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青春美丽心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绪论

上传人:sat****105 文档编号:264395526 上传时间:2022-03-11 格式:PPTX 页数:51 大小:6.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阳光青春美丽心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绪论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阳光青春美丽心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绪论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阳光青春美丽心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绪论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阳光青春美丽心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绪论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阳光青春美丽心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绪论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阳光青春美丽心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绪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阳光青春美丽心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绪论(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 绪论幸福人生 从心开始01020304目录心理健康概述大学生常见异常心理心理健康的培养心理咨询 洗一个澡,看一朵花,吃一顿饭,假使你觉得快活,并非全因为澡洗得干净,花开得好,或者菜合你口味,主要因为你心上没有挂碍。 钱钟书写在人生边上 一切的财富和成就,都源于杰出的智慧与健康的心理。 瑞士荣格 心语心愿1心理健康概述一、心理健康的概念 心理现象是人类最常见的现象之一,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 心理现象心理过程是心理现象的动态表现形式,包括认知、情感、意志三个方面,具体指的是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言语等认知活动、情绪活动与意志活动。个性心理是指心

2、理活动进行时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特点。例如,有的人观察敏锐、精确,有的人粗枝大叶;有的人思维灵活,有的人思考问题深入;一、心理健康的概念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 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知、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 心理健康从广义上讲从狭义上讲二、心理健康的判断标准 (一)心理健康的判定方法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方法是心理测验中经常使用的一种判定方法。如同人的身高、体重、红细胞计数、血压等有一个大致正常的范围一样,正常人的心理活动尽管个体之间有较大的差异,但总体上有一个分布比较集中的区域。如果偏离常

3、态分布,超过某个界限值,就可以视为心理障碍。二、心理健康的判断标准 (一)心理健康的判定方法统计学方法优缺点p 这种判定方法的好处是操作比较简便,有客观的统计学指标。 p 但缺点是人群中的少数人(如智商特别高的天才)就可能由于偏离正常范围而被错误地诊断为心理障碍。而且,无论社会如何进步,即使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心理健康水平全部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只要个体间有差异,这些差异就会被当作是心理障碍,这就造成总是有1%5%的个体被认为存在心理障碍。二、心理健康的判断标准 (一)心理健康的判定方法社会学方法 一般情况下,人的行为总是与环境协调一致的。人依照社会生活的要求来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因此他的行为符合社

4、会的准则,根据社会要求和道德规范行事。当然,人的社会适应行为和能力是受时间、地点、习俗和文化等条件影响的,人的行为或心理是否健康、正常,在不同的社会文化中有不同的标准。二、心理健康的判断标准 (一)心理健康的判定方法生物学方法 生物学方法是通过对躯体进行生物学检查来判定心理是否健康的方法。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现象是脑活动的结果,也就是说脑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因此,通过物理化学检查、心理生理测验等来判断脑部功能对于检查个体心理健康状况有一定的意义,但是,心理同时又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受其他因素制约,因此单纯采用躯体生物学检查的方法难以对心理活动作出全面的解释。二、心理健康的判断标准 (一)

5、心理健康的判定方法心理学方法 判定心理活动是否健康,主要采用心理学方法。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一定会表现在他的心理及行为活动之中。这些心理活动通常包括个人的内心感受和外部行为表现两个方面。人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否符合社会的要求,可以看作是个体心理活动在群体中的外现和延伸。因此,只有心理学方法才是判定心理活动是否健康的根本方法。当然在使用心理学判定方法的同时,应注意结合使用统计学和社会学方法。二、心理健康的判断标准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判断标准 智力正常主要是指个体具有在经验中学习和理解的能力,获得和保持知识的能力,迅速而准确地对新情境做出反应的能力,以及运用推理有效地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心

