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达开留给后世的四大谜团 太平天国内讧中,翼王石达开负气出走,在四川安顺场大渡河畔全军覆没,他本人也被俘并遭凌迟之刑但关于石达开的谜团并没有随着他的身故而湮没,时至今日,真假石达开及翼王宝藏之谜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真假翼王之谜 翼王石达开(1831-1863)是太平天国将领中一位优秀将领,其诗歌及文采也颇为人称道因太平天国高层领导内讧,石达开率军出走天京,后转战广西、湖南、云南等省,并于1863年5月进入四川境内的紫打地(今石棉县安顺场)由于河水陡涨等缘由,太平军被清军及民团、彝兵等团团围困,苦战月余不得出围 后来,清军派人前来劝降,说只要石达开倒戈,就可以保证太平军将士的性命无忧石达开为保住部众的性命,于6月13日带了自己5岁的儿子石定忠去清营谈判结果清军出尔反尔,不仅扣押了石达开父子,还将太平军将士缴械并全部杀害 1863年6月25日,石达开在成都科甲巷被凌迟处死,时年33岁 石达开英勇就义,临死前毫无怯懦,“枭杰之气溢于眉间”与他一起赴死的部将曾仕和因难过,忍不住惨叫,石达开呵斥他说:“你就不能忍一会儿吗?你就想,假如我们逮到他们也这么对待就行了。
石达开的遭受是一个历史的悲剧有人说他并没有死,当年前往清营与清军谈判的人不是石达开,而是与他相貌酷似的养子,当时,他之所以要带上5岁的石定忠,就是为了让清军坚信自己就是石达开石达开在清军起先进攻之时,便带着几个心腹扮装趁乱逃出了包围圈据说,后来还有人曾经见过在四川隐居的石达开至今石棉县的大洪山上曾有一座由百姓自发修建的祖师庙,相传庙中那位耳阔口方的“祖师”颇有当年石达开的风范 更为详细的说法是,石达开率众突围之后,带着自己的余部和大量的珠宝逃到了贵州与广西交界的丛山之中见这里群山延绵,是个藏兵驻军以图卷土重来的好地方,便在这里修筑了一座山寨,将珠宝埋在山寨的一个山洞中,以作为自己有朝一日卷土重来的资金但是,由于此后不几年,南京也被清军攻破,洪秀全病逝,太平天国从今彻底失败隐居在此的石达开随着年岁的增大,也渐渐失去了卷土重来的信念 翼王兵败之谜 1863年5月,面对清军、土司、彝兵的团团包围,石达开英雄末路,大方悲歌,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苍天意茫茫,群众何太苦 大江临我前,临流曷能渡? 惜哉无舟楫,浮云西北顾 到处哭声多,中原白骨露。
最终翼王被俘,几个皇娘投江自尽,局部太平军逃入深山,在民间隐姓埋名,活了下来但剩下的几千残兵却被川督骆秉章骗到今汉源大树堡的一个祠堂内清军杀害了2000余青壮后,遣散了老弱病残及新兵4000余人,此时此刻大渡河两岸及小凉山一带仍有太平军后裔 1935年5月,历史差点儿在此重演中共江西苏区的红军被国民党的军队围堵在大渡河边蒋介石投入15至20万大军,企图凭借优势兵力,利用金沙江、大渡河、雅砻江的三角地带,彻底歼灭红军 大渡河宽300米,水深流急,两岸是险峻的群山,地势险要,大军通过极其困难 5月23日夜,毛泽然想起石达开他找到了当年曾亲睹石达开失败全过程的前清秀才、时年83岁的宋大顺 毛泽东问宋大顺:“老大爷,您看到过翼王,他是怎样在此失陷落马的?”老人深思片刻,说:“我这里有一本当地名士许亮儒写的《擒石野史》,先生可拿去看看当年王应元为迷惑石达开,将晒席裹成筒,用墨染黑,做了上百个石达开以为是大炮,军队不敢动后来大渡河的河水猛涨,松林小河也洪水与泥石俱下,他只好对天长叹:‘天亡我也’!” 一百零一多年后,大陆的史学家到当年阻断太平军数万将士的松林小河边,那是通往甘孜州泸定方向的一条小河。
