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经营的管理决策

上传人:嘀嘀 文档编号:261772680 上传时间:2022-03-04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森林经营的管理决策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森林经营的管理决策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森林经营的管理决策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森林经营的管理决策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森林经营的管理决策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森林经营的管理决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森林经营的管理决策(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森林经营的管理决策 n1第一节引言一、决策的概念一、决策的概念 * *根据决策人的多少,决策被分为根据决策人的多少,决策被分为单人决策和多单人决策和多人决策人决策。而多人决策又可分为。而多人决策又可分为对策和群(集团对策和群(集团)决策)决策对策又称博弈是指决策局中人目标相对对策又称博弈是指决策局中人目标相对立、策略互动。而立、策略互动。而群决策群决策则是指参与决策的人则是指参与决策的人目标一致,但偏好不同,如何集结个人意见,目标一致,但偏好不同,如何集结个人意见,形成集体的统一决策。形成集体的统一决策。* *依目标的多少,决策又被依目标的多少,决策又被分为单目标决策和多分为单目标决策和多目标

2、决策目标决策。* *决策决策是人们为了实现既定目标,根据其偏好或效是人们为了实现既定目标,根据其偏好或效用,对多个方案进行理性选择的过程。用,对多个方案进行理性选择的过程。n2在这个典型的决策问题中,有两类因素影响人们决策:可在这个典型的决策问题中,有两类因素影响人们决策:可控因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素和不可控因素。可控因素顾名思义是指可以被人改变的那些因素,在管理上通可控因素顾名思义是指可以被人改变的那些因素,在管理上通常是指人、财、物、时间、技术等。它们可以被人们选择、安常是指人、财、物、时间、技术等。它们可以被人们选择、安排或改变。如例下表中的措施(排或改变。如例下表中的措施(a1,a2,

3、a3a1,a2,a3),),我们称它们为方我们称它们为方案。所有的可行方案构成了决策的方案集,记为案。所有的可行方案构成了决策的方案集,记为A A(A Actionction)。例方案集包含例方案集包含3 3个方案即个方案即A=a1,a2,a3A=a1,a2,a3。决策就是在决策就是在2 2个以上个以上的多个方案中进行比较的多个方案中进行比较, ,最终抉择。最终抉择。方案编号方案编号措施措施单位成本(元单位成本(元/ /亩)亩)a1a1火烧加喷药火烧加喷药140140a2a2火烧火烧6060a3a3不处理不处理0 0n3另外则是人们无法或难于控制的因素另外则是人们无法或难于控制的因素, ,或称

4、客观条件。自然界中或称客观条件。自然界中的许多因素(如气象等)。在例的许多因素(如气象等)。在例1 1中,根据常识我们知道皆伐中,根据常识我们知道皆伐迹地的自然状况可能有迹地的自然状况可能有3 3种(种(s1,s2,s3s1,s2,s3),),称它们为决策的自然称它们为决策的自然状态,所有自然状态构成了所谓的状态集,记为状态,所有自然状态构成了所谓的状态集,记为S(S(S State)tate)。例下例下表的状态集包括表的状态集包括3 3个可能的状态个可能的状态 s1,s2,s3s1,s2,s3。人们可以利用各种知人们可以利用各种知识或信息,估计每一个状态发生的可能性,数学上用一个概率识或信息

5、,估计每一个状态发生的可能性,数学上用一个概率值值( (P)P)表示。比如用表示。比如用p1=0.2,p2=0.5,p3=0.3p1=0.2,p2=0.5,p3=0.3分别表示分别表示s1,s2,s3s1,s2,s3可能可能发生的概率。当人们对状态发生的可能性一无所知的时候,决发生的概率。当人们对状态发生的可能性一无所知的时候,决策被称之为不确定型决策;当人们完全掌握状态发生信息时,策被称之为不确定型决策;当人们完全掌握状态发生信息时,决策被称之为确定型决策。当人们对状态发生不完全肯定或只决策被称之为确定型决策。当人们对状态发生不完全肯定或只能作出概率估计时,决策被称为风险决策或统计决策。从某

