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制剂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风险分析与对策王杰

上传人:I*** 文档编号:261448532 上传时间:2022-03-0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90.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制剂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风险分析与对策王杰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药制剂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风险分析与对策王杰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药制剂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风险分析与对策王杰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药制剂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风险分析与对策王杰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药制剂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风险分析与对策王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制剂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风险分析与对策王杰(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药制剂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风险分析与对策王杰 摘要:风险管理主要研究风险发生的规律以及风险控制的技术,相关管理理念的运用可有效降低风险事故发生率。鉴于此,本文对中药制剂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风险分析与对策进行了分析探讨,仅供参考。关键词:中药制剂;生产过程;质量风险;对策1.药品质量风险管理发展历程风险管理是研究风险发生规律以及风险控制技术的新兴学科,其理念被有效运用于降低风险事故造成的损失,在各领域发挥极大作用。20世纪90年代,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出台了药品风险管理框架,首次在药品领域中引入风险管理思想3。2005年,ICH发布了Q9(质量风险管理),对药品生命周期内风险管理提出系统

2、规定和控制思路,确定了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对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和依据进行了基本原则性的规范。2006年,美国FDA发布了ICHQ9的工业指南。其后,2008年欧盟出台了相关质量风险管理的指南性文件,正式将ICHQ9纳入GMP认证体系。2008年7月,我国SFDA药品评价中心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发布“高风险品种风险管理计划推进行动”。2011年3月,SFDA发布新版GMP中,国内首次引入风险管理思想,提出了质量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和要求。综上可见,对药品质量实施风险管理,不仅适应国际形势的日新月异的发展需求,也是对药品安全、稳定、可控的基本属性提出更全面的控制方案。2.中药制剂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

3、风险因素分析2.1药材来源风险由于药物自身进化变异呈现渐变性和连续性的特点,而药材市场一直处于变化中,采用人工培育和自然选择等不同药材类型的导致了药材原理差异。此外,中药制剂辅料作为生产环节中使用的附加材料,可分为制剂辅料和炮制辅料,包括中药制剂过程中的辅料和中成药辅料,其中中药制剂过程辅料不会存在最终的产品内,其是在中药制备的过程中提出和富集有效成分并移除物料;而中成药辅料在最终产品中存在,但同主要之间不存在反应,故不会对主要的吸收释放以及含量测定造成影响。由此可见,辅料的选择不当同样影响着中药制剂的质量。2.2工艺生产风险就加工炮制工艺而言,其主要目的在于提高药材质量,上述目的的实现借助于

4、去除杂质和非药用的部分以及减毒、杀菌、干燥的方式。净选的主要目的在于分离药用部位和去除非药用部位,进而减少药材中的杂质成分;切制是影响中药制剂质量的重要因素,合理的切制方式不仅利于溶出药材中的有效成分而且利于调配药物,切制后不当或不及时的干燥致使饮片走味或者变色、发霉;炮制是饮片质量保证的关键,药材炮制不合理易导致药效不佳情况出现。2.3机械设备机械设备风险主要包括:操作风险、清洁风险、维护风险、验证风险。如制药设备是否符合生产工艺的要求,配套的仪器、仪表能否按工艺要求实现控制,制造设备所用材质是否合理,设备的校验是否合规,设备设施是否按要求操作等操作风险;设备的有关零部件是否方便拆卸与清洗和

5、设备清洗是否恰当等清洁风险;设备运行是否稳定、可靠和能否达到无故障或故障率极小等维护风险;设备是否存有详细历史记录、是否存在同样设备和相似设备,操作和存放条件的温度和湿度是否稳定、输电线用电情况是否清楚、是否存在磁场干扰,设备置于清洁区域,人流物流通过是否对设备有影响,临时变更设备是否按要求操作等验证风险。设备的设计和选型应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的要求;生产前必须满足设备的净化、清洗和灭菌要求;设备的材质、外观、结构设计应符合药品安全需求,不能影响药品质量;应该严格执行设备安全管理制度,保证设备安全正常运行。3.中药制剂质量风险控制对策3.1建立多环节、多单元的全过程质量风险管理理念准确识别药品生产

6、过程可能诱发质量风险的因素,建立多环节、多单元的全过程质量风险管理理念。首先明确各个操作单元、不同管理层次对最终产品质量影响的风险来源及影响程度;其次树立各单元操作间不是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各要素间普遍联系、相互关联,共同构成过程链的系统整体理念。药物的化学信息、物理信息、热力学信息等信息在各单元间转化,动态传递,各信息间整体转化程度和控制水平共同决定了药物品质内涵。3.2树立中药制剂生产中质量风险管理理念中药制剂生产过程具有复杂性,最终成品需经历多层次、多环节和多操作单元,当其中一个环节或者单元出错后均会对产品的功效造成影响,即最终产品质量受到威胁。中药制剂原料来源具有不确定性、质量标准具有

7、不完善性、工艺操作环节具有复杂性,受上述特殊性的影响中药制剂生产过程中受到不同层次的质量风险。为合理控制最终产品的质量,即保障产品质量的均一、稳定和有效,需要树立多环节、多单元的质量风险管理理念,如现代先进质量源于设计的理念等。中药制剂产品的质量一方面需要倚靠检验方法另一方面需要倚靠设计开发等所有环节,可见产品质量的保障与全过程控制水平之间存在紧密联系,为实现上述目标需要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首先,需要明确操作单元、管理层次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其次树立各单元操作间并非简单或机械相加、各要素间相互关联共同构成生产过程链的整体理念。3.3完善中药制剂生产中质量标准规范目前,我国制药企业的水平存在差异,

8、工业化规模与中药前期加工方法不相契合的情况频发,导致制药过程中的随意,甚至有部分企业将提取物予以直接投料的方式代替原料药,这一现象的存在在较大程度上对中药制剂产品质量造成影响。为解决上述问题,我国于2016年突出一些列政策措施以解决中药制剂质量问题,国家相关部门为构建中药产业化全球链条,全面推进了中药标准化行动计划。为实现全过程控制中药制剂质量的目的需要明确发展的方向,首先明确自身控制的目标,完善中药制剂产品质量标准因为提升制剂质量;其次,制药企业需以自身产品特点为依据开展针对性工作,强调个性化和标准化的统一,构建从原料到成品整个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工作。此外,中药制剂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工作需建

9、立与中医药特点相符合的质量标准,为达到中药制剂质量的稳定和有效目标,需要满足以下两方面的需求:其一,结合实际生产工艺以及生产环境,开展有目标和有针对性的质量控制工作;其二,明确质量目标的关键,建立与中药制剂特点相符合的质量标准。4.结束语综上所述,品质量的优劣不仅依靠检验方法,更依靠设计开发、生产控制及物流管理等产品制造的所有环节,质量源于过程控制水平。因此,准确识别药品生产过程可能诱发质量风险的因素,及其合理的质量控制措施非常重要。参考文献:1梁志国,刘利科.中药多功能提取罐自控要求的有关问题探讨J.化工与医药工程,2015,36(6):56.2王艳萍.中药饮片切制规格对煎煮效果的影响J.亚太传统医药,2015,11(14):19.3杨园珍,王雅琪,伍振锋,等.中药制剂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风险分析与对策J.中国中药杂志,2014,42(6):1025-1027.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