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七夕节对联传说及习俗

I***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28.96KB
约11页
文档ID:264102310
七夕节对联传说及习俗_第1页
1/11

    七夕节对联传说及习俗      七夕节对联  1、上联:乞巧;       下联:化生  2、上联:双星节;       下联:九华灯  3、上联:槎泛海;       下联:鹊填河  4、上联:翠梭停织;       下联:银汉横秋  5、上联:五夜照天汉;       下联:双星会女牛  6、上联:桥填闻噪鹊;       下联:河渡眷牵牛  7、上联:郭公果膺寿考;       下联:杨妃私语长生  8、上联:天街夜永双星会;       下联:云汉秋高半月明  9、上联:晨起曝衣凭小阁;       下联:宵来设果拜中庭  10、上联:云汉秋高,凉生七夕;         下联:天街夜永,光耀双星  11、上联:好语到来,云軿星驾;         下联:巧思乞到,瓜果几筵  12、上联:帝女合欢,水仙含笑;         下联:牵牛迎辇,翠雀凌霄  13、上联:香满春台,乘逢七夕求相娶;         下联:声和凤侣,羞道今朝是嫁时  14、上联:天上幽期,人间乞巧,光转银绳垂玉露;         下联:梦中欢会,河畔凝眸,泪垂彩锦掷金梭  15、上联:疏星残梦,梭影瑶池,缕缕相思天河畔;         下联:澹月长空,秋期银汉,年年聚散此宵中。

  16、上联:帝女合欢,盈盈泪水天桥溅;         下联:牵牛含笑,脉脉情思喜鹊传  17、上联:两地相隔,往日牛郎常拭泪;         下联:七夕已至,今宵织女要停工  18、上联:织女牛郎,阅尽此间春色去;         下联:卧龙凤雏,借得银河鹊桥来  19、上联:一水相隔,往日牛郎常拭泪;         下联:七夕已至,今宵织女欲过桥  20、上联:明月皎皎,白露团团,牵牛渡水,帝女停梭,朗朗星桥翩翩鹊;         下联:素心幽幽,银河澹澹,鸿雁传书,鱼笺寄恨,盈盈珠泪剪剪风  七夕节情人节传说  七月初七日为七夕节,庆贺天上牛郎与织女的一年一会,亦称“乞巧节”、“少女节”、“情人节”愿所有心绪化作一只喜鹊,今夜随风飞上九天宫阙,银河上空展翅辉映浩魄明月,俯瞰苍茫参透花开花谢,祝福有情人幸福永久,不管月圆圆缺七夕快乐  牛郎织女的故事最早起源于星辰崇拜,是人们将牵牛星和织女星神化和人格化的产物牛郎织女故事雏形最早见于《诗经》,后经历代流传和加工,最终形成了优美动人的神话故事  牛郎是人间孤儿,父母双亡之后,常受兄嫂虐待兄嫂和牛郎分家,只给牛朗一头老牛织女是天上一位聪明美丽、擅于织布的七仙女。

  有一次她与其他仙女一道到银河洗澡牛郎在老牛示意下,来到银河边将织女的天衣偷走织女不能重返天宫,遂于牛郎结成夫妻,生有一儿一女,自耕自织过着幸福美满生活  天帝知道后大为震怒,派了天兵天将到人间将织女抓回天宫牛郎十分悲痛,抱着一双儿女哭作一团老牛临死前,嘱咐牛郎在它死后穿上它的皮即可携儿女上天宫去寻找织女牛郎照老牛的吩咐做了,挑着儿女来到天上,眼看就要追上织女时,王母娘娘忽然拔下金簪,在空中一划,二人之间顿时出现一条波浪滚滚的天河,牛郎织女只能隔河相泣  织女和牛郎及他们儿女的哭声感动了天帝,天帝允许牛郎织女每年七月七日在鹊桥相聚一次  每逢七月七日,便有无数的喜鹊在天河两岸搭起鹊桥,让牛郎织女在此相会每到七夕,大家就会出门去看牵牛、织女星渡河相会  七夕节习俗  种生求子:旧时习俗,在七夕前几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层土,播下粟米的种子,让它生出绿油油的嫩苗,再摆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样,称为“壳板”,或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于磁碗中,等它长出敷寸的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  南方各地也称为“泡巧”,将长出的豆芽称为巧芽,甚至以巧芽取代针,抛在水面乞巧。