6、种能作出概率估计时,决策被称为风险决策或统计决策。从某种意义上讲,对决策自然状态了解的多与少,决定着决策的成败意义上讲,对决策自然状态了解的多与少,决定着决策的成败。状况编号状况编号自然状况自然状况S1S1杂草丛生杂草丛生S2S2一些杂草一些杂草S3S3比较干净比较干净n4根据决策人价值观和专业知识对每个方案在不同状态下的效用根据决策人价值观和专业知识对每个方案在不同状态下的效用进行估计,形成所谓的效用矩阵进行估计,形成所谓的效用矩阵= =(R Rij ij),),例如下表值得指例如下表值得指出的是,有时效用值可以用一般的收益或损失数据表示,称为出的是,有时效用值可以用一般的收益或损失数据表示

7、,称为基数效用;而有时评价一个方案,很难用基数效用,比如选拔基数效用;而有时评价一个方案,很难用基数效用,比如选拔人才的决策问题,对人才的评价就很难用某种数量指标描述,人才的决策问题,对人才的评价就很难用某种数量指标描述,通常采用排序(打分)的方法,被称为序数效用。通常采用排序(打分)的方法,被称为序数效用。自然状况自然状况 纯收入纯收入( (R Rij ij) )方案方案s1s1s2s2s3s3a1a120206060100100a2a2-50-508080130130a3a3-400-400-200-200150150 不同自然状况下不同措施的效益不同自然状况下不同措施的效益( (元元/

8、/亩亩) )n5决策人选择适宜其决策风格的决策准则,对不同的方决策人选择适宜其决策风格的决策准则,对不同的方案进行最优性选择。常用的决策准则有:案进行最优性选择。常用的决策准则有: 最大最大(最大最大(maxmaxmaxmax)准则准则 最大最小(最大最小(maxminmaxmin)准则准则 折衷准则,也称赫威茨(折衷准则,也称赫威茨(HurwiczHurwicz)准则准则 期望值准则,这是一种处理风险决策问题的方法期望值准则,这是一种处理风险决策问题的方法。 n6自然状态自然状态 纯收入纯收入RijRij方案方案s1s1 s2s2s3s3MAXMAXj jMINMINj jEVEVi i a

9、1a1202060601001001001002020* *6464a2a2-50-508080130130130130-50-506969* *a3a3-400-400-200-200150150150150* *-400-400-135-135MAXMAX 150(150(R Ra a) )20(20(R Rb b) )69(69(R Rd d) )P Pj j 0.20.20.50.50.30.3 几种常见的决策准则计算及其在上例中的应用几种常见的决策准则计算及其在上例中的应用从表的计算可见,采用最大最大准则选择的是收益最大的方案a3,其最优值Ra=150,即迹地干净且不用投入,体现出决

10、策人对自然状态的乐观估计和冒险精神(少投入多产出)。相反,采用最大最小准则选择了方案a1,即从最坏情况(s1)出发找一个最好的方案,其最优值Rb=20。反映了决策人比较稳妥保守。期望值准则是一个较理性的方法,它在掌握自然状态信息的基础上,进行概率意义上的最优化,最终选择的是方案a2,其最优值为Rd=69。应该指出:期望值准则决策的效果取决于状态概率准确与否。n7二、决策分析过程决策分析过程 是为了选择而做的大量的理性分析活动,主要包括信息收集、确定目标、制定方案和选择分析等四个环节。 1、信息收集 收集必要的信息是决策分析各个环节的基础,决策人要通过对关键信息的分析,发现问题,从而明确决策分析

11、的起点。2、确定目标 目标是决策人一种主观愿望,它表述了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决策人所希望达到的结果; 它使得人们的经营管理行为有了目的性,反映出需求和价值趋向。3、制定方案 人们要确定实现目标可用的资源及其约束,以及决策环境制约 ,决策方案被表述为满足这些约束的资源分配量或使用量的系统组合。n84、选择分析 决策分析人员根据价值准则体系,对多方案进行评价和比较,指出各备选方案对目标的贡献,最终提供给决策人拍板选择。n9 1 1、国家要根据其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战略,制定行国家要根据其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战略,制定行业或产业政策,明确林业行业或产业的地位、作用及业或产业政策,明确林业行业或产业的地位、

