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辽阳市第四高级中学2021年高三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61049395 上传时间:2022-03-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05.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辽阳市第四高级中学2021年高三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辽宁省辽阳市第四高级中学2021年高三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辽宁省辽阳市第四高级中学2021年高三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辽阳市第四高级中学2021年高三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辽宁省辽阳市第四高级中学2021年高三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旧的喜剧彻底地属于政治性,它在舞台上批评并讽刺城邦国家的生活;但新的喜剧则在私人和家庭生活里寻找资料,它表现在烹调、鱼价格、悍妻和庸医这些材料上。”戏剧表现主题的变化,反映了古希腊后期A城邦走向专制独裁 B人民群众普遍追求民生发展C喜剧充分发挥了娱乐功能 D希腊物价暴涨、社会道德败坏参考答案:B2. 某生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 农业税(万贯)非农业税(万贯)农业税:非农业税至道末年2 4081l 567760:40天禧末年2 64123 874040:60熙宁十

2、年2 02135 117228:72农业税的消长反映农业生产削弱的趋向非农业税的增长反映工商业的发展政府财政收入越来越倚仗于非农业税重农抑商政策已经不再实施A B C D参考答案:C3. 2010年12月24日至26日,在广东省阳江市体育馆举行“南海一号”文物图片展”。“南海一号”是一艘沉没于800多年前南宋时期的木质古沉船,出水瓷器数千件,品种极多,其中有许多“洋味”十足的瓷器。专家们认为“南海一号”具有非同寻常的学术价值,其可供研究的“学术价值”体现在 海上丝绸之路的盛况 宋代造船技术的发展 手工工场的生产状况 制瓷技术的进步 “洋味”十足的瓷器是指珐琅瓷A B C D参考答案:B4. 1

3、871年12月美国纽约时报刊登了某记者在广州的一篇游记,描写广州“宽阔的珠江、清式和西式的阁楼、宝塔、博物馆、清真寺、大厦、仓库、商店等等,这些建筑物看上去并没有分成街道,而是毫不间断地紧紧挨在一起。远处可见英国领事馆的小教堂,上面有钟楼和高高的十字架。”下列关于当时广州的表述,最准确的是A广州是唯一的对外开放城市 B广州传统的商品经济已经瓦解C广州是中西合璧的对外开放城市 D西方文化的传播导致传统文化已消失参考答案:C5. 1970年,联邦德国与苏联先后进行了13轮外长谈判,就互不使用武力问题达成共识。同年8月,勃兰特总理实现访苏。这反映了A.两极格局出现缓和B.苏联在军事上超越美国C.多极

4、化趋势的出现D.德国外交实现独立自主参考答案:A联邦德国属于资本主义阵营的国家,苏联是社会主义阵营的中心国家,联邦德国和苏联关系的缓和说明当时两极格局出现缓和,故答案为A项。B项材料没有反映,排除;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与材料中的现象无关,排除C项;材料信息反映的是苏联和联邦德国之间关系的变化,排除D项。6. 西周统治者从商的覆灭中认识到“天命靡常”,看到了人民的武装倒戈,使西周打败了商王朝,于是提出“天惟时求民主”,“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这说明A.儒家思想逐渐居于统治地位B.西周摒弃了神权政治而走向德政C.中国自古以来不乏民主思想D.民本思想根植于久远的历史传统参

5、考答案:D根据“西周统治者从商的覆灭中认识到”“天惟时求民主”可知,西周时期我国就有了民本思想,故D项正确;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学,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A;材料无法体现“西周抛弃了神权政治”,排除B;C项中“自古以来”表述过于绝对,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西周统治者从商的覆灭中认识到”“天惟时求民主”,紧扣关键信息和商周历史分析解答。7. 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这反映出当时 A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 B儒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 C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 D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参考答案:D8. 毛泽东在总结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经验时曾说:

6、“我们有许多宝贵的经验。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军队。”下列能够为上述经验提供实践依据的是A辛亥革命、南昌起义、一届人大 B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三大战役C南昌起义、遵义会议、三大战役 D中共一大、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参考答案:C9. 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提到:“计划经济是一门不仅为更早时期苏联的经验展现出来,而且为当代资本主义本身证明的艺术”。对这句话最准确的理解是A计划经济体制并不是社会主义国家所独有B计划经济体制是各国经济改革的必然选择C计划经济体制曾在苏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D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曾经并正在发挥作

