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二年级历史成语故事

上传人:lm152****8155 文档编号:264310134 上传时间:2022-03-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二年级历史成语故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2年二年级历史成语故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2年二年级历史成语故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2年二年级历史成语故事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2年二年级历史成语故事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二年级历史成语故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二年级历史成语故事(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二年级历史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是我国几千年以来人民才智的结晶,其特点是深刻隽永,言简意赅,下面为大家细心整理了一些关于二年级历史成语故事,欢迎查阅。 二年级历史成语故事1 北朝时期,齐国的魏兰根,相貌奇伟,卓有见识,学富五车。魏兰根的母亲去世后,要葬在常山郡境内。当地有一个董卓的祠庙,祠堂四周长了一片柏树。魏兰根开诚布公地说:“董卓活着时是奸臣,他的祠堂不该保存下来。”就命人把柏树全部砍伐干净,给他母亲做了棺材。别人开诚布公地劝他这样唯恐会不吉利,但魏兰根却束之高阁。 有一年,秦陇一带闹饥荒,可官府却丝毫不愿

2、减轻税赋,结果发生农夫起义。朝廷吩咐行台萧宝夤带兵讨伐起义军占据的宛川,当时任岐州刺史的魏兰根,也跟随萧宝夤的部队同心协力共同作战。起义军很快失败了,宛川城被攻陷,官军抓获了大批俘虏。萧宝夤从中选择了10名美女,赏给魏兰根做婢妾。魏兰根很不赞成,他开诚相见地说:“宛川县地处偏远,地头蛇势力很强,皇室的恩威则比较薄弱,因此老百姓才感到无所适从,结果因此才误人歧途,卷入了叛乱行动。如今朝廷应当总结阅历教训,对他们实行怀柔政策:百姓饥寒,朝廷应当给他们送衣送粮,关切感化他们,让他们过上安家立业的生活才对,怎么还可以把他们发配为奴仆呢?”于是他把这些女子全部遣返家乡。 二年级历史成语故事2 春秋时期,

3、齐襄公有两个弟弟,一位是公子纠,另一位是公子小白,他们都很贤明。公元前686年,齐国发生内乱,襄公被杀,公子纠跟着谋士管仲逃到鲁国避难,而公子小白则跟着他的谋士鲍叔牙逃到莒国。在那个混乱的时代,假如没有实力,保全性命是最重要的。 其次年,齐国内乱平静,大夫们派使者到鲁国请公子纠回国即位,管仲怕公子小白抢先回国即位,所以带领军队去公子小白回齐国的必经之路堵截。 等了几日,管仲果真看到公子小白正行色匆忙地往齐国而去。为了保证公子纠登上国君之位,管仲心一横,偷偷地向小白射了一箭,公子小白中箭后,大叫一声倒地。管仲以为小白已死,心中暗自兴奋,就带领军队回去了。 谁知管仲的一箭并未射中小白,小白不知道暗

4、害自己的人带了多少军队,就咬破舌尖,假装口吐鲜血而死。等到管仲等人离去后,公子小白与鲍叔牙不分昼夜赶往齐国京城。在公子纠到京之前,公子小白抢先一步即位,历称他为齐桓公。 公子纠见本国已有新君,只得返回鲁国,依附鲁庄公。这样一来,齐、鲁之间发生了斗争。鲁国的力气不如齐国,所以被打得大败。公子纠万般无奈,只得自尽。鲁庄公就将管仲押送到齐国,来讨好齐桓公。 管仲在路上受尽苦楚,不但吃不饱饭,而且连水也喝不够。一天,他来到绮乌这个地方,就向当地的官员苦苦请求,希望得到一些吃的。那个官员心肠很好,不但盛出饭来,还怕管仲吃起来不便利,竟然跪在地上端着饭给管仲吃。管仲见他如此行事,就想到他可能有求于自己。

5、果真,这个人的私心最终暴露了出来。他暗地里对管仲说:“您是位大贤,齐国国君又是个爱才之人。您此番到齐国去,或许能逃过一死,得到国君的重用,安享荣华富贵。到了那时,您将会怎样报答我?” 管仲说:“假如我真的因为自己的贤能得到了施展才华的机会,我会任用贤人,运用能人,对有功劳的人进行评赏。我为什么要谢你呢?” 后来在鲍叔牙的举荐下,小白不计前仇,任人唯贤,任命曾有一箭之仇的管仲为相国治理齐国。 二年级历史成语故事3 秦始皇在世时,非常信任大将蒙恬、蒙毅兄弟。朝中有一个大臣,名叫赵高,此人身体强壮,并对法律很有探讨。秦始皇提拔他为中车府令,并命他当自己的小儿子胡亥的老师。 有一次,赵高因为受贿舞弊,

