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9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历史试卷答案

wd****9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41.70KB
约7页
文档ID:262451738
2019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历史试卷答案_第1页
1/7

2019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历史试卷-答案江苏省镇江市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答案解析1.【答案】C【解析】守株待兔出自韩非子五蠹,排除舍生取义出自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排除墨守成现出自明朝黄宗羲钱退山诗文序,战国时墨翟(即墨子)善于守城,世人谓之“墨守”道法自然出自道家哲学思想,庄子是战国时期道家思想代表人物,故选C考点】庄子的思想2.【答案】B【解析】司隶校射始设于汉武帝征和四年,负责监督京师和地方的监察官中书令是帮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官员,大将军掌管统帅军队,大司农掌管物资供应、物价调节、财政收支等,管理经济考点】西汉时期司隶校射的主要职责3.【答案】C【解析】文景之治是西汉汉文帝、汉景帝时期的统治贞观之治的唐太宗的统治,开皇之治的隋文帝的统治考点】唐玄宗的治世局面4.【答案】B【解析】齐民要术是北魏贾思勰的农业著作,梦溪笔谈是北宋沈括的著作,天工开物是明朝宋应星的著作考点】元朝发展农业的措施5.【答案】D【解析】根据图中的出发地“刘家港”、最远到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三宝垄等多个信息点均可以判断是郑和下西洋的史实或根据“刘家港”是中国的,直接排除选项ABC,他们的新航路开辟的航海家。

故选D考点】郑和下西洋,根据航海路线图判断史实6.【答案】B【解析】根据“独火器不能及”说明中国的军事科技落后于西方,近代学习西方科技的探索是地主阶级洋务派进行的洋务运动顽固派与维新派是对立的一组矛盾,顽固派反对维新派的戊戌变法革命派主张暴力推翻清朝的统治考点】洋务派的主张7.【答案】C【解析】根据“奋起”“向打败自己的敌人学习”说明中国向西方学习,根据“转身向东”中国的“东面”而且“打败”中国的是日本选项A是英国侵略中国,选项B是英法侵略中国,选项D有日本侵略但仅仅是其中一个考点】甲午战争对中国的影响8.【答案】A【解析】五四运动是先进知识分子领导的,前期主力的学习,后期的工人阶级,选项B排除选项C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是辛亥革命的结果,排除选项D的现象与近代化探索史实不相符合五四运动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故选A考点】五四运动的影响9.【答案】A【解析】根据“炸毁柳条湖附近之南满铁路”分析是柳条湖事件,日本以此为借口袭击“北大营”,占领沈阳城,这是九一八事变的经过七七事变发生在北平,华北事变发生在平津地区,八一三事变发生在上海,故选A考点】九一八事变10.【答案】D【解析】1945年国民党没有召开代表大会,北平和谈于1949年,西安事变在1936年,重庆谈判是抗日战争胜利之际,共产党和国民党就中国未来的发展前途、建设大计在重庆进行的一次历史性会谈,从1945年8月29日至10月10日。

故选D考点】重庆谈判11.【答案】C【解析】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开辟中国历史新纪元,故选C考点】新中国成立12.【答案】A【解析】全国第一个人民公社1958年7月1日成立,选项C排除联产承包小组是1978年后农村改革的形式,排除1951年,国家大力发展产销相结合的供销合作社,选项B排除农业生产合作社是19531956年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一种形式,故选A考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13.【答案】B【解析】根据“优秀县委书记”判断是焦裕禄王进喜是石油工人的代表,被誉为“铁人”雷锋在解放军的好战士,邱少云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雄,是最可爱的人考点】焦裕禄,根据人物评价判断史实14.【答案】C【解析】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决定中国重返联合国,所以新中国国旗第一次在纽约的上空升起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1972年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考点】中国重返联合国15.【答案】D【解析】中共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中共十六大确立三个代表;中共十八大确立科学发展观;中共十九大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故选D考点】中共十九大确立的党的指导思想16.【答案】A【解析】题干材料中的关键词“今生”“人”,这是文艺复兴提倡的人文主义思想社会主义主张由社会拥有和控制产品、资本、土地、资产等,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了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体系理性主义是建立在承认人的推理可以作为知识来源的理论基础上的一种哲学方法,一般认为随着笛卡尔的理论而产生自由主义追求保护个人思想自由的社会,以法律限制政府对权力的运用,保障自由贸易的观念,支持私人企业的市场经济,透明的政治体制以保障少数人的权利考点】文艺复兴的思想17.【答案】C【解析】图片信息农村人口越来越少,城市人口越来越多,表明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生产以工业为主,这也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选项A、B、D从材料中不能得出,故选C考点】工业革命带来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结果18.【答案】B【解析】人权宣言主张自由平等人权、私有财产不可侵犯等人权与法治思想,是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根据权利法案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统治,独立宣言宣告美国诞生,人民宪章是英国宪章运动的纲领考点】法国的人权宣言19.【答案】D【解析】“资本主义”对立的阶级的无产阶级,无产阶级是共产主义的建设者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是封建社会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社会对立的阶级。

