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Twenty-four solar terms目录CONTENT1历史由来2发展沿革3划分计算4邮票之二十四节气5节气故事与习俗6二十四风7节气文化8历史价值1历史由来CLICK TO ADD YOUR TITLE HEREHere to add your text, mainly to avoid large sections of text.Here to add your text二十四节气(The 24 Solar Terms)是指中国农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是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每一个分别相应于地球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发展沿革周朝时,已慢慢发展为八个节气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3 ,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至今已经沿用了2000多年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商朝时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划分计算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
视太阳从春分点(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合360度,因此分为24个节气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计十二个节和十二个气即一个月之内有一节一气,每两节气相距,平均约三十天又十分之四,而阴历每月之日数则为二十九天半,故约每三十四个月,必遇有两月仅有节而无气、及有气而无节者有节无气之月,即农历之闰月,有气无节之月不为闰月,兹将节气与农历月份关系表列于后:日期计算通式寿星公式YD+C-LY=年代数的后2位、D=0.2422、L=闰年数、C取决于节气和年份21世纪立春的C值=3.87例如:2017年的立春日期170.2422+3.87-(17-1)/4=7.9874-4=3所以2017年的立春日期是2月3日注:计算结果只保留整数)邮票之二十四节气邮票之二十四节气邮票之二十四节气邮票之二十四节气邮票之二十四节气邮票之二十四节气2节气故事与习俗节气习俗vs2、雨水在雨水这天,在民间有一项特具风趣的活动,叫“拉保保”保保”就是干爹的意思而雨水节拉干爹,意取“雨露滋润易生长”之意1、立春立春亦称“打春”、“咬春”,又叫“报春”这个节令有迎春行春的庆贺祭典与活动,有打春的“打牛”和咬春的吃春饼、春盘、咬萝卜之习俗等。
3、惊蛰在惊蛰这一天,民间有“打小人”驱赶霉运的习俗4、春分在春分那一天,有“竖蛋”的民间习俗在我国岭南一带,有一个习俗,叫做“春分吃春菜”春菜”是一种野苋菜,当地百姓称之为“春碧蒿”节气习俗vs6、谷雨关于谷雨的来历,有着一个凄婉的传说5、清明在清明节这一天,扫墓祭祖、踏青赏春、植树种草等传统习俗7、立夏在我国沿海一带,立夏这一天有“斗蛋”的民俗立夏这一天还有“秤人”的习俗8、小满在小满这一天,有“抢水”与“祭车神”的习俗旧时水车车水排灌为农村大事谚云:“小满动三车(三车指的是丝车、油车、水车)节气习俗vs10、夏至在夏至这一天,无锡地区则兴吃馄饨古时夏至这天,人们纷纷祭神,以祈求灾消年丰至清代,夏至祭神更为盛行,是日民间须吃面食,以示敬神9、芒种芒种这一天,人们在耕播种作的空余,忙里偷闲,有“送花神”的习俗11、小暑在小暑节的前后几天,民间有“百索子撂上屋”的习俗百索子,又名五色丝线,端午节时系在小孩的手臂上或脖子上,认为这样可以辟邪12、大暑在浙江台州湾一带,有“送大暑船”的习俗送大暑船,是浙江椒江葭芷一带的民俗节气习俗vs14、处暑在处暑时节,正值农历七月十五左右,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
