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法律保障生活 课时训练(含答案)

上传人:公西 文档编号:262503970 上传时间:2022-03-0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9.2法律保障生活 课时训练(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9.2法律保障生活 课时训练(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9.2法律保障生活 课时训练(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9.2法律保障生活 课时训练(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9.2法律保障生活 课时训练(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9.2法律保障生活 课时训练(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2法律保障生活 课时训练(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9.2法律保障生活 一、单选题12021年3月1日起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实施,规则指出,在确有必要的情况下,学校、教师可以在学生存在不服从、扰乱秩序、行为失范、具有危险性侵犯权益等情形时实施教育惩戒,这一规则的颁布和实施( )有利于保护中小学生的合法权益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能够完全避免中小学生不良行为的发生保障和规范学校教师依法履行教育教学和管理职责ABCD2法律是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是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并且在全国范围内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特殊行为规范。可见,法律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全民的民主性国家的强制性普遍的约束性ABCD3现实

2、生活中,因救人反被告的事件时有发生,“扶不扶”“救不救”一度困扰公众,民法典明确了侵权人和受益人的各自责任,同时也明确了见义勇为者依法不承担责任的解脱,有助于解决“英雄流血又流泪”的问题。上述材料表明()A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B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C法律规定与道德要求都是一样的D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4法律规定我们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如果违背了法律,会有什么后果。这说明( )A法律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B法律限制我们的人身自由C法律指引我们行为的方向D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52018年5月8日,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第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原委员,重庆市委原书记孙政才受贿案一

3、审公开宣判,对被告人孙政才以受贿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对孙政才受贿所得财物及孳息予以追缴。这表明(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我国坚决推进以德治国 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ABCD6法律是我们的“保护伞”和“守护人”。因为法律( )维护公共秩序 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 维护公共安全 满足人们的一切需要ABCD7杨某用掌嘴、针刺、铁衣架殴打等方式“管教”亲生女儿,以纠正其不良习惯。2018年12月26日,杨某一审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9个月、缓刑1年。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法律具有规范和保护作用杨某的行为违背了家庭保护的要求违法

4、必须追究,要遵守法律,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法律只对违法人员具有约束力ABCD8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部法律自2021年1月1日实行。这说明(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法律是人民意志的体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具有立法权 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ABCD9法律的作用除了保护我们的生活,还体现在( )规定我们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让我们懂得在社会生活中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ABCD10根据我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适龄儿童、少年有接受义务教育权利,家长有保障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否则要受

5、到法律的制裁。这些规定体现了法律( )A评判作用和制约作用B规范作用和保护作用C保护作用和教育作用D规范作用和成长作用11下列选项最能体现“法律具有普遍约束力”这一法律特征的是( )A著名演员成龙之子房祖名因吸毒被判刑B中央加大反腐败斗争的力度C12月4日为法制宣传日D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刑事诉讼法修正案12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其最主要的特征是( )A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B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C只对人们的行为进行调整D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13为打赢农村疫情防控阻击战,全国各地许多村委会干部挨家挨户宣传相关法律法规,与此同时充分发挥村规民约的作用,将相关规定与要求融入村规民约,为疫情

6、防控强化制度保障。这表明( )A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成认可的行为规范B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等行为规范的维系C基层群众自治是取得抗疫胜利的根本保证D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14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反食品浪费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这意味着,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不再仅仅是倡导和号召,已经成为生效的法律条文。这说明:( )治理食品浪费现象也需要有法律的保障反对“舌尖上的浪费”既需要道德,也需要法律的约束浪费可耻、节约光荣已得到所有人的认可勤俭节约己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ABCD15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与法律相比较,有很大的不同,两者的区别是( )A前者由中学生制定或认可,

7、后者由国家制定或认可B前者不具约束力,后者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C前者只适用于中学生,后者适用于全体社会成员D违反前者不承担责任,违反后者则要受到法律制裁16七年级(1)班的同学在学完法律知识后,进行了集体讨论。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小芳:我们都是未成年人,即使违法也不会受到惩罚B小丁:法律既约束我们的行为,又保护我们的生活C小静:只有打官司时,法律才会发挥作用D小刘:法律只是用来惩罚罪犯的17中学生小丁暑期去某著名景点游览时,在一处古石碑上刻下了“到此一游”几个字,管理人员发现后报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小丁被依法处罚。这说明法律()约束着人们的行为 为评判人们的行为提供准

8、绳保护着人们的权利 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ABCD18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国家反腐行动的不断深入,一批国级高官“落马”,多名省部级官员被查,无数“苍蝇”被惩治,这体现了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特征。下列对“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解,错误的是( )A法律只惩治位高权重者,对老百姓来说无所谓B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C每个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D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19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是( )A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B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C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

9、遍约束力D法律具有更强的规范作用20下列能体现法律最主要特征的是(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王某因盗窃巨额财产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某化工厂因违反环境保护法,被法院责令停止生产ABCD二、情境探究题21当前未成年人人身安全现状令人担忧。受到侵害的未成年人人数占被调查人数的16.5%,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以7%10%的速度递增。具体表现在:家庭侵害,如烫伤、食物哽噎、烧伤等;校园安全伤害,如校园暴力、集会踩踏、体罚、运动伤害等;户外安全伤害,如意外溺水、动物伤害、交通事故等;网络安全伤害,如网络诈骗、网络色情等;公共场所侵害,如绑架、

10、勒索、拐卖等。侵害区域:农村是未成年人受到侵害的“重灾区”,被侵犯案件的55%发生在农村。围绕当前未成年人人身安全现状,某校七年级(1)班正在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下列任务。(1)请你归纳出威胁未成年人人身安全的主要原因。(不少于三点)(2)我国颁布了两部未成年人保护的专门法律,请你写出来。(3)如果你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你会怎么做?(4)根据威胁未成年人人身安全的共性隐患,请你为切实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几条合理化建议。(不少于三条)三、分析说明题22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曾告诫大学生,“要给书本上的知识挤挤水,才能得到知识干货”,而“只有和群众实践结合,才

11、能把水分挤掉”。(1)划线部分体现了获得美好情感的方式是什么?美好集体是我们共同生活的精神家因。这个家园可以让我们学会如何与人沟通交往,学会彼此包容,相互帮助,才能达成共识。(2)材料中提到的美好集体具有哪些特点?(写出三点)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立足中国国情和实际、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集中体现党和人民意志的。(3)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什么?试卷第7页,共7页参考答案:1C2A3B4C5B6A7A8C9D10B11A12D13B14A15C16B17C18A19B20D21(1)一部分未成年人得不到应有

12、的家庭保护;学校对未成年人的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存在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有的未成年人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等等。(2)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3)通过法律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向政府有关部门、司法机关、人民团体等反映问题,寻求帮助;敢于并善于同侵权行为作斗争。(4)家庭:父母和其他监护人要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等。学校:不仅要履行对未成年人的教育职能,而且要依法承担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义务。社会:国家、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和其他组织及公民,在社会生活环境中要对未成年人实施有效保护,努力创造一种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司法机关:要通过依法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是是专门保护措施等。未成年人自己: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要自觉的配合父母、老师对我们的正当的教育与保护等。22(1)参与有意义的社会活动。(2)美好集体是民主的、公正的;美好集体是充满关怀与友爱的;美好集体是善于合作的;美好集体是充满活力的。(3)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试卷第2页,共2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