共产党宣言是指导无产阶级斗争的纲领考点】共产党宣言服务的阶级20.【答案】B【解析】根据“变成了西方影响和日本传统的混合物”什么日本已经变成资本主义国家,这是明治维新的结果大化改新日本转变为封建社会,百日维新是中国的改革,日俄战争是1904年到1905年间,日本与俄罗斯为了争夺朝鲜半岛和中国辽东半岛的控制权,在中国东北进行的一场帝国主义列强之间战争,此时日本已经是资本主义国家考点】日本明治维新21.【答案】A【解析】图片信息1922-1928年美国民生产总值上升,19291932年下滑,1933年后逐渐复苏,急剧下降是原因经济危机的打击,逐渐复苏是罗斯福新政的结果,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全面爆发考点】经济大危机22.【答案】D【解析】根据“2015年”“70周年”分析“粉碎这股黑暗的势力”在1945年,这一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时间,二战是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霸权主义、分裂主义至今仍在;二战后,出现新殖民主义考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23.【答案】A【解析】根据北大西洋公约,美国和西欧国家成立北约组织,这是冷战在军事上的表现,冷战是美国对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打击压制的政策,排除选项B。

轴心国集团的二战中的法西斯集团,排除同盟国集团是一战中的军事集团,排除考点】北约的打击目标,冷战对峙的双方24.【答案】D【解析】根据“亚非国家”“登上了国际舞台”判断是万隆会议日内瓦会议是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国际会议慕尼黑会议是二战前英国、法国、德国和意大利举行的关于割让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领土给德国的会议雅尔塔会议是二战中苏美英召开的会议考点】万隆会议25.【答案】B【解析】根据“致力通过多边贸易,实现全球范围内贸易自由化”判断是世贸组织,选项中A是亚太经合组织标志,B是世贸组织标志,C是联合国标志,D是欧盟标志考点】世贸组织26.【答案】(1)太平天国运动平均分配2)平均地权核定地价3)耕者有其田解放战争4)目的都是使农民拥有土地解析】(1)第一问根据“天朝田亩制度”判断是太平天国运动第二问结果“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分析是平均分配2)第一问实际上回答同盟会十六字纲领中的民生主义,属于知识再现型问题第二问“据材料二概括”,根据材料中的“民生主义是定地价的法”概括的核定地价,材料详细介绍了核定地价的方法3)第一问“据材料三指出”,材料中的“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即是答案。

第二问根据1947年判断是解放战争4)本题需要概括前三个问题中共同点,需要较高的概括能力,让农民拥有土地是共同点考点】中国近代史上不同阶级提出的解决土地问题的纲领,涉及农民阶级、资产阶级、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27.【答案】(1)速度快;优先发展重工业我国工业水平低,工业基础薄弱;优先发展重工业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经验2)计划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体制束缚企业发展活力生产经营自主权3)市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4)由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解析】(1)第一问根据表一得出中国的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很快;根据表二得出优先发展重工业第二问“原因”根据19531957的时间提示分析,中国进行“一五计划”的原因2)第一问1984年国家开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改革以前的计划经济体制第二问实际上回答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第三问根据“各种形式的扩大自主权的制度”分析答案3)“据材料三概括”,材料中的“市场经济体制”“市场起基础性作用”分析要发挥市场的作用第二问根据“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得出答案4)“综合上述材料”,材料一是计划经济,材料二是改革国有经济,材料三是市场经济,所以趋势是由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

考点】建国后国家经济体制建设和改革历程28.【答案】(1)美国的诞生2)1787年宪法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3)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维护了美国宪政机制主权和经济体制的统一;加强了联邦政府的权力4)民族独立;法律约束;国家统一解析】(1)第一问根据“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判断是美国的诞生第二问的再现型问题2)根据“联邦政府”“各州已经拥有的重要权力”判断是1787年宪法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即要回答1787年宪法的确立的美国政治统治分权制衡的特点3)第一问是再现型问题第二问“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即根据材料中的“使美国原来宪政机制中分裂的主权得到了统一”“经济联邦制获得了统一”“使联邦政府产生了很大的力量”概括答案4)“综合上述材料”,材料一是美国独立,材料二是分权制衡的法律制度,材料三是美国统一,所以概括出民族独立;法律约束;国家统一考点】美国发展史,涉及美国诞生、建立联邦制统治、内战维护国家统一29.【答案】(1)国际联盟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爆发2)十月革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进行世界大战,引起人民不满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帝国主义国家势力发展不平衡4)给卷入战争的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引发了人们对如何避免战争和维护世界和平的思考。

解析】(1)第一问根据“一战后”“渴望和平”判断是国际联盟第二问在第一问的基础上回答,是再现型问题2)第一问根据“二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判断是十月革命第二问“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材料中的“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分析答案3)第一问是再现型问题第二问审题要准确是“根本原因”,根据“它们之间的经济、军事实力又相差甚远”分析答案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即理清材料的线索,材料一战后人们渴望和平,材料二引发无产阶级革命,改变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方向,材料三世界重新构建平衡,根据每段材料。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