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是否受侵权责任法保护ppt格式

上传人:嘀嘀 文档编号:263249911 上传时间:2022-03-09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债权是否受侵权责任法保护ppt格式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债权是否受侵权责任法保护ppt格式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债权是否受侵权责任法保护ppt格式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债权是否受侵权责任法保护ppt格式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债权是否受侵权责任法保护ppt格式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债权是否受侵权责任法保护ppt格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债权是否受侵权责任法保护ppt格式(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债权是否受侵权责任法保护郑州大学法学院2013级3班侯俊杰相关条款 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本法所称民事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 、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 、股权、继承权等人身、财产权 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二条疑问在侵权责任法第二条所列举的民事权益中并不包括债权,那么债权受到侵犯时,是否收到侵权责任法的保护呢?如果受到保护其构成要件是什么?争议产生原因一部分人认为,侵权责任法主要保护绝对权 ,例如物权,人格权,知识产权 等,而侵权责任法中第二条所列举的民事权益,也均

2、为绝对权 的范畴,所以相对权例如债权不受其保护另一部分人认为,侵权责任法应当以保护整个民事权利为己任,不管是绝对权还 是相对权都应受到保护,甚至法律没有规定的其他合法权益也应受其保护债权受侵犯的类型债权 受到当事人的侵害债权 受到第三人的侵害历史渊源 在杨立新教授组织起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草案建议稿(第二稿)中,第 55 条曾经对“第三人侵害债权”做了这样的规定:“明知他人享有债权,以引诱、胁迫、伤害债务人等方式阻止债务人履行债务,造成债权人债权损 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杨立新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 任法草案建议稿(第二稿),来源于中国民商法律网,为什么债权应 受侵权责任法保

3、护一、债权属于侵权责任法第二条规定的民事权益二、侵权责任法的性质是民事责任法三、违约责 任实际上是规定了当事人之间的一种义务,而非责任四、第三人侵害债权问题五、侵权责任法的救济功能的必然要求债权 属于侵权责 任法第二条规定的民事权益 民事权益应当包括民事权利和民事权利之外的应当受到民事法律保护的利益。侵权责任法第二条的规定突显了侵权责任法作为民事权益保障法的立法者的意图。而债权显 然应当属于法定的民事权利的一种。这样推论,债权理所应当受到侵权责任法的保护。债权是在债之关系中一方当事人请求另一方当事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债权和债务相对应。债权主要的效力在于请求力,请求向对方为一定的给

4、付,债权因此也是相对权。拥有合法的债权便拥有了在法律上请求相对方为一定给付的权利,也就拥有了一种民事权益。当债权不论受到对方的侵害,还是第三人的侵害,都应当属于侵权责任法适用的领域。为什么债权应 受侵权责任法保护一、债权属于侵权责任法第二条规定的民事权益二、侵权责任法的性质是民事责任法三、违约责 任实际上是规定了当事人之间的一种义务,而非责任四、第三人侵害债权问题五、侵权责任法的救济功能的必然要求侵权责任法的性质是民事责任法 侵权责 任法是民法体系中真正的民事责任法。当民事权利受到侵害时,侵权人必须承担自己或他人的或有关物对被侵权人造成的损害的民事责任。通过民事责任的承担,惩罚 了侵权人,救济

5、了被侵权人,侵权责 任法实现 了民事责任法的功能即救济。没有救济的权利等于没有权利。作为民事责任法,侵权责 任法充当了当所有民事权利受到侵害后予以救济的地位,因此侵权责 任法并不直接规定权利本身,不是确认权 利的法律,而是对已经确认的权利的一种保护和救济。民法的整体内容应当包括两部分即权利法和责任法,物权法、债权 法、人格权法、知识产权 法、继承法等都是确认权 利的民事法律,确认权 利是其根本任务,侵权责 任法是对确认的权利受到侵害予以救济的民事责任法。因此,债权 是债权法确认的民事权利,当债权 受到侵害后,自然应当受到侵权责 任法的保护为什么债权应 受侵权责任法保护一、债权属于侵权责任法第二

