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班语言教案《空中小屋》幼儿园教学设计模板

上传人:h****0 文档编号:263259821 上传时间:2022-03-0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0.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中班语言教案《空中小屋》幼儿园教学设计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中班语言教案《空中小屋》幼儿园教学设计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中班语言教案《空中小屋》幼儿园教学设计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新中班语言教案《空中小屋》幼儿园教学设计模板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新中班语言教案《空中小屋》幼儿园教学设计模板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中班语言教案《空中小屋》幼儿园教学设计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中班语言教案《空中小屋》幼儿园教学设计模板(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中班语言教案空中小屋幼儿园教学设计模板 大班科学活动我从哪里来动态PPT课件+教案+音乐+小视频(无公开课)活动目标1.观察画面,能根据画面提供的信息大致说出相关内容。2.感受空中小屋的奇妙,体验和朋友一起帮助小狐狸想办法的快乐。重点难点活动重点:根据图片,大胆讲述相关内容。活动难点:能够想出很多方法并进行讲述。活动准备1.前期经验:了解竹子生长变化的过程。2.材料准备:PPT、大图片三张、背景图若干、动物小图片若干。活动过程一、对比观察,引发兴趣,大胆猜讲1.引发幼儿兴趣,观察图一、图二。图一图二师:我们一起来看图片讲故事(边介绍边出示图一、图二)。你看到了什么?发生了什么事?师:竹子长在

2、哪里?师:有竹子的地方可以叫竹林。还有其他发现吗?师:猜猜房子的主人是谁?(是小狐狸。)师:你们都说是小狐狸,你还看到了什么?师:那是什么?(是门。)师:对呀,房子一定要有门,这样才能进进出出。还有什么发现?能不能说得更完整呢?师:你们还看到了什么?第一张、第二张图一样吗?师:小狐狸的房子怎么了,有什么变化?师:怎么回事,房子怎么就长高了呢?2.教师示范小结。教师小结:春天来了,小狐狸在竹林里的竹笋上盖了一幢漂亮的房子,房子上有门有窗户,它可高兴了。可是竹笋上的房子一下子就长到竹子上去了,变得很高。小狐狸住在那么高的地方,心里会觉得怎样?师:刚才有人说住在高高的房子里可以看到美景很高兴;也有人

3、说很害怕,担心下不来。是呀,小狐狸的确很紧张,它会说些什么?师:我们快来安慰小狐狸,对小狐狸说些什么呢?师:刚才那么多好朋友都在安慰小狐狸,它不那么紧张了。有的小朋友已经在想办法了,真不错。(设计意图:第一张图和第二张图有很大的差异,这有利于幼儿捕捉画面中的主要信息,并进行猜想讲述。中班幼儿对图片的观察和表达比较零散,采用对比观察的方法能帮助幼儿从画面中找到线索,让图片之间建立联系。在引导幼儿观察、猜测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把幼儿讲述的话语串联起来,看似小结,实为示范,有助于幼儿从中获得看图说话的经验。)二、结伴互助,大胆思考,积极表达1.两人结伴,自由讲述。幼儿操作的活动教具师:像你们猜测的那样

4、,小狐狸害怕得哇哇大叫求救声被动物们听到了,大家都来了,都在想办法帮助小狐狸。现在请你和好朋友商量一下:可以请哪个动物朋友帮忙?把你们的好办法告诉小狐狸!师:请你们两两结伴拿一张背景图,选择所需的动物图片,共同想办法帮助小狐狸。幼:我选长颈鹿,长颈鹿脖子很长,小狐狸可以从长颈鹿脖子上滑下来。幼:我选大象,大象鼻子长,可以让小狐狸滑下来。幼:我选小鸟,让它帮助小狐狸飞下来。幼:小兔子跳到长颈鹿脖子上,再把小狐狸抱下来。(设计意图:采用结伴讲述的形式,能让每个参与活动的幼儿有大胆想象的空间与时间,也能更好地体现面向全体幼儿、满足个体需求的教育要求。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应鼓励幼儿和同伴大胆想象,同时注

5、意引导幼儿学着倾听同伴的讲述以及补充发言,为观察第三张图打下伏笔。)2.幼儿贴图,分享倾听。师:待在上面的小狐狸有点着急了,想快点下来。想出好办法的小朋友就把你的图片送到前面的大黑板上来。(设计意图:活动中往往不能忽略一些细节的处理,这也是活动有效开展的保障。在集体倾听各组幼儿的方法前,请幼儿把手中的教具全部出示在大黑板上,这一细节处理既能让幼儿仔细观察、发现每组方法的异同,同时也有助于幼儿认真倾听同伴的讲述。)师:这些方法你们能看懂吗?谁愿意先来说说你的好办法?幼:我请长颈鹿帮忙,小狐狸拉着它长长的脖子下来就好了。师:和你一起想办法的好朋友,有补充吗?幼:还有一只小乌龟,小乌龟可以通过长颈鹿

6、的脖子爬上去,再把小狐狸救下来。师:两个好朋友想的办法有点不一样,一个先说,一个补充,还有谁也来试试?幼:我们请了两个长颈鹿,一个站在这边,一个站在那边,就好了呀。师:这个方法很有趣哦,你们找到他们的好办法了吗?是哪张图片?大家一起看看(鼓励幼儿寻找)。幼:老师,我们叫大象来。大象鼻子很长,小狐狸拉着大象鼻子就可以滑下来。师:你们的方法也很厉害。谁能看懂这张图片的意思?猜猜这是什么方法(指着黑板上的一张图片问)?幼:那么多动物搭在一起。幼:不是的,不是的,是叠罗汉。师:你们能不能把好办法连起来告诉大家呢?幼:大象、长颈鹿、小兔、小鸟、乌龟、小熊叠在一起,小狐狸就可以走下来了。(设计意图:在各组

