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

上传人:z**** 文档编号:265878895 上传时间:2022-03-14 格式:PPT 页数:99 大小:3.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8-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99页
8-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99页
8-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99页
8-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99页
8-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9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8-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9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下页上页 建设设工程项项目质量管理基本概念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1)质量不仅是指产品质量,也可以是某项活动或过程的工作质量。 (2)特性是指可区分的性质。特性可以是固有的或赋予的,也可以是定性或定量的。 (3)满足要求就是应满足明示的(如合同、规范、图纸中明确规定的)、或隐含的(如一般习惯)或必须履行的(如法律、法规、行业规则)的需要和期望。 (4)顾客和其它相关方对产品、过程或体系的质量要求是动态的、发展和相对的。产品质量通常是指产品满足需要的适用性、安全性、可靠性、耐用性、可维修性、经济性等特征和特征的总和。工程项目质量简称工程质量。工程质量是满足业主需要的,符合国家现

2、行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标准、设计文件及合同中对工程的安全、使用、经济、美观等特性的综合要求。工程项目质量包括建筑工程产品实体和服务两类特殊产品的质量。对于直径大于800的洞口加强,因按照规范要求上下加设过梁,两侧加设暗柱补强。大家能看出圆形洞口的梁吗?墙体混凝土压顶未进行振捣,造成大量空洞、露筋,而且混凝土松散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未进行钢筋成品保护,没有专人看管、整理,质量管理体系形同虚设,埋下了严重质量隐患砖墙开线槽时野蛮施工将墙打透,并将墙体拉接筋打断,容易造成墙体裂缝地下室混凝土墙接茬处浇注时未进行接浆处理,出现明显冷缝,形成渗水通道,容易渗水质量管理发展的三个阶段1、质量检验管理阶

3、段 二十世纪初到四十年代,对产品质量进行检验,目的是通过对最终产品进行测试,挑出次品和废品。 代表:泰罗制科学管理原理1911年2、统计质量管理阶段 四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基本特征是主要在生产过程中重视工序的管理,采用了数理统计方法来确定质量控制的界限。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从60年代至今(日、美已普遍应用),主要标志是把企业管理、专业技术和统计方法密切结合在一起,建立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工作体系。质量管理体系(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QMS) ISO9001:2005标准定义为“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

4、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活动。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ISO9004:2000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ISO19011:2002质量控制体系审核指南;支持性的标准和文件有:测量控制系统,质量计划编制指南,项目管理指南等。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与供方互利的关系八项质量管理原则是ISO在总结优秀质量管理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用精炼语言表达的最基本、最通用的质量管理的一般规律,可以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导企业提高总体业绩。全面质量管理 Total Quality Managemen

5、t(TQM): 指在全面社会的推动下,企业中所有部门,所有组织,所有人员都以产品质量为核心,把专业技术,管理技术,数理统计技术集合在一起,建立起一套科学严密高效的质量保证体系,控制生产过程中影响质量的因素,以优质的工作,最经济的办法提供满足用户需要的产品的全部活动。 把过去的以事后检验和把关为主转变为以预防为主,即从管结果转变为管因素。从过去的就事论事、分散管理,转变为以系统的观点为指导进行全面的综合治理。突出以质量为中心,围绕质量开展全员的工作。由单纯符合标准转变为满足顾客需要。强调不断改进过程质量,从而不断改进产品质量。*17全方位的质量管理 Add your title in here建

6、设项目参与各方,如业主、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施工总承包单位、施工分包单位、材料设备供应商等,任何一方、任何环节的怠慢疏忽或质量责任不到位都会对工程质量产生不利的影响。全面质量管理强调以过程质量和工作质量来保证产品质量,强调提高过程质量和工作质量的重要性。此外,全面质量管理还强调质量管理的广义性,即在进行质量管理的同时,还要进行产量、成本、生产率和交货日期等的管理,保证低消耗、低成本和按期交货,提高企业经营管理的服务质量。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Add your title in here根据工程质量的形成规律,从源头抓起,全过程推进,包括产品质量的产生、形成和实现的整个过程,在建设工程全寿命周期各阶

7、段保证产品质量,形成一个综合性的质量管理工作体系。做到以防为主,防检结合,重在提高。全员的质量过程 Add your title in here产品质量是企业全体职工工作质量及产品设计制造过程各环节和各项管理工作的综合反映,与企业职工素质、技术素质、管理素质和领导素质密切相关。企业的每一个职工都参加到质量管理中来,做到质量管理,人人有责。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工作方法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工作方法 PDCAPDCA循环循环 P PLAN P PLAN 计划计划 D DO D DO 执行执行 C CHECK C CHECK 检查检查 A ACTION A ACTION 处理处理 第一阶段是策划阶段(即

8、P阶段)。 制定质量方针、管理目标、活动计划和项目质量管理的具体措施,具体工作步骤可分为四步: 第一步: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质量问题。 第二步: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第三步: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原因或影响因素。 第四步:制定改进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提出执行措施的计划,并预计其效果。(5W1H) 第二阶段是实施阶段(即D阶段) 第五步:实施措施和计划。按照第一阶段制订的措施和计划,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分头去认真贯彻执行。 第三阶段是检查阶段(即C阶段) 第六步:将实施效果与预期目标对比,检查执行的情况,看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并提出哪些做对了?哪些还没达到要求?哪些有效果?哪些还没有效果?

