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控的陪审团1600字

上传人:I*** 文档编号:264234612 上传时间:2022-03-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7.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失控的陪审团1600字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失控的陪审团1600字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失控的陪审团1600字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失控的陪审团1600字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失控的陪审团1600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失控的陪审团1600字(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失控的陪审团1600字 失控的陪审团观后感陪审团制度的思考姓名:闫彦慧班级:法学三班学号:201022090328科目:英美法概论陪审团制度的思考在美国,民主思想通过所谓的陪审团制度在司法活动中得到了体现。陪审团制度作为一项宪法性制度,它的意义不仅仅体现在保障审判公正,防止司法专断上,更反映在它的“寓权于民”的政治思想中。凡事都有两面性,陪审团制度一样存在着弊端与不足,可以说该制度是饱受争议的。陪审团制度,是指由特定人数的有选举权的公民参与决定嫌犯是否起诉、是否有罪的制度。美国法律规定,每个成年美国公民都有担任陪审员的义务。但是不满21岁、不在本土居住、不通晓英语及听力有缺陷的人、有前科者,

2、没有资格充当陪审员。在“失控的陪审团”这部电影中,最为突出的内容是陪审团成员的挑选,听审和受控。接下来我将从三个不同的阶段浅析陪审团制度。第一:陪审员的选择陪审员的选择在经过法官的初步审查之后,候选人要接受辩方律师和检方的审查,他们对陪审员候选人都有否决权。另外,双方的律师团都只有否决权,任何一名入选的陪审员都必须同时得到双方的认可。在影片中每一位陪审员都经过了专业人士的调查与分析,不论辩方和检方的立场如何,他们都会尽可能选择对自己有利的陪审员,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就是由于陪审员的选择权掌握在一些特定人的手里,这为陪审团的存在埋下了一个炸弹,一个队伍不纯的炸弹。为什么这么说呢,仔细分析可以发现,

3、检方和辩方在选择陪审员时如果他无法找到百分百赞成其立场的人,那么他们偏向选择对案件漠不关心的人,很显然,这些人容易被说服,那么把案件交由一群“门外汉”来审理,正义何存?另外,还有一点值得注意:每个陪审员都只是一个人,他们也会有是人就有的贪婪,愤怒,仇恨,自私心理。而且他们也会受到强势力量的干扰。本案中陪审员的人身安全受到了威胁,制枪工业一方为了取得胜利,为了达到换陪审员的目的,不惜伤害陪审员,在陪审团队伍中造成恐慌。很明显,这并不利于案件的审理。这也引起了我对陪审团换候补人员这一程序的质疑。我们知道:一个案件最终所需要的只是12名陪审员和12名候补陪审员。自始至终,候补陪审员是和正式的陪审员一

4、起参加法庭的审理活动的。每当一名陪审员因故离开,就有一名候补的顶上。一旦候补的全部顶完,再有人必须退出的话,审判就可能由于陪审团的人数不足而宣告失败,一切都要重新开始。在影片案件中,费奇一方就是钻了这个漏洞才会想法设法的换陪审员。如果大家都这么做,一直换到满意为止,那么 ,请问,何时是个头?也许会有人说这是杞人忧天,但是,存在即有可能!第二,陪审员的听审由于陪审团成员的选择存在着很多不确定因素,因此在庭审过程中,我们无法确定每个陪审员是否在认真听,用心去判断。在影片中我们看到:有的陪审员因为个人原因,心不在焉,甚至可以说无心听审,显然,缺乏认知的审判是危险的,也是对当事人的不公!第三,陪审员的

5、判决虽然陪审团制度实行的是少数服从多数的表决方式,但是表决是经过所有陪审员的商讨和衡量的。这里又引发了新的问题,即人与人的互相影响。在影片中我们看到:最后的结果是由带有正义的主人公说服了其他陪审员,判决枪支制造工厂对案件的原告丈夫的死亡负有责任。这样的结果算是一个正义的判决,但是如果在讨论中由一个非正义的人起到主导作用呢,结果应该是另一番景象!以上种种都是存在的合理的怀疑,但是,我不想否定陪审团制度在司法审判中发挥的作用,整体上来讲,陪审团制度是实现公平的一种手段,它也是象征自由的明灯!这也是我国学者推崇该制度的原因!在我国,三权不分立,就无法保证司法的独立与公平,而陪审团制度也许可以弥补我国