6、犯了大罪,刚好蒙毅受理这个案件,蒙毅对赵高一向有不好的看法,就根据法律判处赵高死刑。可是,秦始皇却念赵高是个人才,并且教子有功,就赦免了他的罪,还为他复原了官职。 赵高因此对蒙毅及其兄蒙恬大将军恨之入骨。后来秦始皇出宫巡游,在途中染疾病死。此时本应由公子扶苏即位,可赵高却乘机串通丞相李斯,立胡亥为秦二世,并用阴谋手段将公子扶苏和大将蒙恬害死。 赵高驾驭了朝廷大权后,对胡亥说:“先帝在世时本准备立你为太子,蒙毅不赞成。于是立了扶苏,我看定得除掉此人,否则会有后患。”胡亥听了,就把蒙毅抓起来,逼蒙毅自杀。 蒙毅知道自己逃不过劫难,便大骂了赵高一通,说道:“从前秦穆公杀了三位良臣殉葬,秦昭襄王杀白起

7、,楚平王杀伍奢,吴王夫差杀伍子胥,这四个国君都因杀了良臣,他们的名声在诸侯各国间特别坏。希望皇上要引以为戒,不要受奸臣的蒙蔽。” 说完,蒙毅自杀而亡。 二年级历史成语故事4 春秋时,晋献公在宠妾骊姬的挑拨下,杀了太子申生,公子重耳和夷吾分别逃亡到狄(d)国和梁国。? 后来,晋献公死了,夷吾在秦穆公和齐桓公的帮助下做了国君,他怕重耳回来争夺王位,就派人去杀他。于是,重耳又从狄国历尽艰险,逃到了齐国。齐桓公对重耳以及追随他的子犯、赵衰、狐偃(yn)等人都非常优待,还把一个本家姑娘齐姜嫁给了重耳。重耳在齐国一住七年,日子过得舒适极了,他也不想再回晋国去了。? 齐桓公死后,齐孝公做了齐国国君,齐国起先

8、衰弱。子犯、赵衰、狐偃等一起来到桑园里隐私协商,要想方法让重耳离开齐国。这事让重耳的妻子齐姜知道了。齐姜是个女中豪杰,希望丈夫能做一番大事业,就对重耳说:“公子,你有远大的志向,我很兴奋。你走吧!男子汉大丈夫总得做一番事业,留恋妻子和贪图安逸是没有出息的!”重耳听了很惊异,说:“我并没准备离开你,离开齐国呀,我不走!”齐姜听了,知道重耳不想走,就和子犯等人商议了一个计策,用酒把重耳灌醉后,把他送出了齐国。后来,重耳在六十二岁的时候,最终回到晋国,当上了晋国的国君,史称晋文公。? 成语“志在四方”,常比方人要树立远大的志向。 二年级历史成语故事5 孟子是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孟子从小丧父,全靠母亲

9、倪氏一人日夜纺纱织布,挑起生活重担。倪氏是个勤劳而有见识的妇女,她希望自己的儿子读书上进,早日成才。 一次,孟母看到孟轲在跟邻居家的小孩儿打架,孟母觉得这里的环境不好,于是搬家了。 又一天,孟母望见邻居铁匠家里支着个大炉子,几个满身油污的铁匠师傅在打铁。孟轲呢,正在院子的角落里,用砖块做铁砧,用木棍做铁锤,仿照着铁匠师傅的动作,玩得正起劲呢!孟母一想,这里环境还是不好,于是又搬了家。 这次她把家搬到了荒郊野外。一天,孟子看到一溜穿着孝服的送葬队伍,哭哭啼啼地抬着棺材来到坟地,几个精壮小伙子用锄头挖出墓穴,把棺材埋了。他觉得挺好玩,就仿照着他们的动作,也用树枝挖开地面,认仔细真地把一根小树枝当作

10、死人埋了下去。直到孟母找来,才把他拉回了家。 孟母第三次搬家了。这次的家隔壁是一所学堂,有个胡子花白的老师教着一群大大小小的学生。老师每天摇头晃脑地领着学生念书,那拖腔拖调的声音就像唱歌,淘气的孟轲也跟着摇头晃脑地念了起来。孟母以为儿子喜爱念书了,兴奋得很,就把孟轲送去上学。 可是有一天,孟轲逃学了。孟母知道后伤透了心。等孟轲玩够了回来,孟母把他叫到身边,说:“你贪玩逃学不读书,就像剪断了的布一样,织不成布;织不成布,就没有衣服穿;不好好读书,你就恒久成不了人才。”说着,抄起剪刀,“哗”的一声,把织机上将要织好的布全剪断了。 孟轲吓得愣住了。这一次,孟轲心里真正受到了振动。他仔细地思索了很久,最终明白了道理,从今用心读起书来。由于他天资聪慧,后来又特地跟孔子的孙子子思学习,最终成了儒家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 二年级历史成语故事第7页 共7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