6、理健康的大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探索兴趣,能够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保持一定的学习效率,并能够从学习中体验到快乐和满足。1智力正常二、心理健康的判断标准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判断标准 情绪健康的标志是情绪稳定、乐观、心理愉快。 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使整个身心处于积极向上的状态,从而有助于提高心理功能,更好地发挥自身的内在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成绩。2情绪健康二、心理健康的判断标准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判断标准 意志是人在完成一种有目的的活动时所进行的选择、决定与执行的心理过程,意志健全主要是指个体在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力等方面都表现出一定的水平。3意志健全二、心理健康的判断标准 (

7、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判断标准 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自然环境及人际环境等; 能够和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对社会现状有清晰、正确的认识,其思想和行动都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与社会的要求相符合; 即使突然发生意外变化或身处恶劣环境中,也能较快地进行自我调节,顺应环境并保持心理平衡。4社会适应良好二、心理健康的判断标准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判断标准5人格完整 人格完整是指个人的所想、所说、所做协调一致,个体人格结构的要素完整统一,即在气质、能力、性格、信念等方面均衡发展;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自我同一性完好,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人格的核心,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目标和行动统一起来。二、心理健康的判

8、断标准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判断标准6自我意识完善n 自我意识完善主要是指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和接纳自己。n 恰如其分地认识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既不以自己某些方面高于别人而自n 能够自我悦纳,喜欢自己,接受自己,自尊、自强、自爱,正视现实,积极进取;n 既能正确对待自己的优点,也不回避自己的弱点;n 面对挫折与困难,不自暴自弃,做到接纳自我。二、心理健康的判断标准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判断标准7人际关系和谐 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是与人接触,同别人打交道,也就是人际交往。乐于与人交往客观评价别人和自己宽以待人有自知之明,不卑不亢交往中保持独立而完整的人格乐于助人二、心理健康的判断标准 (

9、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判断标准8心理行为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 年龄特征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身体和心理发展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和本质的特征。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年龄特征,是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的特点。三、客观理解心理健康心理不健康与有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表现不能等同。心理健康与不健康不是泾渭分明的对立面,而是一种连续状态。心理健康的状态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动态变化的过程。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一种理想尺度,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衡量是否健康的标准,而且为我们指明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努力方向。2大学生常见异常心理一、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惑 由于大学和中学人

10、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的差异,进入大学,面对环境的变化、管理方式的变化、学习方式的变化、生活习惯的变化,大学新生需要较快形成新的生活方式、处事方式和思维方式,完成角色转变。 但有些同学很难迅速转换角色,很容易造成目标缺失、茫然失措、无所事事、得过且过或随波逐流等问题。 (一)环境适应困惑一、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惑 大学生处于成年早期,处在“亲密感孤独感”的心理冲突时期,再加上生活环境和学习方式的改变,个体独立地步入准社会群体的交际圈,促使部分大学生乐于交往、主动交往、善用技巧、拥有朋友; (二)人际交往困惑 同时,也有一部分大学生存在不愿与人交往、不敢与人交往和不懂与人交往等人际交往的困惑。一、大

11、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惑 大学生处于由青少年向成年过渡的转型期,生理、认知、情绪上正处于剧烈的变化之中。(三)情绪困惑 有可能因为一些具体的问题或者困难,引发自卑、过度紧张、焦虑或者抑郁等情绪问题。一、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惑 爱情是人类最崇高的情感之一,大部分大学生处于1825岁,希望收获爱情,认真经营爱情。(四)恋爱情感困惑 实际生活中,不少学生心中怀着对异性的爱慕,对爱情心怀憧憬,对两性充满好奇。在追求爱情和经营爱情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单恋、沟通困惑、失恋、性困扰等问题。一、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惑 进入大学后,学习的目标、内容、方式、方法等与高中阶段差异很大,大学课堂尤其重视实践学习、重视实训课程,

