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修辞立其诚》课件

上传人:羟羟 文档编号:265452525 上传时间:2022-03-13 格式:PPTX 页数:36 大小: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修辞立其诚》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高中语文 《修辞立其诚》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高中语文 《修辞立其诚》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高中语文 《修辞立其诚》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高中语文 《修辞立其诚》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修辞立其诚》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修辞立其诚》课件(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修辞立其诚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新知导入叶圣陶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否则就会陷入不切实际的唯技艺论。”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下之化育。(礼记中庸)教学目标:1扫清生字词, 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2、归纳课文各部分大意3、感知文章内容,把握文章的核心观点4、思考“立其诚”对立身处世的启发意义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 感受本文质朴、准确、生动的语言特色,体会其表达效果。思维发展与提升 学习本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证思路,掌握层进式的论证结构。 审美鉴赏与创造 发掘生活中的真善美,作文中书写真情,养成“求真”“

2、求实”的文风。文化传承与理解 理解“修辞立其诚”的观点及其现实针对性,引导学生注重品德修养。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预习巩固经师旧时讲授经书的教师曲学阿世学些邪门歪道的东西,以迎合时尚顺风转舵随着风向转换舵位。比喻顺着情势改变态度(含贬义)哗众取宠以浮夸的言论迎合群众,骗取群众的信赖和支持了解作者张岱年(1909年5月2004年4月24日),曾用名宇同,别名季同,河北献县人人。中国现代哲学家、哲学史家。曾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等职。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大纲中国唯物主义思想简史中国伦理思想发展规律的初步研究中国哲学发微中国哲学史史料学求真集

3、文化与哲学等。写作背景本文写于1992年。当时,中国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然而人心浮躁,甚至一些学者文人也因生活所需,急功近利,言辞浮夸。有感于此,张岱年先生写了修辞立其诚一文,呼吁作文、为人都要“立其诚”。解读标题“修辞立其诚”出自易传文言:“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意思是君子致力于培育品德,增进学业,以忠信来培养品德,以修饰言辞来建立诚信,这是操持自己事业的立足点。(1)“修辞”指的是发言、著论、写文章、做人做事;(2)“立其诚”即坚持真实性。名实一致,言行一致,表里一致。其中的关键概念是“诚”。清理文章思路第1段:提出中心论点并阐释。第2段:总说“立其诚”的三

4、个方面的含义。第3段:立其诚的第一个方面的含义:名实一致。第4段:立其诚的第二个方面的含义:言行一致。第5段:立其诚的第三个方面的含义:表里一致。第6段:总说“立其诚”的重要性。第7-8段:从认识世界角度论述立其诚的重要性。第9段:从端正学风角度论述立其诚的重要性。第10段:从社会现实角度论述立其诚的重要性。第11段:总结,修辞立其诚是辩证唯物主义原则。清理文章思路概括全文的结构层次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论题:修辞立其诚;第二部分(第2-5段):解释题目内涵及“立其诚”的三层含义:名实一致、言行一致、表里一致。 第三部分(第6-10段):论证分析“修辞立其诚”的论题:学说、言论、文章,立其诚

5、;哲学与科学的目的在于追求真理,立其诚;正确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立其诚;端正学风,立其诚;说话、表达,立其诚;第四部分(第11段):升华认识。“修辞立其诚”是一个唯物主义的原则,唯物主义是科学研究的真实基础。清理文章思路概括全文的结构层次清理文章思路文章的结构方式 修辞立其诚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层层递进名实一致 言行一致 表里一致(并列式)认识世界 端正学风 社会现实(并列式)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原则 总分总明确写法1.文章开头引用易传文言中的“修辞立其诚”这句话,引出全文的中心论点。这篇文章在在写法上给了我们那些有益的启示?2.引用古言,既充分论证了文章的中心论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又丰富了

6、文章内容,增强了文章的文化底蕴。3.文章第七段引用管子书中心术上的话,论证认识客观世界要舍弃自己的主观偏见,力求认识外物的本来面目。4.安排好论证结构。比如本文把层进式、总分式、并列式三种方式结合起来。5.文章第九段引用汉书儒林传中经师辕固曾对公孙弘的话,告诫人们不要说假话以讨好时尚。理解重要句子“只有正确地认识世界,才能有效地改造世界。” 人类的主体性,主要在于能改造世界,但改造世界应以正确的认识为依据。对于世界的正确认识是改造世界的基本条件。心术上说: “因也者,无益无损也。因也者,舍己而以物为法者也。”所谓顺应,就是不增不减。.所谓顺应,就是舍弃自己的主观成见而以外物为法则。意思是,认识

