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毒理学复习题(第1-4章)

上传人:lil****ar 文档编号:265631449 上传时间:2022-03-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物毒理学复习题(第1-4章)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药物毒理学复习题(第1-4章)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药物毒理学复习题(第1-4章)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药物毒理学复习题(第1-4章)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药物毒理学复习题(第1-4章)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药物毒理学复习题(第1-4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物毒理学复习题(第1-4章)(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药物毒理学作业学号: 姓名: 班级: 济南大学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2010年9月1日第一章 总论一、填空题1、从药物研制开发(临床前研究)的角度来看,药物的毒性作用可分为: , , , 。2、从临床应用的角度来看,可将药物毒性作用列为几种: , , , , 。3、大多数毒性作用是在治疗过程中给药后不久出现的,称为 毒性作用;有些毒性作用却可在给药后很久才出现,所以又称为 毒性作用。4、有些药物的毒性作用在停药或减量可逐渐减轻消失,就称其为 毒性作用;而有的毒性作用一旦出现,就不可逆转,称为 毒性作用。5、药物仅在首次接触的局部产生毒性效应,称为药物的 毒性作用;而药物被吸收进入循环分布于全身产生

2、效应,则称为 毒性作用。6、根据药物给药剂量及途径不同,毒性作用可分为药物对机体的 和 损伤两种。7、终毒物与靶分子的反应类型包括: , , , 和酶反应。8、药物毒性作用的靶分子通常是大分子,如核酸,尤其是 和 ;但小分子如脂质也通常作为药物毒性作用的靶分子。9、终毒物与靶分子反应的毒物效应包括: , 和 。 10、药物毒性发展的第3步是毒物与靶分子反应而损伤细胞功能。包括: 和 。11、毒性发展的第4步是 。修复机制可发生在分子、细胞和组织层面,其中分子层面的修复涉及 , 和脂质,而组织层面的修复则体现为 和增生。12、修复不全的情况可发生在分子、细胞和组织水平。许多毒性类型涉及不同水平的

3、机制,其中严重的结果有: , 和 。二、名词解释 药物毒理学(drug toxicology): 量反应( graded response)质反应( quantal response) 半数致死量(LD50):治疗指数(therapeutic index, TI)毒性反应(toxic reaction): 特异质反应急性毒性试验(acute toxicity):终毒物(ultimate toxicant)三、问答题1药物毒理学研究的目的及意义。2 简述药物毒理学研究的领域(1)描述性毒理学(descriptive toxicology):通常仅直接考虑药物毒性的结果,为药物安全性评价和其他常规

4、需要提供毒理学信息(2)机制毒理学(mechanistic toxicology):通过药物对细胞或组织产生毒性的生理生化改变研究,阐明药物对机体毒性作用的机制。(3)应用毒理学(applied toxicology):基于描述性毒理学和机制毒理学提供的资料,并通过系统的毒性研究明确特定受试药物是否呈现足够低的危险,新药临床前安全性评价内容类似该研究范畴。3. 通常从临床应用的角度而言,药物毒性作用的分类?(1) 变态反应;(2)毒性反应;(3) 致癌性;(4)生殖毒性和发育毒性;(5)致突变与遗传毒性;(6)特异质反应。 四、论述题1试论述从临床应用角度来看药物毒性作用的分类。2.试述新药临

5、床前毒理学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局限性和新药上市后仍应注意的问题。第二章 药物/毒物代谢动力学一、填空题1、药物通过胃肠道吸收多数是 转运形式,因此,只有脂溶性 、解离度 的药物容易被吸收。2、药物经皮吸收的第一相为透过 ,这是一个限速过程。经皮吸收的第二相为透过 。3、药物被吸收后进人分布过程,分布程度取决于器官组织中 ,及其从毛细血管床扩散进入特定器官组织细胞的速率,最终取决于药物对组织的 。4、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后,具有以下特点: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呈现 ;游离型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后药理(毒理)活性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特异性低,两种药物可能竞争与同一蛋白结合而发生 。5、药物的生物转化分两

