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 习作例文》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3

上传人:华美****资源 文档编号:264421154 上传时间:2022-03-11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33.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 习作例文》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3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部编版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 习作例文》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3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部编版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 习作例文》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3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部编版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 习作例文》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3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版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 习作例文》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 习作例文》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习作例文习作例文习作例文为学生提供了较好的习作模仿素材。 颐和园这篇例文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观。课文移步换景,游览顺序明确,学生能够轻松地补充路线图。 七月的天山以游踪为序,从山的外围写到山的深处,或由远及近,或自上而下,写出了景物的转变,文字繁而不杂。作者抓住景物的特性,展开精致的描写,运用了比喻、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把景物描绘得淋漓尽致,美不胜收,组成了一幅幅生动、奇美的画面。通过学习,学生对如何把握写景文章的写作顺序,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两篇例文的写作顺序明确,学生梳理起来也较容易。1借助旁批和课后的习题,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游览顺序。2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归纳总结例文写作方法,为后面习作打

2、下基础。【知识与技能】1理清两篇例文的写作顺序,画出起过渡作用的句子,体会作者是怎样把游览的顺序写清楚的。2理解例文内容,把路线图补充完整。【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通过梳理习作例文的写作顺序,掌握游记写作方法。2学会怎样画游览的路线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感受大自然的美,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体会作者是怎样把游览的顺序写清楚的。教师:课件。学生:回忆自己游览过的地方,画出游览路线图。1 课时一、导入教师激情导语:她,构思巧妙,建筑精致,全国各地有名的园林都能在此看到影子, 有“皇家园林博物馆”之称; 她, 被誉为“世界几大文明的有力象征”,是中国的“世界遗产”之一,园内的长廊还被列入“

3、吉尼斯世界记录”。她,就是北京的颐和园。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美丽的园林。板书课题。(颐和园)二、学习习作例文颐和园1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的?默读习作例文,找出作者的游览路线,把有关的句子画下来。课件出示:(1)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2)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3)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4)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2游览顺序:长廊万寿山脚下万寿山山上昆明湖。3画一画旅游示意图。这就是按地点转换顺序记叙的方法。引导学生抓住“进了、绕过、走完、来到、登上、下来、走过”等记叙游览过程的动词,学习作者移步换景、过渡连接的表达

4、方式。4交流例文中让自己印象深刻的句子。(1)用横线画出自己觉得精彩的句子。(2)交流这些句子精彩在哪里。三、学习习作例文七月的天山1谈话引入,进入情境。接下来让我们跟随作者碧野走进新疆,骑马上天山。在出发之前,我想先请收集到有关资料的同学,来介绍一下你了解的情况。2老师也搜集了一些新疆和天山的风景图片,想看看吗?那就让我们先睹为快!(播放图片)七月的天山又会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共同去感受吧!3学生自由地读课文,在读中注意抓住作者观察点的变化,可以用笔把这样的词语、句子勾画出来。4交流这些词语、句子。(明确作者的三个观察点:进入天山再往里走走进天山深处)5在天山不同的地方看到的景象

5、也是各不相同的,请你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景点细细地读一读,看看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6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组成学习小组,一起学习自己喜欢的那一部分。提示:(1)作者写了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2)作者是怎样把景物具体、形象地描绘出来的?7分小组汇报学习体会,在学生汇报时,师适时进行点拨。8重点体会以下句子,感悟作者的写作方法。(1)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太阳下,雪峰间的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2)融化的雪水,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在山脚下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3)沿着白皑皑群峰的雪线以下,是蜿蜒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撑开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丫,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4)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显得格外精神。9感悟作者的写法。作者是怎样把天山的美表现出来的?(修辞手法的运用,移步换景,条理清晰)颐和园长廊万寿山脚下万寿山山上昆明湖七月的天山进入天山再往里走走进天山深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