此时在台湾,就有“拜好兄弟”的习俗13、立秋在商洛竹林关一带,就流传着“摸秋”的习俗这天夜里婚后尚未生育的妇女,在小姑或其他女伴的陪伴下,到田野瓜架、豆棚下,暗中摸索摘取瓜豆,故名“摸秋”15、白露关于白露节的来历,有一个古老的传说16、秋分在秋分时节,是传统的“祭月节”我国自古就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说现在的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节气习俗vs18、霜降在我国的广西下雷镇,有“壮族霜降节”其来源与下雷土司传说和庆丰收有关17、寒露寒露时节前后,恰逢九九重阳之日众所周知,重阳节登高的习俗由来已久由于重阳节在寒露节气前后,寒露节气宜人的气候又十分适合登山,慢慢的重阳节登高的习俗也成了寒露时节的习俗19、立冬在立冬时节,有“送寒衣”的习俗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为“送寒衣节”这一天,特别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谓之送寒衣20、小雪“小雪到,吃糍粑”,是我国江南水乡的一种传统习俗节气习俗vs22、冬至在中国的北方地区,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家境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语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21、大雪大雪时节,天寒地冻留给人们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寒号鸟”的传说23、小寒梅花是小寒节气的第一花信,而梅花自古就是诗人们咏赞不衰的题材。
咏梅诗起源于六朝,隋唐崛起,极盛于宋元,明清相继,直至今日仍余韵犹存24、大寒在大寒节气中,其间有一个对于北方人非常重要的日子腊八,即阴历十二月初八二十四风二十四风,又称二十四番花信风,因为是应花期而来的风,所以叫信二十四风,又称二十四番花信风,因为是应花期而来的风,所以叫信 小寒: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大寒: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立春:一候迎春、二候樱桃、三候望春;雨水: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惊蛰:一候桃花、二候棠梨、三候蔷薇;春分: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兰;清明: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谷雨:一候牡丹、二候酴糜、三候楝花二十四节气歌 立春梅花分外艳,雨水红杏花开鲜立春梅花分外艳,雨水红杏花开鲜; 惊蛰芦林闻雷报,春分蝴蝶舞花惊蛰芦林闻雷报,春分蝴蝶舞花间清明风筝放断线,谷雨嫩茶翡翠连清明风筝放断线,谷雨嫩茶翡翠连,立夏桑果像樱桃,小满养蚕又种立夏桑果像樱桃,小满养蚕又种田芒种玉秧放庭前,夏至稻花如白练芒种玉秧放庭前,夏至稻花如白练;小暑风催早豆熟,大暑池畔赏红小暑风催早豆熟,大暑池畔赏红莲立秋知了催人眠,处暑葵花笑开颜立秋知了催人眠,处暑葵花笑开颜;白露燕归又来雁,秋分丹桂香满白露燕归又来雁,秋分丹桂香满园。
园寒露菜苗田间绿,霜降芦花飘满天寒露菜苗田间绿,霜降芦花飘满天;立冬报喜献三瑞,小雪鹅毛片片立冬报喜献三瑞,小雪鹅毛片片飞大雪寒梅迎风狂,冬至瑞雪兆丰年大雪寒梅迎风狂,冬至瑞雪兆丰年;小寒游子思乡归,大寒岁底庆团小寒游子思乡归,大寒岁底庆团圆农谚Here to add your text, mainly to avoid large sections of text.Here to add your text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知了叫、割早稻、知了飞、堆草堆;山黄石头黑、套犛种早麦;小满前后、安瓜点豆;四月芒种雨,五月无干土,六月火烧埔;冬节在月头,卜寒在年兜;冬节月中央,无雪亦无霜;冬节在月尾,卜寒正二月雷打秋,冬半收二八乱穿衣,春天后母面正月冻死龟,二月寒死牛,三月寒死播田人,四月寒死新妇,清明谷雨寒死虎母;寒露麦,霜降豆;立夏小满,雨水相赶;立夏雨水潺潺,米要割到无处置;六月初一,一雷压九台;寒露霜降,胡豆麦子在坡上;立春晴,一春晴;立春下,一春下;立春阴,花倒春;最好立春晴一日,风调雨顺好种田3历史价值历史价值historical value二十四节气既是历代官府颁布的时间准绳,也是指导农业生产的指南针,日常生活中人们预知冷暖雪雨的指南针。