7、事物时要尊重事物的本来情况,力求客观。齐诗的经师辕固曾对公孙弘说:“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做学问一定要端正学风,不要歪曲学术来迎合世俗。更不能违反了追求真理的学术宗旨。活动探究古人曾说:“为人要直,为文要曲。”而修辞立其诚强调作文、为人都要说真话、讲实话。二者在为文的要求方面是否矛盾?为什么?示例1:不矛盾。“为文要曲”中的“曲”侧重指文章的外在形式,如在构思、选材、立意、语言方面,讲究情节曲折、谋篇不单调、立意含蓄、善用曲笔等。而修辞立其诚强调作文、为人都要说真话、讲实话,侧重指文章的内容要真实,要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曲”的形式有时反而会更有助于表达“真”的内容。

8、示例2:矛盾。人们常说“文如其人”“言为心声”,文章有时候能如实的反映一个人的内心想法、品德修养。一个正直的人,他的文章会充满浩然之气;一个虚伪的人,特德文章会假话连篇。因此,“为文要曲”和强调作文、为人都要说真话、讲实话在某种程度上是矛盾的。“修辞立其诚”这一核心观点对于我们立身处世和治学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请联系现实,结合文本,思考其在当下的意义。课后练习课后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和谐社会是我们的共同追求。要和谐必有诚。诚是和谐的前提和基础。正是刘备与诸葛亮彼此坦诚相待,才使君臣关系如鱼水般和谐。可以说,离开诚谈和谐,无异于( ),形式上轰轰烈烈,结果却是一无所获。不难想象,人与人

9、之间失去了诚,交流时就会“话到嘴边留半句”;合作时就会“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做事时就会“未肯全抛一片心”。如果人与人之间关系如此,社会和谐就很难实现。_,还是维系和谐的润滑剂。诚是和谐持续发展的保障。“开心见诚,无所隐伏”,人与人之间讲诚信可以延伸和谐之路。原本和谐的关系,不靠真诚维系,结果和谐也会丧失。蔺相如与廉颇( ),和谐共处,齐心协力辅佐赵王,而在蔺相如“位在廉颇之右”后两人关系产生裂痕,正是蔺相如的坦诚、大度使“将相和”的佳话( )。当前,在我们努力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毒奶粉”“地沟油”等缺乏诚信的事件的出现,危害到了社会的和谐和稳定。没有诚信作为保障,社会和谐很难长久维系

10、。_。那些表面的和谐,禁不住诚的检验,在诚的面前就会原形毕露。孙、刘联盟这个因利益建立起来的假和谐,不就在关羽被杀之后而( )了吗?要和谐必有诚。要想诚满天下,只靠教育不靠法律是不成的。对有诚信不良记录的,对违约诈骗的,就要靠制度约束,靠法律制裁,不仅使之得不到便宜,而且让其处处碰壁。【有了诚,和谐才能维系;有了诚,和谐才能经受住考验;有了诚,和谐才能长久。 】如此,才能让“诚果”累累,才可使和谐满园。课后练习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缘木求鱼 文武双全 如雷贯耳 烟消云散B.缘木求鱼 一文一武 千古流传 烟消云散C.临渊羡鱼 一文一武 如雷贯耳 不了了之D.临渊

11、羡鱼 文武双全 千古流传 不了了之B课后练习2.文中画框的句子可改写成:“诚是维系和谐,使和谐经受住考验、变得长久的重要手段。”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原文句式整齐,每句“有了诚”单独成句,构成排比,有突出强调的作用,且气势更强;原文的表述和后文的“如此”语意衔接更连贯。3.请在文中画横线的两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诚不仅是建立和谐的基石;诚还能检验和谐的真伪4.我们生活中的表达,有人偏重“真”,有人偏重“美”,请你在“相对于真我更喜欢美的表达”与“相对于美我更喜欢真的表达”中任选一个观点,简述理由。要求:语