还用蜡塑各种形象,如牛郎、织女故事中的人物,或秃鹰、鸳鸯、等动物之形,放在水上浮游,称之为“水上浮”又有蜡制的婴儿玩偶,让妇女买回家浮于水土,以为宜子之祥,称为“化生”  拜织女:“拜织女”纯是少女、少妇们的事她们大都是预先和自己朋友或邻里们约好五六人,多至十来人,联合举办举行的仪式,是于月光下摆一张桌子,桌子上置茶、酒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又有鲜花几朵,束红纸,插瓶子里,花前置一个小香炉  那么,约好参加拜织女的少妇、少女们,斋戒一天,沐浴停当,准时都到主办的家里来,于案前焚香礼拜后,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着织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如少女们希望长得漂亮或嫁个如意郎、少妇们希望早生贵子等,都可以向织女星默祷玩到半夜始散  拜魁星:俗传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星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特别崇敬魁星,所以一定在七夕这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考运亨通魁星爷就是魁斗星,廿八宿中的奎星,为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也魁星或魁首古代士子中状元时称“大魁天下士”或“一举夺魁”,都是因为魁星主掌考运的缘故  根据民间传说,魁星爷生前长相奇丑,脸上长满斑点,又是个跛脚。

有人便写了一首打油诗来取笑他:不扬何用饰铅华,纵使铅华也莫遮娶得麻姑成两美,比来蜂室果无差须眉以下鸿留爪,口鼻之旁雁踏沙莫是檐前贪午睡,风吹额上落梅花相君玉趾最离奇,一步高来一步低款款行时身欲舞,飘飘度处乎如口只缘世路皆倾险,累得芳踪尽侧奇莫笑腰枝常半折,临时摇曳亦多姿  然而这位魁星爷志气奇高,发愤用功,竟然高中了皇帝殿试时,问他何脸上全是斑点,他答道:“麻面满天星”;问他的脚为何跛了,他答道:“独脚跳龙门”皇帝很满意,就录取了他另一种完全不同的传说,说魁星爷生前虽然满腹学问,可惜每考必败,便悲愤得投河自杀了岂料竟被鳖鱼救起,升天成了魁星因为魁星能左右文人的考运,所以每逢七月七日他的生日,读书人都郑重的祭拜  拜“床母”:台湾七夕除拜七娘妈之外,往往也另备小碗油饭到房中拜“床母”,二者应有类似含意生产、育儿,这都是女性无可替代的职责,因此这类神只也都是女性神;在女性神与女性信徒之间,遂构成密切的联系,化解了女性在承担母职时的焦虑与恐惧床母”,是儿童的保护神,七月七日是床母的生日,家中有儿童的家庭,在当天傍晚时,在儿童睡的床边拜床母;供品包括:油饭、鸡酒(或麻油鸡),焚烧“四方金”和“床母衣”,拜床母时不宜太长,不像平常祭拜要斟酒三巡,大约供品摆好,香点了以后,就可以准备烧“四方金”和“床母衣”,烧完即可撤供,希望孩子快快长大,不能拜太久,怕床母会宠孩子赖床等。

  漂针试巧:七月七日,为“女节”少女咸以盂盛水向日,中漂针,照水中之影,以试巧,复陈瓜果,争相“乞巧”  贺牛生日:儿童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叫做“贺牛生日”(传说七夕是牛的生日)  树液洗头发花草染指甲:许多地区的年轻姑娘,喜欢在节日时用树的液浆兑水洗头发,传说不仅可以年青美丽,而且对未婚的女子,还可以尽快找到如意郎君用花草染指甲也是大多数女子与儿童们,在节日娱乐中的一种爱好,也与生育信仰有密切的关系  “南瓜棚下听悄悄话”:在绍兴农村,这一夜会有许多少女一个人偷偷躲在生长得茂盛的南瓜棚下,在夜深人静之时如能听到牛郎织女相会时的悄悄话,这待嫁的少女日后便能得到这千年不渝的爱情  “迎仙”:广州的乞巧节独具特色,节日到来之前,姑娘们就预先备好用彩纸、通草、线绳等,编制成各种奇巧的小玩艺,还将谷种和绿豆放入小盒里用水浸泡,使之发芽,待芽长到二寸多长时,用来拜神,称为“拜仙禾”和“拜神菜”从初六晚开始至初七晚,一连两晚,姑娘们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饰,一切都安排好后,便焚香点烛,对星空跪拜,称为“迎仙”,自三更至五更,要连拜七次拜仙之后,姑娘们手执彩线对着灯影将线穿过针孔,如一口气能穿七枚针孔者叫得巧,被称为巧手,穿不到七个针孔的叫输巧。

