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梅岭三章》优秀试讲稿

上传人:文****坊 文档编号:262502889 上传时间:2022-03-0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8.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梅岭三章》优秀试讲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初中语文《梅岭三章》优秀试讲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初中语文《梅岭三章》优秀试讲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初中语文《梅岭三章》优秀试讲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初中语文《梅岭三章》优秀试讲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梅岭三章》优秀试讲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梅岭三章》优秀试讲稿(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语文梅岭三章优秀试讲稿初中语文梅岭三章优秀试讲稿 【课堂类型】诵读型整合教学 【教学目标】 1.诵读诗歌,体会诗人情感。 2.整合比读,把握诗歌意象,品味诗句的情趣和理趣。 3.拓展联读,学习先辈的奋斗精神。 【课堂实录】 打开电子屏,桌面是该班的集体照,旁边黑体字:最棒的九7班 师:最棒的九7班!咱们班的朗诵是不是最棒的? 生小声嘀咕,有说是,有说不是。 师:我们要学好语文,要读懂文章,朗诵是重要的方法之一。苏轼说,三分诗,七分读。可见朗诵的重要性。今天,我们就用朗诵的方式来学习陈毅的梅岭三章。希望我们最棒的九7班能体会到朗诵的美妙。 师:刚刚我闻声大家课间读了诗歌。现在咱们先来读一读诗

2、前的小序,了解陈毅写这些诗的背景。 生齐:一九三六年冬,梅山被围。余伤病伏丛莽间二十余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旋围解。 师:给大家讲讲这三首诗写在什么情形下?请你。 生:陈毅在一九三六年冬天因为负伤没有长征,被敌人围在梅山,不能自由,写下三首诗歌留在衣底,不久 师:可以看着书的。 生:不久围困解除了。 师:好,我看到这位同学从课下解释得到了帮助。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教材给出课下解释、阅读提示这些学习支架帮助我们学习,我们要学会利用这些学习资源。 师:从课下解释和诗前小序,我们知道了,陈毅当时带着伤病,被敌人围困,藏在草丛间二十多天,在寒冷、饥饿、伤病的重重折磨下,他觉得 生:不能脱险了。

3、师:注意,虑是估计、合计的意思。估计不能脱险,就写了这三首诗放到衣服的最里面。旋围解什么意思? 生齐:不久围困解除了。 师:大家注意勾画标记三个红色字的含义。虑脱旋。通过课下解释一,我们知道了这件事发生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之后,王树增在长征中这样写道: 屏显,共读 最终制定的那份走留名单是一个永远的悲剧话题。其悲剧性在于,所有的人都清楚地知道,留下来便意味着九死一生。-王树增长征 师:大家看过长征吗?八上的推举阅读书目? 同学纷纷摇头 师:没有啊,这是一本很好看的书,很值得看。当时,陈毅在指挥作战时髋骨被子弹打碎,伤势严重,被留在江西担负领导江西工农红军进行游击战争的重任。当陈毅勉强可以拄着

4、棍子走路的时候,他率领警卫人员冲出敌人重兵包围,和赣南游击队转战到人烟少见的深山密林中过着野人般的生活。由于和陕北中央长期失去联系,大家非常着急。这时,派在敌军内部做兵运工作的陈海叛变投敌,他写信上山谎称中央派人前来联系,要游击区负责人下山前往县城接关系。陈毅接到密信,亲自赶往大余城接头,幸遇群众报告陈海叛变,于是马上离开县城。归途中又遇陈海带领反动军队搜山,只好躲进树丛,避开敌人的搜捕。敌人听说山上有游击队的重要负责人,便调集了四个营的兵力,将梅山团团围了20多天。我们再来读一读书中的文字。 屏显,共读 这位后来成为新中国外交部部长的红军将领能够生存下来,无论在革命者的意志上,还是在人类生存

5、的极限上,都是一个奇迹。-王树增长征 师:那么,是什么是什么支撑他创造这一奇迹的呢?让我们再来读一读梅岭三章。从形式上来看,这是三首七言 生:七言律诗有同学说绝句。 师:这是三首七言绝句,是用旧体形式写时代内容的一组七言绝句。一起来读诗。 生齐读 师:大家读书的姿势真美,每个同学都端坐,捧着书本读。但是,朗诵的语调有些拘谨了。咱们试试把四三节奏读好,第一首再来读。 生齐读,语调平淡 师:节奏读好了,最后一句旌旗十万斩阎罗怎么读?语调应该高还是低? 生齐:高一点儿。 生再读,有进步 师:嗯,有一点革命家的气概了。百战多斩阎罗,押的韵是uo,开口大,要读出高亢开阔的气势。对不对?看看后两首押什么韵

6、? 生:第二首押an韵。第三首押a韵。 师:自己读一读,语调怎么处理? 同学自由朗诵 师:来,哪位同学读一读? 两位男生朗诵后两首,节奏清楚,语调平淡 师:大家再放开一些。刚刚大家上完课间操,运动的魅力在于让你身心舒展。课堂上,我们的状态也要舒展,这样你的思维才是灵活灵敏的。来,我们读给同桌听,放松自己,放开一些。 同学互读 师:面对死亡,面对不可避免的牺牲,陈毅在想什么呢?断头今日意如何?请大家用诗句用你的朗诵告诉我,如果能带上动作就更好了。断头今日意如何?举右手到眼前,屈指数数状创业困难百战多。断头今日意如何?你来演读一下。 生默读思索 师:现在,我们每个同学都是那时的陈毅。对一男生断头今

