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基于“产教融合”大学生廉洁品质培育路径研究与实践

wd****9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42.44KB
约6页
文档ID:261536986
基于“产教融合”大学生廉洁品质培育路径研究与实践_第1页
1/6

基于“产教融合” 大学生廉洁品质培育路径研究与实践廉洁品质的培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体现大学生是未来企业单位运行公权力的主体,加强在校大学生的廉洁教育,是从源头有效防止单位腐败的治本之策在深化产教融合的背景下,学校和企业有效实施“校企共建”,优化教育政治生态,积极构筑“不想腐”的防线,为高校廉洁文化建设和大学生廉洁品质培育奠定扎实基础,更为企业的稳定健康发展提供重要保障1、高职院校大学生廉洁品质培育现状分析为深入推进“校企共建”培育大学生廉洁品质,我们对当前高职学生廉洁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对象为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学生(包含在校学生和处于实习阶段的学生)和校企深度合作企业,通过问卷调查和面对面访谈的方式进行现将调查数据初步分析如下1.1高职学生对廉洁品质认识不到位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同学认为应该要加强廉洁教育,该教育能够帮助同学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受益终身,但仍有65%被调查者反馈对“廉洁”一词认知不全且不重视在问及“您身边有出现过不廉洁行为”时,有46%的人表示“有”,23.89%的同学表示“不知道、没关注”,对身边不廉洁行为的态度则仅有63.27%的同学表示会“坚决抵制”,这些数据表明大学生廉洁意识淡薄,对“校园微腐败”或为之或弃之,在高校开展大学生廉洁品质培育迫在眉睫。

1.2大学生廉洁教育体系不健全从常态化教育来看,高校对大学生开展廉洁教育力度不够调查显示,有76%以上的受访者表示每月参与1-2次的廉洁教育,但仍有12.39%的同学表示半年才开展一次,11.5%的同学则表示从未开展究其原因,学校对廉洁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在具体实施中存在不均衡的现象学生对“当前大学生廉洁教育存在问题分析”中,有73.89%的人认为是“社会风气不好,学生容易跟风”,也有45.13%的受访者认为“学校对廉洁教育不够重视,有效教育活动不多”正是对廉洁教育工作的不够重视,在一些具体操作中的规范性也会存在一些问题40.27%的同学认为当前评奖评优、奖助学金评定和党员发展中存在这一定的潜规则和不公平现象,分析原因主要有“制度不合理”(61.5%)、学生干部以权谋私(27.43%)、“老师不公正”(11.06%)等因素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看,廉洁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合度较低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廉洁教育主要以开展阶段性的廉政教育专题活动和松散的班团活动等方式进行,与高职课堂教学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具体操作甚少当前,虽然大力倡导课程思政,并提出一些具体要求,但在实施过程中,教学计划里仍缺乏廉洁教育的具体内容安排,教学设计上也少见廉洁教育因素。

从教育主体分析,教师面对学生,要充分行使考核、评分的权力,面对教育管理,涉及到带队竞赛指导、班团管理而产生触碰师德师风底线的问题也时有发生,新媒体曝光并处理的案例并不鲜见教师处于优势地位时,如果无法自律,也将会出现接受学生吃请等玷污校园廉洁文化的行为1.3大学生廉洁品质培育效果不理想学校的廉洁教育因内容呈现零散性和单一性、教育机制呈现“片段式”和“运动式”、教育力量的薄弱性和分散性,导致广大学生缺乏真实的情感体验和心灵震慑,大学生廉洁品质培育效果不佳调查显示,30.53%的同学表示廉洁教育只是少部分同学受到教育,还有8.41%的同学还认为廉洁教育是“只是形式,没有效果”从近几年大学生廉洁情况来看,很多学生因个人利益诉求,也会作出向老师、领导请客送礼等行为也有学生加入学生会、社团等学生自治组织,个别学生组织治理风气不佳,偶有出现等级森严、官僚味十足等负面报道从走上实习岗位的同学来看,他们的廉洁定力不强有13.72%同学,表示也曾存在违反工作纪律,为自己谋取利益的经历,还有6.19%的同学虽然目前没有经历,但如果有机会,也会冒险以上数据和现象分析,我们发现,面对真实且复杂的社会万象,校园廉洁教育无法有效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和行为选择困难,使他们一方面对社会腐败现象表示不满,另一方面有因自身利益需要而采取不正当手段达到目的。

