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操作流程在股动脉压迫止血器的应用随着介入治疗的飞速发展,介入手术以微创、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受到广大病人和医务工作者的喜爱[1]由于股动脉粗直、固定、搏动明显,便于穿刺,成为介入治疗入路的首选[2,3];但此途径也存在诸多不利,如不易压迫,穿刺、置入动脉鞘的过程中及拔除导管、动脉鞘后短时间内易发生血肿、皮下渗血,术后病人制动时间较长(6~24h),可能导致腰背部疼痛、下肢麻木、压疮、尿潴留等并发症[4,5]而目前普遍使用股动脉压迫止血器(以下简称压迫器)应用于造影介入术后的压迫止血[6],在使用压迫器的过程当中需要给予一定的压力按压,仍有可能导致病人皮肤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害为了减少这类病人的皮肤损害,我们通过文献调研以及临床实践尝试[7,8,9,10,11],于2018年5月制定了股动脉压迫止血器的标准化操作流程,经过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科行介入治疗后自愿使用压迫器的病人42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将2017年1月—2018年5月采用常规法拔除压迫器的220例病人作为对照组,将2018年6月—2018年12月采用标准法拔除压迫器的208例病人作为观察组。
两组病人均使用由天津怡美公司生产的股动脉压迫止血器(YM-GU-1299型),主要由基座、手柄、刻度盘、椭圆形压板、压板套、固定胶带、辅助胶带组成病人纳入标准:血小板数目在50×109/L以上,凝血酶原活动度60%以上;排除标准:有其他系统严重疾病及患有皮肤病的病人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表1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1.2压迫器标准操作流程图的建立通过文献检索,撤除压迫器胶带的方法有水湿润、乙醇湿润和松节油湿润[12,13]3种方法,从方便操作、可行性等综合考虑,最终决定采用水湿润法完成压迫器的拔除操作,即用38~42℃的温水毛巾充分湿润压迫器胶带5~10min,制定出我科压迫器拔除的标准流程(standardoperationprocedure,SOP)图图1股动脉压迫止血器拔除标准化操作流程图1.3实施方法①股动脉止血器的安置方法:两组病人均采用相同的安置方法,即术后操作者在适当压力下压住止血器压垫的同时,将动脉导管鞘拔出,然后拉紧止血器的固定带,将固定带围绕股部顺势加压,扣住雌雄搭扣,并顺时针旋紧调节螺杆,使止血器达到加压止血的作用,同时能触及足背动脉即可[14]。
②对照组采用常规拔除流程:拆除时,对照组操作者采用传统方法拆除固定胶带,即一手捏住绷带一角,另一手按住病人局部皮肤无张力撕开,使固定胶带与病人局部皮肤脱离,将胶带取除,观察并记录局部皮肤情况,在穿刺点处予以8cm×8cm方纱2张覆盖,3M输液胶布固定③观察组采用标准化操作流程拔除压迫器:具体方法为:拆除前5~10min用38~42℃的温水手巾充分湿润胶带,然后把止血器松3~5圈,从基座处剪断胶带后无张力缓慢拆除胶带,观察并记录局部皮肤情况,在穿刺点处予以8cm×8cm方纱2张覆盖,3M输液胶布固定1.4观察指标①局部皮肤损害的观察:拔除压迫器后的皮肤损害包括红斑、水疱、破损以及水疱伴随破损等情况,计算两组病人的皮肤损害率并登记,皮肤损害率=(红斑+水疱+破损+水疱伴随破损)/总例数×100%使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AnalogueScale,VAS)[15],VAS评分法是将疼痛程度用0~10表示,0为无不适,10为极度疼痛,病人根据自己的疼痛感觉选出1个数字代表疼痛程度,记录为VAS评分;对两组病人术后6h、12h、24h的疼痛程度分别进行评估记录②病人满意度调查:医疗服务病人满意度研究是医疗服务管理研究的热点之一[16],参照我院住院病人体验与满意度调查问卷修改调查内容制成问卷星调查表,填报问卷428份,回收有效问卷415份(对照组212份,观察组203份),有效率为96.96%。
调查内容包括术前宣教、压迫器使用原理、护理注意事项、术后护士观察是否及时、拔除的自我感受及对护理工作的总体评价等6项指标,每一项指标分为满意、较满意、一般、不满意4个等级,调查结果无“不满意”得票数,因此以满意、较满意及一般得票数计算两组病人满意度并进行比较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表2两组病人术后皮肤损害情况比较表3两组病人术后6h、12h、24h的VAS评分比较表4两组病人满意度比较3、讨论3.1股动脉压迫止血器的优点和不足股动脉压迫止血器的优点:节省操作者压迫穿刺点的时间,压力均匀可调节,使用安全,减少穿刺点出血,缩短肢体制动时间,降低了腰背部酸痛、压疮、排尿困难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强了病人的舒适程度不足之处:价格相对昂贵,且止血器的压板过紧、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局部皮肤青紫[17]、水疱、对胶带发生变态反应[18]等,而且还会加重家属和护理人员的工作量[19,20]3.2标准化流程的建立有利于操作同质化标准化流程是经过不断实践总结出来的在当前条件下可以实现的最优化的操作程序设计,其最早起源于现代工业生产及企业运作[21]。