七夕之后,姑娘们将所制作的小工艺品、玩具互相赠送,以示友情  月下盟结,穿针引线:胶东地区,有祭拜七姐神的习俗,年轻女子常喜欢在七夕节着新装,聚一堂,月下盟结七姐妹有的还唱“天皇皇地皇皇,俺请七姐姐下天堂不图你的针,不图你的线,光学你的七十二样好手段还竞赛穿针引线,争得巧手之名  吃巧食:七夕节的饮食风俗,各地不尽相同,一般都称其为吃巧食,其中多饺子、面条、油果子、馄饨等为此节日的食物吃云面,此面得用露水制成,吃它能获得巧意还有许多民间糕点铺,喜欢制一些织女人形象的酥糖,俗称“巧人”“巧酥”,出售时又称为“送巧人”,此风俗在一些地区流传至今  七夕储水红头绳七个结:广西某些地区有七夕储水的习俗,认为双七水洗浴能消灾除病,体弱多病的孩子,也常在此日将红头绳结七个结,戴在脖子上,祈求健康吉祥  “七姐会”:有的地区还组织“七姐会”,各地区的“七姐会”聚集在宗乡会馆摆下各式各样鲜艳的香案,遥祭牛郎织女,“香案”都是纸糊的,案上摆满鲜花、水果、胭脂粉、纸制小型花衣裳、鞋子、日用品和刺绣等,琳琅满目不同地区的“七姐会”便在香案上下工夫,比高下,看谁的制作精巧今天,这类活动已为人遗忘,只有极少数的宗乡会馆还在这个节日设香案,拜祭牛郎织女。

香案一般在七月初七就备妥,傍晚时分开始向织女乞巧  穿针走线剪窗花:陕西黄土高原地区,在七夕节的夜晚也有举行各种乞巧活动的风俗,妇女们往往要结扎穿花衣的草人,谓之巧姑,不但要供瓜果,还栽种豆苗、青葱,在七夕之夜各家女子都手端一碗清水,剪豆苗、青葱,放入水中,用看月下投物之影来占卜巧拙之命,还穿针走线,竞争高低同时还举行剪窗花比巧手的活动  净水视影定验巧拙:江苏一带的乞巧活动是取净水一碗于阳光下曝晒,并露天过夜即捡细草棒浮于水中,视其影来定验巧拙也有许多年青女子采用小针看水底针影来应验智愚的其他地区的汉族也多采用这种方式来应验巧拙智愚  接露水:浙江农村,流行用脸盆接露水的习俗传说七夕节时的露水是牛郎织女相会时的眼泪,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  直到今日,七夕仍是一个富有浪漫色彩传统节日但不少习俗活动已弱化或消失,惟有象征忠贞爱情的牛郎织女的传说,一直流传民间第二篇:七夕节习俗英文 2200字  七夕“乞巧”的风俗由来已久,年轻女孩子们在这一天乞求的,不仅仅是巧夺天工的好手艺,还会乞求一段美好姻缘似乎是TVB剧中经常出现七夕之夜女子祈求姻缘的桥段~不知道今年七夕,有多少人会在星空之下默默祈祷呢?  七夕“乞巧”的风俗:  On that night, unmarried girls prayed to the Weaving Maid star for the special gift. When the star Vega was high up in the sky, girls performed a small test by placing a needle on the water's surface: If the needle did not sink, the girl was considered to be ready to find a husband. Once a year, on this day, girls could wish for anything their hearts desired.  七夕之夜,未婚女子通常会向织女星乞巧,也会乞求姻缘。

她们将一根针放在水面上,倘若针不下沉的话,她们就能得偿所愿据说这一晚女孩子们能祈求任何心愿成真  七夕“乞巧”的风俗相关英语表达:  这里“乞巧”的这个“乞”,我们可以说beg,也可以用。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