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健康教育在耐多药肺结核合并血栓患者中的护理效果

h****0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8.77KB
约3页
文档ID:261509843
健康教育在耐多药肺结核合并血栓患者中的护理效果_第1页
1/3

健康教育在耐多药肺结核合并血栓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肺结核是一种内科传染性疾病,该病多由结合分枝杆菌引起[1]肺结核可借由呼吸道进行传播,并且可引起神经系统、淋巴系统等的感染,危及患者的生命[2]肺结核的治疗多联合用药,并且该病需长期用药,因此易导致患者产生抗药性[3]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合并血栓可加重患者的病情,并且由于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较低,因此部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较差,降低治疗的效果,多因外界对结核性疾病患者的排斥等,加重患者的心理压力因此临床应重视耐多药肺结核合并血栓患者的心理状态本实验利用常规护理与健康教育用于耐多药肺结核合并血栓患者,探究其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以2019年4月~2020年4月我中心收集的市级耐药结核病定点医院的80例耐多药肺结核合并血栓患者为对象纳入标准:药敏试验证实耐多药;确诊为肺结核合并血栓;入选患者遵循知情同意原则排除标准:合并精神疾病或癫痫者;合并痴呆性疾病;不能配合完成研究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0例,年龄30~79(50.32±4.39)岁,男24例,女16例,病程(2.75±0.82)年,体质量指数(22.61±2.84)kg/m2观察组40例,年龄31~83(51.58±4.60)岁,男22例,女18例,病程(2.81±0.80)年,体质量指数(22.54±2.81)kg/m2。

两组年龄(t=1.401,P=0.164)、性别(χ2=0.205,P=0.651)、病程(t=0.370,P=0.712)、体质量指数(t=0.124,P=0.902)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1.2方法对照组:常规护理,具体为:(1)心理,入院后护理人员向患者介绍医院环境,并向患者介绍相应的医护人员,减轻患者的陌生,拉近医患关系;耐多药肺结核合并血栓患者由于病情较重,并且需反复抽血检查,因此患者易产生烦躁情绪,护理人员应注重与患者的沟通,并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诉求,耐心倾听患者的倾诉,减轻患者的抑郁、紧张等情绪2)对症干预,遵医嘱给予患者药物治疗,在行溶栓治疗前,首先检查患者的血常规,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注意患者的皮肤、黏膜等是否发生出血,详细询问患者的是否感觉胸痛、气短等,病情严重者给予呼吸机辅助治疗3)日常护理干预,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病房,保证室内通风,定期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嘱咐患者做好个人呼吸道卫生,指导患者使用高蛋白、易消化、低脂、低盐食物,禁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防止血液粘稠度升高;观察组:加用健康教育,患者入组后,向患者宣讲肺结核相关的疾病知识,如发病原因、传播途径、症状、治疗方法等,告知患者疾病的危害及常规检查的必要性,向患者介绍药物的应用方法,注意事项,嘱咐患者按时、按量服药,出院后,嘱咐患者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减少公众场所的活动率。

1.3观察指标记录患者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两项量表均采用四级评分法,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越严重;采用我中心自制的量表评估患者的疾病知识知晓率及防治知识知晓情况,>80分表示知晓程度高;65~79分疾病知识认知良好;<64分表示疾病知晓程度低1.4统计学处理数据分析用SPSS21.0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P<0.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抑郁、焦虑评分比较(表1)两组干预前SAS、SDS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干预后SAS、SDS评分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2两组疾病知识知晓情况比较(表2)两组干预前疾病知识知晓评分及防治知识知晓评分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干预后疾病知识知晓评分及防治知识知晓评分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表1两组抑郁、焦虑评分比较(分值)表2两组疾病知识知晓情况比较(分值)2.3两组DVT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DVT发生率为5.00%(2/40),低于对照组20.00%(8/40)(P=0.043)。

3、讨论肺结核是一种传染性较强的传染病,并且由于病程较长需长期用药,因此患者易出现耐药性[4]本实验中,笔者将常规护理与健康教育用于耐多药肺结核合并血栓患者,结果显示干预后患者的SAS、SDS评分均降低,提示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均得到有效的缓解,提示给予患者常规的护理干预可帮助患者快速适应医院环境,减轻患者由于对环境的陌生产生的焦虑情绪,并可帮助其调整心态,对患者的负性情绪给予有效的疏导、尊重患者的人格,使患者感受到温暖[5]应用健康教育组患者抑郁焦虑程度降低较单纯常规护理患者明显,表明给予患者相关疾病知识的宣教及药物使用,可增强患者的服药自觉性,降低患者对治疗及护理的抵抗性[6]并且观察组患者的DVT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参考文献:[1]薛春.健康教育联合常规护理在耐多药肺结核合并血栓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心理波动的影响研究[J].健康必读,2018,000(030):20-21.[2]陈诚.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J].保健文汇,2016,000(003):71-71.[3]熊咏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J].医学信息,2015,28(4):456-459.[4]李白宁.护理风险预警监控在结核病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J].血栓与止血学,2017,023(006):1011-1013.[5]李笑屏,罗玮,黄亚玲,等.肺结核并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分析及护理对策[J].临床肺科杂志,2010,015(001):142-143.[6]李哲.健康教育路径在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J].医药前沿,2016,6(012):363-364.沈霞,朱莎莎,李彬霞,等.健康教育联合常规护理在耐多药肺结核合并血栓患者中的护理效果[J].血栓与止血学,2021(01):149-150.。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