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知识培训教材(共63张)

上传人:夏日****8 文档编号:261448824 上传时间:2022-03-03 格式:PPTX 页数:63 大小:3.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管理知识培训教材(共63张)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安全管理知识培训教材(共63张)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安全管理知识培训教材(共63张)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安全管理知识培训教材(共63张)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安全管理知识培训教材(共63张)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管理知识培训教材(共63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管理知识培训教材(共63张)(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长的阶梯 -建筑业安全业务培训这是我们理想的这是我们要预防的从利益角度来看安全: 关系到三个家庭及三代人的幸福!这次培训的目的注重教授知识与技能连接培训与业务需要利用培训实现知识创造与共享一、建筑施工特点二、安全管理员自我角色认知三、安全管理的必要性四、事故预防和风险转移五、项目安全内业资料目 录一 建筑施工特点 1 产品固定,设备流动 2 施工人员流动性大 3 露天作业多 4 劳动繁重、体力消耗大 5 施工变化大,规则性差 6 安全技术涉及面广 7 施工环境复杂 8 施工队伍人员缺乏安全培训 9 没有通用的安全技术措施 建筑施工最大的特点就是产品固定。产品高、大、深,这是他区别于其他行业的

2、根本点。任何一栋建筑物、构筑物等一经选定了地址,破土动工兴建后就固定不动了,建筑产品生产周期复杂,有的持续几个月或一年,有的需要三五年或更长的时间。但生产人员要围绕着它上上下下地进行生产活动这就形成了在有限的场地上集中了大量的操作人员、施工机具、设备零部件和建筑材料,在一个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随施工部位、楼层的转移必须将各种机械、电气等设备随着施工部位的不同而沿着施工对象上下左右流动,不断转移操作场所,在转移的过程中就可能将原本完好、安全的设备在转移过程中产生隐患。1 产品固定,设备流动2 施工人员流动性大 当一座厂房、一栋楼房完成后或一项专业施工完成后,施工队伍就要转移到新的地点去建设

3、新的厂房或住宅。由于用工制度的改革,施工队伍中绝大多数施工人员是来自农村的农民工,他们不但要随工程流动,而且还要根据季节的变化(农忙、农闲)进行流动,给安全管理带来很大的困难。建筑施工的季节性和人员的流动性,决定了在建筑施工企业中季节工、临时工和劳务人员占相当大的比例,施工的流动性与施工设施、防护设施的临时性,容易使施工人员产生临时思想,忽视这些设施的安全质量,使不安全隐患不能及时消除,以致发生事故。3 露天作业多 一栋建筑物从基础、主体结构、屋面工程到室外装修等,露天作业约占整个工程的70。建筑物都是由低到高构建起来的,以民用住宅每层高2.9m计算,两层就是5.8m,现在一般都是十几层以上,

4、甚至是几十层的住宅,施工人员都要在几十米甚至百米以上的高空从事露天作业且常常受到自然气候条件的影响,工作条件差。在安全防护和安全措施缺陷情况下随时就有高空坠落事故的发生。 4 劳动繁重、体力消耗大 建筑业是劳动密集型的传统行业之一,大多数工种需要手工操作。例如,一名砖瓦工,每天如果砌筑1000块砖,以每块砖重2.5kg计算,就要凭体力用两只手把约3吨重的砖一块块砌起来,弯腰三、四千次。还有许多工种,如抹灰工、架子工、混凝土工、管工、木工等都仍以手工操作为主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劳动繁重、体力消耗大,加上作业环境恶劣,如光线、雨雪、风霜、雷电等影响,导致操作人员因劳累或注意力不集中或由于心情烦躁、

5、容易违章操作导致事故的发生的现象十分普遍。 5 施工变化大、规则性差 每栋建筑物由于用途不同、结构不同、施工方法不同等,危险有害因素不相同;同样类型的建筑物,因工艺和施工方法不同,危险有害因素也不同;在一栋建筑物中,从基础、主体到装修,每道工序不同,危险有害因素也不同。 施工现场的危险有害因素,随着工程形象进度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每个月、每天,甚至每个小时都在变化,给安全防护带来诸多困难。因此建筑产品的多样性和施工条件的差异性,决定了建筑工程施工没有固定的通用的施工方案,也就没有通用的安全技术措施。 。 6 安全技术涉及面广 建筑施工作业范围大,从挖土、打桩直到装饰几十道专业施工,施工作业类型牵