6、制度的这一缺陷,提高我国的民主程度,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影片对陪审团制度的反映不免有些夸大,现实生活中也许会出现如电影所呈现的情景,但是,我们需要接受不完美的存在,然后,改善与发展!第二篇:失控陪审团 3000字“法律电影欣赏”课结课论文(1011学年度第2学期)失控陪审团影评学生专业:工商管理学生班级:090541A 学生学号:090541110 学生姓名:焦栋2011 年 411 月 日失控陪审团影评对于失控陪审团这部影片,最初吸引我的是美国的这种法庭制度陪审团制度,影片刚开始的时候,由于起先对陪审团是干什么的一无所知,自然也就不知道这些陪审团成员到底有多大的权利,所以开始时,感觉有点混乱

7、,但是随后一件是吸引了我的注意力,这就是那个军火商律师芬奇的出场,他在出租车上和司机的一番对话令人印象深刻。开始的时候出租车司机看他估计是一个外地人出到新奥尔良想使一些手段欺诈一下他,但没有想到芬奇却能从他自己都不会注意到的自己的小动作上看出了他的家庭烦恼。这一段的精彩描述让我不禁想起了福尔摩斯初见华生医生时,凭借对其步态、着装、发行、语气上就推断出他是一个阿富汗战场上受伤的退役军医的敏锐的观察力。以及芬奇和他的律师团组成一个分析小组,收集陪审员们的一切,以便在开庭的时候决定留谁不留谁的那一段情节也让我找到了共鸣,这来自我本身对佛洛依德的热爱和其精神分析理论的皮毛了解。芬奇运用对潜意识的分析寻

8、找每一个陪审团成员的内心的弱点,以期在关键时刻给与毫不留情的击破从而达到控制他们的目的。但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一个看似毫无影响力的好好先生却让他看走了眼。这个名叫韦斯特的年轻人成了事件发展的关键。这位韦斯特凭借凭借各种手段在陪审团中取得了其他成员的信任,将他在这群人当中的影响力运用的淋漓尽致,在他的努力下尽量化解了陪审团从芬奇处获得的压力,并最终做出了不利军火商的判决。故事的最后向我们交代了韦斯特及其女友是借此事件报复了早年曾经伤害过他们的军火商以及律师芬奇。故事到这里完美的结束了,但是我们的思考才刚刚开始。对陪审团制度的思考首先,我们先对这种陪审团制度有一个反思。那么什么是陪审团制度呢?1起

9、源 :一般认为英国是现代陪审制度的发源地。但英国的陪审制并非土生土长,而是从法兰克移植而来。诺曼征服后,这种制度被带到英国。1166年,亨利二世颁布克拉灵顿诏令,将陪审制正式确立下来。诏令规定,发生刑事案件后,必须由熟悉情况的12名陪审员向法庭控告并证明犯罪事实,这就是所谓的起诉陪审团,即大陪审团。但这种由同一批人既控告犯罪又证实犯罪的制度,极容易使被告陷入危险的境地,于是1352年,爱德华三世下令禁止起诉陪审团参与审判,要求另设一个12人的陪审团进行实体审理,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小陪审团。再根据影片的背景介绍一下美国的陪审团制度。其是美国民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国刑事案件和部分民事案件都有可

10、能要用到这一制度。美国的陪审团分为大陪审团和小陪审团。前者只处理刑事案件,职责是听审证据,也就是根据检察官、当事人以及证人的陈述,决定是否对被告进行起诉;本影片中涉及到的是晓陪审团制度,即在刑事诉讼中通过对案件事实的认定,决定嫌疑人是否有罪,在民事解决争议,并决定是否赔偿。当然陪审团制度有着方方面面的有点,例如通过公众分享司法审判权,以权力约束权利,防止司法权的滥用,保障公民的自由,无形当中提升的公民的法律意识。但无可否认他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从整部影片来看,法庭已经不是正义战胜邪恶的战场,已经沦为控辩双方阳谋抑或阴谋角力的场所。而陪审团正成为了双方短兵相接的焦点所在。首先,根据规定陪审团成

