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邬沧萍,为放开“单独二胎”建言

拖***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0.86KB
约8页
文档ID:263961152
邬沧萍,为放开“单独二胎”建言_第1页
1/8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邬沧萍,为放开“单独二胎”建言 开启文本图片集 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国家计生政策的调整终究落定,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抉择》提出,“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虽然国家卫生计生委明确表示人口政策如何概括实施,在全国不设统一时间表,但是这一政策还是被民众视为是适应人口进展新形势、符合民意的重大举措,被视为三中全会的亮点之一 近些年来,关于国家人口政策调整的呼声不绝于耳,这源于中国人口形势的变化人口数量、素质、布局、分布等问题正成为影响中国可持续进展的重要因素中国人口学与老年学开拓者、奠基者邬沧萍教授,正是多年来积极倡导调整计生政策、放开“单独二胎”的建言者之一 91岁高龄的邬沧萍是新中国生育政策变迁历程的见证者1979年,他向国务院写了第一份人口研究报告,提出操纵人口增长的五点建议;十年前,他就在国家人口进展战略研究座谈会上指点,“一胎政策”是一代人的政策,2022年后可以适度放开生育二胎;2022年,中央抉择启动“单独二孩”政策,邬沧萍说,“时机已到,理应有筹划放松筹划生育了”。

归国加入第一次人口普查 1922年,邬沧萍出世于广州一个学识分子家庭,大学毕业后考入上海海关学院,调配到香港九龙海关当公务员,捧的是“金饭碗”其后,他自费到美国纽约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求学新中国成立后,他响应了党中央对海外的爱国学识分子回国加入祖国创办的号召,回国没多久,邬沧萍就见证了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人口问题大议论1954年,他加入了第一次人口普查当年大家预计中国人口只有4亿,结果查出来有6亿,已经是世界第一了 “1949—1953年这一阶段,政府对生育及人口增长采取了放任自流的态度,并出台了限制避孕和妇女流产的政策,激励人们生育1953年,卫生部还一度通知海关遏止进口避孕药和用具1954年第一次人口普查结果出炉,人口数远高于预期,从中央领导到学术界都提出一些节制生育的观点但是‘大跃进’及随后的大饥荒,再次变更了中国人口转变的方向 “其实,在美国读书时,我就对人口问题很有兴趣当时全世界刚兴起国民计算研究,邬沧萍特意选了几门课,其中一门叫“国民收入的人均对比”哥伦比亚大学的材料很丰富,他研究了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研究结果说明:旧中国最好的年头是1936年,风调雨顺,但是人均年收入只有36美元,连哥伦比亚大学一门课的学费都不够,那时美国人均收入已达成2000多美元,相差70倍。

他又开头研究中、美自然环境状况,结果显示,美国人均占有耕地是中国的10倍若按人均来算,我们的根本能源没有不短缺的,所以那时我意识到,人口问题是一个致命伤,是中国的大问题回国后,邬沧萍由教导片面配到辅仁大学经济系,后经院系调整,进入到他曾经“想都不敢想”的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统计学,但是他并没有离开人口学,统计学中有一门分支学科叫“人口统计学”,研究人口的进展规律 但是当时中国还在模仿苏联苏联一贯看法,越是兴隆国家,越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搞得好,那人口也理应增加,所以当时没有采取操纵人口的措施但好多社会学、人口学的学识分子都提出要操纵人口,北大校长马寅初发表了《新人口论》,系统阐述有效操纵人口增长的思想,一些国家领导人也表示同意操纵人口增长但可惜的是,1957年的“反右扩大化”终结了正常的学术议论,在其后的近20年里,人口问题成了学术“禁区”,谁也不敢再碰这条“高压线”,人口学研究进入停滞时期,同时,人口操纵也失去了最好的机遇,导致人口增长在五六十年头达成世界人口增长的最颠峰 从提倡一胎到只能一胎 之后政府对人口问题开头重视,1964年国务院成立了筹划生育委员会,由国务院秘书长承担主任。

1971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联合国尤其重视人口问题,经常召开会议但是国内自1952年就取消了人口学专业,大量工作就显得措手不及,于是,国家计委从中国人民大学抽调十几人,邬沧萍也在其中,到国家计委特意研究人口问题,目的是加入1974年召开的世界第三次人口会议 邬沧萍和研究小组主要梳理了中国人口史和国外人口研究,在此期间,他翻译了大量人口问题和人口学方面的著作,对人口问题的熟悉日益深刻,“中国的人口问题是世界最繁杂的,也是影响最大的一个问题 “上世纪70年头初,国家对人口问题在思路上还不明显在罗马尼亚的世界第三次人口会议上,我们发表中国声音时:一方面提出人是最名贵的,人多是好事,一方面又提出要操纵人口邬沧萍回忆说1974年人口会议终止后,中央抉择在人大成立特意的人口研究机构当时,多数老师还有顾虑,不容许持续从事人口研究,邬沧萍自愿选择留下来持续从事人口研究工作,此后与人口学结下不解之缘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高扬起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风帆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筹划生育办公室与中国人民大学一起举行了全国性的人口预料调查,调查时察觉,从新中国成立到70年头末,已新增加6亿人口,其中3亿多是妇女,按照这个基数,只要每人生一个孩子就是3亿,每人生2个就6亿! 随后,由邬沧萍起草,与刘铮、林富德共同撰写的《对操纵我国人口增长的五点建议》递交到国务院,报告分析认为,由于失去了操纵人口的最正确时机,一般的人口操纵已经不行,务必举行严格的人口操纵,“提倡一对夫妇生一个孩子,坚决杜绝生三个孩子,对于生两个,不反对、不激励也不支持。