7、讲述自己的好方法时,教师既要仔细倾听幼儿的表达,还要及时梳理归纳相似的方法,并关注其他幼儿倾听理解的状态。)3.观察图三,学习讲述。图三师:在你们想办法的时候,小猴也想了个好办法。小猴的办法是什么?你们能看懂吗?和你们想的一样吗?幼:小猴做了滑梯。师:除了滑梯还有什么?师:(用手指在图片上演示)走上去滑下来。师:除了好玩,你们觉得小猴的办法怎么样?师:我们一起来说说小猴的办法。幼、师:小猴找来两根竹子,一根做成一节一节的楼梯,一根做滑梯,小狐狸走上去滑下来,很快、很方便、很好玩。(设计意图:此时出示图三基于三方面的考虑,一是不急于告诉幼儿答案,有助于幼儿充分大胆地想象与猜测;二是图三是三张图片

8、中最吸引幼儿的画面,可谓“柳暗花明又一村”;三是图三需要幼儿在仔细观察画面、传递信息的基础上,用清楚、准确的语句进行讲述。这对中班幼儿而言是难点、是挑战,需要教师的指导与示范。)4.完整观察,连贯讲述。师:其实这三张图片就是一个小故事,我们和好朋友一起试试把三张图片连起来说一说。(设计意图:单张图片的观察到三张图片的整体观察;从单张图片的讲述到三张图片的完整、连续讲述;从按照单张图片线索进行思考到在三张图片之间建立联系这些都是看图讲述活动需要的经验。这个环节的设计主旨是为了让幼儿充分感知看图讲述的连贯过程,提升幼儿观察的全面性、思维的逻辑性、讲述的完整性等综合能力。)三、为故事取名,引发后续自

9、主阅读1.为故事取名字。师:故事讲完了,你能为故事起个名字吗?2.讲解故事名字的含义。师:你们起了那么多名字,都很不错。其实这个故事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空中小屋”。什么是“空中小屋”?(设计意图:故事名称代表着故事的主旨与中心。这一环节看似为故事取名,其实蕴藏着教师对幼儿概括能力的初步培养,有助于幼儿思维、语言能力的全面提升。)3.师幼共同讲述。春天到了,小狐狸住在一座漂亮的房子里,它很开心。可是,房子越长越高,长到天上去了。小狐狸看看下面,感到很害怕,吓得大叫起来:“救命呀,谁来救救我!”小动物们听到了,大家都来了。长颈鹿说:“小狐狸别害怕,我有长脖子,你拉住我的脖子下来。”大象说:“你就

10、从我的长鼻子上滑下来吧!”小兔、小鸟、小熊、小乌龟、大象、长颈鹿说:“我们一起叠罗汉,把你救下来!”小猴也想了个好办法:“我用两根竹子,一根做成一节一节的楼梯,一根做滑梯,小狐狸走上去滑下来,很快、很方便、很好玩。”大家一起想办法,小狐狸再也不害怕了。朋友们经常来小狐狸家做客,唱歌跳舞游戏(设计意图:完整讲述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幼儿对已有经验进行回忆与提升,也可以进一步满足幼儿对画面内容的理解与感受,这是整个活动的内容总结和情感升华环节。在完整讲述时,教师应该鼓励幼儿自由地讲述。)四、结束师: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喜欢谁呢?请说说理由。师: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互帮互助,就能解决许多困难,让每一个人都变

11、得很快乐。活动总结首先,幼儿对学习有兴趣,积极主动,获得了语言、思维、情感等方面的发展。整个活动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饶有兴趣地观察,积极表达,思维活跃,表现大胆。其次,看图讲述活动强调教师要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依据图片提供的线索,对一段故事内容进行完整、清楚、合理的编讲。在以往的讲述活动中,往往会因为教师的主观引导而给幼儿带来思维定势,也会造成课堂中幼儿重复他人编讲内容、讲述内容缺乏创意的现象。那么,在看图讲述活动中,教师如何关注并给予幼儿创造性思维的机会?在本次活动中,我采用结伴操作的形式,提供幼儿自主构图讲述的机会。在分享环节中,在给予幼儿充分的表达机会的同时,并引导同伴互动,引导幼

12、儿仔细倾听和交流不同的办法。这一操作构图、编讲故事情节的环节设计,不仅符合中班幼儿的思维特点,也给予了幼儿自主想象、创造的机会,起到了引导幼儿积极思维、自主表达、共享经验等作用,具有良好的实效性。在完整讲述图片环节,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采用师幼共同讲述的方式,与幼儿一起完整地讲述三张图片内容,不仅使幼儿获得了看图讲述、完整编讲故事的经验,也提高了幼儿看图讲述的兴趣和能力。最后,说一下我的思考。不同类型的语言活动对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推动各有不同。看图讲述是否需要完整讲述?故事教学和看图讲述教学最大的不同就是故事教学有原著,可以通过故事展现给幼儿优美规范的语言,但看图讲述教学更多的作用在于促进幼儿观察、思维、想象能力的发展,因此可以让幼儿在活动中进行完整讲述,也可以在活动后进行完整讲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