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辽阳市第七高级中学高三化学测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61049285 上传时间:2022-03-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3.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辽阳市第七高级中学高三化学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辽宁省辽阳市第七高级中学高三化学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辽宁省辽阳市第七高级中学高三化学测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辽阳市第七高级中学高三化学测试题含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辽宁省辽阳市第七高级中学高三化学测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标准状况下,2.24 L H2O含有的分子数等于0.1 NAB. 标准状况下,将5.6 L NO和5. 6 L O2混合,所得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C. 0. 1 mol钠和O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完全生成N&0和N?O2混合物时,失去电子数为0. 1NAD. 1 L浓度为0.1 mol/l的Na2CO3溶液中含有0.1NA个参考答案:C略2.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

2、正确的是 A0.1 mol/L稀硫酸中含有硫酸根数目为0.1NAB17.55gNaCl中含有Na+数目为0.25 NAC2.4g金属镁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氢分子数目为2NAD1mol NH4+中含有电子数为10NA参考答案:D略3. 室温下,用0.100mol/L 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ml 0.100mol/L 的盐酸和醋酸,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表示的是滴定盐酸的曲线B、PH=7时,滴定醋酸消耗V(NaOH)小于20mlC、V(NaOH) =20ml时,C(Cl )= C(CH3COO )D、V(NaOH) =10ml时,醋酸溶液中:C(Na+ ) C(C

3、H3COO ) C(H+ ) C(OH )参考答案:B4. 已知吡啶()与苯环性质相似。有机物M与磷酸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磷酸吡醛,磷酸吡醛是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H3PO4H2OM磷酸吡醛AM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1 mol M能与金属钠反应,消耗3 mol NaC1 mol磷酸吡醛分子与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3 mol NaOHDM的分子式为C8H10O3N参考答案:A略5. 在化学学习与研究中类推的思维方法有时会产生错误的结论,因此类推的结论最终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定其正确与否下列几种类推结论中错误的是()SO2能与碱反应,则非金属氧化物都能与碱反应镁条在空气中

4、燃烧生成的氧化物是MgO,则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物也是Na2OCO2和SiO2化学式相似,则CO2与SiO2的物理性质也相似Ca(HCO3)2的溶解度比CaCO3大,则NaHCO3的溶解度比Na2CO3大A B C D参考答案:C考点: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分析:CO、NO等非金属氧化物不能与碱反应;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是Na2O2;CO2是气体,熔沸点低,而SiO2是固体,熔沸点高;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有碳酸氢钠晶体析出解答:解:CO、NO等非金属氧化物不能与碱反应,则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碱反应,故错误;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是Na2O2,故错误;常温下,CO2是气体,熔沸

5、点低,而SiO2是固体,熔沸点高,故错误;常温下,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有碳酸氢钠晶体析出,可知常温时水溶解性:Na2CO3NaHCO3,故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为高频考点,综合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把握常见物质的性质及发生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6. 把一定量的NaHCO3和Na2O2的混合物放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关于混合物加热前后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下列结论判断正确的是()A加热前消耗的多 B加热前加热后消耗的一样多C加热后消耗的多 D无法确定参考答案:B略7. 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A用SO2漂白纸浆和草帽辫 B用硫酸清洗锅炉中的水垢C高温下用焦炭还原SiO

6、2制取粗硅 D用Na2S做沉淀剂,除去废水中的Cu2+和Hg2+参考答案:B略8.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 Na2O2吸收CO2产生O2,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B. ClO2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C. SiO2硬度大,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D. 氢氟酸具有酸性,可用来蚀刻玻璃参考答案:A【详解】ANa2O2为固体,吸收CO2产生O2,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故A正确;BCl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与其还原性无关,故B错误;CSiO2对光具有良好的导光性,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与其硬度无关,故C错误;D氢氟酸能够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可以腐蚀玻璃,与其弱

7、酸性无关,故D错误;故选A。9.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质子数为53、中子数为78的碘原子: BN2的电子式:CS2的结构示意图: D邻羟基苯甲酸的结构简式:参考答案:A略10. 化学常生活密切联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向某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则该溶液一定含有CO32-B. 生产陶瓷的原料主要是黏土C. 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可用于制备木材防火剂D. 明矾水解形成的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参考答案:A11. (08上海松江区期末)霉变的大米、花生中含有黄曲霉素,黄曲霉素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霉变的大米、花生等绝对不能食用

8、 B黄曲霉素属于芳香烃 C该化合物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D1 mol 该化合物与 NaOH 溶液反应,最多消耗 2 mol NaOH参考答案:答案:B12.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5 L 1 mol/L的Na2SO4溶液中,含有Na的个数为NAB22.4 L N2含有氮原子的个数为2NAC1 mol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气的分子数为0.5NADNA个Cl2分子与水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参考答案:AC略13. 现有NaOH Al2(SO4)3 Ba(NO3)2 CuSO4 FeCl3 淀粉溶液 KI 这7种溶液( )。A不需外加试剂即可鉴别 B必须外加试剂才能鉴别C如有