12、一些同学在面对新阶段的学习时,往往出现学习目标模糊、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动机功利化、学习成果不佳等状况,现实与理想的落差,易使大学生产生挫败感、自卑感、厌恶感等。(五)学业发展困惑一、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惑“我是个什么样的人?”“我为什么会是这样的人?”“我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 这些问题的解答都涉及自我意识等问题,大学生总是十分感兴趣又迫切地思考这些问题,强烈期盼一个满意的答案。(六)自我意识困惑二、人格障碍与神经症问题 (一)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是指明显偏离正常且根深蒂固的行为方式,具有适应不良的性质,病人遭受痛苦,使他人遭受痛苦,或给个人或社会带来不良影响。 具体表现在自我认知、情感表达、人际

13、关系等方面的经常性、反复性的冲突。二、人格障碍与神经症问题 (二)焦虑症 焦虑症,又称为焦虑性神经症,是神经症这一大类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以焦虑情绪体验为主要特征,可分为慢性焦虑(广泛性焦虑)和急性焦虑发作(惊恐障碍)两种形式。其主要表现为:无明确客观对象的紧张担心、坐立不安,还有自主神经症状(心悸、手抖、出汗、尿频等)。 二、人格障碍与神经症问题 (二)焦虑症 要学会区分正常的焦虑情绪和病理性的焦虑。 一方面,学会分辨自己的焦虑是否“过多”“长期”“不必要”,并且这种焦虑情绪是否对自己的日常生活造成负面影响,如不能上课、不能学习、不能正常交往等; 另一方面,要学会区分这种焦虑情绪是来源于“客

14、观事实”还是“主观感受”。如焦虑严重程度与客观事实或处境明显不符,或持续时间过长,则可能为病理性的焦虑。二、人格障碍与神经症问题 (三)强迫症 这是一种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的神经症,特点是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两者强烈的冲突使患者感到焦虑和痛苦。患者虽体验到这些想法或冲动是来源于自身,极力抵抗,但始终无法控制,二者强烈的冲突使其感到巨大的焦虑和痛苦,严重影响其学习工作、人际交往甚至生活起居。二、人格障碍与神经症问题 (三)强迫症 因此,真正患有强迫症的人是少数。【儿童心理学家朱迪茜瑞坡坡特在不能停止洗手的男孩一书中写道】 “具有某种类似强迫症的特征,是人类共有的普遍现象。判断某种行

15、为是否属于强迫症的关键,要看这种行为究竟对你的生活造成了多大影响。强迫症必须对一个人的生活长时间造成真正的妨碍,而大多数人的情况都不具备这一特征。”二、人格障碍与神经症问题 (四)抑郁症 抑郁症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临床可见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情绪的消沉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自卑抑郁,甚至悲观厌世。 正常人的抑郁情绪是基于一定客观事物为背景,即“事出有因”; 病理性抑郁通常无缘无故发生,缺乏客观精神应激的条件,而且是弥散性的,挥之不去,难以自行缓解,需要药物治疗。三、精神疾病 以精神分裂为代表的精神疾病是指在各种生物学、心理学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大脑功能失调,以认知、

16、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为临床表现的疾病。当一个人已经出现诸如幻觉、错觉、妄想、哭笑无常、行为怪异、社会功能严重退化等症状时,可能患上了精神分裂症,必须尽快就医。 需要注意的是,诊断一个人是不是精神疾病需要精神科医生进行专业的界定。3心理健康的培养一、掌握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 健康心理的形成和维护,与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密切相关,有属于它和与它关联的科学体系。这样的体系中包含知识的、方法的、技术的等多个小系统。所以,要想达到社会认可的、个人满意的心理健康程度,任何一个人都应当主动掌握一些心理健康知识。二、预防和消除亚健康状态 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只顾学习工作,或者随心所欲地生活,都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青年大学生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情趣,有业余爱好,生活有规律,少饮酒、不吸烟、少熬夜,坚持体育锻炼,做到起居有常、饮食有度、科学用脑、劳逸结合、有效调节。(一)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二、预防和消除亚健康状态(二)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积极投入班级、社团等集体活动,在丰富业余生活的同时,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