11、员在进入审理之前是不能对整个案件存在任何偏见的,但是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从陪审团成员的选拔上来看各种阶层,各色人群只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就可以具备资格,门槛可以说是极低的,一般来说不同环境、不同阶层、不同职业、不同人中、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财富、不同性别的人的价值观,世界观必然有着千差万别,针对不同的案件也就在潜意识当中形成不同的第一观念。这就是控辩双方的第一个战场。电影中双方律师根据对候选陪审员的“有理由要求回避”和“绝对要求回避”两种权利开始在候选人当中寻找可能做出利己判决的和不利己判决的,并将后者排除在外。在这里,被告方的芬奇运用其庞大的律师和精神分析团队不断地筛选目标,而原告方也有年轻有为的

12、心理学专家给予支持。在一番紧张激烈的斗争之后,陪审员名单初定,第一场战斗告一段落。接下来便是双方交战的主战场了,要竭尽全力,施以各种手段来影响陪审团的判断。陪审团是一个稂莠不齐的暂时性的组织,那么在这些人当中必然会形成一个非正式领导,而这一个人对整个陪审团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要想成功的对陪审团施加影响,就要对这个人施以符合自己利益的影响。按照,芬奇的设想,他故意挑选了一个具有军队背景的退伍军官进入陪审团,原因就是看好他会成为这一陪审团的非正式领导,那么在对他进行深入分析之后,对其施以影响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人算不如天算,由于带有目的的第三方角力者尼克韦斯特的介入,让芬奇的计划泡汤了,

13、而尼克凭借阴谋手段成功当选非正式领袖。于是被逼无奈的芬奇只好选择工作量极大的第二方案:分别对每一个人施加影响。但这种方法无疑是下下策,不尽耗时耗力,而且成果不大,又容易暴露,根本无法和第三方介入者尼克角力。于是就是芬奇想要做掉第三方角力者尼克,于是被告和第三方的直接的赤裸的角力正式开始。这时的争斗已经由法庭内部转向了法庭之外赤裸裸的威胁、恐吓甚至谋杀。金钱推动下的人性本质暴露无疑影片最后当然是“邪恶”遭到了惩罚,天理昭彰,尼克替天行道。但这仅仅是电影戏剧化的描述,将目光转向现实,结局真的总是如此美满吗?显然,这暴露了陪审团制度致命的缺陷陪审员,这些人在与各界精英的碰撞中犹如鸡蛋般不堪一击,被别

14、人当枪使还自以为是司令。陪审员的先天不足是这一制度不可调和的缺点,这里会是一个软肋,陪审员制度的大厦将从这里彻底的崩溃。从以上分析可见,陪审员是战争中的炮灰,这些人自以为自己享受了民主法制的权利,是这个案件公正的裁决人,却只不过如跳梁小丑一般被人任意耍弄,可悲,是这些人的可悲,是美国民主法制的可悲,更是美国式民主的可悲。这部电影如手术刀一般对美国式民主的剖析令人惊讶,拨开其道貌岸然蛊惑众人的外表,美国式民主的滑稽与可笑喷薄而出。对尼克行为的思考抛开以上的分析,让我们看一看这位翻云覆雨的人物。尼克没有没有军火商的财富、影响力,没有芬奇庞大的律师心理学家团队,没有原告方律师良好的口碑与威望,但正是

15、这样的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成功的玩弄其他人于鼓掌之间,一举撼动了整个以陪审团制度为核心的美国法制体系成为了最后的赢家。我只能说太赞了!次等气魄堪比关云长单刀赴会,直追诸葛孔明不出茅庐,三分天下取其一。为什么他能具备如此庞大的能量呢?是因为他的而冷静、勇敢、信念,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用脑子办事。片中你可以说他耍阴谋,玩弄别人,但无论如何他都做的恰到好处,不温不火,在正确的时间做了正确的事,是自己的影响力如开源之水,绵绵不绝。想想这个世界,你要是认为没有阶级,那你就是太天真了,各种政治集团,经济集团,资源集团,他们掌握了世界上几乎全部的财富,权利,一切。我等本布衣,如何在惊涛骇浪中为自己某一方生存之地,或更近而在别人的既得利益上分一杯羹,没有其他,唯一的武器便是你的脑子,仅此而已,也为此而已。1 /view/464297.htm#sub464297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