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舞蹈:创作的艺术特征

上传人:碎****木 文档编号:262490046 上传时间:2022-03-06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2.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少儿舞蹈:创作的艺术特征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少儿舞蹈:创作的艺术特征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少儿舞蹈:创作的艺术特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少儿舞蹈:创作的艺术特征(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少儿舞蹈:创作的艺术特征童趣性即儿童的兴趣、情趣。它是吸引儿童留意力培育儿童观看力量,审美力量,启迪儿童参加愿望的重要因素。所谓兴趣是指探究或从事某种事物和活动时的意识倾向,这种倾向又是和肯定的情感体验联系的,在儿童艺术舞蹈活动中如何突出趣味性呢?首先应留意选材的趣味性,其次应讲究舞蹈语汇的趣味性。童知性是儿童在习舞过程中把握感知事物。在儿童艺术活动中“学问性”是一个广义的概念,重点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儿童舞蹈重所表现出的儿童感知事物的方式、特点,二是舞蹈艺术本身内涵的学问性因素。我认为儿童舞蹈中的学问性的内容是以“爱”的方式,“仿照”的方式,和舞蹈艺术本身所包含的地域性文化,民族民间习

2、俗等文化因素,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心理素养、学问构造。童幻性则是表达儿童的自我世界的灿烂绚丽,是儿童行为在思维领域中的艺术化反映。童幻性通常是界定儿童舞蹈艺术的最显着的标志,由于梦想(又称向往)往往是儿童心敏捷动中最活泼的因素。在儿童梦想题材的舞蹈艺术中,他们可以像鸟一样在天空中飞行。可以在地穴中作统领蚂蚁的大王,可以是穿行于太空的外星小超人。儿童梦想过程中真实而剧烈的情感表达和对于想象情景直接表露的特点,正是儿童舞蹈艺术形象的依托,是构成儿童舞蹈艺术特色的根底。在儿童舞蹈活动中的梦想既是沟通儿童与万物沟通的桥梁,又是产生夸大、变形、谐趣、幽默等艺术形式的重要手段。童乐性是指儿童舞蹈活动主体在艺

3、术制造过程中的非自觉性与儿童活动的嬉戏性的统一。也就是说只要他们感到有兴趣,有意思,立即就能够全身心地投入乐此不疲。儿童舞蹈中的童乐性是以情节内容的通俗性、直观性和动作技巧简洁易学、轻松自如的敏捷性为表现形式的。儿童舞蹈活动自娱的性质。同时反映着儿童舞蹈活动中的地位。每一个优秀的儿童舞蹈往往都是具童趣性、童知性、童幻性、童乐性于一身的,它们或可有所偏重,但决不能没有。否则该舞决无儿童特色可言。以上四点应是我们从事儿童舞蹈创作过程中的根本动身点。正确把握儿童舞蹈创作的社会功能。作为儿童舞蹈工,创作儿童舞蹈不仅要表达儿童身心特征而且更要包含自身对儿童的喜爱,对时代的追求。对将来的盼望的深刻思想内涵。要大力提倡用先进的文化训练人,用优秀作品鼓舞人:深化儿童对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难创业的思想熟悉,陶冶儿童的艺术情操,促进儿童身心安康的全面进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