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说和做》课时同步练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茅** 文档编号:265447703 上传时间:2022-03-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说和做》课时同步练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说和做》课时同步练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说和做》课时同步练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说和做》课时同步练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说和做》课时同步练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说和做》课时同步练含答案解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说和做课时同步练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赫然(h) 校补(xio) 排衙(y) 气冲斗牛(du)B窥探(gu) 硕果(shu) 卓越(zhu)兀兀穷年(w)C独裁(ci) 衰微(shui) 迭起(di) 慷慨淋漓(ki)D弥高(m) 迥乎(jing) 深宵(xio)锲而不舍(q)2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该总队领导介绍说,这是他们锲而不舍纠治“四风”带来的喜人变化。B这位著名演唱家的歌声气冲斗牛,声入九霄,赢得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与喝彩。C眼睛如同摄影师的镜头,同样的山水,定格的瞬间不同

2、,捕捉到的信息迥乎不同。D许多老师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工作着,兀兀穷年,看见学生有出息,便认为所有的付出都值得。3对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闻先生)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A引用对比排比排比B对比引用反复比喻C对比对比排比比喻D引用引用反复排比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使用“电子往来港澳通行证”自助通关,使旅客大大编短了排队等候过关的时间。B新建

3、的广州儿童公园为小朋友提供了观鱼池转盘、滑梯、迷宫、超市等游乐设施。C有的宠物狗因其事迹和照片在网上传播而成为明星,这样的宠物狗被称为“汪星人”。D如果考生考前吃得太饱或者太油腻,就会延长消化时间,降低复习效率和考试状态。5下列文学常识中有误的一项是( )A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的作者臧克家,被誉为“农民诗人”。1932 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首老马成名。B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诗集红烛烙印死水,学术著作神话与诗唐诗杂论等。C闻一多因目睹了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腐败,愤然而起,积极参与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后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D“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

4、着”出自有的人,这首诗是臧克家为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而写的。6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概括了闻一多先生在治学方面的特点。B“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一句,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说明了闻一多先生钻研学问的钻劲,热情高涨地研究学问。C“不动不响,无声无闻”表现了闻一多先生潜心钻研学问,默默无闻,不问世事,与世无争。D“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赞扬了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在治学上的实干精神和谦虚美德。二、现代文阅读阅读议论文精神拾荒三步曲,回答下列小题。“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是孔子的名言。意思是说:只

5、读书不思考后果是糊涂;只思考不读书,后果是危险。孔子当然不是无的放矢,“学而不思”和“思而不学”是好些聪明人也容易犯的毛病。有一种人,读书很多,称得上博学,但始终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见解,还有一种人酷爱构筑体体系,发现新的真理,但拿出的结果往往并无价值,即使有价值也是前人已经说过而且说得更好的。一个人真正好读书就必定是有所领悟,真正爱思考就必定想知道别人在他所思问题上的见解,学和思怎么能分开呢?学和思是互相助兴的,读书引发思考,带着所思的问题读书,都是莫大的精神享受。 如此看来,学和思不可偏废。在这两者之外,我还要加上第三件也很重要的事录。常学常思,必有所得,但如果不及时录下来,便会流失,岂不可

6、惜?不但可惜,如果任其流失,还必定会挫伤思的兴趣。席勒曾说,任何天才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外界的激励,如一本好书,一次谈话,会比多年独自耕耘更有力地促进思考。托尔斯泰据此发挥说,思想在与人交往中产生,而它的加工和表达则是在一个人独处之时。这话说得非常好,但我要做一点修正。根据我的经验,思想的产生不仅需要交往亦即外界的激发,而且也需要思想者自身的体贴和鼓励。如果没有独处中的用心加工和表达,不但已经产生的思想材料会流失,而且新的思想也会难以产生了。黄山谷说,三日不读书,便觉得自己语言无味,面目可憎。我的体会是,三天不动笔,就必定会思维迟钝,头脑发空。 灵感是思想者的贵宾,当灵感来临的时候,思想者要懂

7、得待之以礼。写作便是迎接灵感的仪式。当你对较差的思想也肯勤于记录的时候,较好的思想就会纷纷投奔你的笔记本了。 就像孟尝君收留了鸡鸣狗盗之徒,齐国的人才就云集到了他的门下。所以,不但学和思是互相助兴的,录也是助兴行列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学而思,思而录,是愉快的精神拾荒之三步曲。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A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B学和思是互相助兴的,读书引发思考,带着所思的问题读书,都是莫大的精神享受。C不但学和思是互相助兴的,录也是助兴行列中的一个重要角色。D思想的产生不仅需要交往亦即外界的激发,而且也需要思想者自身的体贴和鼓励。8对选文论证思路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段先用孔子的名言引出