12、作用及发展原则,进而框定全国范围内的林业区划,从而确发展原则,进而框定全国范围内的林业区划,从而确定了森林资源宏观管理的对象、权限及管理机制。定了森林资源宏观管理的对象、权限及管理机制。 从决策的内容上看,它实际上主要是编制一种土地利用规划从决策的内容上看,它实际上主要是编制一种土地利用规划,解决不同产业的土地资源分配问题和制定土地开发、利用政,解决不同产业的土地资源分配问题和制定土地开发、利用政策,是整个森林资源管理的前提和基础。这个层次的宏观决策策,是整个森林资源管理的前提和基础。这个层次的宏观决策问题主要由中央政府负责解决。属于国家级森林资源宏观管理问题主要由中央政府负责解决。属于国家级

13、森林资源宏观管理。(第一节(第一节引言)引言) 三、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层次与决策分类三、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层次与决策分类 n102 2、在国家的法规、政策和规划的基础上,地方政府中的、在国家的法规、政策和规划的基础上,地方政府中的林业主管部门将根据其自身的资源、经济情况,制定相林业主管部门将根据其自身的资源、经济情况,制定相应的林业规划应的林业规划确定林业发展战略、规模、布局及相关确定林业发展战略、规模、布局及相关政策,协调各级林业部门的资源分配和利益冲突,以实政策,协调各级林业部门的资源分配和利益冲突,以实现区域经济的宏观目标。地方政府的宏观管理行为主要现区域经济的宏观目标。地方政府的宏观管

14、理行为主要体现为协调、控制、服务。管理上追求经济行为的有序体现为协调、控制、服务。管理上追求经济行为的有序性、资源配置与利益分配的公平性和资源发展的均衡与性、资源配置与利益分配的公平性和资源发展的均衡与可持续性而资源利用的效率性原则,将由市场机制和市可持续性而资源利用的效率性原则,将由市场机制和市场竞争主体企业来主要承担。这便形成了森林资源宏观场竞争主体企业来主要承担。这便形成了森林资源宏观管理的另一个层次。管理的另一个层次。 (三、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层次与决策分类(三、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层次与决策分类 )n113 3、林业企业要根据效率优先的原则和自身各方面的条件、林业企业要根据效率优先的原

15、则和自身各方面的条件,制定企业的发展规划或经营方案。主要包括森林资源,制定企业的发展规划或经营方案。主要包括森林资源利用规划,即分析资源承载力,予测资源消长趋势和市利用规划,即分析资源承载力,予测资源消长趋势和市场与非市场需求情况,制定相应的资源经济发展目标,场与非市场需求情况,制定相应的资源经济发展目标,寻求实现这些目标的途径,即分析资源及企业环境约束寻求实现这些目标的途径,即分析资源及企业环境约束、确定经营活动时序和相应的投入。由于森林资源本身、确定经营活动时序和相应的投入。由于森林资源本身的时空特性,这些规划通常是中、长期的,带有明显的的时空特性,这些规划通常是中、长期的,带有明显的宏观

16、管理的性质,与地方行政上的森林资源管理成互补宏观管理的性质,与地方行政上的森林资源管理成互补关系。其次,分解、落实企业经营方案,制定、实施具关系。其次,分解、落实企业经营方案,制定、实施具体的作业计划等等。体的作业计划等等。 (三、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层次与决策分类(三、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层次与决策分类 )n12第第2 2节节 木材生产决策木材生产决策 传统的森林经理学(传统的森林经理学(ForestManagementForestManagement)是以木材永续是以木材永续利用为主要内容的。相对于近期发展而来的森林多资源永续利用为主要内容的。相对于近期发展而来的森林多资源永续利用(利用(Multiple-useMultiple-use)和现代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森林可持续和现代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森林可持续经营或森林生态系统经营),传统森林经理学实际是用材林经营或森林生态系统经营),传统森林经理学实际是用材林经理学(经理学(TimberManagementTimberManagement)。)。尽管人们现在比较强调森尽管人们现在比较强调森林多资源利用和可持续经营,然而木材生产仍然是林业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