9、碘水即能全部鉴别 D另有一种溶液即可鉴别参考答案:A略14. 对相同况状下的和两种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质量相等,则质子数相等 B若原子数相等,则中子数相等 C若分子数相等,则体积相等 D若体积相等,则密度相等参考答案:C略15. 常温下,有下列四种溶液:pH2的HCl溶液;pH2的CH3COOH溶液;pH12的NaOH溶液;pH12的氨水。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四种溶液中的KW相同,由水电离出的c(H):B取体积相同的溶液、分别与足量铝粉反应,生成H2的量:最少C将等体积的四种溶液分别稀释100倍,所得溶液的pH:D常温下,将和等体积混合:c(CH3COO)-c(Na+

10、)=c(H)-c(OH)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A、相同温度下,水的离子积不变,酸和碱都抑制水的电离,pH=2的HCl溶液,pH=2的CH3COOH溶液;pH=12的NaOH溶液;pH=12的氨水;、的氢离子浓度相同,、的氢氧根离子的浓度相同,所以这四种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H+):=,A正确;B、醋酸是弱酸,、三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为:=,所以等体积的、溶液分别与铝粉反应,生成H2最多,、一样多,B错误;C、醋酸是弱酸,加水稀释后能促进醋酸的电离,所以、稀释后溶液的PH值7;氨水是弱碱,加水稀释后能促进氨水的电离,所以、稀释后溶液的PH值7,所以向等体积的四种溶液中分别加入100倍后,溶液的

11、pH:,C错误;D、将和等体积混合,根据电荷守恒,c(CH3COO) +c(OH)=c(Na+)+c(H),则c(CH3COO)-c(Na+)=c(H)-c(OH),D正确。答案选D。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己二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二元酸,主要用于制造尼龙66纤维和尼龙66树脂,在实验室中可通过环己醇的氧化反应来制备。反应原理:+8HNO33HOOC(CH2)4COOH+8NO+7H2O,反应装置(部分夹持装置和热源已省略)如图所示。实验步骤:I.在60mL三颈烧瓶中加入16.0mL50%硝酸(1.31gcm-1)和微量(0.01g)偏钒酸铵,瓶的正口安装电动搅拌器,两侧

12、口分别安装仪器a和b。用仪器b滴加5.3mL环己醇,搅拌器用玻璃搅拌棒,仪器a另一端连接气体吸收装置,用纯碱液作吸收溶液。II.首先将瓶内液体加热到50左右,开动搅拌器,滴入环己醇(0.9624gcm-1),使反应处于微沸状态,滴加完毕后于90左右水浴加热20分钟,至反应完毕。III.趁热倒出瓶中混合液于烧杯内,烧杯置于冰水浴中,静置冷却,析出产品,过滤,用少量冷水洗涤沉淀,干燥后称重。IV.将粗产品在水中进行重结晶操作。请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_。仪器b在使用前应_。(2)偏钒酸铵的作用是_。(3)反应完成后,趁热倒出反应液的目的是_。(4)本实验中己二酸的理论产量为_g。(5)

13、用纯碱液吸收尾气时发生的相关化学反应为:2NO2+Na2CO3=NaNO2+NaNO3+CO2 NO+NO2+Na2CO3=2NaNO2+NaNO3+CO2 现用1000g质量分数为21.2%的纯碱吸收液吸收尾气,每产生22.4L(标准状况下)CO2 时,吸收液质量就增加44g,则吸收液中NaNO2和Na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参考答案:【知识点】化学基本仪器的使用,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产量的计算,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 J5【答案解析】(1)冷凝管(或球形冷凝管);检查是否漏水(各1分)(2)催化剂(1分)(3)反应刚结束的时候,反应液容易倒出,若任其冷却至室温,己二酸会结晶析出,不容易倒出

14、,造成产品的损失(1分)(4)7.4(2分)(5)5:3(3分) 解析:(1)仪器a的名称是冷凝管(或球形冷凝管);仪器b为分液漏斗,在使用前应检查是否漏水。(2)在此反应过程中利用了硝酸的强氧化性氧化环己醇得到己二酸,故偏钒酸铵的作用是催化剂。(3)从题目中信息可知己二酸随着温度的降低溶解度减小,故当其冷却至室温时己二酸会结晶析出,不容易倒出,造成产品的损失,因此要趁热倒出反应液。(4)m(HNO3)= 16.0mL1.31gcm-150%10.48g,n(HNO3)= 10.48g/63gmol=0.16mol,m(环己醇)=5.3mL0.9624gcm-1=5.1g,n(环己醇)= 5.1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