6、涉到高处作业、电气、起重、运输、机械加工和防火、防爆、防尘、防毒等多专业的安全技术。因此安全技术涉及面广,极容易发生安全事故。7 施工环境复杂 近年来,建筑任务己由低层向高层发展,施工现场由较为宽阔的场地向狭窄的场地、地下空间变化。施工现场的吊装工作量增多,垂直运输的办法也多了,多采用龙门架(或#字架)、高大旋转塔吊等建筑施工常需要根据建筑结构情况进行多工种配合作业,多单位(土石方、土建、吊装、安装、运输等)交叉配合施工,所用的物资和设备种类繁多。随着流水施工技术和网络施工技术的运用,交叉作业也随之大量增加,由于场地狭小混乱,堆积的建筑材料、垃圾等没有及时整理和清理,操作场地照明缺陷等,随之可

7、能发生作业人员跘跌、高处物体坠落伤亡类别增多。8 施工队伍人员缺乏安全培训 建筑施工,施工人员基本上是来自农民工,由于他们整体文化水平不高,安全意识差,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和自我防范能力,2010年上半年北京市共发生死亡事故21起,死亡25人,而进城农民工中的大部分人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安全意识及自我保护能力较差。尤其是新进城的农民工,刚放下农田的“锄头”,走进工厂拿起“榔头”就干活,在用人单位安全生产上岗培训缺失的情况下,由于不熟悉基本操作要求,极易引发事故。 农民工缺乏有效的管理体制是农民队伍庞大松散,无序流动,带来行业管理困难。农民工是以劳务形式进入建筑工地,大多数是属于自愿、松散

8、的临时性组合团体,有的是每天站在十字街口的劳务市场,召之即来,挥之即去。而用人单位则重使用、轻培训,安全教育很难落实,缺乏有效的管理体制。9 没有通用的安全技术措施 建筑产品的多样性,产品的形式多样性和用途的不同,工程的结构、造型和材料亦不同,施工方法必将随之变化,施工条件的差异性,很难实现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标准化。 综上所述:建筑业是一个事故多发的行业,建筑施工是一个特殊的、复杂的生产过程,是一个各种因素多变的生产过程,存在的危险因素甚多,大家都知道建筑业伤亡事故率仅次于交通事故和矿山行业。二 安全管理的必要性安全问题的重要性事故 事故隐患 安全生产管理 企业利润指导下属配合上司协助同事安全员

9、安全员二二 安全员自我角色认知安全员自我角色认知1 1 专业能力:对自己的业务(人员、技能、材料、方法、环境)娴熟。2 目标管理能力:具备使P-D-C-A这一循环不断地周而复始的能力。3 问题解决能力:善于用“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的三问4 组织能力:使部门运作达到1+12的效应。5 交流、交际能力:具备高度的说话、倾听、疏通及说服对方的能力。6 幽默的能力:幽默可以使工作气氛变得轻松,使人感到亲切。 7 激励的能力:就要把员工的“要我去做”变成“我要去做”。8 指导员工的能力:传授必要的知识及方式。9 控制情绪的能力:当你成为一个管理者的时候,你的情绪已经不单单是自己私人的事情了,会影响

10、到你的下属及其他部门的员工;而你的职务越高,影响力越大10 自我约束的能力:了解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在有限的时间有效地活用,努力增进自己的知识、人格、健康 的能力。安全员的素质要求APDC计划实施检查总结1、分析现状 2、找出问题的原因 3、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 4、找出其中的主要原因 ;5、拟订措施计划6、执行技术组织措施计划7、检查执行效果。把执行结果与预定目标对比(8)巩固成绩。(9)寻找遗留问题,为下一个PDCA循环提供依据。 管理PDCA循环事故的代价事故的代价 各类事故死亡,每年10万人以上。 全国一年的事故损失,相当于1000多万个职工一年的辛勤劳动化为乌有,相当于近亿农民一年颗粒无