7、用参考答案:D10. 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和法国1875年宪 法的共同之处是 理论基础是启蒙思想规定的政体相同 是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法律总结 是资产阶级专政的立法保障 A B C D参考答案:C11. 下表可以用来说明,美国外交美国首倡创立的部分国际组织成立时间名称1920年国际联盟1945年联合国194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区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A.始终坚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方针B.借助多边外交推动多领域的国际合作C.淡化了意识形态在国际交往中的作用D.逐渐控制欧洲建立了全方位世界霸权参考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

8、可知,美国通过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首倡成立的国际组织,旨在扩大美国在世界的影响力和领导力,故本题答案选B项。坚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方针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美国坚持意识形态在国际交往中的作用,C项不符合基本史实,排除;D项表达过于绝对,排除。12. 据峨眉文史记载,峨眉山万年寺茂真禅师发明了 “人痘接种法”,有效防止了“痘瘟病”(天花)的流行,比英国第一次给人接种牛痘的时间早了近800年。下列史实出现时间与其相近的是A.华盛顿当选美国总统已满7年 B.设三省六部作为最高行政机关C.城市中的坊和市的界限没打破 D.始铸针灸铜人供学习针灸疗法参考答案:D材料中“其”指的是茂真禅师发明“人痘接

9、种法”这件事,而非英国人接种牛痘,A错。由“比英国第一次给人接种牛痘的时间早了近800年”可以推算出“人痘接种法”应该处在十世纪后期,这个时间在中国是北宋初年,B、C均在宋朝前,排除。D对。13. “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此令出自( )A汉武帝 B宋太祖 C明太祖 D清雍正帝参考答案:C14. 孙中山1914年创立的中华革命党和1919年改名的中国国民党,参与者不多。但到了1920年代前期,中国国民党党员激增,其主要原因是A.孙中山改组了国民党,实施联俄联共政策B.孙中山发起护法战争,维护了临时约法C.北伐战争爆发,有识之士加人中国国民党D.国

10、共两党正式决裂,国民党掌握全国政权参考答案:A本题考查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依据所学可知,辛亥革命后,尽管孙中山建立了中华革命党及后来改名为国民党,但脱离人民群众,参加者不多;20世纪20年代前期经历历次革命的失败,孙中山思想发生了重大转变,接受苏联和中共的建议,改组国民党,实施联俄联共政策,使国民党成为联合工农群众的政党,从而导致国民党党员激增,故选A。孙中山领导护法运动在20年代前,故B错误;C项是第一次国共合作领导的国民革命运动的成果,错误;D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故排除。15. 苏(俄)联某领导人指出:“一条是资本主义道路,就是用在农业中培植资本主义的方法使农业成为大农业另一条是社会主义道

11、路,就是在农业中培植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任何第三条道路都是没有而且不可能有的”这一论断A是对苏联国情的准确概括B符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要求C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D不利于苏联农业经济长期发展参考答案:D16. 在古代的中西方交往,两千年前中国的 “名片”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的 “名片”是瓷器,五百年前中国的 “名片”是茶叶。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自然经济长时间内没有根本性突破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古代手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对外贸易一直居出超地位A B C D参考答案:B17. 李约瑟在中华文明科学史中说道:“中国之所未能发展出现代的科技,问题不在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缺乏逻辑推论思维),而在于中国传统

12、上以儒士大夫为首,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文化。”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儒家思想重人伦不重实用是导致中国现代科技落后的主要原因B缺乏逻辑推论思维是导致中国未能发展出现代科技的主要原因C思想文化专制禁锢中国文人的思想导致中国现代科技未能形成D科举、四民观念等使中国人轻视科技进而造成现代科技的落后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的科技思想,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题干中“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文化”即可以看出作者认为阻碍中国科技进步的主要是科举等社会文化,而不是儒家思想、逻辑思维和文化专制的影响,所以正确的选项是D项,ABC项与题意不符。18. 1928年,

13、井冈山土地法规定:“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1929年,毛泽东主持制定的兴国土地法把“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这一转变A.说明中共对国情的认识不断深入B.表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C.反映出中国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D.源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参考答案:A【详解】依据材料及相关所学内容可知,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中由“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到“没收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是一个原则性的修改,转变后只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争取到了中间阶层的支持,调动了农民群众参军、参战、保家卫国的积极性。说明了中共对中国国情的认识不断深化。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据

14、所学知识可知,此时期中国社会性质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未发生根本变化;C选项错误,据所学内容可知,这种变化是因为中共对国情认识逐渐深化,而非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变化;D选项错误,1928-1929年这一时期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依然是阶级矛盾,并未发生变化。19. 恩格斯曾经说:马克思主义“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它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中”。恩格斯的这段话指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已有的思想材料”指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欧洲独立工人运动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阶级基础“物质的经济的事实”指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的努力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主观条件A.B.C.D.参考答案:D【详解】根据“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并结合所学可知“已有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