6、步进行,第一步(相反应)为 ,使大多数药物灭火。第二步(相反应)为 ,药物与体内物质结合后,使药物活性降低或灭活,并使其极性增加。6、药物经尿液的排泄方式包括: 和 。7、药物的排泄途径: 和 。8、药物进入体内是否产生毒性作用,与下列4个因素有关:药物固有的 ;药物到达靶器官的 ;机体对药物的 ;机体靶器官对药物的 。9、药物毒代动力学模型总体上可分为两组:即 动力学模型和 动力学模型。二、名词解释1、生物转化(biotransformation)2、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3、肝脏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4、肝肠循环(hepatoenteral circula

7、tion)5、药物毒代动力学(drug toxikinetics)6、一级消除动力学(first order kinetics)7、表观分布容积(apparent volume of distribution Vd)三、问答题1、静脉注射给药,符合一室开放模型的一级消除动力学的重要特征是什么?2、药物毒代动力学的研究目的?第三章 药物对血液系统的毒性作用一、填空题1、通常药物对血液系统的毒性涉及两个方面功能: 和 。2、血细胞的生成包括血液细胞的 和 。3、未成熟的造血干细胞沿着髓系或淋巴系两种方式中的一种分化。由髓系而来的有: , , ,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而由淋巴系而来

8、的有 , 。3、化学物质对红细胞的直接毒性作用包括 和 。4、化学物质对红细胞的毒性作用基本上可分为二个类型:对血红蛋白氧结合的 ;破坏红细胞造成循环红细胞数降低的 。5、化学物质引起的低氧症通常有以下三种情况: 和 。6、最常见的骨髓抑制剂是 ,其中 引起骨髓损害的情况极为普遍。二、名词解释1、化学源性低氧症(chemically induced hypoxin)三、问答题1、药物对血液的毒性有哪些?参考答案:(1)药物对红细胞的毒性作用基本上可分为:血红蛋白氧结合的竞争性抑制;红细胞被破坏造成循环红细胞数降低的药源性贫血。(2)骨髓抑制和白血病及淋巴瘤第四章 药物对免疫系统的毒性作用一、填

9、空题1、免疫系统根据其功能不同,可将整个系统分成3个组织层次: , , 。2、免疫功能主要行使 和 。3、中枢免疫器官包括 和 。4、外周免疫器官包括 和 。5、淋巴细胞按其性质和功能可分为 和 。6、T细胞又称为 ,B细胞又称为 。7、通常情况下药物对机体免疫系统毒性作用可分为: 导致机体对疾病的易感性; 导致过敏性; 。8、药源性免疫增强作用,使免疫功能过高时,易出现超敏反应性组织损伤。这种反应可分成四种类型,即: 和 。 9、实验动物检测免疫毒性试验中,药物免疫抑制可疑是,最直接的测定全免疫系统方法之一是 。二、名词解释1、药源性免疫介导疾病(drug-induced immune me

10、diated disease)2、型反应(速发性过敏反应, immediate hypersensitivity)三、问答题1、型反应(速发性过敏反应)的机制和临床症状。2、“药物对免疫系统的毒性作用”一章中归纳了哪些药物对免疫系统有毒性作用?参考答案:通常情况下,药物引起组织损伤的机体免疫系统反应,分为:(1) 免疫抑制: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烷化剂)、糖皮质激素、硫唑嘌呤(抗代谢药)、环孢素A、其他:齐多夫定(抗艾滋病药)(2) 过敏反应:型反应(-内酰胺类抗生素、蛋白制剂等)、型反应(非那西丁)、型反应(与免疫复合物有关)、型反应;(3) 自身免疫性疾病:甲基多巴(中枢抗交感神经药):血小板减少症,红细胞减少症肼屈嗪、异烟肼、普鲁卡因胺:系统性红斑狼疮样综合征氟烷:自身免疫性肝炎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