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除夕是几月几日

上传人:lm152****8155 文档编号:265496340 上传时间:2022-03-1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8.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除夕是几月几日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2年除夕是几月几日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22年除夕是几月几日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22年除夕是几月几日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22年除夕是几月几日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除夕是几月几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除夕是几月几日(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除夕是几月几日 除夕因常在夏历腊月二十九或三十日,故又称该日为年三十,是汉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2022年的除夕快要来临了,2022年除夕是几月几日呢?除夕夜有什么传统的活动呢?下面就是学习啦我给大家整理的2022年除夕时间相关资料,希望大家喜爱。 2022年除夕是几月几日 2022年除夕时间:2022年1月27日,农历腊月三十,星期五 关于除夕 除夕这一天对华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一天人们打算除旧迎新,吃团聚饭。家庭是华人社会的基石,一年一度的团年饭充分表现出中华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 家人的团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劝慰与满意,老人家

2、眼看儿孙满堂,一家大小共叙天伦,过去的关怀与抚养子女所付出的心血终于没有白费,这是何等的华蜜。而年轻一辈,也正可以借此机会向父母的哺育之恩表达感谢之情。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致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妙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起先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着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

3、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建出喜庆喧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消遣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古时,这种礼俗很盛。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设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依次上香跪拜。汉人祭祖,多半做鱼肉碗菜,盛以高碗,颇有钟鸣鼎食之意。南方人流寓北京的,祭祖尤为隆重,大半是八碗大菜,中设火锅,按灵位设杯箸,在除夕、元旦、元夜,都将火锅扇开,随时换菜。 旗族人祭祖,满蒙不同,蒙古旗人供以黄油炒黄米面,撤供时炸以香油,蘸以白糖,另有风味。满洲旗人祭祖,供核桃酥、芙蓉糕、苹果、素蜡檀香,静肃异样。除夕夜

4、和元旦供素煮饽饽,上元夜供元宵,每日早晚焚香叩头,献供新茶。祭祖形式虽各不同,大半都是除夕夜悬影,上元夜撤供,亲朋之至近的,拜年时也必需叩谒祖先堂,不独慎终追远至意不泯,因其人敬其祖的美德,也借此保存了。 除夕节日礼仪 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指中国及其他汉文化圈地区的农历一月一日的前一天的晚上。一般这一天,是人们吃、喝、玩、乐的日子。北方人风俗一样,过年包饺子;而南方各地则风俗不同,或做年糕、或包粽子、或煮汤圆、或吃米饭等等,南方不同的地域有着诸多不同的过年风俗。水饺形似元宝,年糕音似年高,都是祥瑞如意的好兆头。 王安石元日诗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5、梦粱录卷六:十二月尽,俗云月穷岁尽之日’,谓之除夜’。士庶家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间,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祀祖宗。遇夜则备迎神香花供物,以祈新岁之安。万历嘉兴府志:腊月,乡人以朱墨涂面,跳舞于市,行古傩礼。除夕,易门神、桃符、春帖,井(石畏)皆封,爆竹、燔紫,设酒果聚欢,锣鼓彻夜,谓之守岁。除夕守岁,始自南北朝。(梁)徐君倩共内人夜坐守岁诗:欢多情未极,赏至莫停杯。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催。除夕之夜,尚有辞岁,置、送压岁钱之习俗。燕京岁时记:凡除夕,蟒袍补褂走竭亲友者,谓之辞岁。家人叩竭尊长,亦曰

6、辞岁。新婚者必至岳家辞岁,否则为不恭。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之压岁钱。 除夕之夜,全家人在一起吃团聚饭,有一家人团聚过年的味道。吃团聚饭时,桌上的鱼是不能动的,因为这鱼代表富有和年年有余,象征来年的财宝与幸运,它属于一种装饰,是碰不得的。(少数地方风俗不同,比如贵州,桌上的鱼不是不能吃的,是要剩下一些,寓意年年有余) 除夕的高潮是年饭后长辈发压岁钱。接着就是张贴春联和门神,并关上大门。到初一的早上才开门接财神,接下来就是全家人守岁到凌晨。 除夕夜的灯火,通宵不熄,俗称光年。 跳火群 跳火群 /tiu-hé-gún/只是按闽南