2、“校企共建”培育高职学生廉洁品质的价值分析(1)对学校而言,推进“校企共建”加强清廉校园建设,是提升学校治理能力和完善治理体系的重要途径廉洁文化建设是高校建设与发展的应有之义加强大学生廉洁教育,有利于向社会和企业输送合格建设者,更有利于大学自身的综合治理企业参与大学生廉洁文化建设,让学校教育向社会延伸,让社会力量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净化校园环境,使教育形成强大合力,使教育目标更清晰,教育效果更有效依托校企共建,使企业参与和促进学校事务的管理,践行教育兴邦理念,使高职院校更好地践行“人才培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文化传承创新”等这些职能,并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2)对企业而言,推进“校企共建”加强大学生廉洁从业教育,是促进企业科学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高校大学生是企业潜在的人才,是企业日后发展的有生力量让大学生在入职之前接受良好的廉洁从业教育,扣好了人生的第一粒廉洁扣子,为企业的发展奠定扎实基础推进校企共育廉洁品质,使廉洁从业教育前置,将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提、工作流程和岗位职责教育前置,使大学生在入职后就可以更快、更好地适应企业文化特别是职业规范,增强党纪法规意识,提升社会责任感和自律性,为企业的顺利发展、祥和稳定创造宽松优越的内部环境。

3)对学生而言,推进“校企共建”加强廉洁从学教育,是开启幸福人生的重要保障作为大学生,已经是具有自主意识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自行处理一些事务大学校园是大学生步入社会前的最后一站,他们在校期间已经通过兼职、社会实践、顶岗实习等方式深入接触社会,了解企业,他们会关注到请客送礼等微腐败现象,也很有可能因自身利益需要,会突破自己的廉洁底线,参与其中作为未来社会精英的大学生,如果在校期间能很好地接受廉洁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他们养成廉洁自律的习惯,在为人处世中做到讲正气、守规矩,自觉抵制各种不正当的利益诱惑,实现家庭和事业的双丰收3、“校企共建”培育高职学生廉洁品质的路径探析大学生廉洁品质的培育,需要在时间上常态化、在空间上立体化、在手段上多样化,使他们时时处处受到清廉文化的教育感染,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充分发挥清廉文化教育教化、正心正行、成风成俗的作用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就校企共育大学生廉洁品质的路径进行了有益探索,建立校企协同育人机制,通过“7S”管理强基础、职场文化提内涵、“工匠”精神筑灵魂,全面推进产教融合,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育廉洁品质。

图1价值引领、品质培育3.1以校企共生共长特点为依托,构建校企互联互通的协同共育工作机制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从宏观、中观、微观各层面一体化构建全方位育人工作体系,优化学生学习生活的生态环境,实现各项工作的协同协作、同向同行、互联互通在探索“校企共建”培育大学生廉洁品质过程中,通过校企双方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共建课程体系、共搭教育平台、共同培养双师素质队伍、共同承担教学和开展社会服务,共构组织、共同育人、共同管理、共担风险和共享成果,将廉洁教育融入日常的教育教学和管理中,形成了校企共育廉洁品质的长效运行机制,实现了产教深度融合一是建立校企共建廉洁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组织保障机制由学院党政领导、企业主管担任组长、副组长,组员涵盖学院和企业的教务、宣传、学工、人事(人力资源部)等职能部门人员,安排专人负责该项工作的联络、协调和落实二是构建校企合作共建工作落实机制,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立德树人根本要求,制定符合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的相关规章制度,并对廉洁文化建设作出科学、系统的规划,完善和落实制度保障机制三是建立健全考评奖惩激励机制对校企双方在廉洁文化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进行表彰奖励,培育和树立典型,激发廉洁文化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

