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

上传人:lm152****8155 文档编号:264229214 上传时间:2022-03-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9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2年9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2年9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2年9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2年9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9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9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9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化学是中学化学教化的启蒙阶段,正确而有效的科学引导,对学生学习化学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下面是学习啦我为你整理的9年级化学学问点,一起来看看吧。 9年级化学学问点:走进化学世界 1.物理改变和化学改变 (1)物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改变。 宏观上没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没有新分子生成。 常指物质状态的改变、形态的变更、位置的移动等。 例如:水的三态改变、汽油挥发、干冰的升华、木材做成桌椅、玻璃碎了等等。 (2)化学改变:有新物质生成的改变,也叫化学反应。 宏观上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有新分子生成。 化学改变经常伴随一些反应现象,例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变更

2、颜色、生成沉淀等。有时可通过反应现象来推断是否发生了化学改变或者产物是什么物质。 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物理性质:物质不须要发生化学改变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理性质也并不是只有物质发生物理改变时才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木材具有密度的性质,并不要求其变更形态时才表现出来。 由感官感知的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等。 须要借助仪器测定的物理性质有: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导电性等。 (2)化学性质:物质只有在化学改变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物质的金属性、非金属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热稳定性等。 9年级化学学问点:我们四周的空气 一、基本概念 1.物理改变:没有生

3、成新物质的改变。如石蜡的熔化、水的蒸发 2.化学改变:生成新物质的改变。如物质的燃烧、钢铁的生锈 化学改变的本质特征:生成新的物质。化学改变肯定伴随着物理改变,物理改变不伴随化学改变。 3.物理性质:不须要化学改变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改变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如铁易生锈、氧气可以支持燃烧等。 5.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如:N2、O2 CO2、P2O5等。 6.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如空气、蔗糖水等(里面的成分各自保持原来的性质)

4、 7.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N2 、O2 、S、P等。 8.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CO2、 KClO3、SO2 等。 9.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中,其中一种元素的氧元素的化合物。如:CO2、 SO2等。 10.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A+B =AB) 11.分解反应:由一中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AB =A +B) 12.氧化反应:物质与氧的反应。(缓慢氧化也是氧化反应) 13.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变更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改变的物质。(又叫触媒)应讲某种物质是某个

5、反应的催化剂,如不能讲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而应讲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14.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反应中所起的作用。 二、空气的成分 1.空气含氧量的测定过量红磷的燃烧试验题:(1)为什么红磷必需过量?(耗尽氧气) (2)能否用硫、木炭、铁丝等物质代替红磷?(不能,产生新物质) 2.空气的成分: N2:78%; O2:21% ;稀有气体:0.94% ;CO2:0.03% ;其它气体和杂质:0.03% 3.氧气的用途:供应呼吸和支持燃烧 4.氮气的用途 5.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 6.空气的污染:(空气质量日报、预报)(1) 污染源:主要是化石燃料(煤和石油等)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汽车排放的

6、尾气等。(2) 污染物:主要是粉尘和气体。如:SO2、CO 氮的氧化物等。 三、氧气的性质 1.氧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密度略大,不易溶于水。在肯定的条件下可液化成淡蓝色液体或固化成淡蓝色固体。 2.氧气的化学性质: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氧化性,是常见的氧化剂。 (1)能支持燃烧: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 (2)氧气与一些物质的反应:硫 S +O2=SO2(空气中淡蓝色火焰;氧气中紫蓝色火焰) 铝箔 4Al + 3O2 =2Al2O3 碳 C+O2=CO2 铁3Fe + 2O2 =Fe3O4(猛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磷 4P + 5O2 =

7、2P2O5(产生白烟,生成白色固体P2O5) 四、氧气的试验室制法 1.药品: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或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2.反应的原理:(1)过氧化氢 水+氧气 (2)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导管口要塞一团棉花)(3)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 3.试验装置 4.收集方法:密度比空气大向上排空气法(导管口要伸到集气瓶底处,便于将集气瓶内的空气赶尽) 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应排水法(刚起先有气泡时,因容器内或导管内还有空气不能立刻收集,当气泡连续、匀称逸出时才起先收集;当气泡从集气瓶口边缘冒出时,表明气体已收集满)。本方法收集的气体较纯净。 5.操作步骤: 查:检查装置的

