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有害生物防制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碎****木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54.16KB
约10页
文档ID:265638660
有害生物防制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_第1页
1/10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职业编码:4-09-09-00有害生物防制员〔2022 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制定说明为标准从业者的从业行为,引导职业训练培训的方向,为职业技能鉴定供给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适应经济社会进展和科技进步的客观需要,立足培育工匠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有害生物防制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标准》〕一、本《标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 2022 年版〕》为依据,严格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编制技术规程〔 2022 年版〕》有关要求,以“职业活动为导向、职业技能为核心”为指导思想,对有害生物防制员从业人员的职业活动内容进展标准细致描述,对各等级从业者的技能水平和理论学问水平进展了明确规定二、本《标准》依据有关规定将本职业分为五级/初级工、四级/中级工、三级/高级工、二级/技师四个等级,包括职业概况、根本要求、工作要求和权重表四个方面的内容本次修订内容主要有以下变化:——在等级设置中增加了二级/技师——在鉴定要求中对相关专业进展了明确的设定——在工作要求中增加白蚁防制、病死病害畜禽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两项职业功能。

三、本《标准》起草单位有:中国卫生有害生物防制协会、北京市疾病预防把握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把握中心传染病预防把握所、浙江大学、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把握中心四、本《标准》审定单位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争辩院微生物流行病 争辩所、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卫生有害生物防制协会、北京市疾病预防把握中心、济南市疾 病预防把握中心、上海市疾病预防把握中心、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山西省疾病预防把握中心、江西农业大学、中国检验检疫科学争辩院五、本《标准》在制定过程中,得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中国卫生有害生物防制协会等单位和个人的指导和大力支持,在此一并感谢六、本《标准》业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批准,自公布之日①起施行①2022 年 12 月 26 日,本《标准》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公布中式烹调师等 26 个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通知》〔人社厅发[2022]145 号〕公布有害生物防制员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22 年版〕1. 职业概况1.1 职业名称有害生物防制员1.2 职业编码4-09-09-001.3 职业定义从事危害人类安康、影响人类生活并造成经济损失的有害生物预防和把握工作的人员。

1.4 职业技能等级本职业共设四个等级,分别为:五级/初级工、四级/中级工、三级/高级工、二级/技师1.5 职业环境条件室内、外,常温1.6 职业力量特征手指、手臂机敏,听觉、色觉、嗅觉正常1.7 一般受训练程度初中毕业〔或相当文化程度〕1.8 职业技能鉴定要求1.8.1 申报条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报五级/初级工:(1) 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①工作 1 年〔含〕以上①相关职业:园林植物保护工程技术人员,进出境动植物检验检疫人员、卫生检疫人员、植物保护技术人员、园艺技术 人员、疾病把握医师、公共卫生医师、公卫检验技师、消毒技师、物业治理员、草地监护员、野生植物保护员、园林绿化工、草坪园艺师、公共卫生关心效劳员、护林员、农业技术员、农作物植保员、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员、动物疫病防治员、动物检 疫检验员,下同2) 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学徒期满——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报四级/中级工:(1) 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五级 /初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 后,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 4 年〔含〕以上2) 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 6 年〔含〕以上3) 取得技工学校本专业或相关专业 ①毕业证书〔含尚未取得毕业证书的在校应届毕业生〕;或取得经评估论证、以中级技能为培育目标的中等及以上职业学校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证书〔含尚未取得毕业证书的在校应届毕业生〕——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报三级/高级工:(1) 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四级 /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 后,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 5 年〔含〕以上。

2) 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四级/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并具有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毕业证书〔含尚未取得毕业证书的在校应届毕业生〕;或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四级/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并具有经评估论证、以高级技能为培育目标的高等职业学校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证书〔含尚未取得毕业证书的在校应届毕业生〕3) 具有大专及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证书,并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四级/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后,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 2 年〔含〕以上——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报二级/技师:(1) 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三级 /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 后,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 4 年〔含〕以上2) 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三级 /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 的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毕业生,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 3 年〔含〕 以上;或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预备技师证书的技师学院毕业生,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 2 年〔含〕以上1.8.2 鉴定方式分为理论学问考试、技能考核以及综合评审理论学问考试以笔试、机考①本专业或相关专业:见附录,下同。

等方式为主,主要考核从业人员从事本职业应把握的根本要求和相关学问要求; 技能考核主要承受现场操作、模拟操作等方式进展,主要考核从业人员从事本职业应具备的技能水平;综合评审主要针对二级/技师,通常实行批阅申报材料、辩论等方式进展全面评议和审查理论学问考试、技能考核和综合评审均实行百分制,成绩皆达 60 分〔含〕 以上者为合格1.8.3 监考人员、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理论学问考试中的监考人员与考生配比为 1:20,且每个考场不少于 2 名监考人员;技能考核中的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为 1:5,且考评人员为 3 人〔含〕 以上单数;综合评审委员为 3 人〔含〕以上单数1.8.4 鉴定时间理论学问考试时间不少于 90min;技能考核时间不少于 40min;综合评审时间不少于 10min1.8.5 鉴定场所设备理论学问考试在标准教室进展;技能考核在配备必要的密度监测、种类鉴别、消杀等设备、设施及相应的工具和器械的场所进展2. 根本要求2.1 职业道德2.1.1 职业道德根本学问2.1.2 职业守那么(1) 遵纪守法,爱岗敬业2) 团结合作,认真负责3) 疼惜设备,依规操作4) 着装干净,文明效劳2.2 根底学问2.2.1 概述(1) 有害生物的概念。

