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通感的诗句

上传人:拖*** 文档编号:265030425 上传时间:2022-03-1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用通感的诗句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运用通感的诗句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运用通感的诗句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运用通感的诗句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运用通感的诗句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运用通感的诗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用通感的诗句(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运用通感的诗句 篇一:浅谈通感手法在古诗中的应用 折花绣香,闹字当头 浅谈通感手法在古诗中的运用价值 什么是通感?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视听嗅味触等各种感官都能产生美感,同时每个人的眼耳鼻舌身各个感官的领域也都不是绝缘的。通感把人们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乃至情感、思绪、意念等都沟通起来。在现代修辞学中,钱钟书先生首先用到了“通感”的概念,他是在总结大量诗文的写作手法时找出其规律的。 通感是人们对与客观事物的主观感觉的转移的一种表述,而诗歌借助于通感作用,可以积极推动赏识者的审美再创造,把赏识者从一种美的境界带入另一种美的境界,这两种境界的融合使赏识者获得

2、更猛烈的美感高兴。诗歌借助于通感作用,还有助于使艺术形象被感受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统一起来,扩大了赏识者对艺术形象感受的范围 。 譬如唐代的杜牧秋夕:“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冷的色调和冰凉的水给人的感觉是一致的,因此让人有了立体的感受。还有宋代的林浦的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一种由抽象变概括,由可感成可见的现象自然呈现了出来,人们的感受被赋予了丰富的内容。 诗中通感是“闹”字当头。宋祁的玉楼春中“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红杏枝头饱含春意竟然“闹”起来了。以红杏表春,诗词习见,词人独得在一个闹字,不仅形容出红杏的众多和纷繁,而且把活力勃勃大好春光都点染

3、出来了。不仅有色,而且貌似有声,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在古诗中有好多种通感的类型,譬如以听觉表视觉,给事物以动态感。(红杏枝头春意闹);以视觉表现听觉,使虚化的东西实话。(大珠小珠落玉盘);听觉与嗅感、视觉和嗅觉(哀响馥若兰)(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触觉与听觉、触觉与视觉(“寒磬满空林”,以触觉上的寒形容磬声的深远,寒磬衬空林,旧日辉煌的场所如今是衰草寒烟,特别凄凉。)(“杨花扑帜春云热” 杨花在春风中飘落,而春云也让人产生了热的感觉,春意喧嚷盎然的意境因“热”字而更形象。) 通感不是某个时代某位诗人的创造,从本质上讲它来源于人的本能,从艺术上说那么是人的

4、想象所造成的。通感的手法用于文学的创造,便赋予了文学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通感用形象化的比喻表示出了没有概括形象的事物,重在表达对某种事物的体验感受,是不同感官之间一致片面的联系。大量阅历说明通感对于沟通造型艺术与语言艺术的意境表达、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意境感受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文艺中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乐中有画”“画中有乐”的意境,离开了通感,便都成了无稽之谈。 在修辞过程中 ,通感还往往与比喻、对比、夸诞等修辞手法融合在一起。运用通感所塑造的艺术形象,能够使读者在赏识中产生如临其境,如睹其物,如闻其香,如聆其声,如品其味,身受其冷暖的真实感。 由于从古至今各个时代,从古诗到白话文

5、小说各种文体,通感这种修辞手法的广泛应用导致到今天还有谁会对“笑的幸福”、“表情冷漠”、“一弯寒月”这种最根本的通感的应用提出质疑吗?约莫大家已经不把这些当成通感来对待了。而这也是通感的魅力所在,古诗由于通感更富于美,通感也由于古诗对它的应用而长存。 篇二:诗歌鉴赏中的通感修辞 文学鉴赏中的通感修辞 听邻家吹笙 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这是一首颇具特色的听笙诗。笙是一种由多根簧管组成的乐器,其形参差如凤翼,其声清亮如凤鸣,故有“凤吹”之称。传闻仙人王子乔亦好吹笙作凤鸣,此诗有以此相喻的意思。其中第四句写诗人寻访不得之后的想象,与首句响应,从奏乐环境着

6、笔,通过花的繁盛烂漫,写出乐声的明丽、强烈和欢快,一个“疑”字,写出了似真似幻的感觉,以视觉意象写听觉感受,别具一格。初读第四句,笔者连忙想到了俄罗斯民歌喀秋莎中的一句歌词“歌声犹如明媚的春光”。由于它们都分外高明地运用了“通感”这一特殊的表现手法,分别以“桃花”、“春光”为意象描写音乐,象征了笙声或歌声的明丽、强烈和欢快。郎士元诗中的那个“疑”字,更能给人以缥缈的感受,不愧为神来之笔。 “通感”又叫“联觉”,是把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沟通起来的一种修辞手法。其在古诗词意境的营造上作用甚大。宋祁玉楼春中的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就是典型的例子。清代出名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盛赞其“著一闹字

