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教学设计方案集合7篇范文

上传人:追*** 文档编号:265636437 上传时间:2022-03-14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教学设计方案集合7篇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22年教学设计方案集合7篇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22年教学设计方案集合7篇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教学设计方案集合7篇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教学设计方案集合7篇范文(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用】教学设计方案集合7篇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有序地进行,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优秀的方案,方案是为某一行动所制定的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和安排等。写方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为大家收集的教学设计方案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教学设计方案 篇1听爷爷说汉字优秀教学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学会用“聪明”、“恍然大悟”造句、初步了解汉字的几种构字的方法,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能正确、流利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二、教学准备:磁带、小黑板三、教学重难点:了解汉字的几种构字的方法,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四、教学时数:两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

2、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过程自我加减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汉字是记录我们汉民族语言的文字,距今已经有六千多年的历史了,是我们的祖先发明创造的,可有意思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听爷爷说汉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指导1 自渎课文提出要求(1)把课文多读几遍,要读正确、读流利(2)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的意思(3)标出自然段的序号,看看哪几个自然段是写爷爷说的话,哪几个自然段是写“我”说的话。2、检查自渎效果(1)、出示词语嘿 恍然大悟A、指名认读B、理解“恍然大悟”的意思:形容突然醒悟过来C、指导书写:两字都是左右结构。“嘿”的第9画是竖

3、不能写成横D、教师范写,学生描红(2)、指名试读课文,读后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3、听读课文,了解大意(1)、听录音范读(2)、学生边听边想:爷爷说了哪几个汉字,这些汉字是怎么造出来的?(3)、学生分组讨论汇报教师小结:爷爷说了“木、休、沐”3个字。这几个字分别是用什么方法早出来的,下节课我们再听爷爷一一介绍,请你们回去好好读读课文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 初步了解汉字的几种构字的方法,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2学会用“聪明”、“恍然大悟”造句教学过程自我加减一、复习检查1 听写词语擦掉 字义 当初 参天大树聪明 森林 依靠 恍然大悟2、指名读课文思考:爷爷说了哪几个汉字(“木、休、沐”)一、

4、细读课文1、自由读123自然段,思考:爷爷是怎么样介绍“木”字的?2、理解爷爷说的话:(1)、指名读第一句最早的“木”字就是这样写的,它的上半部分代表枝叶,下半部分代表树根。A、在这句话中“最早”能不能去掉?为什么?B、指导朗读,体会“最早”的含义(2)、指名读第二句话你看,这像不像一棵小树呀?A、这句话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指名读)B、让学生用不同的句式回答最早的“木”字像不像一棵小树(这像一棵小树;这多像一棵小树呀)(3)、出示卡片“木”字师:这是最早的“木”字,上半部分代表“枝叶”,下半部分代表“书根”;这多像“一棵小树”(4)、指名读第3句我当初给你起这个名字,就是希望你快快长大,成

5、为森林中的一棵大树。A、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爷爷为什么给“我”起“林木”这个名字B、理解“参天”的意思:高高耸立在天空中C、指导朗读D、教师小结:是啊!林木的名字寄托了爷爷的希望,他多么希望林木长大后能像他的 名字一样成为有用的人才啊!同学们,你们的名字也可能包含了长辈的美好愿望,回去查查自字典,问问家长,好吗?3、指导朗读 林木的话师:林木听了爷爷的话该有多高兴啊!林木的话应该把他的那种高兴劲读出来(范读、自由练读、指名读)4、分角色朗读1、2、3自然段教师小结:爷爷首先给我们介绍了最早的“木”字。这样的字有什么特点呢?(字形像一幅画)。在最早的时候很多的字都像一幅画呢!(出示日、月、水

6、、火等象形字)问:这些字,你们认识吗?看看多有意思啊!二、读49自然段。思考:爷爷又是怎么介绍“休”和“沐”的?1、说说爷爷是怎样介绍“休”的(一个人依靠早大树旁边,这不是在休息吗?)A、指导朗读B、把这句话换个说法(一个人依靠在“大树”旁,这就是休息)(让学生明白“休”字就是根据一个人靠在大树上所表示的意思造出来的)C、理解“恍然大悟”“我”听了爷爷的话,一下子明白了。我明白了什么?(字形表示字义)D、让学生举例说说还有哪些字也属于这类字?E、师:那“沐”又是怎么造出来的呢?(指名读爷爷的话)F、说说像“沐”这样的字有什么特点?(一部分表示字义,一部分表示字音)G、小结:像沐这类字在我们汉字

7、中占了80%,所以,用这样的方法早出的字很多H、练习分角色朗读三、学习第10自然段1、理解“赞叹”“赞叹”可以换成什么词?(称赞)这里为什么不用“称赞”?2、指导朗读用赞叹的语气齐读“我们的祖先真聪明”四、总结全文今天,我们听爷爷介绍了三种造字的方法,同学们都明白了吗?(看板书)有的字像一幅画,有的字表示字义,有的字一部分表义,一部分表字音,这说明我们的祖先真聪明六布置作业1、读读下面的字,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的字形笔 清 燕 王 看 战 雀 灶 醒 鸣2、造句聪明恍然大悟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七、板书设计10 听爷爷说汉字木 字形像一幅画休 字形表示字义一部分表音沐 字形一部分表义八、我

