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节、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课标要求】1、简述秦始皇兼并六国的主要史实2、简述秦始皇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的主要史实3、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授课提纲】一、秦统一六国1、原因: 秦国统一六国的历史因素有哪些客观条件:经济基础:封建经济的发展要求结束分裂,同时又为统一提供了物质基础政治基础:争霸、兼并战争使国家由区域性向大一统发展民族基础 : 各民族逐步融合,民族凝聚力加强群众基础:战国时期, 各诸侯国割据混战, 加深了人民的困苦, 人民厌战渴望统一思想基础:法家关于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理论主观条件:秦国商鞅变法奠定经济和军事基础,实力最强,具备进行统一战争的条件(根本原因)个人因素:嬴政具有雄才大略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施展雄才大略,广罗人才,谋略正确2、过程: ( 10 年)远交近攻、分化离间1)先灭弱韩:前230 年“先取韩以恐他国”2)离间灭赵:前228 年郭开诬李牧,赵括代廉颇3)水灌灭魏:前225 年王贲引黄河、鸿沟之水灌城4)王翦灭楚:前223 年秦王知错能改,姜是老的辣5)北 灭燕国:前222 年荆轲刺秦,无功不返6)完胜灭齐:前221 年孤掌难鸣,一败涂地3、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封建诸侯割据的分裂局面,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基础,符合历史发展的要求;为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各族人民的安定生活和相互交往,提供了有利条件,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二、秦巩固统一的措施措 施影 响政治中央:皇权至尊、三公九卿地方:郡县制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经济统一度量衡、货币促进经济发展文化统一文字:小篆; 焚书坑儒促进文化发展思想控制 , 摧残文化军事征百越、击匈奴;修筑长城奠定基本疆域交通修筑驰道、直道、人工渠道促进交通发展简要介绍: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专制主义: 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至行使军权、政权、财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中央集权: 指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中,全国军政财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绝对服从中央1)皇帝制度皇权独尊:成为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确立“皇帝”称号;皇帝自称“朕”;命令称“制”或“诏”,印称“玺”皇帝至上:权力高度集中的标志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皇位世袭:“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是君主权力集中的另一体现2) 三公九卿制职位名称职权范围任用标准历史意义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贤”“能”由皇帝任命是对世卿世禄制度的否定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御史大夫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3)地方:郡县制问题: 秦统一之初, 有人向嬴政提出分封子弟广建诸侯的建议廷尉李斯坚决反对,主张郡县制。