7、而境界全出”,认为因用了一个“闹”字而充分表现出了春天的境界。 面对同一个审美对象,展现了不同的审美感受。这不仅说明“通感”是外在感觉器官的相互转移,也能说明外在的感觉抉择于内在的审美心理感应。又如杜甫夔州雨湿不得上岸作中“晨钟云外湿”一句,说的是由于天气阴湿,传到云表的钟声瓮声瓮气,不仅听起来不那么清亮、嘹亮,而且有些潮湿(视觉)或润湿(触觉)的感觉。钟声本是诉诸听觉的,因杜甫在概括的天气阴湿的环境中来感受,钟声就从听觉通向视觉甚至触觉,这就写出了对于钟声的独特感受,制止了一般化。 “通感”也有以外形声的感觉转换。如汤显祖牡丹亭中的两句唱词:“声声燕语明如剪,呖呖莺歌溜的圆。”其中“燕语”、

8、“莺歌”都诉诸听觉,而“剪”是器物,“圆”用于外形,都属视觉范围,怎么“燕语”会像“剪”,“莺歌”会成为“圆”呢?原来人们可以从“剪”的外形上得出犀利、轻快的联想,从“圆”的形态上获得珠圆玉润的启示。可见,“通感”艺术要在感觉转换中才能完成。读者假设不能产生联想,甲感觉与乙感觉沟通不了,便不能完成转换的目的,也就体会不到“通感”的妙处了。 “通感”还有以色写声的,如清代诗人严遂成满城道中中的“风随柳转声皆绿,麦受尘欺色易黄”。“声”明明是听觉,“绿”属视觉,怎么“声”会变绿呢?由于风拂柳絮,婆娑有声,柳丝飘动,好像一道绿帘散开,从这绿丛里发出的声音也貌似染了绿色。“绿”在这里,既点染了色美,同

9、时又作了简便宜人的声美的同义语。 在现行中学语文课本中,“通感”也不乏其例。 荷塘月色中有两例。第一例是用来描写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幽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一句把本是通过嗅觉得到的“幽香”比喻成“歌 声”,而“歌声”是人们通过听觉获得的,将嗅觉和听觉有机地融为一体,便使迷人的境界添加了无限的韵致,迷离精妙,令人情动神摇。其次处是用来描写月下的荷塘:“塘中的月色并不平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此句高明地将光和影、明与暗的组合比喻成和谐的音乐,把视觉形象转化为听觉形象,将月下荷塘的和谐之美表现得恰到好处,淡淡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阿房宫赋中一例:“歌

10、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此例前边将属于听觉范围的声响(歌声)与属于视觉范围的春光、属于触觉范围的和暖彼此沟通;后边那么将属于视觉范围的舞姿与属于触觉范围的凄冷彼此沟通,形象地写出了阿房宫内的歌舞之盛。 祈福中的“我在蒙胧中,又朦胧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貌似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将听觉对象的“音响”与具有视觉形象的“浓云”沟通,更突出了音响的繁密和猛烈。 篇三:高考古诗鉴赏中两首运用通感试题 2022,北京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0、11题。 柳堤 (明) 金 銮 春江水正平,密树听啼莺。十里笼睛苑,千条锁故营。 雨香飞燕促,风暖落花轻。更欲劳攀折,年年还自生。 10、(7

11、分) 以下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是(3分) A 一二句点题,写“春江”暗含江边之“堤”,写“密树”点出堤上之“柳”。 B 三四句承题,“十里”承“春江”,写堤长;“千条”承“密树”,状柳茂。 C 三四句写柳堤晴日的静景,五六句写雨天的动景,以静写动,借静衬动。 D “啼莺”“飞燕”“风暖”“落花”概括生动的描绘出暮春世界的美观风景。 答:C 雨本无香味,但诗人在“雨香飞燕促”中却说雨“香”,这是用嗅觉来表达触觉和视觉的修辞方法。以下诗句中“香”字的运用和本诗类似的两项是(4分) A 花经宿雨香难拾,莺在豪家语更娇。(唐?郑谷阙下春日) B 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宋?杨朴莎衣) C

12、几经夜雨香犹在,染尽胭脂画不错。(宋?刘子翚海棠花) D、燕子来时春雨香,燕子去时秋雨凉。(元杨维桢燕子辞) E、 映日暖云流似水,浥尘香雨润如膏。(明?邱睿都城春日) 答:DE 11、这首诗运用了由景及理的写法,这种写法在王之涣登鹤雀楼(白日依山尽)、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等诗中也有表达。 人选上述诗歌中的一首,也可选取其他诗作,概括说明期中景和理的内容,并分析景理之 间的关系。(不少于150字)(10分) 2022,安徽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最爱东山晴后雪 (宋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解释:本诗为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首。 8、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4分) 答案:诗人只顾追寻胜景而不觉春寒,驻足春风夕阳中注视东山,对东山雪景弥漫爱好之情。从这些动作与心理的描写中,可以看到一个心境安闲、迷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忘我的诗人形象。 9请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涌”二字的妙处。(4分) 答:_ 答案:“软”以触觉写视觉,生动地写出了夕阳余晖可感可触、温和和暖的独特美感;“涌”字运用对比手法,形象地描绘出在夕阳红光映照之下,白雪笼罩东山如银涛涌出的美观景象。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