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不厌是历史故事还是诗文语句

上传人:学**** 文档编号:265330071 上传时间:2022-03-13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2.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而不厌是历史故事还是诗文语句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学而不厌是历史故事还是诗文语句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学而不厌是历史故事还是诗文语句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学而不厌是历史故事还是诗文语句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学而不厌是历史故事还是诗文语句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而不厌是历史故事还是诗文语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而不厌是历史故事还是诗文语句(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学而不厌是历史故事还是诗文语句 篇一:来自诗句或历史故事的成语 来自诗文语句的成语: 视死如归 明日黄花 暗香疏影 白发千丈 冰雪聪明 秉烛夜游 草长莺飞 长风破浪 春风得意唐孟郊登科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走马观花唐孟郊登科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万马齐喑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不拘一格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悲欢离合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人面桃花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心有灵犀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柳暗花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山重水复山重水复疑无路,

2、柳暗花明又一村 青梅竹马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怒发冲冠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两小无猜唐李白长干行: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 故事出自史记。成语“指鹿为马”比喻有意颠倒是非,混淆黑白。 故事出自左传。成语“唇亡齿寒”,比喻双方关系紧密,相互依存。 故事出自晋书。成语“闻鸡起舞”,形容发奋有为,也比喻有志之士,实时振作。 故事出自左传。成语“退避三舍”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 故事见于资治通鉴。成语“请君入瓮”,比喻用某人整治他自己。 故事出自晋书。成语“洛阳纸贵”,称颂优良的作品风行一进。 故事出自世说新语。成语“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抚慰自己或他人。 故事出自

3、列子汤问。成语“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美好。 故事出自北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yn dng)谷偃竹记。“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作好充分打定,对事情的告成已有了特别的把握;又比喻遇事不慌,特别冷静。 故事出自晋书。成语“势如破竹”,形容战斗节节告成,毫无阻挡。 篇二: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与古诗文复习习题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期期末复习 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郑人买履,完成文后问题。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4、履( ) 操( ) 度( ) 宁( ) 2翻译: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译文: 3这那么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 答: 二、阅读刻舟求剑,完成文后问题。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涉( ) 遽( )是( ) 求( ) 2分别指出加点词所指代的内容。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 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3解释下加点的“之”的意思,并按要求归类。 A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B至之市,而忘操之。 C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做代词,代物的:( ) ?做动词用的:(

5、) 4翻译:是吾剑之所从坠。 译文: 5这那么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 答: 三、阅读幼时记趣,完成文后问题。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那么或千或百公然鹤也。抬头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满。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害

6、怕。神定,捉蛤蟆, 鞭数十,驱之别院。 1 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是( ) 于土墙凹凸处( 在 ) 神 游其中 ( 想像 ) 项为之强 ( 僵硬 ) 留蚊于素帐中 (简朴的) 盖一癞蛤蟆也(原来是) 鞭 数十(鞭子) 以土砾凸者为邱(同“丘”,土山) 鹤唳云端(高亢地鸣叫) 2解释一词多义: 之 时有物外之趣( ) 抬头观之()心之所向( ) 项为之强() 观 抬头观之( ) 作青云白鹤观( ) 以 徐喷以烟 ( ) 以丛草为林() 为 项为之强 ( ) 以虫蚁为兽( ) 故 故时有物外之趣( ) 温故而知新( ) 其 常蹲其身 ( ) 神游其中( ) 3下面的词语大多作为成语留存在现代汉语中,请

7、解释它们的意思。 (1)明察秋毫:。 (2)怡然自满:_。 (3)庞然大物:_: 心之所向,那么或千或百公然鹤也。 译句:_。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_。 4翻译以下句子 译句:_。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译句:_。 5选文其次段写的趣事是_。(只用4个字) 6对选文第三段文字意思的理解,有下面两种不同的概括。你赞成哪一种?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1)神游丛草 (2)神游山林 答:_。 7第一段中统领全文的一个词语是。 8什么是“物外之趣”? 答:_ _ _ 。 9“我”能得到大量闲情之趣的理由是。 10、没有想象就没有神游的感受,请用原文写出第三段中想象的句子。 答:_ _ 。 11说说

8、“项为之强”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答:_ _ 。 12第四段中概括表达“神游其中,怡然自满”的句子是 答:_ _ 。 13其次段中“又”的用法理应是:() 表示重复或持续表示几种处境或性质同时存在 表示意思上更进一层表示转折,有“可是”的意思 14第一段与二、三、四段的关系是:。 15文章概括表达了幼时的几件趣事,表达了怎样的性格和情趣? 答:_。 16、“鹤”在我国古代有着丰富的文化内容,请你写出两个带有“鹤”字的成语或诗句。1、 _ 2、_ _ _ 四、阅读三峡,完成文后问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

9、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那么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溯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以下加点字的含义。 略无阙处 ()夏水襄陵 ()良 多趣味 () 属引凄异 () 沿溯阻绝() 飞漱其间() 晴初霜旦 () 2解释以下词语的不同含义。 ?自: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 ) ?长:常有高猿长啸( ) 巴东三峡巫峡长( ) 3翻译以下句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文: (2)春冬之时,那么

10、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译文: (3)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译文: 4“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描写得形神兼备,试分析好在哪里? 答: 5有一句话把三峡春冬季节山水草木的秀丽风景概括无遗,这句话是: 。 6文章为何没有按照“春夏秋冬”的依次来描写三峡的风景?谈谈你的看法。 答:_。 7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内容与唐朝哪位诗人写的哪首诗一致?请将诗人的名字及其诗写出来。 答:_ 8描写三峡宏大风景,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 9引用“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作用是什么? _。 10.以下有关文中句子理解错误的一项( )(2分) A“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这句话直接刻画了三峡两岸山势的高峻

11、陡峭,给人以清冷幽深的感觉。 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在这里由动词转为名词,意为奔驰的快马,这句话强调了夏季三峡水势的汹涌,江流的迅疾。 C“素湍绿潭,回清倒影”,这一句向人们表示了一幅宁静中带有微动的山水画卷,与夏季水流的迅疾宏伟形成鲜明对照,一张一弛,节奏猛烈。 D“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这里以猿啸的凄凉气氛来陪衬三峡秋景的萧瑟。 五、阅读以虫治虫回复文后问题。 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遇子方虫那么以钳搏之悉为两段。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愿”。 1在画线的文段中该停顿的地方用“/”隔开。 2解释加点字。 其喙有钳( ) 岁以大穰( )悉为两段( ) 旬日子方皆尽( ) 3以下各组中的加点字一致的两项是( )( )。 A方为秋田之害 方两三级 B而动如初 匠师如其言 C以钳搏 以瓦布之 D问塔动之因 其虫旧曾有之 E旬日子方皆尽 人皆伏其精练 4翻译: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愿”。 译文: 5填空(用原语句填写)。 文章一开头就用一个“”字显示虫害的紧迫,治虫实为当务之急。接着介绍子方虫的天敌,用 “ ”说明为数众多,用“”说明它剿灭害虫时威力大。结果用“ ”的结果突出了“以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