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职高数学学困生的学习能力与成绩 数学“学困生”,是指在正常的教学要求下,对数学学习感到困难,成绩较差的学生学生之间的差异和教学统一要求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解决好学习数学困难学生的问题,应成为数学教师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一、学困生的分类及产生的原因(一)智力型学困生1.记忆力障碍型:理解记忆成分少,记忆不持久,不准确,巩固效果差;经常与其他知识混淆2.思维欠缺型: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水平低,理解力低,概括水平低,找不出已知和未知的联系点,过分依赖感性经验的支持3.想象片面型:思想不活,想象贫乏,不能形成完整的数学图像;想象单调,在原有的表象的基础上,不能创造出更多有意义的新形象;知识应用效果差4.操作迟钝型:运算能力差,出错率高;解题步骤不清晰,操作次序混乱二)非智力型学困生1.情感障碍型:有强烈的挫折感,对数学冷淡,不愿意学习数学,师生关系不融洽,数学成绩时有起伏,情绪容易波动如心理机制发育不健全,缺乏自制力,贪玩;从小未有成功的体验,无法完成学习任务2.兴趣缺乏型: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①没有学习目标,轻视学习,无视知识的重要性,认为自己学习不好也能干出一番事业。
②学习目的不明确,被动学习3.意志薄弱型:①没有好的学习习惯,不会倾听②学习与娱乐关系处理不当③社会或家庭造成的心理负担过重,特别是家长或教师给孩子的压力二、提高数学“学困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成绩的教学策略(一)低起点,小步子把握教材内容的最基本的教学要求,以学生实际认知基础为学习新内容的教学起点;在学生认知基础与教学内容所选定的目标之间进行合理分层,通过增设台阶、降低认知跨度,为学困生创设数学学习的成功机会,使他们逐步建立起学习的信心例如,讲新课时,难度宜小首先抓住新旧知识联系点,以旧带新,教学中尽量做到新课不新,使学生学起来不感到困难较难懂的讲练多一点,容易学的一节课内可多学一点,使学生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思想上转变教《解析几何》“两直线平行”一课时,先让学生学会把直线的一般式化成斜截式,并把推导两直线平行的过程变成填空题,这样学生在完成填空的同时,公式也推出来了这样把学习知识与发展思维能力自然结合起来,学生也是能接受的二)淡抽象,重应用传统的数学教学是以逻辑推理为主,学生掌握起来十分困难故从学生最熟悉、最根本的问题出发,设计典型分层递进题组,并提出问题,层层引导学生探究知识,让学生在完成题组的同时,思维得以深化。
切实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探索精神、人文精神及数学精神三)多活动,快反馈“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探求是数学的生命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求者故大胆增加一些适合学困生的尝试活动,是一项改变学生学习的好方法开展“数学快乐6分钟”活动,每天由一位同学负责出一道题目,可以是上节课刚学过的内容,也可是预习后本节课将讲到的题目,难度不限3分钟后若无人能答,则由这位同学负责讲解这样大大地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包括基础较差的学生,他们广泛查阅书籍、资料当他们出了一道全班都做不出来的题目时,不经意中露出那种满足的神情;而当他们讲完做法后,看到全班恍然大悟地点头时,那种成就感顿时产生通过这种方法,也培养了学生课后复习、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四)互帮助,同提高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教师一个人有时顾不过来这么多同学发动学生的力量,抓两头,促中间,让数学学习不错的学生担任小老师,和学困生结成“一帮一”的对子,负责给他们讲题,出题这样两头的同学先动起来了,然后中间的同学也不甘落后,形成互相赶超的局面在每班选了4名小助教,当学生作练习时,他们给不会的同学讲解,大大的提高了课堂的效率,使每个学生不掉队。
一般来说,知识的积累是渐进的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的积累,重要的是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发展智力,提高能力因此让所有学生———包括学习困难的学生成为学习主体,参与学习过程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这就要求老师想办法向学生提供主体参与的材料和机会,让他们体会成功的喜悦教师在学校教学中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发展每个学生的长处,使他们将来都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材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