7、日意如何? 生右手做横扫状:此去泉台照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师对另一男生:断头今日意如何? 生右手猛向下做砍杀状:旌旗十万斩阎罗。 师:他是横扫千军,你是斩劈一切。 师对另一男生:断头今日意如何? 生手做数数状:创作困难百战多。 师:持续思索,最好不重复哦。 生: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没有动作 师:人间遍种自由花。双手上举向两边分开 师:断头今日意如何? 生举右手,做高挂动作:此头须向国门悬。 师:动作制定得好,放开些,越舒展头脑越灵活。对一女生你意又如何? 生手做飘飞状: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师:面对被逮捕枪杀的危险,陈毅在想什么呢? 屏显 泉台-旌旗-阎罗 捷报-纸

8、钱 血雨腥风-自由花 生齐:此去泉台照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师:他在想 生齐: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师:他在想 生齐:血雨腥风应有涯,人间遍种自由花。 师:绝境中的所思所想,最能看出一个人的真情感、真性情。你从陈毅的所思所想读出他怎样的情感呢? 生:为革命献身。 生:坚信革命必将胜利。 生:不怕牺牲,英勇无畏。 生:不惧死亡,坚定不屈服。 师:面对死亡,陈毅不畏惧死亡,决心为革命献身,并且坚信革命必胜。我们一直在说死亡牺牲,陈毅的诗中是不是这样说的?咱们再读读看陈毅在三首诗中分别用哪些词来表达死的意思? 生:此去泉台招旧部。 师:还有哪个词? 生:此头须向国门悬。 师:头悬国门。

9、还有呢? 生:取义成仁。 生:断头。 师:对,陈毅没有说砍头、杀头、牺牲,他说的是断头,此头须向国门悬,取义成仁,这样的说法你能联想到哪些文章哪些故事吗? 同学沉默 师:你有没有想到这些故事和经典语录?我们来读一读山海经中刑天的故事。 屏显,共读 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山海经 师:断了头,仍然操干戚以舞的刑天。再来读一读伍子胥的故事。 屏显,共读 伍子胥乃告其舍人曰:必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以为器;而抉吾眼悬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入灭吴也。乃自刭死。-史记伍子胥列传 生把梓错读为辛,刭不会读。师正音 师:伍子胥临死前,对门客说了什么? 生:在

10、他坟墓上种上梓树,把他的眼睛挖出来挂在吴国城门上。 师: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意图反败为胜,覆灭吴国。吴王夫差不听伍子胥的劝谏,放松警惕,沉醉在歌舞酒色中。伍子胥以死殉国。 师:下面这个句子,大家应该很熟悉,我们来读一读。 屏显,共读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师:读了这些,咱们再回到刚刚的问题上,为什么说到死,陈毅不说砍头献身牺牲这些字眼,而要说断头头悬国门取义成仁?你从这些说法中读出陈毅怎样的形象? 师:大家结合助读资料,小组、同桌间讨论一下。 同学讨论 生:我读出一个视死如归、不怕牺牲的革

11、命者形象; 生:我读出一个献身革命、至死不渝的共产党形象; 生:我读出一个坚定不移、血战到底的革命者形象; 师:要结合助读资料来思索。善于利用资源,是优秀同学的特点之一。老师给大家提供的资料,是思索的工具。平常大家读书积存,也是为思索、解决问题做底座的。有了厚实的基础,你的思维就更灵活,思索问题可能就更周全了。所以,要多读书,多积存。来,哪个小组有讨论结果请说一说。 生:我觉得陈毅用断头而不用砍头,是因为他想到了刑天的故事,他要像刑天那样,虽然死了,也要持续战斗。 师:这位同学表达得真好,虽然死了,也要不懈地战斗。虽死犹战,千百年来刑天作为战斗者的形象感染了一代代人。陈毅用词中有典故,有精神气

12、概。大家要向这位同学学习,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运用资料帮助自己思索。 生:此头须向国门悬这句诗,陈毅改用了伍子胥的故事,伍子胥是要把头挂在国门上看着越国打进来,陈毅是要把头挂在城门上看着人民解放,全国解放。 师:即使死了也要看见民族解放,他相信革命必将有胜利的一天,国家必定有解放的一天。 生:陈毅用取义成仁两个典故,表达了不怕牺牲,要用生命去成全仁义。 师:在生命与仁义发生矛盾时他选择的是 生:仁义。 师:这是孔孟两位圣人的思想,在中国流传了两千多年,是仁人志士的做人标准和行为规范。陈毅继承了圣贤的思想,把这思想化为自觉的行动。 生: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从这句诗歌中,看不出任何对

13、死的畏惧,而是要到阴间去斩杀恶人。可见陈毅的革命意志无比坚定。 师:仔细琢磨三首诗歌的用词,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了陈毅的精神和情怀,不仅仅是标签化的勇敢、不怕牺牲,他的形象在我们的品读中更加丰满了。他是一个 生:有死而不已、坚决斗争的信念。 生:陈毅忠诚于解放民族的革命事业、坚信革命必胜的情怀。 生:陈毅有临危不惧、乐观从容的诗人情怀。 生:陈毅是一个上马能打仗,下马能作诗的了不起的元帅。 师: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这就是陈毅,他有信仰,他信仰共产主义,他信仰和平。因为这信仰,他在赣南的三年游击战中,在革命最艰难最困难的阶段,创造出革命意志和生存极限上的一个奇迹。让我们带着对陈毅元帅的理解和敬仰,再来读一读三首诗歌。 生齐读三首诗歌。情绪高涨 屏显难和雄的甲骨文 师:同学们,观察这两个字,第一个是难,第二个是雄,它们长得多像。你读陈毅的诗歌,你发现难是如何变为雄的? 生:在困难困苦中保持不懈、乐观坚强地面对,就能成就英雄气概。 生:困难的环境能成就英雄。 师:这是陈毅在梅岭三章这三首诗中传递给我们的文化密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