9、再进一步找出问题。 第四阶段是处置阶段(即A阶段) 第七步:总结经验、纳入标准。 第八步:把遗留问题,转入到下一轮PDCA循环解决,为下一期计划提供数据资料和依据。PDCA循环工作程序的四个阶段,顺序进行,组成一个大圈。 每个部门、小组都有自己的PDCA循环,并都成为企业大循环中的小循环。阶梯式上升,循环前进。质量控制中常用的七种工具和方法是:分层法、调查表法、排列图法、因果分析图法、相关图法、直方图法和控制图法。(一)分层法 分层法是将收集来的数据,按不同情况和不同条件分组,每组叫作一层。所以,分层法又称为分类法或分组法 。 分层法一般用于将原始数据进行分门别类,使人们能从不同角度分析产品质

10、量问题和影响因素 作业工人抽检点数不合格点数个体不合格率%占不合格点总数百分率%A2021011B2042022C20126067合计6018100(二)排列图法 排列图法又叫主次因素分析图。排列图由两个纵坐标,一个横坐标,若干个直方形和一条曲线组成。其中左边的纵坐标表示频数,右边的纵坐标表示累计频率,横坐标表示影响质量的各种因素。若干个直方形分别表示质量影响因素的项目,直方形的高度则表示影响因素的大小程度,按大小由左向右排列。曲线表示各影响因素出现的累计频率百分数。一般把影响因素分为三类,累计频率在080范围的因素,称为A类因素,是主要因素,以便集中力量加以重点解决;在8090范围内的为B类

11、,是次要因素;在90100范围内的为C类,是一般因素。制作排列图的步骤: 收集整理数据,即在一定时期里收集有关产品质量问题的数据。 进行计算,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相应地计算出每类问题在总问题中的百分比,然后计算出累计百分数。 绘制排列图。根据计算的数据进行作图,需要注意的是累计百分率应标在每一项目的右侧,然后从原点开始,点与点之间以直线连接,从而作出帕累托曲线。 案例:某建筑工程对房间粉刷质量不合格问题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见表,应用排列图法,找出主要原因。 序号粉刷质量问题频数频率%累计频率%1起砂7856.556.52开裂3021.778.23空鼓1510.989.14不平107.296.3

12、5其它53.71006合计138100*33按不合格点的缺陷形式分类,可以分析出造成质量问题的薄弱环节。按生产作业分类,可以找出生产不合格品最多的关键过程。按生产班组或单位分类,可以分析比较各单位技术水平和质量管理水平。将采取提高质量措施前后的排列图对比,可以分析采取的措施是否有效。 此外,还可以用于成本费用分析、安全问题分析等。(3) 排列图的应用因果分析图法 因果分析图又叫特性要因图。按其形状,有人又叫它为树枝图或鱼刺图。因果分析图法是利用因果分析图来系统整理和分析某个质量问题(结果)与其产生原因之间关系的有效工具。因果分析图 用来寻找某种质量问题产生原因的有效工具。(一)作图方法: 首先

13、明确质量特征的结果,画出质量特征的主干线。一般主干线有人员、机械设备、材料、方法、环境五个方面。 作因果分析图时,应广泛征求意见,特别是现场有经验的人员的意见,并集中有关人员,共同分析、确定主要原因。中中大大小小质量问题质量问题因果分析图的绘制步骤: (1) 明确质量问题结果。画出质量特性的主干线,箭头指向右侧的一个矩形框,框内注明研究的问题,即结果。 (2) 分析确定影响质量特性大的方面原因。一般从:人、机、料、工艺、环境方面分析。 (3) 将大原因进一步分解为中原因、小原因,直至可以采取具体措施加以解决止。 (4) 检查图中所列原因是否齐全,做必要的补充及修改。 (5) 选择出影响较大的因

14、素做出标记,以便重点采取措施。 *39实例: 直方图控制原理和控制程序(1)直方图控制原理 直方图又称质量分布图或柱状图。它是用一系列宽度相等、高度不等的长方形表示数据的图。用直方图可以解析出资料的规则性,比较直观地看出产品质量特性的分布状态,对于资料分布状况一目了然,便于判断其总体质量分布情况。 收集整理数据 计算极差 R 确定组数、组距、组限 1)确定组数K; 2)确定组距H; 3)确定组限。 编制数据频数统计表 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 某建筑施工工地浇筑C30混凝土,对其抗压强度进行质量分析,共收集了50份抗压强度试验报告单序号抗压强度最大值最小值139.837.733.831.536.13

15、9.831.5237.238.033.139.036.039.033.1335.835.231.837.134.037.131.8439.934.333.240.041.241.233.2539.235.434.438.140.340.334.4642.337.535.539.337.342.335.5735.942.441.836.336.242.435.9846.237.638.339.738.046.237.6936.438.343.438.238.043.436.41044.442.037.938.439.544.437.9计算极差R:极差是数据中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本例中:(3)确定

16、组数。分组要恰当,如果分的太多,则画出的直方图呈锯齿状,看不出明显的规律。如果分的太少,会掩盖组内数据的变动情况。一批数据究竟分为几组,并无一定的规则,一般采用经验数值来确定。数据个数(n)组数(k)50以内5650100610100250712250以上1020根据表8-4,本例中组数取k=8。计算组距h。组距是组与组之间的差距。 计算组界。一般情况下,组界计算方法:各组的界限可以从第一组开始依次计算,第一组的下界为最小值减去组距的一半,第一组的上界为其下界值加上组距。第二组的下界限为第一组的上界限值,第二组的下界限值加上组距,就是第二组的上界限位,依此类推。 本例中,首先确定第一组下限: 第一组上限: 第二组下限=第一组上限=32.5第二组上限=32.5+2=34.5依此类推,计算出全部数据。统计各组数据出现频数,作频数分布表。组号组限( )频数统计组号组限( )频数统计130.532.52538.540.59232.534.56640.542.55334.536.510742.544.52436.538.515844.546.51直方图控制程序直方图控制程序1 1、根据抽样数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