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对我国具体会计准则的思考》

嘀嘀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6.51KB
约6页
文档ID:264587639
《对我国具体会计准则的思考》_第1页
1/6

对我国具体会计准则的思考摘要:会计准则是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它在我国经济建设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2006年开始,新会计准则已经实行近4年来,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是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对我国具体会计准则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通过本文的研究,为我国会计准则更好的应用做出贡献文章首先对会计准则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为下文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然后分析了我国具体会计准则应用过程中存在以下一些问题:首先没有充分考虑对经营者的经济后果,导致企业短期行为;其次具体会计准则之间相互协调不够,甚至彼此矛盾;最后不必要和不合理的“中国特色”较多,国际化力度不够最后对解决我国具体会计准则存在问题进行了策略分析,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解决我国会计准则的应用问题:首先正视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全面考虑各方经济利益;其次制定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为会计准则的制定提供理论指导;完善会计准则制定程序,加强准则制定工作的组织和管理;最后正确处理会计准则国际化和国家化的关系,加快国际化进程论文关键词:会计,具体会计准则,思考1.1 研究背景51.2 研究方法51.3 本文的研究思路52 相关概念界定62.1 会计准则62.2 会计准则优劣谈63我国具体会计准则存在的问题73.1没有充分考虑对经营者的经济后果,导致企业短期行为73.2 具体会计准则之间相互协调不够,甚至彼此矛盾73.3不必要和不合理的“中国特色”较多,国际化力度不够84 对策与建议分析104.1正视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全面考虑各方经济利益104.2 制定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为会计准则的制定提供理论指导104.3 完善会计准则制定程序,加强准则制定工作的组织和管理104.4正确处理会计准则国际化和国家化的关系,加快国际化进程11结论121 绪论1.1 研究背景会计准则是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它在我国经济建设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在人民大会巷口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和新的38项具体准则,2006年10月30日又发布了会计准则指南,标志着我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趋同对于在全球一体化的宏观环境下我同企业更好地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打下了良好基础新会计准则实行近4年来,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是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对我国具体会计准则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通过本文的研究,为我国会计准则更好的应用做出贡献1.2 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对我国具体会计准则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理论研究法对会计准则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然后采用文献研究法对我国具体会计准则的应用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策略进行研究1.3 本文的研究思路本文首先对会计准则的相关概念进行研究,为后文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然后对我国具体会计准则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最后对解决我国具体会计准则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策略进行分析2 相关概念界定2.1 会计准则会计准则以特定的经济业务(交易与事项)或特别的报表项目为对象,详细分析各该业务或项目的特点,规定所必须引用的概念的定义,然后以确认与计量为中心并兼顾披露,对围绕该业务或项目有可能发生的各种会计问题做出处理。

人们学习了一份具体的会计准则,将会清楚地了解特定会计业务的会计处理的全过程我国现有会计准则体系分为基本会计准则和具体会计准则两个层次1992年11月我国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可以理解为是对具体会计准则的一种简单归纳,具备了“会计准则纲领”指导性准则的雏形,所以是基本会计准则具体会计准则是指目前正在拟定、并陆续发布的四个方面(约3l项)的准则:(1)通用或共性业务准则;(2)一般企业特殊业务准则;(3)特殊企业特殊业务准则;(4)财务报表准则2.2 会计准则优劣谈到目前为止,具体会计准则尚未构成完整的会计规范体系但是,从它发布的会计准则看,无论是结构体例,还是会计政策的阐述方式,均符合国际惯例,对独立的经济业务会计核算和披露的规定较系统、完整一方面符合国外人士的阅读习惯,便于他们理解我国的会计标准;另一方面也是建立和完善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需要;同时,准则能够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掌握财务会计的全过程,并能举一反三,增强解决新问题的本领所以,会计准则作为会计规范的表现形式应予保留,这适应我国的国情和对外开放的需求很显然,制定和实施会计准则作为在我国一项正在进行的工程,它必然具有其不足之处。

就基本会计准则而言,它未将政府会计列入会计准则体系,未将企业会计和事业会计共同适用的理论概念进行集中说明,从而造成指导功能的相对不力就具体会计准则而言,其表述内容和方式有的不够严谨,人为调整空间大,可操作性受到限制有些表述简直是直接从《国际会计准则》等直译过来,生搬硬套,不符合我国会计人员的理解思路同时会计准则与相关法规不够协调配套,如有关期货、非货币性交易在我国经济生活中的有关规定并不完善,致使会计准则的实施缺乏必要的法规制度支持,运用困难3我国具体会计准则存在的问题3.1没有充分考虑对经营者的经济后果,导致企业短期行为会计准则是一种生产关系,具有经济后果,影响利益相关者的经济行为并具有很强的财富分配效应因此会计准则应当全面考虑和较好地协调各方利益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过于偏重国家、投资者、债权人等外部使用者的信息需要.没有充分考虑会计准则对企业经营者的经济后果以研究与开发支出的会计处理为例.我国会计准则采用了全部费用化的处理方法主要原因是符合谨慎性原则记得《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征求意见稿)曾经解释,费用化处理方法有利于给子企业所得税优惠,从而鼓励企业搞新产品、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实际上这一目的非但没有达到,反而产生了一定的“负作用”。

特别是高利技企业,抵触情绪很大研发支出一般都需要一个较氏的周期,而经营者的报酬和升迁又与其任期内经营业绩密切相关,许多经营者为了任期内利润最大化,不但没有增加研发支出,反而减少研发支出,出现短期经营行为,这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是极为不利的笔者认为,税法规定费用化的优惠处理井不影响会计准则将其资本化,这样也许会真正产生一个良好的“经济后果”又如,《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规定,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应将非现金资产账面价值低于重组债务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当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价值的时候,企业经营者为了提高账面利润也许会选择牺牲企业利益的做法,即宁愿以低于公允价值而高于账面价值的价格出信非现金资产,从而增加账面利润,然后再用(更多的)现金去清偿债务,而不是积极地与债权人进行协商争取债务重组更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具体会计准则广泛运用了谨慎原则,其广度和深度不亚于许多发达国家,某些规定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样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挤掉会计利润中的“水分”,但不却利于我国企业到境外融资。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