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短文两篇:陋室铭》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261396198 上传时间:2022-03-0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42.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7课《短文两篇:陋室铭》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第17课《短文两篇:陋室铭》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7课《短文两篇:陋室铭》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7课《短文两篇:陋室铭》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陋室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 积累文言字词,疏通文意。加强朗读训练。2.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激活思维,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并形成自己的见解。3. 学习陋室铭感受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和高洁傲岸的节操。教学重点:;理解文章中作者寄予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教学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教学媒介: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1课时教与学互动设计: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态?生答: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引出作者、作品(陋室铭刘禹锡)二、 引-学习目标1、 积累文言字词,疏通文意。2、 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学习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

2、和安贫乐道的情趣。三、 学-自主学习1、 作者介绍(学生结合课下注释1)(教师补充)2、 “铭”文体积累。陋室铭创作背景介绍。3、 朗读课文,读准节奏。教师朗读、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指导学生朗读4、 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有不懂的字词,学生提出,全班讨论。四、 思-合作探究1、 互动话题一:文章是从哪些方面写陋室的?要点:居住环境的高雅、交往人物的不俗、生活情趣的高雅三方面来写。2、 互动话题二:文章是怎么引出陋室?怎样突出“陋室不漏”的?要点:开头:山(仙)名,水(龙)名引出陋室(德馨)不陋。结尾处:引用名人典故,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都是陋室,但因主人品德高尚而不陋。“何陋之有?”引用孔子

3、的话点明中心,突出陋室不陋。3、 互动话题三:本文表现了作者什么思想、态度?合作:表现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五、 练-课后练习思考: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应该怎么看待作者所说的“惟吾德馨”?请同学们写一写自己的想法,与全班同学交流。六、 评-课堂小结与评价陋室铭开门见山,运用两个比喻引出陋室,点明全文主旨。然后从居住环境、交往人物和日常生活,表达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最后,收束全文,说明“陋室”不陋。七、 作业布置:背诵全文八、 板书设计:山 水 陋室 陋室不陋(主旨)陋室铭仙 龙 德馨高洁傲岸 安贫乐道环境的清幽人物的不俗身在陋室,乐在其中生活的高雅诸葛庐自比言志子云亭何陋之有九、 教学反思:陋室铭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名篇,课堂上注重朗读,让学生从读中体会情感,理解主旨。在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以提升。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