近年来,我院低年资护士及规培护士轮转频繁,标准化流程的建立有利于给实施操作的护理人员提供最佳的技术指导,做到“有章可循”,建立操作同质化,从而提升科室的护理质量3.3标准化流程的运用在避免皮肤损害上有一定的临床效果,能降低病人术后疼痛同时提高病人的满意度近年来,标准化流程在各个领域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验证其应用效果,本研究中将标准化流程应用于规范统一操作由于压迫器的固定胶带成分是涂布丙烯酸酯乳液的医用无纺针刺布,具有很高的黏度,其稳定性好,增稠力强,与皮肤粘合紧密[22],38~42℃温水方便易获取,提高病人及家属的依从性,充分湿润胶带后,有助于热量的散发同时可降低胶带的黏性[23],因此在压迫器所致的皮损上有一定的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皮肤损害率为4.33%,低于对照组的29.55%;观察组病人术后6h、12h及24hVAS评分降低且低于对照组,说明观察组病人术后疼痛程度明显减轻,主要原因是标准化流程对操作要求更加精细,减少了止血器对病人皮肤造成的损伤,从而减轻了病人的疼痛感本研究结果也显示,由于标准化流程的运用,观察组病人在术前宣教、使用原理、护理注意、术后观察、自我感受以及总体评价6个方面的满意率高于观察组。
综上所述,股动脉压迫止血器标准化操作流程的建立与应用不仅能够减少病人术后皮肤损害,降低病人术后疼痛的VAS评分,而且还能提高病人的满意度参考文献:[1]刘晓瑜,李毅.基层医院介入室精细化管理探究[J].重庆医学,2016,45(19):2729-2730.[2]牛小霞,孟园,李亚,等.肝癌患者行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后自我感受负担的质性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31(11):16-18.[3]李朝凤,丁滢.护理干预对介入诊疗病人股动脉拔管后配合依从性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4,28(3C):1092-1093.[4]肖会.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后股动脉穿刺部位加压包扎的方法与时间研究[J].中外医疗,2013,32(7):5-7.[6]瞿广素,罗维.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动脉压迫器的临床应用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4):333-334.[8]宋彦彬,李娜,郝东宁,等.血管缝合器与动脉压迫器止血用于脑血管病股动脉穿刺介入的随机对照研究[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8,13(1):44-45;50.[9]卢军栋,苏鹏,王铮,等.神经介入术后止血方法的临床分析[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8,26(3):142-145.[10]张锐,尤国美.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穿刺点压迫止血方法研究进展[J].护理与康复,2018,17(8):42-44.[11]陈宏伟,高燕,付晓红,等.探讨不同压迫止血方法对经股动脉PCI术后护理效果的影响[J].当代护士,2018(5):31-33.[12]刘玉霞.改进股动脉压迫止血器拆除方法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0,24(9):2505-2506.[13]王凤颖,吴雪影,陈淑良,等.解除动脉压迫止血器不同方法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3,27(11):3515-3516.[14]邱志锋.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两种压迫止血法的比较[J].福建医药杂志,2014,36(1):130-131.[15]白新娜,高清平,胡山,等.脱敏抛光膏治疗活髓牙牙体预备后牙本质敏感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4,24(29):58-61.[16]夏萍,黄慧玲.医疗服务顾客满意度测评管理[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5:6.[17]肖书萍,李小芳.TACE患者拆除股动脉止血器及下床活动时间的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3,28(17):42-43.[18]周静,付立,许凌,等.肝脏介入治疗术后不同止血方法应用效果的比较[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9(5):72-73.[19]赵晶.恶性肿瘤高凝状态及其干预的临床研究[D].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2013.[21]马翔宇,李卫国,陈思,等.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脑深部电刺激术手术步骤标准化操作流程(SOP)暨核查表[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5(5):117-121.[22]张先军,轧春妹,耿丽,等.动脉压迫止血器应用于肝癌介入术后患者效果的Meta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6,51(7):874-880.[23]陈溢玲.解除股动脉压迫止血器两种方法比较[J].临床医学工程,2010,17(1):58-59.刘易君,袁萍,王佳惠,刘学英.股动脉压迫止血器标准化操作流程的建立与应用[J].全科护理,2020,18(30):4148-4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