2) 有害生物的危害2.2.2 生物学根底学问(1) 有害生物的种类与识别特征2) 常见有害生物的生物学特性2.2.3 有害生物综合防制根本原理及应用(1) 有害生物综合防制的根本原那么2) 环境防制方法3) 化学防制方法4) 物理防制方法5) 生物防制方法6) 其他防制方法2.2.4 药剂及应用(1) 杀虫剂种类及应用2) 杀鼠剂种类及应用3) 消毒剂种类及应用2.2.5 施药器械及应用(1) 施药器械的分类与应用2) 常用施药技术2.2.6 安全防护学问(1) 个人防护和紧急抢救2) 药剂安全使用要求2.2.7 相关国家标准(1) 《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蚁虫》2) 《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蝇类》(3) 《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鼠类》4) 《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蜚蠊》5) 《病媒生物密度把握水平:蚊虫》6) 《病媒生物密度把握水平:蝇类》7) 《病媒生物密度把握水平:鼠类》8) 《病媒生物密度把握水平:蜚蠊》9) 《病媒生物化学防治技术指南:滞留喷洒》10) 《病媒生物化学防治技术指南:空间喷雾》2.2.8 相关法律、法规学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相关学问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相关学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相关学问4)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相关学问5)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治理条例》相关学问6) 《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标准》相关学问3. 工作要求本标准对五级/初级工、四级/中级工、三级/高级工、二级/技师的技能要求和相关学问要求依次递进,高级别涵盖低级别的要求3.1 五级/初级工职业工作内容 技能要求功能1.1.1 能识别褐家鼠1.1 识别 1.1.2 能识别小家鼠1.1.3 能识别黄胸鼠1.2.1 能用鼠笼法、夹夜法、粘鼠板法和粉迹法调查鼠密度相关学问要求1.1.1 褐家鼠的外部根本特征和习性1.1.2 小家鼠的外部根本特征和习性1.1.3 黄胸鼠的外部根本特征和习性1.2.1 鼠笼法、夹夜法、粘鼠板法和粉迹法的操作要求及留意事项1.2.2 收集、处理死鼠和活鼠的留意事1. 鼠类防制1.2 侵害调查1.2.2 能收集、处理死鼠和活鼠1.2.3 能填写鼠密度调查表1.3.1 能使用鼠笼、鼠夹和粘鼠板灭鼠项1.2.3 鼠密度调查表的编制标准与填写要求1.3.1 鼠笼、鼠夹和粘鼠板的操作要求、维护方法及留意事项1.3.2 成品毒饵使用留意事项1.3 防制 1.3.2 能使用成品毒饵和毒饵盒(站)灭鼠1.3.3 能填写现场操作记录单1.3.3 毒饵盒(站)的布放要求1.3.4 现场操作记录单编制标准与填写要求2. 蟑螂防1.4 效果评估2.1 识别能计算鼠密度下降率2.1.1 能识别德国小蠊2.1.2 能识别美洲大蠊鼠密度下降率的概念与应用2.1.1 德国小蠊的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2.1.2 美洲大蠊的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制2.2 侵害调查2.3 防制2.4 效果评估3.1 识别2.2.1 能用目测法、粘捕法和药激法调查蟑螂密度2.2.2 能填写蜂鄉密度调查表2.3.1 能使用粘蟑纸 (盒)、诱捕器等物理防制器械灭蟑2.3.2 能使用滞留喷洒和热烟雾技术灭蟑,以及使用毒饵、粉剂、烟剂灭蟑2.3.3 能填写现场操作记录单能计算蟑鄭密度下降率3.1.1 能识别家蝇、麻蝇、大头金蝇3.1.2 能识别蝇幼虫和蝇蛹3.2.1 能利用笼诱法、粘捕法、目2.2.1 蟑螂密度调查的留意事项2.2.2 蟑螂密度调查表的编制标准与填写要求2.3.1 粘蟑纸(盒)、诱捕器等物理防制器械使用的留意事项2.3.2 滞留喷洒、热烟雾灭蟑的技术要求,毒饵、粉剂和烟剂等剂型灭蟑的技术要求2.3.3 现场操作记录单的编制标准与填写要求蟑螂密度下降率的概念与应用3.1.1 家蛹、麻蝇、大头金蝇的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3.1.2 蝇幼虫和蝇蛹的形态特征3.2.1 蝇密度调查的留意事项。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