11、收。 我国第一部安全经济学的作者罗云痛心地说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20102010年国内重大安全事故年国内重大安全事故 1月7日兰州石化爆炸事故 2月24日秦皇岛一淀粉厂燃爆 3月27日承德发生一起浓硫酸泄露事故 3月28日山西王家岭矿难 3月31日河南伊川煤矿爆炸 4月1日北京顺义塔吊卧倒“两死一伤”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三三 安全管理的必要性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人类有三种学习方法 通过经历,这是最痛苦的。 通过模仿,这是最容易的。 通过沉思,这是最高贵的。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安全问题的重要性事故 事故隐患 安全生产管理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工作再出色也挡不住一次事故,再大的成绩

12、也抵不了事故对家庭的伤害。要把安全作为头等大事,变事后反思为事前预防,把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之中,不忽略每一个小的细节,不轻视每一个小的瑕疵,那么,我们的安全就有保障。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安全问题的重要性 1、安全是永恒的主题 2、安全与人道主义 3、安全与经济损失 4、安全与社会影响 5、安全与国家声誉 6、安全与企业信誉 7、安全与企业管理 8、安全与可持续发展 9、安全与人权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安全的定义安全的定义一、说文解字来理解,“安”是宝盖头,下面一个“女”,可以理解为宝盖头底下的那个妇女能够坐在家里,不受自然灾害的侵袭,不受猛兽的侵袭,这就是“安”。“全”字是王字头上顶一个人,引

13、申开来就是我们各个项目上的领导、干部就是“王”,头上顶的“人”就是职工家属,这就是“全”!一个人都不能少,才能安全。二、无危则安 无缺则全 定义1:安全是指客观事物的危险程度能够为人们普遍接受的状态。定义2:安全是指没有引起死亡、伤害、职业病或财产、设备的损 坏或损失或环境危害的条件。定义3:安全是指不因人、机、媒介的相互作用而导致系统损失、人员伤害、任务受影响或造成时间的损失。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危危 险险 定义1:发生事故的必要条件。定义2: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事故的定义事故的定义定义1:事故是可能涉及伤害的、非预谋性的事件

14、。定义2:事故是造成伤亡、职业病、设备或财产的损坏 或损失或环境危害的一个或一系列事件。定义3:事故是违背人的意志而发生的意外事件。定义4:事故是人(个人或集体)在为实现某种意图而进 行的活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违反人的意志 的、迫使活动暂时或永久停止的事件。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事故的直接原因事故的直接原因 定义:直接导致事故的发生原因。 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事故的人为的错误。 (约占事故发生的88%) 物的不安全状态导致事故发生的物质条件。 以上两项内容加上“管理上的缺陷”就成为事故隐患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事故的间接原因事故的间接原因 定义:使事故的直接原因得以产生和存在的原因。 技

15、术、设计上有缺陷或不合理 身体的原因 精神的原因 教育训练不够 劳动组织不合理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人的不安全行为 间接原因 直接原因 事故 企业安全管理缺陷 物的不安全状态 (不良的作业环境)人的不安全行为环境的不安全条件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缺陷事 故引发事故的基本要素引发事故的基本要素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违章指挥是指生产组织指挥者违反国家安全生产法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规定指挥生产。违章操作是指生产岗位的操作者或生产组织指挥者违反国家安全生产法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规定进行生产操作。违反劳动纪律是

16、指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违反生产经营单位的劳动纪律,具体指上班迟到、早退、擅离职守。 根据我国最近多年的事故统计资料得知,因人的不安全行为而导致的事故宗数大大高于因物的不安全状态而导致的事故宗数(占事故总数的88%),而导致事故的人的不安全行为中,“三违”行为占了多数。“三违”行为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是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综上所述,生产经营单位没有制定、完善安全操作规程,未能使从业人员有章可循,是从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的首要成因。 生产经营单位制定、完善了安全操作规程,明确界定了那些是不安全行为那些是安全行为之后,从业人员在进行这些生产操作时的不安全行为就属于违章操作。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1)领导不重视 安全意识淡薄:强调困难(生产忙、任务紧、人手不够);觉得安全可有可无,认为安全只是花钱的,不化算;侥幸思想,觉得不会那么巧,偏偏就我单位出事故,所以不把安全当一回事;比较严重的是,根本就不当安全是一回事,只顾搞生产经营,只是想取得最大的利润;企业的安全状况很差;知道安全重要,但不知怎样做; 生产经营单位方面管理上的缺陷加强安全管理实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