8、话题,然后列出生活中好些聪明人也容易犯的毛病为例证,用以证明博学的人都是读书很多的。B第段开头“如此看来,学和思不可偏废”一句在文章中起承接上文的作用。C第段是紧紧围绕“我还要加上第三件也很重要的事录”这一观点展开论述的。D第段的作用在于:画龙点睛,既总结全文,又照应题目,使文章结构显得十分紧凑。9对文章理解、品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段以“有一种人”“还有一种人”为例,从反面证明学和思是不能分开的。B第段中席勒与托尔斯泰都认为思想不能孤立地产生,需要与人交往等外界激励。C第段中“待之以礼”用得很生动,强调思想者在灵感面前,要显得有礼貌,有修养。D第段结尾以孟尝君为喻,证明“对较差的思想也肯

9、勤于记录的时候,较好的思想就会纷纷投奔你的笔记本了”。三、综合性学习10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播出后好评不断。某班也开展与朗读有关的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探究下面材料,说说朗读有什么好处?(材料一)美国著名亲子阅读专家吉姆崔利斯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他坚持为孩子们朗读。在他看来,朗读是最简单、最直接、最有效的情感交流方式。(材料二)我们总是羡慕那些口若悬河即兴演讲的人,仰慕那些说话头头是道有条有理的人,喜欢那些文采飞扬出口成章的人。但是人的口才也不是天生的,它是练出来的。一个人口头说话的能力怎样训练?我觉得最直接的途径就是朗读。如果我们面对一篇现成的文字尚不能大声流利地读出来,难道还能指

10、望即兴地说出流利的话吗?(材料三)我们大声朗读,品味诗词文章的语言美,领略诗词文章的节奏美,欣赏诗词文章的韵律美,领悟诗词文章的情感美,体会诗词文章的意境美,从而感受中国语言文字和语言艺术的魅力。试卷第5页,总2页参考答案1C【解析】【详解】A. “校”读jio,“斗”读du;B. “窥”读ku;D. “锲”读qi;故选C。2B【详解】A锲而不舍:原意为不断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使用正确;B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用在歌声方面不合语境,适用对象错误;C迥乎不同:形容差别很大,完全不一样。使用正确;D兀兀穷年:指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勤劳不懈。比喻做事不辞劳苦。使用正确;故

11、答案为B。3B【详解】把人家和自己进行比较,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一月不梳头”是引用;“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是反复;把“他”比作“口的巨人”“行的高标”,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故选B。4C【详解】A成分残缺,删去“通过”或“使”;B. 归类不当,“超市”不是“游乐设施”,删去“超市”;D. 搭配不当,去掉“和考试状态”;故选C。5B【详解】B.烙印是臧克家的诗集。故选B。6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句意的理解。C.“不动不响,无声无闻”表现了闻一多先生潜心钻研学问,虽然成就卓越,但“做了也不一定说”的特点。故答案为C。7C8A9C【分析】7本题考查对中心论点的提取能力。论点是作者对所论

12、述问题持的观点、态度,是一个表明是非态度的肯定陈述句。通常不用比喻、否定、反问、设问、疑问等句式。面对此类试题通常从几方面入手:从题目入手,捕捉文章中心论点;开头和结尾入手,捕捉文章的“中心句”;看中间,提炼论点。通读全文,文章在最后一个自然段,也就是第自然段明确了中心论点:“所以,不但学和思是互相助兴的,录也是助兴行列中的一个重要角色。”故答案选C。8本题考查论证思路。A项对选文论证思路分析不正确。第段先用孔子的名言引出话题,然后列出生活中好些聪明人也容易犯的毛病为例证,是用来证明“学和思是互相助兴的”,“学和思不可偏废”。 故A错。9本试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分析能力。C项,第段中“待之以礼”用得很生动,强调的是思想者对灵感的重视。不是强调“要显得有礼貌,有修养”。故答案选C。10朗读是最简单、最直接、最有效的情感交流方式;朗读能锻炼口才;朗读能让我们感受中国语言文字和语言艺术的魅力。【解析】本题考查材料信息的提取。在答题时,要紧扣材料的每一句话,提取关键词加以概括即可。阅读材料一,可知朗读是“最简单、最直接、最有效的情感交流方式”;材料二写的是朗读可以锻炼一个人的口头表达能力;材料三写的是朗读可“感受中国语言文字和语言艺术的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