二十四节气较准确反映了季节的变化并用于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二十四节气科学地揭示了天文气象变化的规律二十四节气将天文、农事、物候和民俗实现了完美的结合,衍生了大量与之相关的岁时节令文化,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农耕社会中,二十四节气为指导农事活动发挥了重要作用,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诸如立春、冬至、清明等一些重要节气还有“咬春”、“踏青”等趣味盎然的民俗二十四节气对我们的生活、文化等仍有实用价值比如,从现在十分流行的中医养生来看,秋季起于立秋节气,紧邻大暑,又热又湿;秋季结束于霜降,已近立冬,气候又干又冷秋初和秋末虽然同在一个季节,但气候却完全相反,医生遇到的季节病和中医养生需要预防的病也截然不同所以,治病和养生简单地跟着四季走还不够,更要跟着节气走谷雨传说Grain RainLegend关于谷雨的来历,有着一个凄婉的传说在唐代高宗年间,有位叫谷雨的年轻人,水性很好有一次他的家乡曹州发大水,他凭借着这个本领救出了村民,还冒着生命危险救出了一颗牡丹花,并拜托一位花匠师傅好好地栽养几年后,谷雨的母亲得了重病,谷雨一边要照顾母亲,一边要做事,很是辛苦这时有位美丽的女子出现在他的家里,并每天都来照看他的母亲,谷雨与这位女子日久生情,就在谷雨想提出与这位姑娘成亲的时候,却得知这位美丽的姑娘是位牡丹仙子,而正是几年前他救起来的那颗牡丹。
牡丹仙女和谷雨约定:“待到明年四月八,奴到谷门去安家后来,牡丹花仙的仇人秃鹰得了重病,逼迫牡丹姐妹为其酿造花蕊丹酒医病牡丹姐妹不愿取自己身上的血,酿下丹酒供恶贼饮用,却被秃鹰抓走关押谷雨历尽艰险,在自己生日那天,终于闯入魔洞战胜秃鹰,救出了众花仙当大家准备回家时,尚未咽气的秃鹰一支暗剑刺中了谷雨牡丹仙女恼怒万分,拿起谷雨的板斧,将垂死挣扎的秃鹰砍成了肉泥!回转身来,抱起谷雨的尸体,泣不成声谷雨以自己的性命救了这些花仙的生命谷雨死了他生在谷雨,死在谷雨,遇难时年仅二十一岁,谷雨被埋葬在花匠的百花园中从此,牡丹和众花仙都在曹州安了家,每逢谷雨时节,牡丹就要开放,表示她们对谷雨的怀念白露传说White Dew Legend关于白露节的来历,有一个古老的传说传说白露是一个手艺十分了得的御厨,盖世无双,连最爱挑剔的皇帝都没有二话一日,皇帝问白露:“这天下什么最好吃?”白露答:“盐!”皇帝本来是想炫耀自己拥有的“山珍海味”,而白露竟然夸的是连平民百姓都看得普遍的“盐”盐怎么“最好吃”?蔑视皇权,这是“欺君之罪”呀!皇帝一气之下杀了白露,且告知御膳房,七日内不得用盐一连七日,山珍海味没了盐,变得索然无味。
皇帝越吃越想吐,方知错杀了白露皇帝好后悔,就用御笔在素绢上写下“错斩露七日已无天日”几个大字正巧有大臣来拜见,皇帝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后悔”,就慌忙中烧了字绢这一烧,正好被路过的城隍爷收下城隍爷上天呈给玉帝,玉帝“准奏”,故就有了纪念白露的“白露节”大雪传说Great Snow Legend大雪时节,天寒地冻留给人们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寒号鸟”的传说传说有一种小鸟,叫寒号鸟这种鸟与众不同,它长着四只脚,两只光秃秃的肉翅膀,不像一般的鸟那样会飞行夏天的时候,寒号鸟全身长满了绚丽的羽毛,样子十分美丽寒号鸟骄傲得不得了,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漂亮的鸟了,连凤凰也不能同自己相比于是它整天摇晃着羽毛,到处走来走去,还洋洋得意地唱着:“凤凰不如我!凤凰不如我!”夏天过去了,秋天到来,鸟们都各自忙开了,它们有的开始结伴飞到南边,准备在那里度过温暖的冬天;有的留下来,就整天辛勤忙碌,积聚食物啦,修理窝巢啦,做好过冬的准备工作只有寒号鸟,既没有飞到南方去的本领,又不愿辛勤劳动,仍然是整日东游西荡的,还在一个劲地到处炫耀自己身上漂亮的羽毛冬天终于来了,天气寒冷极了,鸟们都归到自己温暖的窝巢里这时的寒号鸟,身上漂亮的羽毛都脱落光了。
夜间,它躲在石缝里,冻得浑身直哆嗦,它不停地叫着:“好冷啊,好冷啊,等到天亮了就造个窝啊!”等到天亮后,太阳出来了,温暖的阳光一照,寒号鸟又忘记了夜晚的寒冷,于是它又不停地唱着:“得过且过!太阳下面暖和!寒号鸟就这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