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试述高河煤矿如何实现资源储量的动态管理的完善

h****0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8.40KB
约4页
文档ID:261737831
试述高河煤矿如何实现资源储量的动态管理的完善_第1页
1/4

试述高河煤矿如何实现资源储量的动态管理的完善为了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矿产资源法》和煤矿工业技术政策,合理开采和利用煤炭资源,根据《生产矿井储量管理规程》等规定,结合公司实际,在制订计划和生产的过程中,要想防止采厚丢薄、采易丢难、吃肥丢瘦等浪费煤炭资源的行为发生,优化资源储量的动态管理刻不容缓1、矿井概况高河煤矿位于山西省长治市西南面,距长治市区直线距离约4.5km井田南北长14~20km,东西宽4~5km,面积65.0596km2高河矿井由北京华宇工程有限公司2006年设计,2007年开工建设,设计生产能力6.00×106t/a,于2012年6月28日正式投产2015年10月,山西省煤炭工业厅重新核定了高河煤矿的矿井生产能力,矿井核定生产能力7.50×106t/a,设计采区回采率为75%2、可采煤层本井田可采3号煤层,煤层稳定,物性特征明显,厚度变化不大,构造简单,以宽缓褶曲为主,伴有少数断层和陷落柱,地层倾角小于15°,位于山西组下部,下距9号煤层55.72~79.70m,平均58.04m煤层厚度5.15~8.44m,平均厚度6.71m该煤层主要以贫瘦煤为主,有少量瘦煤,地层倾角小于15°。

资源储量估算采用地质块段算术平均法,最低可采厚度为0.80m,最高灰分为40%,最高硫分为3%3、工作面回采率及各损失量计算图1为2018年西一盘区储量估算情况2018年西一盘区W1319工作面采取无煤柱开采工艺开采,计算采区回采率所用的各项损失和计算公式如下所示工作面采出量是指,在回采工作面内根据实测结果计算出来的采出量工作面损失量是指,发生在工作面内的各项损失量,包括落煤、放煤和两端头损失量,初采、末采损失量具体计算公式如下:式(3)中,Nc为初采放顶煤前的损失量,t;S1为初采不放顶长度,m;h1为顶煤厚度,m;L为工作面长度,m;γ为煤的重力密度,t/m3两端头损失量是指,综放工作面为了保证两端头顶煤的完整性而丢损的煤量损失量按式(4)计算,即:式(4)中,Qd为端头损失量,t;S为可采长度,m;z为过渡支架宽度,m;n1为头端头不放煤支架数量,架;n2为尾端头不放煤支架数量,架;β为顶煤放落角,一般取70°图12018年西一盘区储量估算图注:有关图1中图标代表含义如下说明:西一盘区采取无煤柱开采工艺,具体计算情况如表2所示如果西一盘区采取留煤柱开采工艺,具体计算情况如表3所示。

比较表2和表3可知,高河煤矿西一盘区采取无煤柱开采工艺,采区回采率由75.2%提高至78.3%综上所述,高河煤矿2018年针对西一盘区采取无煤柱开采工艺,提高了采区回采率;优化采区巷道布置,减少了巷道掘进量,节省了巷道掘进资金;减少煤柱损失,资源储量得到合理利用推行无煤柱开采,不仅对生产矿井进行技术改造、缓解采掘紧张关系和延长矿井寿命具有现实意义,还是煤炭企业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和技术经济指标,降本增效的重要途径4、地质构造的揭露使储量级别发生改变高河矿井在掘进、回采过程中,根据三维地震资料及实际揭露的地质构造,利用巷探、钻探等手段,根据物勘资料,结合巷探实际揭露的地质情况,探清W4301工作面不存在Xw5陷落柱,具体如图2、图3所示表12018年W1319工作面回采率汇总表表2西一盘区采区回采率计算表(无煤柱开采)表3西一盘区采区回采率计算表(留煤柱开采)图2原报告W4301工作面储量估算图图3实际开采W4301工作面储量估算图注:有关图2、图3中图标代表含义如下说明结合相关内容可知,陷落柱所圈资源储量计算公式为:陷落柱所圈资源储量=陷落柱面积×煤厚×煤体密度,(12)式(12)中,煤厚h为5.90m,煤体密度γ为1.4t/m3。

Xw5陷落柱面积由计算机量得,即:S333=25888.06m2,S111b=4810.07m2333转化为111b的量为:(S333-S111b)×h×γ=(25888.06-4810.07)×5.90×1.4=174.1kt新增111b的量为:S111b×h×γ=4810.07×5.90×1.4=39.7kt综上所述,111b的增加量为213.8kt,333的减少量为(S333-S111b)×h×γ=(25888.06-4810.07)×5.90×1.4=174.1kt至此可以发现,现测量储量与原先储量核实报告的探测是有出入的,对其进行修正,故新增111b储量213.8kt,333级别储量减少174.1kt具体计算情况如表4所示表42018年西四盘区储量块段动态变化表综上所述,通过对现场实测数据及时进行更新、修正和合理分析,对年报的编制极其重要相关工作人员今后仍要加强对储量数据的动态监管,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为矿井建设提供基础依据5、结语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应积极采用新工艺,根据工作面所揭露的不同地质构造进行不同的储量管理,加强并规范矿山地质测量工作,查清煤炭资源储量损失的地段、种类、数量,明确原因,为矿山做好储量动态管理基础工作,以提高煤炭资源的回收利用水平。

王婷.高河煤矿优化资源储量的动态管理[J].能源与节能,2020(04):33-35.。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