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质辩证论养生——人的禀赋与元气 个人的禀赋不一样这个“生”和“成”,就是《黄帝内经·宝命全形论》里面讲的“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地是宇,是东南西北上下,国学文化里面叫六合,是空间因素;四时是宙,是古往今来,是时间因素人身小宇宙,就是从这儿来的这种空间和时间位点的结合,称为时空位点也就是说,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的时空位点,是确定先天禀赋的极其重要的因素另外一个更加重要的因素,是人的父母之精除了《西游记》里孙悟空是石头缝儿蹦的,每个人都有父有母啊!《黄帝内经·经脉篇》:“人始生,先成精这个精,是一个含神的精,是父母的阳精和阴精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叫“两精相博谓之神”这种含神的精,才是人的生命的起点、生命的根底,现代医学叫“受精卵”此时此刻我们常说的精神精神,是合在一起的,说这个人真精神啊,有时候是说精,有时候是说神,精中有神,神中有精,精神一体,不能分别这个阳精和阴精相博而成为含神之精〔受精卵〕所处的自然时空位点,是确定每一个人先天禀赋的整体因素这里面包括着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父精体系的遗传因素,二是母精体系的遗传因素,三是受精卵所处的自然时空位点因素这三个因素,是揭开人类生命之谜的入口,把这个搞得越明白,我们对人的本质的相识就会越清晰。
这就是我经常强调的,带学生时对他们讲得最多的,就是对于中医、对于人,不仅要知其然,更要努力地去开掘、去探求、去知道更多的所以然,多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只有这样才能驾驭更多的规律,才能真正做一个好的上工,治未病,我们内经叫“上工治其萌芽”你才真正具备了救人的本事,才能真正救得了人呐! 先说这个父母精体系的遗传因素易经讲:“一阴一阳谓之道老子《道德经》讲:“万物负阴而抱阳在这个精的遗传体系当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律,就是阴的成分遗传给了阳,阳的成分遗传给了阴就每一个人的父母精体系而言,呈现着这样一个规律:就是父亲的精里面包含祖母的成分多一些,父亲的精里面的主要成分遗传给了女儿;母亲的精里面包含外祖父的成分多一些,母亲的精里面的主要成分遗传给了儿子这样就形成了一种特殊的遗传链:从父系来讲是父女——父女一道线、祖母——父亲——女儿一条链,从母系来讲是母子——母子一道线,外祖父——母亲——儿子一条链,从而产生了一种好玩的体质遗传现象,就是女儿的体质大多象父亲,儿子的体质大多像母亲我们常说的母子连心、父女天性,那么从体质角度上讲,确有必须的科学道理呀 这种父女、母子的体质遗传规律,已经成为临床辨体质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参考依倨。
临床上好多患者时时问到自己的家人,应当是什么体质,应当怎么调养我经常会依据这个规律对其进展指导,结果,事后一问,事实证明,方向是完全正确的,从来没有出现过阴阳相反的状况从这一点讲,我对古人的极高的才智佩服得是心悦诚服我经常对我的学生发表感慨,这个《易经》、《道德经》,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就已经告知我们人应当怎样吃、怎样做,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可是我们没有很好地读懂古人的意思,甚至是曲解了含义,没有很好地把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下来,致使这么好的东西失传了,真正理解的人太少了这个才是中医的根,像此时此刻的中医,动不动就开化验单,然后照着化验单,有尿蛋白,什么药能降蛋白尿,张三能降、李四能降,开吧药开了一大堆,病人钱花了不少,病根本就治不好你想它能好得了吗?醋打哪酸、盐打哪咸你都搞不清晰,尿里面有蛋白,只是个现象,你不透过现象看本质,你没有这本领,不找出为什么会有蛋白尿的缘由,降蛋白,这药那药,你降得下来吗?所以,我经常听到患者跟我讲,说我呀,此时此刻既不坚信西医,因为西医呀,我这慢性病它不能给我治好了,更不坚信中医,因为什么?去了中医院,有的大夫,不号脉,先开一堆化验单,检查去!然后,按着检查结果开药,有的甚至开的是西药。
病人说,要开西药,我去西医院得了,上中医院干吗呀?干吗上这来呀?这能够治病吗?这还是中医吗?难怪每年的政协会上都会有人提出对中医存在价值的质疑,这个虽然不行取,比拟偏激,但是我们搞中医的人,是不是也该回过头来想一想,老祖宗的精华,我们真正继承了多少下来呀?“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的功夫,我们下了吗?你下过这种功夫吗?有人说,搞中医的、中医院,也不少,中医此时此刻不是乏人,而是乏术,缺乏真正的中医技术我觉得,说的有必须的道理 再说这个所处的自然时空位点因素是指当父精和母精同时到达自然的同一个时空位点当两个物体同时到达同一个时空位点时,便会发生碰撞就像撞车,大公路挺宽,为什么会撞车呀?