6、条规定的民事权益二、侵权责任法的性质是民事责任法三、违约责 任实际上是规定了当事人之间的一种义务,而非责任四、第三人侵害债权问题五、侵权责任法的救济功能的必然要求违约责 任实际 上是规定了当事人之间的一种义务 而非责任 认为 侵权责 任法只保护绝对权 的人的主要观点在于,债权 受到侵害,应当由违约责 任管辖,不在属于侵权责 任法管辖,而且还认为 侵权责任与违约责 任是一种并列的两种民事责任。这种认识 看上去完美,实际上经不起推敲。根据合同法的规定,违约责 任的主要责任方式是强制履行、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 失、违约 金、定金等。当一方当事人违反合同约定时,违约 一方应当根据合同法的规定承担相应的

7、违约责 任即应当实际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支付违约 金等等,这只是在当事人之间形成了一种应当所为的义务 。当违约 方不履行合同法规定的违约责 任时,守约方通过向法院起诉主张权 利要求强制违约 方承担违约 者,这相当于让违约方承担违约带 来的民事责任。因此,违约责 任实际 上是一种当事人之间的民事义务 ,违约 方不履行违约责 任表现为对债权 的侵害即应当承担侵权责 任。故,那种把违约责 任和侵权责 任并列以及将债权 排除在侵权责任法之外的观点是错误 的,没有看到侵权责 任法的本质是民事责任法。为什么债权应 受侵权责任法保护一、债权属于侵权责任法第二条规定的民事权益二、侵权责任法的性质是民事责任法三

8、、违约责 任实际上是规定了当事人之间的一种义务,而非责任四、第三人侵害债权问题五、侵权责任法的救济功能的必然要求第三人侵害债权问题 第三人侵害债权 不同于违约责 任。第三人毕竟不是合同当事人,民事权益应当包括民事权利和民事权利之外的应当受到民事法律谈不上承担违约责 任。但上文已经表明,债权 作为一种民事权利,如果不受侵权责 任法的保护,意味着其徒具虚表,当事人的利益必将受到损害。因此第三人侵害债权 必须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问题 在于,第三人在什么情况下被认为 是侵害债权 ?侵权责 任法的主要归责 原则是过程责任,侵害债权 的侵权责 任也应当要求侵权人主观上具有过错即故意或过失,只有主观上具有过

9、错 ,客观上又侵害的他人的债权 并造成损害,才应当把侵权责 任归于行为人。那么,主观上的过错 是否要有一定的限制呢?有学者认为 ,应当把行为人的主观状态限制在故意层面上,因为债发 生在当事人之间,他人无所知悉,如果他人因为过 失侵害了债权 也要承担责任,则会影响人的行为自由。笔者赞同这样 的观点,认为 侵害债权应 当把行为人的主观过错 限定在故意,过失不承担侵害债权 的侵权责 任。为什么债权应 受侵权责任法保护一、债权属于侵权责任法第二条规定的民事权益二、侵权责任法的性质是民事责任法三、违约责 任实际上是规定了当事人之间的一种义务,而非责任四、第三人侵害债权问题五、侵权责任法的救济功能的必然要

10、求侵权责任法的救济功能的必然要求 有权利必须要有救济,救济走在权利之前。民事权利没有救济,也就意味着没有了保障,任何人可以随意侵害而不承担责任。侵权责任法的出台,告诉我们,侵权责任法不同于确认民事权利的法律,是保障和救济民事权利为己任的法律。因此,债权无论受到对方当事人的侵害,还是受到第三人的侵害,都应当受到侵权责任法的保护和救济,将债权纳 入侵权责任法保护的范围,是侵权责任法救济功能的必然要求。侵害债权行为的构成要件侵害的对象必须为合法的债权侵害行为具有违法性侵权行为给债权 造成损害侵权行为与债权损 害间具有因果关系行为人主观上具有侵害债权的故意债权人依合同责任得不到救济结语 在侵权责任法中,第二条明确提出“本法所称等人身、财产权 益”,即除了法条中明确列举的权利外,还应包括其他民事权益。民事权益多种多样,立法中难以穷尽,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还会不断地有新的民事权益纳入到侵权责任法的保护范围中,因此,侵权责任法没有将所有民事权益列举,但不代表这些民事权益就不受其保护。END参考资料:债权应 当受到侵权法的保护李学成 韩国立侵权法框架内第三人债权制度研究 石钟旭论侵权责任法保护对象的判断标准王荣平论第三人侵害债权的构成要件 贾玉凤侵权行为法保护的法益范围 陈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