7、语音译成汉字。至于为什么叫这个名字,我也不清晰。大胆揣测是:原来是从火堆上跳过去,但必需进屋到达天公灯才算完成一趟,接着又返回来,再跳,所以就成了群了。 活动路途:下图以俺厝为例,画出跳火群的一般路途。 仪式过程 除夕夜,吃过年夜饭后,在(神)厅神案上燃好香烛。 庭院里早已打算好用以点起火堆的草料春草(稻秸秆)和番薯藤。 用春草快速点火,待番薯藤烧起大火后,一切打算就绪。 家中男丁在庭院起点处等候,由辈分最高的男丁带头最先跳过火堆,其他人按长幼依次跳过。 跳过火堆,拾阶而上,从正门进入厝内,始终走到神厅内的天公灯下,完成一趟。然后沿原路折回庭院里的起点处,接着跳。跳几趟都无所谓。 待到火势渐歇

8、,家中妇女手持火钳和瓦片(现在瓦片少了,可以用其他容器代替),从火堆里夹出一些未燃尽、带火星的番薯藤条,放入瓦片上,放到房内眠床下面。(只是夫妻住的房内才须要。单身汉的卧房就免了) 还是辈分最高的男丁,手持扁担,将火堆往大门方向一打,让火星灰烬散开。 燃放鞭炮。(家中没有扁担的话,可以干脆将鞭炮扔进火堆里,火星忽然四溅。) 寓意 因为没有考据,也没有从大人那里听说过跳火群的涵义,所以这里仍旧是大胆揣测:火历来是驱邪的工具,就像新娘子进门要过火炉一样,跳火群估计也是为了驱除邪魔、祛除旧年晦气而实行的宗教仪式。夹火星置于床底估计是保留火种的意思。虽说是驱邪祛晦,旧年新年总是要有所传承,如此才是群龙

9、无首的大吉卦象啊 最终的打火堆,应当是想放满庭满院火星四溅,象征着红红火火的新年。 全国各地除夕夜传统活动 苏州、北京、台湾:等待钟声 各地的除夕风俗大致相同,但有些地方的风俗很有特点,如苏州、北京、台湾等。苏州的除夕守岁时,都要等待从枫桥寒山寺传来的嘹亮钟声。当钟声穿过沉沉夜色,传到千家万户时,就标记着新春的来临。无论春夏秋冬,每日半夜正交子时,寒山寺中就会传出这口巨钟的洪响,民间称为分夜钟。这口钟,已成为苏州城乡方圆数十里人民生活的时间信息。寒山寺钟声还出现在诗中,流传最广的就是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现在,每年除夕,苏州寒

10、山寺仍遵循万古不变的古老习俗,击钟以分岁。姑苏城乡,到了守岁的最终一刻,会从广播中传出宏亮的寒山寺钟声,报导一年的起先。千家万户,听到钟声,爆竹齐鸣,使古老的寒山寺钟声成为了一种时代的象征。 北京:祭祖、接神、接灶 北京的除夕这一天更是劳碌,祭祖、接神、接灶。祭神拜祖的仪式一起先,整个北京城便沉没在一片响彻云霄的爆竹声中。人们还在自己家院子里,铺上芝麻秸,全家人都去踩,叫踩岁,取长命百岁的意义。除夕通宵灯火齐明,人们辞岁守岁。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时,各家的饺子也下锅了,人们尽情的消遣。 台湾:过年日 除夕在台湾不叫除夕,而叫过年日。午后,在厅堂神龛前上供牲体。到了晚上,合家焚香叩拜,然后对长者辞岁