是因为在一样的时间、一样的空间,两辆车子同时到了,结果撞上了是吧,只要是时间空间错开了,就不会撞上人的生成,是父精和母精同时到达了某一个时空位点在这个瞬间,就确定了人的先天禀赋,也就是大自然给予你的先天因素或者条件这个时空位点最主要给予人的是什么呀?是你的体质的阴阳属性以及阴阳的偏盛偏衰我们说大自然是什么呀?阴和阳啊,所以,你的禀赋就是阴阳的偏盛偏衰呀!这一点,对于人的体质是至关重要的生活当中,我们经常见到一种现象,利用人的生辰八字来算命,就是用你诞生时的年、月、日、时的干支协作,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酋、戊、亥,分别协作诞生时的年、月、日、时,称为生辰四柱,用这种方法进展推算,然后告知你是什么什么命,也是叫“金、木、水、火、土”命,我们通常称为封建迷信客观地讲,它同样是应用了国学文化中的天文、历法、阴阳、五行原理,但不能算是一种非常严格的科学推理我就说一点,大家就明白了,即使大家都是在同一年、月、日、时诞生,由于一个时辰就是两个小时,两个小时是120分钟,那么,120分钟之内,那得有多少人诞生啊,但是遵照同一个时辰推算的话,结果都一样,事实上,这么多人的先天禀赋,怎么可能是一样的?事实它是不是这样的呀?所以说它不是一种严谨的科学临床辨体质,说您是木形人湿热体质,患者经常会问我,您说的木形人就是我的木命吗?我说,和那个木命不是一回事,咱是讲的体质那种算命的推算方法太机械,不精确,或许一样,或许不一样但是从您的父母之精和自然的时空位点因素整体分析,这个五形体质是根椐你这个人辨的,精确率特别高,就是你的生命密码 那么,父精体系和母精体系相博于某一自然时空位点,给予我们每一个人的先天禀赋是什么呀?就是我们常说的元气清代医学家徐灵胎,在《医学源流论》中说:“当其受生之时,已有定分焉。
所谓定分者,元气也视之不见,求之不得,附于气血之内,宰乎气血之先其成形之时,已有定数就是说,人在成形的时候,元气已有定数《易经》讲有数就有像,那么体质性质也即有了定数所以我经常讲,人的体质属性,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属性,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是一辈子不变的,变的只是体内的阴阳关系程度,态势恒久不变,态势一变,病就会来体内的阴阳关系程度变了,就会形成病理体质,像湿热、痰湿、瘀血、血虚、气郁等等老子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为时空始终,自然为气数因果人与天地,一体自然;三才并立,和谐自然元气,就是人禀自然的气数,就是自然给予每个人的、最原始的生命动力或者实力对这个解读,是特别重要的包括维持生命体征的实力,像呼吸、脉搏、体温、血压;维持身体正常新陈代谢的实力,像养分物质糖、脂肪、蛋白质等的代谢;吃、喝、拉、撒、睡、行、走、坐、卧、思的实力这些实力,都是一种先天的、与生俱来的原始实力你像吃、喝、拉、撒、睡、行、走、坐、卧、思这些实力,只要你诞生时没有先天缺陷,哪一种实力都还须要学习、还须要培训呀,自然而然你就有,这些就是天生的道你看哺乳动物,包括我们人,我们常见的猪、猫、狗,一生下来,眼还没睁开呢,就会吃奶。
所以,当全部这些原始实力当中的一项或几项甚至全部,发生什么?实力下降,功能下降,我们就叫气虚,元气虚辨体质当中经常遇到木形人,原来浑身有劲,一过四五十岁,觉得我每天没干什么活,怎么这么乏呀、这么累呀,我就会告知他,你元气虚了说我是阴虚还是阳虚呀?我告知他,您即不是阴虚也不是阳虚,是元气缺乏了这是虚了,是元气功能下降,下降、削减到必须程度了,全部原始实力当中的一项或几项甚至全部没有了、丢失了,人就会出现死亡了你看,我们人得了不治的病,快死了,都离不开下面的事:不能吃了,最终饿死;不能喝了,最终渴死;不能拉了,不能尿了,最终让屎尿憋死〔前列腺、肾衰〕;不能睡了,精神崩溃;不知吃喝拉尿,最终也得死这就是元气的含义《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中讲了两句最为高深的话,值得我们好好来玩味呀,怎么说的:“甜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个真气、这个精神,就是元气元气没了,人就死了《黄帝内经·天年》又讲了:“百岁,五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没有气了,只有尸体了,人就死了 人的整个生命过程,从生到长、从长到壮、从壮到老、从老到已〔死〕,事实上就是先天禀赋的元气,渐渐耗散削减直至消逝的过程。
从这个意义上讲,元气和生命具有同一特性,那就是单向性特征所以中医理论强调元气的重要性现代生命科学探究指出,人是气和灵的聚合体,这个气,就是元气,元气聚那么人在,元气散那么人亡 元气是人的生命之本,生命之源,安康长寿的总宰人所禀赋的先天元气,对人的身体安康、生命寿夭起着确定性的作用徐灵胎把元气对于生命譬如为薪柴与火的关系,在《医学源流论》中还有一段话,值得我们很好地来借鉴,它说:“譬如置薪于火,始燃尚微,渐久那么烈,薪力即尽,而火熄矣其有久暂之殊者,那么薪之坚脆异质也以火燃之久暂,就是漫长与短暂,譬如生命之长短,元气盛那么命长、元气衰那么命短,元气的盛衰,取决于薪质的坚脆就是个人的禀赋啊,说明人所禀赋的先天元气的数量和质量是不一样的要想保持身体安康,就必须要辨清自身体质的元气禀赋,分别金、木、水、火、土五形人分清那一形人的元气禀赋特点,实行针对性的调养,是最高的养生治病之道 第7页 共7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