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调剂量准确性与中药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上传人:I*** 文档编号:261448634 上传时间:2022-03-0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90.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调剂量准确性与中药疗效的相关性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药调剂量准确性与中药疗效的相关性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药调剂量准确性与中药疗效的相关性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药调剂量准确性与中药疗效的相关性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药调剂量准确性与中药疗效的相关性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调剂量准确性与中药疗效的相关性研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药调剂量准确性与中药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调剂量准确性与中药疗效的相关性。方法临床纳入本院2015.92017.12期间收治的84例紫癜性肾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入选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均为42例。对照组给予1.0mg/kg/d雷公藤多甙片进行治疗,研究组给予1.5mg/kg/d雷公藤多甙片进行治疗,并将两组临床总有效率进行对比,探讨中药调剂量准确性与中药疗效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分别为97.62%、88.10%(X2=6.835、P=0.009);对照组中药调剂量与中药疗效呈负相关;研究组中药调剂量与中药疗效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

2、中药调剂量准确性与中药疗效具有高度相关性,直接影响着药物治疗效果。关键词:中药调剂量;准确性;中药疗效;相关性紫癜性肾炎属于临床儿科常见继发性肾小球肾炎,是由于过敏性紫癜所引起的肾损害。西医主要通过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但具有明显毒副作用,疗效并不理想,不利于患儿预后。中药调剂量是中医学处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辨证施治理念的具体体现,在临床实际工作中药味相同而剂量不同导致疗效差异较大的情况时有发生1。中医不传之秘在量充分说明中药调剂量的重要性,直接关系着用药疗效及用药安全性2。本文探讨中药调剂量准确性与中药疗效的相关性,现作以下报告: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临床纳入本院2015

3、.92017.12期间收治的84例紫癜性肾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入选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均为42例。研究组男25例、女17例,年龄615岁,平均年龄(10.352.07)岁,病程29个月,平均病程(4.890.23)月;对照组男26例、女16例,年龄514岁,平均年龄(10.292.05)岁,病程19个月,平均病程(4.950.32)月,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对照组给予1.0mg/kg/d由湖南千金协力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雷公藤多甙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43020138规格10mg*50片)进行治疗,研究组给予1.5mg/kg/d雷公藤多甙片进行治疗,两组治疗均持续8w。

4、1.3观察指标分析对比两组用药疗效,根据疗效评价标准:以24h尿蛋白定量减少40%或超过40%、尿沉渣红细胞计数减少超过40%、尿红细胞数减少超过3个,患儿肾功能正常为显效;24h尿蛋白定量减少不超过40%、尿沉渣红细胞计数减少不超过40%、尿红细胞数减少不超过3个,患儿肾功能正常为有效;上述检查结果均无改善甚至加重者为无效。1.4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以(%)表示计数数据,采用卡方检验;以(s)表示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对比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分别为97.62%、88.10%,P0.05,参

5、考表1。表1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对比n(%)3.讨论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增加中药剂量有些情况下用药疗效会有所提高,但也有一些情况下用药疗效反而会下降,但无论何种中药,在剂量超过一定限度情况下,不仅起不到原有治疗作用,同时会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在中医理论中主张辨证立法,中医用药与辨证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中药剂量应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个体体质、病程等多个因素而定,中药剂量发生变化则直接影响处方主治及功能。研究表明,中药质量、中药煎煮方法、中药调剂称量器具、中药调配等因素均与中药疗效密切相关3。中药质量直接关系着临床用药安全性及有效性,有学者认为有效成分含量是评价中药疗效的主要质量标准,若要达到理想治疗效

6、果,需对用药剂量进行严格控制。中药煎煮方法是否正确也影响着实际用药量,即便是同一剂量中药,由于煎煮方式不同患者实际服用量也不同。以煎大黄为例,煎煮时间过长、过短均可能导致药物有效成分挥发,也无法达到处方要求服用量,对药物疗效造成直接影响4。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分别为97.62%、88.10%,P0.05,提示研究组治疗效果更显著。另外,对照组中药调剂量1.0mg/kg/d与中药疗效呈负相关;研究组中药调剂量1.5mg/kg/d与中药疗效呈正相关,均P0.05,提示中药调剂量准确性与中药疗效密切相关,与当前研究结果大致相符5。中药调配是一项非常繁杂的工作,若调配人

7、员技术掌握不熟、分量不均将对处方剂量准确性造成直接影响,无法保障药味与剂量准确性,也无法达到预期治疗效果。除此之外,中药材含水量大、变色、霉变等情况均影响着药物疗效。综上所述,临床上处方用药一定要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辨证施治,确保配伍严谨、组方合理及合适药量比例,从而起到更佳治疗效果。参考文献:1朱延霞.中药调配中影响临床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3):274-274,275.2傅延龄,王倩,王振宇等.论中药临床处方用量控制J.中医杂志,2015,56(16):1351-1354.3陈士林,刘安,李琦等.中药饮片标准汤剂研究策略J.中国中药杂志,2016,41(8):1367-1375.4王小春.中药调配临方炮制对临床治疗效果影响的探讨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5):140,143.5孙彦超,李峥嵘,孟菲等.对影响临床用中药饮片质量疗效因素的探讨J.中医临床研究,2017,9(14):123-124.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