想一想,如果你是秦朝的一位大臣,你会建议秦始皇采取哪种统治方式治理地方呢?郡县制与分封制的不同: 分封制以血缘为纽带, 官职是世袭的郡县制不是以血缘为纽带 , 其官职是由皇帝直接任可以起到强干弱枝,避免国家重新陷于分裂的局面评价中央集权制度 (秦代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封建统一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 对于巩固统一、 加强国家统一, 促进社会发展, 起到了极大的作用P18) )三、秦始皇的暴政1、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破坏了文化秦始皇由于实行严酷法律,引起了士人的不满,纷纷指责秦始皇已经升任丞相的李斯主张严厉镇压这些胆大妄为的士人,他给秦始皇写了一封奏疏,要求进行焚书即除了秦记之外的所有史书一律烧毁,全国百姓和士人私自收藏的经书和诸子百家的典籍,也全部由官府统一烧毁敢再违抗命令,议论政事的人一律处死如果官吏知情隐瞒不报,也和藏书的人同等治罪除了少数史书之外,其他的最后只留下了关于农业、卜筮和医药的书籍秦始皇同意了李斯的意见,下令全国进行焚书,这是对中国文化的一次清洗,和法律一样是秦朝暴政的集中体现只烧掉书籍并不能堵住士人的口,反而激起更大的反抗,百姓和士人对秦始皇的暴政怨愤异常,对他不利的言论遍布天下。
这使秦始皇勃然大怒,派出御史到全国各地追查,最后抓到四百六十多人,秦始皇下令一块押到骊山的山谷中,全部坑杀,也就是活埋因为这些人绝大部分是儒生,所以被后人称为“坑儒”2、急建长城:伟大建筑,暴政见证(五年, 40 多万民工)3、大兴土木:阿房宫、骊山陵(140 多万人 / 年)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二川溶溶, 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杜牧阿房宫赋?在秦始皇死在出巡的路上时,阿房宫还没有建成,这个巨大的工程,每年都要调用民工七十万人另一个宏大的工程是修建秦始皇自己的骊山墓,每年也用工七十多万人加上修长城,修弛道,常年的兵役征发,致使秦朝每年服役的人达三百万之多,男子征发不足使用,有时还要征发女子苛捐杂税,加上严酷的法律,使人民生活如同水深火热,由于原来的秦国变法,被东面其他国家称为“虎狼之国”,现在统一后,暴政使秦朝真成了“虎狼之国” 法律相当严厉, 特别是当时的野蛮的肉刑制度,常将犯人的脚砍断,造成大量的残废人4、刑法严酷:5、赋税沉重:前 221 年统一,前209 年 秦末农民战争,前207 年 秦亡( 14 年)秦始皇勤于政务,富于实干精神,是具有高度行政能力的政治家。
他高瞻远瞩、雄才大略,为实现理想而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坚韧与执著但在他的性格与举止中也有刚愎、偏执、 暴虐的一面 他从事的征战和兴建的工程多数具有深远的进步意义,但却征调太急,赋税过重,刑法严酷,给百姓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和苦难他相信人终有一死,却又耗费巨资寻药求仙这都是他性格中自相矛盾的地方,我们应该如何评价秦始皇呢?四、评价秦始皇评价古代政治家的一般方法:了解基本史实、一分为二评价史实 1、是否有利国家统一;2、是否保持政治安定;3、是否促进经济发展;4、是否促进文化繁荣; 5、是否促进民族融合;6、是否反抗外来侵略1、功:国家统一:结束诸侯割据,统一全国政治:开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经济:统一度量衡、货币,促进了经济发展文化:统一文字促进文化交流,民族融合:通过统一战争,促进了民族融合,2、过:暴政:严刑酷法、大兴土木,徭役兵役繁重;焚书坑儒摧残文化【教材问题参考答案】 议一议 三公之间如何制衡?为什么会有这种制衡? 提示:丞相是中央政权机构的最高行政长官,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太尉是中央最高军事长官, 协助皇帝处理全国军务;御史大夫掌管官吏监察,并协助丞相处理政事三公的任免权掌握在皇帝的手中,三者分权独立,他们只对皇帝负责;又互相制约,难以形成个人专权的局面,从而大权被皇帝一人独揽。
想一想 郡县制与以前的分封制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说它有利于中央集权制的实行? 提示:分封制下的诸侯在其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对周天子只有定期朝贡和提供军役、劳役等义务显然,皇帝对诸侯的管理是有限的,诸侯对其封地的权力容易造成诸侯割据在郡县制体制下,官吏的任免权掌握在皇帝手中,官吏不再是哪一级诸侯的臣属,而是直接对皇帝负责, 变成了皇帝的臣属通过郡县制, 中央的命令可以一级一级地下达,一直到达乡里;同时郡、县的主要官吏,职责各有分工,相互牵制,难以形成个人专权的局面,这样更有利于皇帝对各级官吏的控制而且, 皇帝还可以通过各级负有监察之职的官员和每年年终对官吏的考核,加强对各级官吏的控制 想一想 秦王朝迅速覆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焚书坑儒,实行思想文化专制;无限制地使用民力、物力,超过了当时人们所忍受的极限;向人民征收大量的赋税,制定了严酷的刑法,逼迫人们不得不铤而走险 自我测评 秦始皇采取了哪些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统一措施?秦王朝为什么仅历经二世、在短短 15 年后就灭亡了 ? 提示:首先, “兼并六国, 统一全国”, 标志着中国古代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初步形成秦始皇通过统一, 间接地破除了长期分裂割据所形成的狭隘的诸侯国家观,改变了古代中国人的国家观念, 初步树立起了新的大一统的国家观。
