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研究

上传人:I*** 文档编号:261448671 上传时间:2022-03-0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91.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研究(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研究 益阳市第一中医医院湖南益阳413000【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样本,以36例为一组,将其分为西医组与结合组两个组别。西医组采用常规西医方法治疗,结合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后,结合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8.960.99)分、PaO2(81.451.61)mmHg、PaCO2(43.122.40)mmHg、治疗有效率97.22%、不良反应发生几率2.78%。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疗效

2、更佳。【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前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为临床常见病,又称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临床症状一般表现为咳嗽、咳痰及呼吸困难等,如不及时治疗,对患者肺功能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常规采用西医方法治疗慢阻肺,疗效欠佳,疾病容易反复发作。本文于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慢阻肺患者中,随机选取72例作为样本,观察了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于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慢阻肺患者中,随机选取72例作为样本,以36例为一组,将其分为西医组与结合组两个组别。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如下:西医组患者男性18例、女性18例。年龄(49-

3、82)岁,平均63.98岁。病程:3-9年,平均5.46年。结合组患者男性17例、女性19例。年龄(50-83)岁,平均64.00岁。病程:3-10年,平均5.51年。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纳入标准符合以下条件者,纳入研究范围:(1)患者均已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患者无其他系统重大疾病,未合并高血压等基础疾病。(3)患者知情同意,且依从性强。(4)符合药物适应症。1.3方法西医组采用常规西医方法治疗:(1)给予患者持续吸氧。(2)给予患者多索茶碱0.2g口服,3次/d。(3)给予患者头孢呋辛钠1g,静脉滴注,2次/d。结合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

4、治疗:(1)西医治疗及给药方法与西医组患者一致。(2)根据患者症状,采用中医辨证方法治疗:给予患者清热化痰方治疗,方剂包括半夏10g、桑白皮10g、黄岑10g、桃仁5g等。痰热阻肺型,方剂增加冬瓜仁20g、肺脾气虚型,方剂增加茯苓10g、肺肾阴虚型,方剂增加五味子10g。上述方剂均以水煎服,分早晚两次服用。1.4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及各指标变化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1.5中医症候积分方法根据患者临床症状表现情况积分。分数越高,代表症状越严重。1.6疗效判定依据视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情况、中医症候积分情况以及西医影像学检查结果,评估治疗效果:患者临床症状有

5、所缓解、中医症候积分减少70%及以上、西医影像学检查结果提示肺气肿面积缩小时,认为治疗有效。1.7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软件处理数据,当p0.05时,认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及各指标变化情况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及各指标变化情况如表1:表1提示: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PaO2、PaCO2指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数据对比,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降低情况更明显,各项指标恢复情况更好。2.2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如表2:表2提示:两组

6、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对比,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合组患者仅1例发生了不良反应,为恶心,未处理,停药后消失。西医组患者不良反应包括恶心3例、失眠2例、呼吸急促1例、头痛3例。3讨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指以气流阻塞为主要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或肺气肿,发病与患者不良生活习惯及生活环境有关1。急性发作时,患者临床症状以咳嗽、咳痰及呼吸困难为主,叩诊可闻肺下界和肝浊音界下降。慢阻肺发病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严重,需及时治疗,以使病情得到控制,有效延长患者寿命2。慢阻肺常规治疗方法以西医治疗为主,要求在给予患者持续吸氧的基础上,采用多索茶碱口服,联合头孢呋辛钠静脉滴注的方法,缓解患者呼吸困

7、难等症状。头孢呋辛钠为抗生素的一种,抗菌效果显著3。多索茶碱为甲基黄嘌呤的衍生物,属于临床常用支气管扩张剂的一种。将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到慢阻肺的治疗过程中,能够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本文研究发现,采用西医方法治疗,治疗后,患者中医症候积分(12.071.62)分、PaO2(72.630.87)mmHg、PaCO2(59.212.35)mmHg、治疗有效率83.33%、不良反应发生几率25%。祖国医学认为,慢阻肺属于“哮证”、“肺胀”的范畴,清热解毒、止咳平喘、宣肺化痰,是治疗疾病的关键4。中医方剂中,半夏、桑白皮、黄岑、桃仁、五味子等,均具有上述功效。半夏入药,可燥湿化痰;桑白皮入药,可消炎止痛,

8、且具有利尿之功效;黄岑、桃仁等,可祛痰散热、通经止痛5。将上述药物联合,组成中药方剂,以水煎服方法给药,对于慢阻肺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能够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将中药方剂与西药联合,效果可达到更好。本文研究发现,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治疗后,患者中医症候积分(8.960.99)分、PaO2(81.451.61)mmHg、PaCO2(43.122.40)mmHg、治疗有效率97.22%、不良反应发生几率2.78%。与单独采用西药治疗相比,疗效更加显著。根据慢阻肺患者临床症状的不同,可将其分为不同证型。具体包括痰热阻肺型、肺脾气虚型、肺肾阴虚型等。应视患者中医证型的不同,在原有方剂的基础上,增减各

9、味中药,以提高方剂的针对性,实现对症治疗,为慢阻肺治疗有效率的提升奠定基础。需注意的是,多索茶碱用药易导致患者发生头痛、恶心、失眠、呼吸急促等不良反应。本组研究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的患者中,仅1例发生了恶心的不良反应,未经处理,停药后消失,未影响慢阻肺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与之相比,单独采用西医方法治疗,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则较高。PaO2与PaCO2分别指血氧张力及二氧化碳分压。与健康人群相比,慢阻肺患者血气分析可见血氧张力指标下降、二氧化碳分压指标上升的现象。两项指标的恢复,代表患者呼吸困难等症状得到了缓解,治疗取得了显著效果。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

10、治疗,疗效更佳。参考文献:1孙秀丽.盐酸莫西沙星片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门诊患者的临床疗效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04):41-42.2谢嘉嘉,曾小玲,林国彬.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03):155-156.3付中帅,崔青荣,周庆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概况J.中医临床研究,2015,(34):142-145.4叶宏波,金晓慧.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并型呼吸衰竭的疗效分析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5,(11):2778-2780.5陆益民,奚肇庆.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的疗效观察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02):296-298.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