3.2以全员育人理念为指引,组建校企联合协同育人的校企共育导师库教育主体在大学生的廉洁品质培养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大力推进校企双主体育人,开展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双导师教学的积极尝试,为合作企业培养清廉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推进“校企共建”培育大学生廉洁品质的过程中,该院通过学校的“学业导师库”、企业的“技能师傅库”和行业的“工艺大师库”三大师资平台,构建校企互聘共用的双师管理机制加强导师库成员的管理,充分发挥导师库成员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加大课程思政工作力度,将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中的廉洁元素充分有效融合该学院汽车技术系将“讲诚信”“守规矩”等要素与汽车营销、汽车维修等专业课程教育有机结合,为汽车服务业培养“守规矩、懂技术、擅创新、可持续”的高素质创新人才与技术技能人才3.3以新时代清廉文化建设为支撑,校企协同完善大学生廉洁教育教材体系新时代,清廉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加强校企清廉文化建设,有利于合力营造正气充盈的社会生态大学生年轻有活力,对传统说教相对反感,加强校园清廉文化建设,需要创新内容,用喜闻乐见的方式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在推进校企共建培育大学生廉洁品质的过程中,着眼于学生的职业发展和企业的稳健发展,努力构建大学生廉洁教育教材体系,扎实推进“廉洁工匠”品牌建设。

一是学院积极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引导学生深刻领会“树人成德、行知达材”校训内涵,挖掘校史校风校训校歌的教育作用,支持学生根植“农商故事”和“汽车工匠精神”原创各类文艺作品二是学院与合作企业共同研讨,挖掘“诚信”“守规”等岗位所需求的品质精神,落实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有效衔接,将优秀企业文化融入职业教育教学全过程,将校园文化引入企业生产和职工培养培训活动中,实现“人文育人”和“技术育人”相结合三是广泛收集党风廉政建设中的党纪法规和典型案例素材进行警示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通过展示行为人受到的制裁,对法纪心存敬畏,做好教育防范工作3.4以工匠精神培育为引领,校企协同构建三位一体的立体式教育平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将工匠精神培育融入基础教育工匠精神的培育,可以转变师生员工的工作作风,增强实干之风学校学生和企业员工一旦把实干作为一种品格、一种追求、一种作风,那么各项工作都将会摸清实情、谋好实招、办成实事、干出实效为此,学校和企业均需要着眼于人才培养和长远发展的角度加强师生员工的工匠精神的传承,推进廉洁品质的培育一是优化主题教育平台,营造舆论氛围每年组织开展廉洁文化主题月活动,围绕“守纪律、讲规矩、作表率”等主题内容,开展纪律教育和警示教育活动。

二是开拓网络教育平台,创新工匠精神和廉洁品质教育形式充分利用抖音、等新媒体,传送各行业中在近期发生的违纪违规和反腐案例三是深入挖掘校企各界的“清廉”文化内涵,打造文化教育平台组建大学生反腐倡廉讲师团,开展企业廉洁文化调研,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落实企业文化入校园,让学生在教室、宿舍、实训室、校园等地方接受企业清廉文化的熏陶定期组织开展“匠人学堂”和“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邀请社会道德模范、大国工匠等知名人士来校讲课讲学,通过近距离的接触学习,引领学生崇廉向善4、结语产教融合的深入推进,让校企合作更加紧密和精准产教融合背景下探究校企共育大学生廉洁品质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路径的一大创新,有效推进了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校企共育成果的显现,使大学生思政教育真正落地,增强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有效性,实现了高校职业教育和企业发展的合作共赢参考文献:[1]巢陈思,丁颂.大学生廉洁教育体系构建研究[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9,(11):1-3.[2]段凤霞,侯林.深入开展廉洁教育进校园活动的实践与思考[J].北京青年研究,20。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