其次,他进行了重大的政治改革,包括建立以君主专制制度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和地方制度,对中国古代的政治发展影响极大第三,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改善和发展交通事业等所有这些,都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覆灭原因参见上题 材料阅读与思考 结合贾谊的论述,说一说秦始皇统一全国的主要措施提示: 灭六国; 统一东南和南方的越族地区;修筑长城; 焚书坑儒; 拆除各国的旧城郭;收缴天下的兵器,将之熔铸成十二个金人等补充材料】1、赢政小传(前259前 210)秦始皇的出生和他的父亲子楚做人质有着直接的关系他出生的年代正是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争斗异常激烈秦是当时的七雄之一,秦始皇的曾祖父秦昭王听取了范雎“远交近攻”的战略,把进攻的矛头先对准了邻国韩国和魏国,而和较远的赵国联合遵照当时的惯例,两国互换人质以示真诚秦国派到赵国的是嬴政的父亲子楚,因为他在秦国的地位并不很高子楚在赵国很不得意, 但吕不韦却改变了他的命运吕不韦当时已经是一个富有的商人,他很会投机,见到子楚便觉得他奇货可居,将来可以借他赚取功名利禄(这就是现在“奇货可居”这个成语的来历)吕不韦很熟悉秦国的内幕,知道安国君虽然最宠爱华阳夫人,但她却没有儿子,便打定注意要让华阳夫人过继子楚为子,那么以后在太子安国君即位后,子楚也就是太子了,自己肯定能利用特殊的政治资本赚来无数的钱财。
主意已定, 吕不韦便付诸行动了他拿出了1000 金作为本钱, 其中的 500 金送给子楚, 让他广交朋友, 500金则用来购买奇珍异宝,然后带着去了秦国华阳夫人接受了吕不韦替子楚交给她的礼物,又听说了子楚对她和安国君的态度,便对子楚有了好感于是,华阳夫人便利用安国君的宠爱,说服他立子楚为继承人事情办成了,子楚的处境和地位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安国君和华阳夫人给了子楚足够的钱财, 还让吕不韦做他的师长,扶助子楚为了更好地笼络子楚,吕不韦还给子楚送去一个擅长歌舞的美女,因为是在赵国的都城,所以历史上称她为赵姬后来,赵姬给子楚生下一子,这就是嬴政开始他姓赵,因为出生在赵国;又因为是生在正月,所以名字叫正,后来改为政等到回到了秦国,才改成了国姓嬴嬴政刚出生,秦国和赵国便由盟友变成了敌人第二年,赵国在秦国围攻时想杀死子楚,结果子楚在吕不韦的帮助下,重金贿赂了守城门的官员,逃出了邯郸城嬴政和母亲在外祖母家的掩护下,逃过了杀身之祸 六年后, 秦昭王死, 安国君即位, 这就是秦孝文王,华阳夫人立为王后,太子就是子楚 此时,秦国和赵国的关系也恢复到以前的友好状态,嬴政和母亲得以回到秦国安国君在位时间很短,仅一年多便死了。
子楚即位, 就是秦庄襄王刚即位,便让吕不韦做了相国,还封为文信侯但子楚在位时间也不长,仅三年便死去了公元前 247 年,刚 13 岁的嬴政便登上了秦王的宝座,因为年幼,政事便落入了吕不韦和赵太后之手嬴政做了秦王之后,吕不韦的权势更大了,而且还取得了“仲父”的称号为了扩大自己的影响,他还召集许多门客,让他们搜集史料,最后辑成了 吕氏春秋 一书赵太后在先前被吕不韦送给子楚之前和吕不韦很要好,现在虽然地位尊贵, 但子楚已经死去,守寡时间一长, 便和吕不韦又重新走到了一起此时,秦始皇已经长大,吕不韦也害怕他和太后私通的事被发觉,引来杀身之祸,于是便给赵太后找了个替身,这就是嫪毐,让他冒充宦官进宫,在净身时赵太后买通了执行的人,让这个假宦官进去供赵太后享乐这样,在嬴政的身边有了两个对他政权构成威胁的人,一个是吕不韦,一个就是嫪毐公元前 239 年,嬴政满二十一岁,再过一年就要举行加冠礼,然后就可以亲政了而吕不韦和嫪毐却在此时向他示威:吕不韦公开拿出了吕氏春秋,嫪毐则依仗赵太后的势力,私自分土封侯嬴政不动声色地按计划举行了加冠礼,而嫪毐却等不及了,他想乘机叛乱,杀掉嬴政,结果被早有防备的嬴政平息,自己被捉,最后处以车裂酷刑,诛灭三族。
赵太后则被软禁起来,经过群臣的劝说,嬴政亲自把母亲接回咸阳除掉嫪毐的第二年,嬴政又免掉了吕不韦的相国,赶出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