8、的教学反思教学设计方案 篇2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能借助课文注释及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2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3理解郑人买履所蕴含的寓意,能说出自己的理解。【学习重点】学习并掌握文中一词多义、通假字、特殊句式等。【学习难点】理解郑人买履所蕴含的寓意,能说出自己的理解。【教学方法】1、自学、引领、讨论、点拨2、查、划、写、记、练、思【教学准备】古代寓言二则课堂学习活动单【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先说个谜语给大家猜猜,请听好:稀奇古怪两只船,没有桨来没有帆。白天载人四处走,夜晚横卧在床前。(学生回答谜底)“鞋”在古时候也叫“履”。这节课我就带着我

9、们聪明的同学们穿过时空隧道,回到两千多年前的战国,去看一看在那儿发生的一个与鞋有关的故事郑人买履。二、目标展示首先请同学们来熟悉并解读下学习目标1能借助课文注释及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2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3理解郑人买履所蕴含的寓意,能说出自己的理解。三、活动方案活动1:熟读翻译课文1、今天我们学习的文章是寓言故事,相信同学们对于寓言的阅读不在少数,不过我们今天接触的是文言文。首先我们要学会古文是如何来朗读的。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同时请2位同学上黑板演示要注意的字音,3分钟之后请每小组代表来朗读,注意正确停顿、突出重音外,还应注意语气和节奏。2、同学们读的都非常棒。读书

10、读书,朗读固然重要的,但是古文我们还需要能够读懂文意,下面请同学们根据预习来向大家说说你学到了哪些文言字词?你能够翻译整篇课文吗?等下请同学们向大家展示下你完成的预习问题三。活动2:文言现象积累到此我们学习掌握了一些文言字词,那同学们,你觉得那些文言字词是需要重点掌握,哪些句子是与众不同的呢?请小组讨论并向大家展示:1、归纳文中的一词多义现象:(1) 自度其足:动词,(du)量长短(2) 吾忘持度:名词,(d)这里指量好的尺码2、 通假字:(1)而置之其坐 :同“座”,座位(2)反归取之:同“返”,返回3、特殊句式积累:(1)定语后置句:郑人有欲买履者-有欲买履之郑人(2)倒装句:何不试之以足

11、?-何不以足试之?活动3:读懂了文章的大意,现在就需要我们来思考文章的内涵了,首先告诉大家这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从这个故事中你们发现什么秘密了吗?而这个故事对我们的现实生活又有什么启示?寓意:做事不从客观实际出发,只相信以往的经验或书本上的教条是愚蠢的,不会成功的。启示:告诉我们书本上的东西并不一定可靠,根据现实需要大胆地试,才是解决问题的最有效的方法.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随机应变,不可顽固守旧,不知变通,否则就会闹出笑话。活动4:尝试背诵课文及重要字词小组内一对一背诵,过关四、归纳总结这是我们学的第一篇古文,下面让我们来看看我们都有什么收获?示范:1、这节课我掌握了这些重点文言字词;2、我

12、能够翻译整篇文章大意了;3、我从这节课中了解了郑人买履这则寓言的寓意;4、从这两则寓言中我能够联系我们的现实生活并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去了。五、教师小结这则寓言中的郑国人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他只相信量脚得到的尺码,而不相信自己的脚,因而闹了大笑话,说明这个郑人的思想僵化、不知变通。而我们以后就要引以为戒,要做一个适应时代发展的现代人。【答案】1.(1)韩非子 战 法2.du d 3.(1)郑人有欲买履者4.(1)量长短 代词,代量好的尺寸 5.(1)先自己量好脚的尺码,却将量好的尺码放在座位上。(2)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6.(1)坐,同“座”,座位。 (2)反,同“返”,返回。 7.郑人

13、买履 讽刺了那些固执己见,墨守成规,处理问题不从实际出发,不敢大胆尝试的人。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能借助课文注释及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2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3理解刻舟求剑所蕴含的寓意,能说出自己的理解。【学习重点】学习并掌握文中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等。【学习难点】理解刻舟求剑所蕴含的寓意,能说出自己的理解。【教学方法】1、自学、引领、讨论、点拨2、查、划、写、记、练、思教学设计方案 篇3教学目标:1.能感受此诗优美意境, 品味古诗雅韵,尝试古诗新唱。2.能优美连贯的演唱歌曲。3.能理解并灵活运用重点乐理知识。教学重点:连线内一字多音及倚音的演唱教学难点:演唱时的气息控制和连贯性教学过程:一、 激情导入:1.欢迎大家来到“中华好诗词”的比赛现场,诵读国学经典,弘扬中国风韵。今天请同学们积极参加“咏春”古诗朗诵会,看谁的激情更高、实力最强!2.请小督学选出自己组最优秀的诵读选手参加比赛。3.师:大家读得太好了,那么今天我们来个古诗新唱春晓,请看教学目标。二、新歌教学:1我也想朗诵了,请大家给我公正的评价好吗?那么让我们一起有感情的朗读这首春晓吧。2.了解此诗作者孟浩然,请学生说说,教师再简介作者。3.初听歌曲,感受情绪特点,找出乐理知识。4.重点学习“连线”,区分连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