这份报告是“文革”终止以后,全国第一个向上报送的人口研究报告,被两次登在《内部参考》里,还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发放,其观点被认为是“中国操纵人口最正确的、最可行的建议” “20世纪70年头初以来政府开头大力推行筹划生育1978年以后筹划生育成为中国的一项根本国策生育政策推行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主要内容及目的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从而有筹划地操纵人口 从激励生到只能生一个,政策会不会一下子收得太紧了?“当时已经无路可走了,每20年出世一代,假设不操纵,到现在中国人口就是18亿人,就业、吃饭、住房怎么解决?中国自然条件并不是很好,相对来讲,人口多,比老龄化这个问题要严重得多,难解决得多邬沧萍教授说由于实行筹划生育,中国13亿人口的到来推迟了4年,世界60亿人口日到来的时间也推迟了4年,中国成为世界上生育率下降最快的国家之一严格操纵人口利大于弊,不然中国绝没有今天这样的进展机遇邬沧萍教授感慨 最稳妥的调整 邬沧萍既反对放任人口盲目增长的战略,也不赞成过低的人口增长战略当时有人提出贯彻只生一个孩子的筹划,持续几代人,把人口总量操纵在6-7亿,邬沧萍不赞同,“人口问题很繁杂,在确定时期提倡生一个可以,但要强制只能生一个,持续几代人,断定不行”,他看法,惟一可选择的战略是在半个世纪内,逐步实现零增长战略,既不使人口过分膨胀,也不会展现人口急剧裁减和过分老化。

“1980年开头,到2022年当年采取‘一胎’政策是不得已,但三十年后,政策就可以变动了也有人说要坚持毕竟的,坚持几代人,坚持到我们的人口降到六七亿这样太紧了,让人家没有选择的自由,我是猛烈反对的但是选择是要有限度的,在中国,人太多了,整个社会就承受不了我们的集体利益要跟个人利益兼顾所以我一向都很赞成照管大家的选择,也照管到国家的利益 现阶段,中国的生育率水平长期保持在更替水平以下,我在中国人口战略会议上屡屡提出在2022年后可以适度放开生育二胎中央也考虑过,但惦记一旦放开,幼儿园、产房解决不了但有些地方是逐渐放开了,不是一下子全放开 邬沧萍说 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前,中央曾嘱托人民大学做筹划生育政策调整的调研,主要针对放开“单独二孩”政策其实本轮计生政策调整,早在2022年即开头酝酿,并于2022年正式提上日程在2022年初的全国人口计生工作会议上,就提出了“十二五”期间,“稳妥开展实行‘夫妻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家庭可以生育其次个孩子’的政策试点工作”此后数年间,一度有多种方案进入议论方案之一为分区域推进普遍两孩政策,首先在实行一孩政策的地区推行国家卫生计生委否决了这一建议,认为会导致出世人口大幅波动,总和生育率短期内反弹到更替水平以上,展现对比严重的出世聚积,给各项根本公共服务带来很大压力。

方案之二为“二孩晚育软着陆”,即在适当晚育加间隔的前提下,普遍允许城乡全体35岁及以下的夫妇生育二孩国家卫生计生委认为,这一方案以年 龄作为界限,缺乏合理性,不宜被公众采纳;同时,在全国多数省份已取消生育间隔的处境下,再恢复难度会很大;一旦管理失控,极易造成生育聚积第三种方案是持续坚持现行计生政策也有专家认为,应坚持现行计生政策,到全国人口总量达成峰值后、年出世人口数下降到1200万人上下时,再由各地根据实际调整完善计生政策还有观点看法进一步收紧计生政策,其理由是中国人口总量过多,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允许每年新增几百万人口,应严格实行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这些观法与当前的人口形势判断相悖,也遭到了否决最终,“单独二孩”政策成为唯一选项,由于“单独二孩”保持了政策连续性,也表达了渐进性 对于放开“单独二孩”的政策,邬沧萍认为:“‘单独二孩’理应放开市场经济要调动积极性,不筹划不行的最慌张的阶段已经逐渐松了我们开了好多会,都提倡要有筹划放松筹划生育放开“单独二孩”会多生多少人?好多人也研究了,不会带来很大影响我们现在每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不到5%,可能稍微会增加到6%~7%,那我们达成零增长就会稍微推迟。

中央作出这个抉择是实事求是的我还是坚持我原来的看法,提倡一个,杜绝三个,两个可以自由选择 责任编辑 董颖 — 8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