种颜色的角大?(比较)(3)出示第三组:还想猜吗?(出示,两种颜色大小不同的角,但大点的角的边露出少点,小点的角的边露出多点)哪种颜色的角大?(让学生认为哪边角大就站在哪边)四、课堂结语:这节课开心吗?热情的孙悟空还邀请小朋友课后到他的数学王国里去玩!反思:本节课,在教学时由实物抽象出图形角,再认识角。通过找角、做角、比角,体会角是有大小的,从而得出角的大小比较方法。教学思路清晰,有条理,根据知识由浅入深,尾尾道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过程中,教者把学生喜爱的孙悟空引进课堂,把教具演

10、示和学具操作有机结合,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掌握了技能,扩大了视野。认识角教学设计2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江苏(国标)四年级数学下册第2224页三角形的认识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和交流等活动中,经历三角形的认识过程,并认识三角形各部分名称。2明白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关系,感受到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3感受三角形的底和高,并能正确测量底和高。4体验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几何图形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的特性;掌握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教学难点

11、:理解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测量底和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学具、小棒、钉子板、直尺、三角形教学过程:一、联系实际,引出课题感知三角形1出示一条红领巾让学生说说有什么特征?(是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教师小结:同学们说得都对红领巾的形状就是三角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三角形,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2学生汇报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三角形信息。3教师展示三角形在生活中应用的图片。谈话引出课题:“你想学习有关三角形的什么知识呢?(板书课题:三角形的认识。)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1动手制作三角形,概括三角形定义。(1)学生利用老师提供的材料动手操作,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

12、做一个三角形。(制作材料:小棒、钉子板、直尺、三角板。)(2)学生展示交流制作的三角形,并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3)观察思考:这些三角形有什么相同地方?(4)认识三角形组成,初步概括三角形定义。(5)教师出示有关图形,引起学生质疑,通过学生思考讨论,正确概括出三角形定义。归纳并板书:相同点:都有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不同点:角的大小不相同,边的长短不相等。(6)完成“想想做做”1,学生画好后,说说三角形的特征。2.教学例题。(1)任意选三根小棒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学生先猜。教师:光猜可不行,知识是科学,咱们来动手围一围。学生动手围,集体交流:有的能围成,有的不能围成。教师请能围成和不能围

13、成的同学分别上来展示一下。同时板贴:能围成三角形不能围成三角形教师小结:随意的给你三根小棒,有的时候能围成一个三角形,有的时候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看来呀,咱们考虑问题的时候要全面、周到。提出问题:那么,能围还是不能围,跟三角形的什么有关系呢引导学生明白:跟三角形的边有关系。教师:对,三角形的边有什么样的关系呢?(2)动手操作。电脑出示:现有两根小棒,一根长4厘米,一根长6厘米,再配一根多长的小棒,就能围成一个三角形?教师说明操作要求,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教师:下面就请同学们来汇报一下你的操作结果。请不同的学生汇报,教师及时点评。设计意图:既然已经知道能否围成一个三角形,与三角形的边有关系,

14、所以教师先给出学生两根6厘米和4厘米的小棒,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得到,当第三边是几厘米的时候能围成三角形,直观明了,为后面的探究打好基础。(3).集体探究。第一层次:发现不能围成的原因。教师:同学们通过动手实践,发现厘米的小棒不能围,确定吗?咱们再来验证一下。课件演示:当三根小棒分别是1厘米、4厘米和6厘米的时候,围不成三角形。教师:为什么围不成?你会用一个数学关系式表示出它们的关系吗?引导学生得出:1+46,所以围不成。教师:下面我们再来验证一下2厘米。课件演示。教师:你发现了什么?会用一个数学关系式表示出它们的关系吗?引导学生说出:2+4=6,所以不能围。板书(补上小于等于号):两边之和第三边不能围成三角形设计意图:学生已经有了操作的初步体验,但是不能围成的原因是什么,却还没有发现。这里,通过课件直观、生动的演示和教师及时的启发、点拨,学生便会很快的发现不能围成三角形的原因了。第二个层次:猜想,初步得出三角形边的性质。教师:两边之和小于或者等于第三边,不能围成三角形。同学们猜想一下,什么情况下能围成三角形呢?学生猜出: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板贴:两边之和第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