8、气密性。 装:将药品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 定: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点:点燃酒精灯,先使试管匀称受热后对准试管中药品部位加热。 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离:收集完毕后,先将导管撤离水槽。 熄:熄灭酒精灯。 6.检验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假如木条复燃,说明该瓶内的气体是氧气。 7.验满方法: (1)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假如木条复燃,说明该瓶内的氧气已满。 (2)用排水法收集时:当气泡从集气瓶口边缘冒出时,说明该瓶内的氧气已满。 8.留意事项: (1)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固体药品加热时),防止药品中的水分受热后变成水蒸气,再冷凝成水珠倒流回试

9、管底部,而使试管裂开。 (2)导管不能伸入试管太长,只需略微露出橡皮塞既可,便于排出气体。 (3)试管内的药品要平铺试管底部,匀称受热。 (4)铁夹要夹在试管的中上部(离试管口约1/3处)。 (5)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药品的部位加热;加热时先将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让试管匀称受热,然后对准药品部位加热。 (6)用排水法集气时,集气瓶充溢水后倒放入水槽中(瓶口要在水面下),导管伸到瓶口处即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集气瓶正放,导管口要接近集气瓶底部。 (7)用排水法集气时,应留意当气泡从导管口连续、匀称地放出时再收集,否则收集的气体中混有空气。当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时,证明已满。 (8)停止反

10、应时,应先把撤导管,后移酒精灯(防止水槽里的水倒流入试管,导致使馆裂开) (9)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要正放,瓶口处要盖上玻璃片 (10)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要塞一小团棉花。 五、氧气的工业制法分别液态空气法 在低温条件下加压,使空气转变为液态空气,然后蒸发。由于液态氮的沸点比液态氧的沸点低,因此氮气首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剩下的主要就是液态氮。 9年级化学学问点:氢气 1.氢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密度最小的气体,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 : 可燃性: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2H2+O2=2H2O(点燃) 现象:纯净的氢气在空气里宁静地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不纯的氢气点燃会爆炸,

11、所以点燃氢气前肯定要先检验氢气的纯度。 还原性:氢气还原氧化铜 H2+CuO=Cu+H2O(加热) 现象:黑色氧化铜渐渐光亮的红色的铜,管壁有水珠产生。 氢气还原氧化铜试验留意事项:酒精灯迟到早退,即起先时要先通入氢气后加热(目的是排净管内空气,防止氢气与管内空气混合受热发生爆炸);试验结束时要先停止加热,接着通入氢气至试管冷却(防止生成的铜受热被氧化成CuO) (3)氢气的用途:充气球,冶炼金属,高能燃料,化工原料 2.生成氢气的反应(试验室制取H2最常用的试剂是:锌粒和稀硫酸,也可用) 锌粒和稀硫酸反应:Zn+H2SO4=ZnSO4+H2↑ 铁和稀硫酸反应:Fe+H2SO4=Fe

12、SO4+H2 ↑ 镁和稀硫酸反应:Mg+H2SO4=MgSO4+H2↑ 铝和稀硫酸反应:2Al+3H2SO4=Al2(SO4)3+3H2↑ 锌粒和盐酸反应:Zn+2HCl=ZnCl2+H2 ↑ 铁和盐酸反应:Fe+2HCl=FeCl2+H2↑ 镁和盐酸反应:Mg+2HCl=MgCl2+H2↑ 铝和盐酸反应:2Al+6HCl=2AlCl3+3H2↑ 猜你感爱好的: 1.9年级上册化学学问点归纳 2.9年级化学学问点 3.9年级上册化学重要学问点 4.9年级化学化合价学问点 5.9年级化学基础学问点 第9页 共9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