当年石达开到来时,河对岸有千户王应元的士兵保卫为何太平军会被这条几十米宽的山沟小河困厄于安顺场,莫非真是天亡石达开?这还是一个谜 翼王窖藏之谜 长期以来,人们就流传着大渡河畔有翼王窖藏的故事较早披露这一事务真相的是王云舍,王曾任国民党四川省政府主席刘湘的幕僚,1936年夏曾亲自参与过刘湘组织的挖掘翼王窖藏的工作11010年5月,年近90的王云舍撰寫了《太平天国革命历史补充资料》一文,披露石达开窖藏的隐私 1936年夏,刘湘从安顺场赖某处获得了有关石达开窖藏的情报,当年秋天便进展挖掘为了对外界保密.刘湘下令组织了一个“宁属(四川西昌专区所属)森林矿产调查队”,配备武装,进入安顺场这次“调查”由一个叫聂中阳的中校营长负责,参与挖掘的工兵有1010余人,窖藏地址在安顺场的上场终点,松林小河畔高升客店后院的灶间这处窖藏,系从山壁凿一洞窟,用石条砌门封固开掘人员初入其内时,只觉霉气袭人,令人头晕目眩待毒气散去后,他们发觉了尸骨残骸及零星的金玉饰物,另有金抹额、袖箭筒、护手、木刻等,大都残缺不全 依据情报,窖藏共有三处挖掘者开掘其次个洞窟时,发觉穴内较为枯燥,找到了零星杂陈的金、玉、银、铜、水晶、玛瑙等器物共十余件,均装箱后运往成都交由刘湘的夫人保管。
正值“调查队”打算挖掘第三处洞窟时,风声传到了蒋介石的耳朵里蒋马上下令停顿挖掘,由国民党行政院及故宫古物保管委员会一起电令四川省政府:“制止地方机关借任何名义擅自开采森林矿产及毁凿古迹文物刘湘只好作罢 11010年,王云舍的这篇文章面世后,马上引起了四川省博物馆的重视不久省博物馆就组织调查组到安顺场考察,当地民众的说法与王云舍供应的状况非常吻合调查组还在现场考察了当年挖掘的痕迹但这到底是不是石达开的窖藏?由于时间消逝,物是人非,没有准确的证据,难于下结论省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打算在适当的时候再开掘 当年石达开全军覆没之际,在大渡河畔窖藏文书、器物等是完全可能的自20世纪80年头以来,不断有实物在安顺场被发觉 11010年5月,一个当地农夫在当年刘湘挖掘窖藏旁边的松林小河里拾得一个9两重的银锭 2000年8月,人们又在安顺场的一户农家中发觉了一把太平军军刀,照片登在当地的《雅安日报》上 究竟有无翼王窖藏,第三处窖藏在哪里?至今是一个未解之谜 传闻中的翼王剑 石棉县县志办公室在修志时,了解到一个状况: 当年翼王携其宰辅曾仕和、黄再忠、韦普成及幼子石定忠在被押赴凉桥清军大营途中,遗失了随身佩剑。
以后这柄宝剑“阴差阳错”,竟被安顺场绅士赖林学获得这柄宝剑长二尺四寸,可卷舒,寒气逼人,削铁如泥;六寸长的剑柄嵌着金珠,沉香木的剑鞘饰着紫金魔铜,方圆数十里的人们纷纷前来观剑赖林学查考诸多史籍方知此剑名叫“雄精如意”,乃翼王心爱的佩剑之一赖林学将其视为传家之宝,后来交到他的儿子赖进学手里民国十三年,赖进学因战乱举家迁往雅安避难,不慎将宝剑遗失这柄剑最终一次露面是解放初在成都举办的一次展览会上,从今杳无音讯 石达开的佩剑不知所终,而石达开留下的八把镶珠嵌玉、价值不菲的椅子却被四川的一位大地主刘文彩保藏据称,这八把椅子是天王洪秀全赏给太平天国八位大王的厚礼,也是曾国藩属下的名将鲍超在与石达开血战后获得的战利品,上个世纪30年头流入四川,现藏于四川大邑县刘氏庄园珍宝馆内 选自《文史春秋》 第6页 共6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