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全员定位抢救培训在急诊抢救工作中的应用

上传人:Baige****0346 文档编号:265357651 上传时间:2022-03-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9.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急诊护理全员定位抢救培训在急诊抢救工作中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急诊护理全员定位抢救培训在急诊抢救工作中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急诊护理全员定位抢救培训在急诊抢救工作中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急诊护理全员定位抢救培训在急诊抢救工作中的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急诊护理全员定位抢救培训在急诊抢救工作中的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急诊护理全员定位抢救培训在急诊抢救工作中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诊护理全员定位抢救培训在急诊抢救工作中的应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急诊护理全员定位抢救培训在急诊抢救工作中的应用 唐雪莉林伟萍邓平R29.6 B 2095-6851(2017)09-01引言:急诊抢救是医疗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其重要的任务就是及时、迅速、有效地抢救急危重症患者。在传统的急诊抢救工作中,护理人员存在站位不准确、分工不明确的重要问题,因此在实践操作中常常出现仪器准备不到位、流程混乱、环节衔接不紧凑等现象。对于护理人员来说,交叉工作量增加、消耗了更多的体力,并且无效工作会直接导致护理疗效判断和抢救时间的延误,对于病人的生命安全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不利于急诊抢救工作效率的提升。为实现急诊抢救工作效率的大幅提升,我院急诊科对护理人员实施了全员定位抢救培

2、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现汇报如下。1资料及方法自2015年10月对我院急诊科的25名护理人员进行为期8周的全员定位抢救培训,按照层级分为N0-N3,对全员进行分层分组管理。将这25人分为5组,每组包括N0级2人,N1级1人,N2级1,还有1人是N0或N3级(组长)。急诊日常护理工作以護理小组形式展开,分配人力负责分诊、留院观察、抢救复苏岗位,按“日班-小夜班-大夜班-休息-补班”方式进行轮班,每岗除轮岗小组人力外,还能保证2名机动人员。所有人员每年均接受单项急救技能相关理论和操作培训并考核合格。1.1 定位抢救培训急诊护理人员除在岗情况外全部参加每周一次的定位抢救培训,在急诊科的护士长或者医生

3、进行理论授课后进行模拟练习,8周后进行考核。1.1.1 理论授课理论授课的内容包括基础知识、操作技能及常见急危重症急救知识及相关领域最新进展,每次授课时间不少于0.5h。1.1.2 模拟练习按照小组单位进行模拟抢救练习,护理人员按照常见急危重症的抢救预案进行站位和分工安排,每次模拟练习有2个小组参与,先后进行3人和5人法模拟定位抢救。将模拟练习的过程进行视频记录,在练习结束后参与人员围观讨论,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反思。1.2 培训内容1.2.1 站位职责A位:负责评估意识,呼吸系统的管理,即保持呼吸道通畅、吸痰、吸氧、配合气管插管、呼吸囊辅助呼吸、配合呼吸机辅助通气及观察病情。B位:负责胸外心

4、脏按压,配合气管插管,除颤,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等1。C位:负责循环系统管理,即心电监护,快速建立2条以上静脉通道,抽血、配血、输血、执行口头医嘱,心电图等。D位:负责记录生命体征和维持秩序,负责准备抢救药物、用物,备用静脉通道建立者,进行必要的加压包扎和止血固定,导尿等2。E位:医生,负责气管插管,除颤,抢救联络工作同时负责抢救现场的全程指挥。1.2.2 抢救流程抢救流程:护理人员包括2名抢救室护士,1名治疗室护士,1名分诊护士。明确站位以及分工,按照抢救流程执行抢救操作。及时通知医生,治疗室分诊处护士参与抢救,对患者病情进行快速准确的评估,及时实施抢救。1.3 效果评价考核护士长在培训前后,均

5、以模拟抢救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方式轮流对5个护理小组人员进行考核,考核标准参照我院各项抢救技能评分标准,还包括各抢救措施到位的时间,如第1次除颤时间、人工气道建立时间、机械通气时间、静脉通路建立时间、胸外按压中断时间。1.3.2 常见急危重点病种的抢救成功率收集整理实施护理全员定位抢救培训前后各1年的本院急诊科收治常见急危重点病种的例数及抢救成功例数,包括急性创伤、急性脑卒中、急性呼吸衰竭、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急性颅脑损伤,对抢救的成功率进行对比分析。抢救成功是指患者经各级医师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救治,使其生命体征基本稳定在24h以上定为成功。如果患者经历了数次的抢救,最后以此失败死亡,

6、前几次计为抢救成功,最后一次计为抢救失败,并从中计算出抢救成功率。1.3.3 急诊人员综合调查评价定位抢救培训前后进行科室人员量表的填写,量表内容包括急救人员对综合协调能力、有序性、有效性、时效性、急救人员满意度几方面,有好、中、差三等级,科室人员不记名、自行填写后,当场交与笔者,进行科室团队综合能力的评估,科室参与定位抢救人员打分,更能体现团队的协调能力的强弱,以此来评估急诊人员定位训练前后综合能力。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培训前后考核结果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对培训前后抢救成功率的比较采用检验,检验水准=0.05。2 结果将培训前后1年常见急危重

7、点病种的抢救成功率与实施护理全员定位抢救培训前后1年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全员定位抢救培训后,各病种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均高于培训前,见表1。3 讨论在本研究中,我院急救科的护理人员在经过定位抢救培训后,抢救成功率显著提升。定位抢救模式的应用弥补了传统抢救模式中人员的站位和分工的不足,促进了抢救小组的抢救效率的提升,具有很大的临床推广意义。参考文献:张连荣,宋瑰琦,谢少清,等.实施团队抢救培训以提高心肺复苏时效性J.护理学报,2013,19(3): 24-27.王俊莉.医护同组定位分工抢救模拟训练对提高急诊护士技能的讨论J.现代护理,2012,5(04),25-27.endprint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架构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