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学院校庆征文活动方案(-定)

上传人:嘀嘀 文档编号:262039319 上传时间:2022-03-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韶关学院校庆征文活动方案(-定)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韶关学院校庆征文活动方案(-定)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韶关学院校庆征文活动方案(-定)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韶关学院校庆征文活动方案(-定)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韶关学院校庆征文活动方案(-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韶关学院校庆征文活动方案(-定)(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韶关学院建校50周年校庆“为韶院喝彩,为校庆争辉”主题征文活动方案一、征文主题2008年,韶关学院将迎来建校50周年华诞。在全校喜迎五十年校庆之际,特制定以“为韶院喝彩,为校庆争辉”为主题征文活动,旨在以韶院师生为主要群体为母校书写五十年来的风雨沧桑奋斗史,表达我校师生爱校兴校心曲,畅谈我校各项事业辉煌发展的美好前景;展示学校建校五十周年的办学成果、办学经验与建设发展,激发全校师生爱国爱校的热情,营造隆重、喜庆的迎校庆的气氛,活跃校园文化。二、活动组织1.主办: 校庆工作领导小组2.承办: 校团委 粤北大学生报社3.征文评审组: 校团委粤北大学生报社三、征文对象韶关学院全校(含韶师、韶医)师生

2、员工以及校友。四、征文内容征文以“为韶院喝彩,为校庆争辉”为主题,体裁不限,内容可以是揭开学校经历五十年风雨沧桑建一流地方应用型大学的奋斗历史;反映韶院师生在迎接五十年校庆中表现的爱国爱校热情;畅谈我校隆重的校庆气氛和各项事业发展的美好前景;也可以是报告文学和通讯稿,真实地报道学校发展史上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发展并取得成效的真人真事。体裁不限,内容健康、文字精炼、流畅,有现实意义,字数1000字以上(诗歌除外)。五、征文过程1.前期宣传工作:制定征文活动方案;制作张贴于各大饭堂的征文宣传海报5张(电子版喷绘)、横幅1条。2.发布征文通知2008年10月1日在韶关学院校园网发布征文通知;由校团委粤北

3、大学生报社通讯部向18个二级学院以及校内各文学社团发征文通知,向广大韶院师生员工广泛征集稿件(各院系至少交稿20份);拟写网络征稿通知,通过Q群转发韶院各学生QQ交流群,利用网络进一步扩大宣传。移动短信平台发送校庆征稿启示短信息至校内各手机终端。3.收集征文教师员工及学生投稿以院系为单位收齐,文学社团投稿以社团为单位收齐,非校内校友以个人为单位,通过电子邮件形式发送稿件电子版到指定邮箱(),并将A4纸打印版送至黎灿活动中心207粤北大学生报社办公室,在征文作品后应依次标明姓名、院系、班级、联系方式。截稿时间定为2008年10月28日14点20分,于当日安排报社2名秘书处干部于报社办公室收集稿件

4、,并记录各院系投稿情况。S(ybdxsbs)收稿邮箱(密码)4.征文截止日期2008年10月28日14点20分。六、征文评审组建“校庆征文评审小组”,以报社总编辑及编委为领导,以下另安排小组作为稿件评审员小组。1. 第一轮评审:10月29日至10月31日,由报社组成的征文评审小组作第一轮审稿,进行病句修改,文字、标点校对;并从来稿中选出63个作品,作品要求内容真实、文字精练、流畅、具有现实意义(按照来稿数量和质量,适当分配不同类型征文的入围比例)。2.第二轮评审:11月1日至11月2日,由征文评审小组从63份优秀的作品进行复审和修改,作为将校庆征文优秀作品汇编成册的材料。3.第三轮评审:11月

5、3日至11月4日,在校庆工作领导小组、校团委指导下,在征文评审小组召开评审组会议,通过综合评定从63个入围作品中评选出最终奖项,其中一等奖3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20名、优秀奖30名。4.11月5日至11月6日,将评审结果呈交上级领导审批;并确定最终获奖名单。七、颁奖及后续相关事项于黎灿活动中心、各大饭堂张贴海报、红榜公布评奖结果。颁奖仪式前,组织评审小组及报社编辑部门将入围的63篇优秀征文稿件收录编辑、排版,整理后结集出版,印刷数量待定。刊物出版后,参与校庆相关类型的成果展览。八、经费预算 项目数量单价费用备注1、0.8m*1.2m宣传海报(0.96平方米)5张(4.8平方米)25元/平方米120元2、宣传横幅0.6m*8m(4.8平方米)1张(4.8平方米)20元/平方米96元3、各征稿单位通知打印 40份0.2元(双页)8元4、评审结果公布红榜 5张2元10元5、获奖证书及打印 63份/备注:活动奖品形式待定,文集刊印数量待定。活动经费预算(除奖品、文集刊印)234元负责人: 吴若勇 粤北大学生报社2008年10月8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