12、言准确、生动,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80字。答案:观点一:相对于美我更喜欢真的表达。理由:古语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世上从来不缺乏虚伪的花言巧语,缺乏的是真诚的金玉良言。“真”是本,“美”是末,只有表达“真”了,“美”才会有意义;再“美”的表达缺乏“真”的前提,都不过是镜花水月。观点二:相对于真我更喜欢美的表达。理由:古语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对于表达来说,“真”固然很重要,但没有艺术的修饰,没有美感,就会像顽石璞玉,终会湮没无闻。“真”是表达的基础,但“美”是表达的更高追求,我们追求“真”,更应追求“美”。佳作展示人民日报人民论坛:表达当守正,修辞立其诚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

13、时代,一些个性十足的表达方式在网络上层出不穷,折射出年轻网民活跃多样的思想观念,与他们求新求变的特点互为表里。但近来,所谓“跪求体”“哭晕体”在一些网络媒体的标题、正文中频频出现,其浮夸荒诞的文风,却令不少读者感到不适。 “跪求”“哭晕”本是形容急切心态和忧伤情绪的网言网语,却成为少数网站、微信公号制作标题的“口头禅”。一款“炫酷”的国产LED电风扇发售,“老外纷纷跪求购买链接”;央行公示百行征信的个人征信业务申请,“有人却哭晕在厕所”如果说这样的标题只是夸大其词,那么,某国遭遇金融风暴而“跪求中国伸出援手”等内容则纯属子虚乌有。有网友说:“跪求体”“哭晕体”横空出世,配合“惊天一响”“全球震

14、惊”等词语,感觉假得不能再假了。 部分媒体行文浮夸,背后是“眼球情结”在作祟。修饰文辞,创新表达无可厚非,但裁剪素材、哗众取宠,则少了一份真诚,也容易助推谣言肆虐。当网络流量与广告收益挂钩,“眼球情结”就与“营销心态”结成了同盟,于是,一些新闻信息产品变成了待价而沽的商品,唯“买家”需求马首是瞻。长此以往,忽视了多方求证、核查事实的基本功,难免出现漏洞;而一旦为了抓眼球不择手段,记录历史、传播价值等媒体责任更无从谈起。 “文变染乎世情”,一个时代的文风与社会风气相互作用。汉初文章质朴畅达、经世致用,折射出开明务实的治世风貌;为扭转晚唐“俪偶章句”的浮靡,古文运动开启了中国散文的又一高峰;延安整

15、风期间,毛泽东要求文章摆脱空洞抽象,“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全党文风焕然一新。而当下,祛除媒体报道里的浮夸风、标题党,让沾泥土、带露珠的文字喷涌而出,网络环境才会风清气正。 好文风源自好作风,祛除浮夸不单是改文字,也要改思路。一些自媒体写作者乃至媒体从业者不深入生活,闭门敲键,杜撰文章;不掌握情况,标题惊悚,文章空虚。把讲故事当作讲大话,把喜闻乐见等同于耸人听闻,放弃了实事求是的作风,放弃了守正求真的舆论担当,让公信力和权威性受到蚕食。 不管在什么时代,持中守正、推陈出新,都是最重要的文风。一方面,媒体人应转换“声道”,掌握互联网语言,强化互联网思维。

16、近年来,不少主流媒体创新表达语态,快看呐!这是我的军装照中国一分钟等产品迅速“刷屏”、“圈粉”无数,靠的正是对互联网规律的洞悉。另一方面,也不要把制造噱头当成传播规律,盲目跟风。用各种招式吸引受众固然重要,但能真正赢得读者的,是权威的信息、理性的观点、真诚的写作。 曾经,读者反感“裹脚布”式的八股文章和“板着脸说话”的态度。现在,一些网络媒体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有的热衷故弄玄虚,语不惊人死不休;有人沉迷卖萌八卦,失于轻佻。种种不良文风,需要引起警惕。归根结底,“修辞立其诚”,内容真实、情感真切、态度真诚,才是不可移易的竞争力。布置作业“说真话,表达自己真实的感情”,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即使是一件小事,也要融进自己的情感或看法,认真并有顺序地写下来,就是一篇好习作。在我们身边每天都发生着许许多多的事情,请你选择自己所见、所闻或所感的一件小事,自己命题,完成一篇习作。文体不限,争取写得与众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