11、。接着是围炉,也就是丰富的年夜饭,一家人围坐一桌,桌上摆满菜肴,桌下放置火盆。围炉为除夕带来高潮,远在他乡的游子,除非万不得已,再远再忙也要赶回家团聚。年夜饭后,便高燃蜡炬来守岁,儿媳妇为长辈们添富寿,不能早睡,坐得越久,长辈得富寿越长,这是表示孝心。 山东:团聚饺子 鲁北一带,大年三十中午全家人必需坐在一起吃饭,这叫过团聚饭,必需吃。傍晚起先放鞭炮,家家门口点一堆火,邻居邻居在一块放烟花,特有气氛。三十晚上不许睡觉,守岁过12点,12点后放鞭炮吃饺子。此是要看谁家鞭炮响的早(于是好多人家是卡着表等时间),等待时钟一敲过12下,鞭炮立即响起来,过年的鞭炮始终持续到初一早上5点多。然后吃饺子,这

12、是团聚饺子,必需吃,无论吃多少都要吃。不是常说初一的饺子三十的面嘛,三十半夜和初一的饺子全都是三十包好的。大年初一早起,人们先拜天地、家神、尊长,然后出门拜年也有称团拜的。早上吃饺子或蒸饺,这是年后第一顿饭也是必需吃的,初一一天不许做家务。 湖南:朝财进宝 大年初一早起,人们先拜天地、家神、尊长,然后出门拜年。称为拜年无大小。湖南人除夕会吃鸡、肉、鱼三样。将其炖好后再在上面撒满红红的辣椒粉,象征年年有余、五谷丰登。大年初一会由一家之主打算早茶,将鸡蛋,爆米花、红枣、白糖同煮。鸡蛋以圆为佳,象征全家团聚;爆米花象征鱼米丰收、五谷丰登;红枣、白糖象征生活甜蜜、华蜜。 除夕之夜12点的时候,各家要把

13、一个做好的金元宝模型送到门外,代表在新的一年里会招财进宝大年初一、初二这两天人们不扫地、不汲水甚至不动火,饭菜都预先弄熟,称为压岁。 海南:吃新节 海南至今仍保持着他们民族古老的生活习惯与风俗,吃新节就是其中之一。吃新就是吃新收获的劳动成果。饭,是用刚从田中收割来的新谷米煮的;酒,是用新糯米酿的;菜、鱼、肉等均是当年种养的。 开封:大年一个月 开封民间过年并非单指阴历正月初一,还包括年头、年尾,从旧岁的十二月初八至新年正月初五均是年日。一到腊八,开封城乡便有年味儿了。二十三、祭灶官。 祭灶过后,家家都忙于置买年货,打扫房子迎接新年,尤其是烟、酒、鱼、肉和走亲戚用的礼品更不能少。置办年货始终忙到

14、腊月三十。于今开封仍流传有一首过春节的民谣: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打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杀只鸭;二十九,去打酒;年三十儿,贴门旗儿。 上海:开门红 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俗称过年。年处一早晨家家第一件事就是放鞭炮,称开门炮,其原意是驱邪,企求全家兴盛平安。年初二早晨,各商店及手艺人都焚香敬神,称烧利节,中午非常,店主还设酒款待店员,一起祈求新年生意兴隆。年初五,相传为财神生日,大街小巷的商店开门营业,这一天中午每家都吃馄饨,以示兜财。此外在乡间田头还有木人头戏(今称木偶戏)。 东北:粘豆包 进入腊月后会先杀一头猪,请村里人吃一顿,以示庆祝。然后再包粘豆

15、包、做豆腐。粘豆包多由大黄米作皮包上豆馅制成,几乎家家都做,多则上百斤,少的也有几十斤,可以吃上一个冬天。大年初一和初五吃饺子。 天津:彩纸剪 天津人称腊月初八为腊八儿,有喝腊八粥的习俗。很多天津人还在这天用醋泡大蒜,名腊八醋。腊八醋不仅味道醇正,而且久放不坏。 腊月二十三,是灶王爷升天的日子,家家要买糖瓜儿,等到夜里12点祭灶王爷。待香燃尽后,请下灶王像,点火烧了,大年三十再买新的灶王像,又叫灶王码子换上,年复一年,都是这样。吊钱儿是用彩纸剪刻成的图案,贴在门窗的玻璃和横棱上,作为春节喜庆气氛的点缀。贴上的吊钱儿只能到正月初五那天损坏,否则就意味着一年不吉利。天津人称正月初五为破五。这一天,家家户户吃饺子,菜板要剁得叮咚响,让四邻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